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试就读不懂的诗问题谈点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明柳    时间: 2016-12-13 19:21
标题: 试就读不懂的诗问题谈点看法
本帖最后由 清明柳 于 2016-12-14 08:50 编辑


文/清明柳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不少人包括中诗网的诗友,对看不懂的诗展开了批评,甚至抨击。但究竟什么样的诗是看不懂的诗,却莫衷一是。而我所见到的往往都是些较为零碎的牢骚的文字。
       诗,别人看得懂,才能明白你说了什么,才能理解你的诗意。如果看不懂,猜不透你的心思,就枉费了你诗写的一番苦心。毋庸置疑,诗必须要让读者看得懂。
    细想,一首诗看懂与看不懂,原因很复杂,既有作者的原因,也有读者的因素。一首诗确实很糟糕,让人看不懂,当然是作者的问题。但一首很好的诗也未必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懂,这就是读者的问题了。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懂?看不懂的并不能因此否定它是一首好诗。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低,对诗歌的理解会存在着障碍。而文化程度高,哪怕是博士生,也未必形象思维就一定好,同样对诗的理解存在着障碍。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有的人并未读多少书,但具有形象思维的天赋,不仅能写出出色的诗,而且对诗的理解也很好。从这一点看,对诗的看懂与看不懂就不能以自己懂不懂来衡量。
    确实现在存在大量看不懂的诗。而这些看不懂的诗不是因为它特别优秀,如唐诗宋词般,而是难以让人恭维。产生看不懂的诗的原因,对诗作者而言其实也不复杂。无非是遣词不准确,意象不统一,前后跳跃、断裂不合理等等。无论作者主观愿望如何,但它造成了艰涩难懂。
     解决看不懂诗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解决诗作者的问题。诗作者是看不懂诗的源头,诗作者的问题解决了,看不懂诗的问题也就能比较好的解决了,至少看不懂的诗能减少。但要写出看得懂的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诗作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珍爱自己,完善自我。
      诗写无论是什么样的题材、样式与风格,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露。既然写出诗,主观上又是要给别人看的,就是在推销自己艺术化了的价值观,就是在袒露自己文学水平达到的一定高度。让读者理解你的诗,你的愿望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写每首诗,无论是大情怀的还是小情怀的,都要以严肃的态度,去斟词酌句;都要以热情问世的精神,去端正诗风。诗既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写出有艺术水平的又容易读懂的诗,是诗作者的一种为社会和读者着想的责任感。反过来说,认真去写对社会和读者负责任的诗,也是个珍爱自己,完善自我的过程。而那种装腔作势,花里胡哨的卖弄,让读者去猜心思,自以为高明,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既糊弄不了读者,更会影响读者对自己的观感。
       二、要形象达意,意象准确。
    诗是侧重形象思维的文学艺术,诗意要靠形象来塑造。客观存在的物象能成功的运用为立意之“象”,即意象,是一首诗成功的重要一环。意象组合的和谐,就能很好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古典诗词在意象运用上,是我们今天诗写学习的典范。如《天净沙·秋思》,分别将枯藤、老树、昏鸦三个物象叠加而成意象,表现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绪,使一个落寞、思乡的天涯孤旅跃然纸上。
    意象运用之妙在于准确。意象运用不准确也是造成看不懂诗的原因之一。意象运用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张冠李戴,或者以不堪的物象象征美好的人或事等。二是借助的喻体形象不鲜明,缺乏相似性。把“愁绪”喻成“一江春水”很贴切。如果喻为“炉中铁水”就让人难以接受了。三是描述性的意象杂乱堆砌,不统一,不达意,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诗要说什么。四是以久远年代的不为人熟悉的意象,来表达今天的情绪或情感,虽显知识渊博,但绝大多数人因陌生而看不懂。这犹如写一个生僻不用的汉字让别人认。
       三、要思维连贯,跳跃适度。
      诗有别于散文的最大特点,是跳跃性。没有跳跃性的诗,就可能缺乏生动,凝练和意蕴。但这种跳跃性必须是合理的,符合思维的习惯,具有连贯性,并且要围绕主题进行跳跃。语言的跳跃性与思维的连贯性是有机统一的,据此展开的跳跃,读者才能与诗合拍,才能读得懂。
    跳跃性的问题,主要是转换“留白”空间过大,“断裂”不合理,缺乏内在的联系。有的诗友象玩文字游戏,任性跳跃,本来就是一首小诗,却在诗里反复“折腾”,把诗折腾得支离破碎。有的诗友自觉对跳跃性感觉良好,采取了大跨度的跳跃。在他自己看来跳跃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合情合理的,但由于别人与自己不是处于一个环境下,对自己的思绪过程很陌生,而且对跳跃性的感觉又因人存在着差异性,于是他人对自己的诗,在理解上就如云里雾里了。
       跳跃性过大,或不合理,是造成看不懂的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诗读起来感觉不错,但就是理解难,问题往往出在跳跃性上。
       人们对跳跃性的理解力差别很大。同样一首诗,有的人理解不费劲,有的人却不知所云。这里面最主要因素就是对跳跃性的感觉不同。
       四、要正视现实,理性诗写。
    置身于社会,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不如意的事很多。特别是对社会性的问题看法偏执,而又不敢直白地表露;或者自己家庭或身边的人直接受害于某种事件等,心情处于惊悸、恐怖、苦闷、激愤之中,而苦苦的求索却又不得其解。表现在诗写中,往往采用象征、隐喻、反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来深藏而又要表达对社会不满的主观认知,于是这样的诗艰涩难懂是必然的。20世纪80年代北岛、顾城、舒婷等人,对当时社会持批判态度,但又不能锋芒毕露,是写出所谓“朦胧诗”的根本原因。而这些朦胧诗很多都显得艰涩难懂。
       今天政治清明,社会民主与开放前所未有,我们的诗写应该真诚与坦然起来,不必去效仿朦胧。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运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在自己身边或在一些地方发生重大事件时,能把握住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减少偏激的看法,让自己的心情阳光起来,使自己的诗写通透起来。  


                                                                                                                                                                                                                   2016-12-12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6-12-17 00:23
拜读,言之有理有据,是写作实践和经验的表述,推荐阅读。
作者: 李一凡    时间: 2016-12-24 16:13
非常客观极富见解的论谈,摆现象,诉危害,挖根源,找对策,立论点,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值得推荐!
作者: 清明柳    时间: 2016-12-25 12:36
李听圃 发表于 2016-12-17 00:23
拜读,言之有理有据,是写作实践和经验的表述,推荐阅读。

谢谢站长热情点评鼓励,祝周末愉快,远握!
作者: 清明柳    时间: 2016-12-25 12:38
李一凡 发表于 2016-12-24 16:13
非常客观极富见解的论谈,摆现象,诉危害,挖根源,找对策,立论点,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值得推荐!

一凡先生热情雅评鼓励,非常感谢,问好先生,周末愉快,远握!
作者: lcy004    时间: 2016-12-25 21:08
说的不错·.....
作者: 亮符wy    时间: 2017-1-21 13:00
受益匪浅,赞,学习!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7-2-1 08:26
赞一个!
作者: 王根生    时间: 2017-2-1 08:44
本帖最后由 王根生 于 2017-2-1 08:47 编辑

    诗歌看不懂,有很多原因。
    诗歌和散文都属于抒情类作品,但为什么我们把有些可以写成散文,而有些写成诗歌呢?诗歌的情感史喷发式的,特别重一刹那的感觉。而散文重沉淀,重宣泄。特别是有才气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家,他们的诗歌我们看不懂,一在于特定环境不了解。文学上讲究知人论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不会细心揣摩,静静品味。第三是文化底蕴比较浅,不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用典的特定含义。第三,诗歌看起来由文字组成,但大家的诗歌,讲究气韵,而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组合起来的思想。如杜甫晚年的诗歌,悲也写的那么大气恢弘,而不是小家子气的悲悲戚戚。我们读这些诗歌,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积涌的块垒是多么的沉重。第四,中国人更强调情景交融。处处景语皆情语。行宫见月,夜雨闻铃,一片落叶,一鸿轻掠都会在世人心中激起无尽的波澜。所以,好诗给我们的感受,是那种意境美感,丰沛的气势。而绝不是简单的传达信息。
其实读不懂诗歌很正常,文学大家也曾有这一现象。但不能由此做借口,要读诗歌,必须得提炼修养,提升内功,也就是文学审美的层次。
    因为时间关系,我乱七八糟地随意谈了一点自己的感受,实在不好意思,我在班门弄斧了。
    这里粘贴一下,我刚才在“琢玉阁”中一个帖子“再浅论诗歌写作以及表现手法”的跟帖,有点文不对题,但都是谈诗歌欣赏问题的。见笑了。
    从诗文的结构上讲,起承转合是古人为诗为文的一个大体模式。大部分初学写作的人写诗歌也罢散文也罢,按着这个套路走,至少可以规范自己的写作。这是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比如,你今天要写春天,第一句先要点题,也就是起:春天来了。第二句就要展开描写春天,这就是承:春天的景色多美呀,花,草,水,树等意象描写一饭。第三句是转:但是春光虽好,但流逝很快。第四句合: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再比如《春江花月夜》,所谓起,就是破题。这前八句用一组特写镜头描写了春江、潮水、明月、花林、月夜等美好的景物。下来的八句,是承,承接前八句的内容。由眼前的美好景物,引发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后面的内容就是转了。由人生短暂,转而写人生中最不堪忍受的离情别绪,有夫妻之别,有游子之别。最后一句是合,照应开头的五个字,全是以写景起,以写景收。这样写,内容就有了起伏跌宕,有变化,而不是平铺直叙。
    这首诗歌在张若虚的笔下,是美好的。涛涛的大江是美好的,百花盛开是美好的,良宵之夜是美好的,那亘古以来照耀着人间的月亮更是美好的。作者正是将这五种美好的景物编织在一幅图画里。
    其实张若虚在这五种景物中,又着重谢了月。有了月,江流,大海,旷野,花林都显得生机勃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漫,江水浩荡,东流入海,海天相接。而在那海天相接处,因满月而吸引潮水,又因潮水而托出明月。共潮生的景象很是壮观。当月亮刚一出现在夜空时,世上的一切便格外迷人:江面之上,闪闪烁烁,江流万里,波随万里,江月同在,清水同唱。那弯弯的江流,绕过芳草地,行程万里,流芳万里,。月光洒在花树之上,如同血珠散落。夜空中好似薄雾笼罩,浑然一篇。使人感觉不到雾气的飞动。沙汀之上,月色显得更加皎洁,白沙竟被月光所淹没。
    有了月,人们也就会举头望月,就会产生许多与月有关的话题,如”低头思故乡“等等。而在这诸多问题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呀,亘古以来,是什么人第一次见到月亮,天上的月亮又是从何时开始照耀人间的?很显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而人生代代相承却有无穷无尽,人类的代代承袭可以和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光。而月亮虽然一直到现在还在照耀着这个人间,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没有变化。人类却在不断的繁衍、新生——生命,是何等的伟大呀!
    有了月,也就有了月夜里男女相思相恋。人生永远厮守者很少,生离死别则常见。而且永远厮守者往往被一地鸡毛般的生活,磨平了人的感觉器官,所以说,距离产生美。在这朗朗的月夜,有多少独驾扁舟的游子漂流在外,在哪明月高照的闺楼之中,有多少孤身女子被相思所折磨?他们苦苦相思,依依相恋,终不免”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终究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具体手法上,就多了。诗歌和说话相同点,都是表情达意,但诗歌侧重抒情,这一点和散文一样,但诗歌更强调凝练,而不能是大白话式的语言。同时,中国诗歌,讲究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产生的美感。中国诗歌,讲究化抽象为形象,虚实结合,太实了,没灵气;太虚了,有一种空的感觉。
    具体表现手法,那就多了。在这里不一一谈了。
    还有一点,不管古诗还是现在自由诗,都讲究节奏美,节奏美可以使形式的美,比如新文化运动时候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作的新格律诗,就讲究形式美,《再别康桥》《死水》就是例证。也要求押韵,是个缺少这两点,就不叫诗歌。现在诗歌走向没落,不能说和这没有一点关系。
    有的朋友喜欢写近体诗(格律诗),并且以为格律诗就是形式上一样就行了。错了。格律诗不仅在对账方面,押韵方面有要求,在平仄上也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这里篇幅有限,我没法意义谈。在这一点上,朋友们可以找一些唐诗分析一下。就唐诗来讲,没有标明律诗绝句,即使形式再像律诗绝句也不能当近体诗看待。
    在这里我要说一点,不要拿新文化运动之后有些大家的诗歌来做例证。比如鲁迅的诗,有的尽管叫律诗绝句,但他不遵守平仄规律。因为他反封建有些极端化了。
    一早起来,随意迎合这些。助群中各位新年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