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老家的屋场子(日记122)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2 17:02
标题: 老家的屋场子(日记122)
                                                                 老家的屋场子
  
                                                                            一方

    几十年来,每次走近家的那个大屋场子,我都会莫名的激动,听到乳名一声声被叫唤,眼眶总是会温润。
    一到家,放下包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房前屋后看个够。
    房前的菜园子,一直都青葱碧绿的,我的眼睛会把每一样蔬菜都抚摸一遍,萝卜、白菜、菠菜、青菜、生菜、菜苔、大蒜,最后把眼睛停在园子边上的那棵小小的枇杷树上。应季的蔬菜饱我眼福又养我肠胃,小枇杷树会把我的思绪拉得老远老远,回到记忆中的那一长溜大枇杷树上,那里几十年前长着五棵大大的枇杷树,我抓着树枝从这棵树上转到那棵树上,不下地五棵树能转完,坐在树上吃枇杷,吃了这棵树上的又吃那棵树上的,常常撑得我难受。离枇杷树二十米左右下面路边,就是方圆几十里地都很出名的水井,大干旱的夏季,周围的井水都干枯了,这口井一直都是清亮清亮的,水也是甜甜的。说来也怪,我肠胃尽管不好,家里那口井里的水,生水也不会让我腹泻。



    以前到家里的路是从这棵小橘子树的地方上来的,那时候这个地方有一个青石砌的大大的四四方方的大垛子,有时候我就坐在青石垛上玩儿,看着大路上来来往往的人。菜园子十几年前是一个桔子园,后来桔子生了一种虫子,从桔子里面生的,外面没有一个孔,几乎家家户户的桔子都是这样,无药可治,于是所有的人只好把桔子树砍掉并且烧掉,才断绝了虫源。




    这条进家的路已经劈了几年了,路基基本上稳固了,只等打上水泥。这块地方让我最是留恋最是感叹。那一片竹子,以前可没有,那里以前是两条路,一条通西边的大池塘,一条通屋后的山顶。通后山的小路是泥巴路,到下雨的日子,那黄泥巴路特难走了,稍一不慎就会摔倒,弄得浑身都是黄泥巴。那棵桂花树和竹子的平地,以前是一个小池塘,一棵两人抱大的板栗树斜斜地卧在小池塘上,我经常在树干上玩儿,尤其是在夏天,有时候还会在上面睡觉,凉爽不已;秋天板栗成熟的时候,会经常听到板栗掉到水里的咚咚声,很是心疼,但是不敢下水去捡,板栗衣上的刺刺可不是吃素的。



    家里的屋场子很大,前面是几十米长有几米高的坎儿,以前是米宽尺厚的青石条砌起,文革中家中被抄,那些青石条也全部被撬走了,我常常望着现在长满茅草的坎儿发呆,去年和侄子说起,等他归家后,把那个坎再砌起来,只是不可能再找到那样的青石条,挺失落的。屋场子前面是高坎儿,后面是小山丘,位置不高也不低,修一个平房最好带四合院的平房非常好,像以前的老屋那样地面装上楼板,侄子很赞同我的观点,可是哥嫂不赞同,尤其是嫂子,周围的人家都是修楼房,不能让人小瞧。我和侄子笑笑,由他们吧。看着修好的房子,我没有一点感觉,白瓷砖红琉璃瓦,很是单薄,我和侄子说用蓝色的或者绿色的琉璃瓦,灰色的墙面,嫂子不干,说是一点都不喜庆。我和侄子也只有苦笑,我对侄子说要是我的话,就用白墙黑瓦,古朴简约。
    这就是我老家的屋场子,我的血脉之地,我在梦里无数次踯躅的地方。


                                                                                         2017-02-02 21:45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7-2-2 20:36
半篇日记聊慰稿荒,敬业心情可嘉可赞。哪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这样的土地,令人惆怅,令人思念,令人欢乐,带着她跋山涉水,游走江湖,心中总会多一份沉重。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2 21:54
老党 发表于 2017-2-2 20:36
半篇日记聊慰稿慌,敬业心情可嘉可赞。哪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这样的土地,令人惆怅,令人思念,令人欢乐,带着 ...

哈哈,老党表扬一方了,不过,现在不是半篇日记,已经是一篇了,一方断断续续把它写完了。在一方开笔写的时候,文苑没有新帖子,等一方写了一点吃饭后,文苑有了新帖子,只好先回复再完成。这样支离破碎,真是有些难为情。
是啊,这片土地让人痴让人恋,做梦大多是围着它转。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7-2-2 21:55
一曲故乡的赞歌。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都有一个故土情结,无论离家多遥多远,故乡的一草一木永远都会铭刻在心上,永生难忘。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2 21:59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7-2-2 21:55
一曲故乡的赞歌。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都有一个故土情结,无论离家多遥多远,故乡的一草一木永远都会铭 ...

是的,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热土,扯不断的根。云上啊,几十分钟前给您发了个消息,谈了山路弯弯的《泰山春色》,是没有注意到还是?
作者: 云上云上    时间: 2017-2-2 22:15
一方 发表于 2017-2-2 21:59
是的,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热土,扯不断的根。云上啊,几十分钟前给您发了个消息,谈了山路弯弯的《泰山春 ...

电脑信息方框没有变色,所以我也没注意。看了你的提醒才发现的。
作者: 胡永忠    时间: 2017-2-4 19:39
尽是绿色食品,那两只鸡红烧,或卤都是美味呀。赞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4 19:54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2-4 19:39
尽是绿色食品,那两只鸡红烧,或卤都是美味呀。赞

我的天啊,老胡眼中全是吃,估计赞也是赞吃的,要是知道老胡热心这方面,该发点腊肉的图图。湖北有腊肉吗?湖南的腊肉是熏的。
作者: 胡永忠    时间: 2017-2-5 08:53
一方 发表于 2017-2-4 19:54
我的天啊,老胡眼中全是吃,估计赞也是赞吃的,要是知道老胡热心这方面,该发点腊肉的图图。湖 ...

我们这里神龙架,恩施,房县有,主要都是因木材做饭。平原没有。腊肉以前没有冰葙,肉不好买,农村杀一头猪吃一年都制腊肉。现在较少。吃熏肉我有体会,如吃臭豆腐主要品烟味。菜丰盛情况我不吃。晚餐吃白米浠饭,馍头时,用蒜苗炒几片熏肉下饭,烟味更有品头。因为没有其它味干扰。试试!!
作者: 绿叶儿    时间: 2017-2-5 14:35
方咋和我的习惯一样呢。每次回老家,我也是屋里、屋外、菜地、农田挨着看个遍后,感叹一番。我和霖爸也想在老家修一座你说那样的平房。只是这次回家,听说我们镇修水库有可能会淹到老家。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5 15:38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2-5 08:53
我们这里神龙架,恩施,房县有,主要都是因木材做饭。平原没有。腊肉以前没有冰葙,肉不好买,农村杀一 ...

我们和你们的恩施接壤,这肯定是比较一致的。我们这里的平原地也一样地熏腊肉,连城里的许多人也会找屋顶等地想办法熏,托乡下人代熏。我不太赞成你说的品烟味儿,把那么纯正的香味儿说成烟味儿,真是糟蹋。我喜欢腊肉的两点,一是那香味儿,二是红里带黄的色儿,当然,最正宗的还是山里人熏的腊肉,几天熏黄的那其实就不是纯正腊肉的味儿。说到你们神农架,离得不远,还从来没有去过,那可是我年轻时的愿望。师父说退休后在那地儿找个小地方住下,没得说——方外之人那样说,更是有诱惑力。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5 15:49
绿叶儿 发表于 2017-2-5 14:35
方咋和我的习惯一样呢。每次回老家,我也是屋里、屋外、菜地、农田挨着看个遍后,感叹一番。我和 ...

一样的人肯定是一样的想法,正如前面老党在回复时说的,哪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片土地,是呀,令人惆怅令人欢喜,令人思念永生难忘。叶儿呀,现在要修一座水库还真不容易,哦,现在不需要那个全民行动了。
作者: 叶子洋    时间: 2017-2-5 23:48
什么情况?几天没聊,回老家吗!还能否寻到我们的足迹?
作者: 叶子洋    时间: 2017-2-5 23:51
门口那个路好宽哪!好羡慕,想家的日子能看到家乡的模样,绿油油的菜园子,家乡的亲人勤劳的美德永传。
作者: 叶子洋    时间: 2017-2-5 23:54
三十多年前,我们周日一起摘青豆炒蛋饭的情景又浮眼前。
作者: 叶子洋    时间: 2017-2-5 23:57
读着方的文章,看到图片,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7-2-7 05:53
一方 发表于 2017-2-2 21:54
哈哈,老党表扬一方了,不过,现在不是半篇日记,已经是一篇了,一方断断续续把它写完了。在一方开笔写的 ...

一篇了好。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7-2-7 05:55
叶子洋 发表于 2017-2-5 23:57
读着方的文章,看到图片,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

乡愁,无可替代。子洋过年好。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7-2-7 08:03
乡村老场,隔不断的情缘。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7 11:21
叶子洋 发表于 2017-2-5 23:57
读着方的文章,看到图片,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

洋啊,人年纪越大,少时的记忆越是清晰,我脑中也 盘旋你家老屋屋后屋前的小路,还有你父亲的寡言你母亲的微笑,眼泪一样地在眼眶里打转儿。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7 11:24
大漠顽人 发表于 2017-2-7 08:03
乡村老场,隔不断的情缘。

剪不断,理还乱。
作者: 胡永忠    时间: 2017-2-7 19:19
一方 发表于 2017-2-5 15:38
我们和你们的恩施接壤,这肯定是比较一致的。我们这里的平原地也一样地熏腊肉,连城里的许多人也会找屋顶 ...

刚看到,感谢推荐!努力工作!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8 07:43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2-7 19:19
刚看到,感谢推荐!努力工作!

甭客气。兄弟姐妹聚在一堂不容易,何况意气相投,更是难得。一起努力。
作者: 叶子洋    时间: 2017-2-9 20:46
老党 发表于 2017-2-7 05:55
乡愁,无可替代。子洋过年好。

谢谢老党!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绝句的真味儿算是真正的体会到了。
作者: 伊人轻舞    时间: 2017-2-9 21:09
宛房这前屋后的碧色蔬菜,也勾起我记忆中那片熟悉的小园。无论走多远,乡情难忘,乡音难改。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10 08:31
伊人轻舞 发表于 2017-2-9 21:09
宛房这前屋后的碧色蔬菜,也勾起我记忆中那片熟悉的小园。无论走多远,乡情难忘,乡音难改。

记忆越来越清晰。元宵节快乐。
作者: 微微一笑    时间: 2017-2-20 11:02
老家的屋场子,承载着暖暖的记忆,有家的味道。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2-20 16:36
微微一笑 发表于 2017-2-20 11:02
老家的屋场子,承载着暖暖的记忆,有家的味道。

是呀,那味儿常在梦中砸吧。您也一样吧?
作者: 微微一笑    时间: 2017-2-21 20:42
一方 发表于 2017-2-20 16:36
是呀,那味儿常在梦中砸吧。您也一样吧?

是的,我们都有这样的记忆。
作者: 上下游    时间: 2017-3-23 16:13
初次进入作者作品,觉得很是亲切,很有乡土气息,普通人的实诚。
作者: 李芳洲的世界    时间: 2017-5-3 18:58
散文里寄托了乡愁,也透出了曾经的沧桑和文化的碰撞,真好!
作者: 寂寞醉染    时间: 2017-7-10 13:36
白墙黑瓦,古朴简约。这样最好。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魂牵梦萦的地方,欢笑伴着泪水成长的地方,土里写满的是故事,水里盛满的是深情!
作者: 寂寞醉染    时间: 2017-7-10 13:38
一方 发表于 2017-2-5 15:38
我们和你们的恩施接壤,这肯定是比较一致的。我们这里的平原地也一样地熏腊肉,连城里的许多人也会找屋顶 ...

一方常德人?正宗老乡啊。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