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石碾子 (日记107)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8 18:50
标题: 石碾子 (日记107)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12-8 21:19 编辑

                                                                石碾子 (日记107)


      今天读一二先生的日记《2016-12-07日记》,感叹不已,日记被写成那样,真是让人向往不已。
      老党说“堪称典范”,的确是。既然是典范,就跟着学,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然,有些东西,譬如气质,譬如情趣,譬如功底……是学不来的,至少一下子学不来。功夫这东西倒是可以学,功力会慢慢增加,假以时日家底可能厚一些,可也要勤快,还要悟性,好在这是日记,咱写真的,大不了就是记流水账。学是定要学的,就是弄成个四不像也好,落个东施效颦的笑话也行,反正跟着走,求个似模似样。
      愚匠这小子好久没来了,咱也懒得问他,只要他以后见着咱好意思——说话不算数咱是最讨厌的!他当然知道咱性子。哪天兴致来了狠狠地数落他一顿!和他赌上这气儿了。下午两点多,他发来两张图片,问咱是啥,咱一看就乐了,石碾子呀!兴奋得咱,赶紧把图放大认真地瞧起来,看了这张看那张,然后就絮絮叨叨地说图片粗糙了些,要是再完整点细致点就好了。他没理咱,知道他肯定开始干活了,而咱也是一个多小时后才看到图片的。
      小时候,老家东首山那边,离山脚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碾子棚,棚顶是用稻草盖的,能遮雨,周围用高粱秆夹着,遮风,里面有一个大石头碾子,那碾盘比几岁的我们高,我们几个小孩子一起才能推动碾滚子,碾子比图片上的要大。绕山脚下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沟,水从数百米外的另一座山脚的小河里分来,弯弯曲曲一直流到碾子棚旁边的一个小水车上。小水车有几米高,三四米?差不多吧,圆圆的小水车的叶子上绕着十几个(好像是吧?回老家的时候再好好地问一问)一尺平米左右的小水斗,记得是梯形的,水流到水斗里便带动水车不停地转,水车转动又带动碾子转,于是碾子就可以碾稻谷,好像还有高粱荞麦什么的,那些东西现在基本上不种了,当时也不是特别多,最多的就是稻谷——粘谷糯谷,如果到枯水季节,就用牛拉碾子,大部分时候是用黄牛,黄牛个儿小力气小吃得也少,水牛个儿大,要犁田耕地,吃得多,喂饱它费力气,所以,拉碾这样的小活一般用黄牛,而且,把黄牛的眼睛蒙上,脖子上戴一个小铃铛,走一步铃铛响一下,不响了主人就会知道,然后喊一声或打一下,牛儿又继续走起来,主人又忙去了,用扫帚把碾槽里快溢出的谷子扫下去,或者匀匀槽里的谷,或者其它的,反正就没见停下来过。
      我们小时候,常常是一大群小孩子躲在碾子棚外指指点点,叽叽喳喳,遇上好说话的大人,或者是哪个小孩子自己家在碾谷,我们才可以进去,摸摸这瞅瞅那,幸运的还可以拿根小鞭子赶赶拉碾的牛,当然,一边做事的大人嘴里是绝对不会闲着的,不停地叮嘱着,生怕我们弄坏了什么或者我们被牛踩到或者我们妨碍牛劳作。我们自然是唯唯诺诺,因为一般的时候大人们都是很嫌弃我们的。
      那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儿了,记忆清晰又模糊,似乎在眼前又好像很遥远。图片上的碾子好像缺了一边,放大了仔细看不是缺了边,而是取下来被废弃着。碾子屋建得那么讲究也有味道,瓦屋还有护栏,建在水塘边的山上,不是碾谷子的?那是碾什么的呢?肥料?以后问一问,嫂子娘家是山里的,她应该知道。
                                                                                       石碾子,挑起了对往事无限的回忆,童年的记忆扑面而来。

                                                                          2016-12-08 冬月初十 18:50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6-12-8 19:40
       挺好的日记,生活情趣浓。其实,日记就是随笔,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就长些,否则,三言两语也可。内容可上天入地,纵横四海,穿越历史,展望未来,也可掏心掏肺,清肠倒肚,斗私批恶,叩问良心,说明白即可。无格式约束,无需刻意谋篇布局,白话、文言、诗歌、经体、对联都行,凭喜欢,任爱好,尽情下笔,还可创新。看样子日记要将一月一楼,改为每篇一楼,这样也好,便于欣赏留评。支持。        
       一二老师的日记,乃一流上品,精美的艺术品,有知识,见识,丰厚的文字功底支撑,我们栏目现在的人,望尘莫及,但可以日积月累,慢慢追赶,坚持不懈,壮根培基,假以时日,必有可喜可贺的成果。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8 20:34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12-8 20:35 编辑
老党 发表于 2016-12-8 19:40
挺好的日记,生活情趣浓。其实,日记就是随笔,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就长些,否则,三言两语也可。内容可上 ...

老党这一说,更是觉得明白了。刚才写完时愣了一会儿:这以后,还不得天天搜肠刮肚的?又把日记当一篇正儿八经的散文去写了。嘿嘿,这样说似乎也不好,好像日记就不是正儿八经的文字似的。谢老党支持。不过,也请老党花点儿时间,有时候来个日记随笔,支持支持咱这个栏目?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6-12-10 13:40
方,这碾子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 ,我们这碾子下面是个巨大的圆形石盘,石碾就在石盘上,后来那地方盖起了新房子,石碾不知什么时候被搬走了,只留下一些童年的美好记忆。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10 18:55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6-12-10 13:40
方,这碾子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 ,我们这碾子下面是个巨大的圆形石盘,石碾就在石盘上,后来那地方盖起了新 ...

说心里话,云,记忆中的碾子不是如此的单薄,可我实在描述不清那大碾子,只是看到这碾子很亲切,唤起了童年的回忆,可无数童年的回忆又是模糊的。
作者: 绿叶儿    时间: 2016-12-10 20:49
方:这个是碾子?长得和电视里不一样啊!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11 17:00
绿叶儿 发表于 2016-12-10 20:49
方:这个是碾子?长得和电视里不一样啊!

我记忆中的碾子和这个也有一点点出入,大概像就行。你们那有这东东吗?这东东啊,在我的脑中已经转了几十年了,清晰又模糊。
作者: 伊人轻舞    时间: 2016-12-11 21:13
宛,我小时候在姥姥家见过,别的记得不太清楚了,可你说的给牲口蒙眼睛这事儿,我印象特别深刻,不过他们那里拉磨的几乎都是毛驴。我特别害怕那驴踢我,每次我都躲得远远地看着。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12 19:13
伊人轻舞 发表于 2016-12-11 21:13
宛,我小时候在姥姥家见过,别的记得不太清楚了,可你说的给牲口蒙眼睛这事儿,我印象特别深刻,不过他们那 ...

哈哈,有人也问我为什么不是毛驴儿拉碾子?我说我们那里就是牛拉,黄牛或者水牛,因为我们那里很少见毛驴儿。哦,不对不对,有时候没辙的时候人拉。不过,黄牛一样地踢后腿儿。
作者: 绿叶儿    时间: 2016-12-14 09:18
一方 发表于 2016-12-11 17:00
我记忆中的碾子和这个也有一点点出入,大概像就行。你们那有这东东吗?这东东啊,在我的脑中已经转了几十 ...

我们这儿的碾子和这个不一样,是电视上那种碾药用的巨型版。小时候我家就有那个碾子埋在泥里的部分,是一个弧形的大石槽,大人把它平放在屋檐边搁东西,上半部分我倒没见过。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14 16:22
绿叶儿 发表于 2016-12-14 09:18
我们这儿的碾子和这个不一样,是电视上那种碾药用的巨型版。小时候我家就有那个碾子埋在泥里的部分,是一 ...

哦,你说的是另一种碾子,手或者脚滚动的,家父生前常用一种小的碾药,我只能用手滚动,脚没那本事,很费力。你不说我还忘记了,那东东到哪里去了?
作者: 叶子洋    时间: 2016-12-14 22:50
石碾子,电视剧的章节里看到过。充满了古韵,有些古村保存下来的应该还有,真想去看看。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6-12-15 15:27
叶子洋 发表于 2016-12-14 22:50
石碾子,电视剧的章节里看到过。充满了古韵,有些古村保存下来的应该还有,真想去看看。

哪天找到了我们同去,一定很有意思。你们5队那边没有吗?反正我们10队这边以前是有的,那时候在我们孩子眼里是很神奇的东西。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