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李光地故里湖头行 [打印本页]

作者: 第一打工老头    时间: 2017-3-14 08:23
标题: 李光地故里湖头行
本帖最后由 第一打工老头 于 2017-3-14 08:33 编辑

    《康熙大帝》连续剧里,蓝齐儿格格看上了才子李光地,风花雪月地样子,其实编剧的疏漏一目了然:格格会轻易抛头露面跑到外头吗?格格敢随意表示喜欢异性吗?编剧是为了增加看点,导演却没有配合,扮演李光地和蓝齐儿格格的演员都不俊,容妃也不美,真是这样的话,连几百年之后的打工老头都觉得爱新觉罗家族不识货。进一步,怀疑二月河写书构思不妥,或者是改编人笨蛋,或者是导演搞腐败用不称职人选。双休日,跑到李光地的家乡安溪县湖头镇观光,在车上,邻座是湖头人,年纪比我略大,说“李光地年龄比康熙大,和格格不般配,假如给康熙当姐夫妹夫差不多"。咱不必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心。且不管这些胡编乱造的作品,李光地确有其人。                                                                                 下车后,打开自行车,骑着车跑,走马观花,效率高,把湖头镇基本跑遍。看了镇南的泰山岩、李光地故居新衙和旧衙、李光地兄弟们的故居一二三四大厝,以及若干李家子弟中成功者留下的老厝。印象呢,安溪地形基本都是山区,道路沿着溪水走,稍有平地,便有人口聚集居住;湖头这地方,山间盆地,有山有水,辐射四方,成为集市,当地聪明能干人敛财聚财成功,自然会在集市居住,自己过优裕生活,并积累和保持优势,让子孙后代过好日子,期望子孙辈俊秀者,读书及第,当官发财。湖头人果然不负祖宗心愿,历代中举当公仆的很多。
     如此,和我们襄阳欧庙有一比,欧庙地处襄阳城南汉江畔,一展平阳的沙土地,菜蔬药材、庄稼林木都长得好,经济活跃,民众仓禀实,衣食足,有余财办学校,历来出人才。东汉末年,汉献帝任命刘表当荆州刺史,刘表上任南下时经过欧庙,看见此地“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盖﹐同会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号为冠盖里﹐而刻石铭之”,到任后把州治从常德汉寿移到襄阳。襄阳县志载,民国时期,欧庙地名曾谓冠盖里。杜审言《登襄阳城》诗句“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所指即此地。今县里市里所有机关、单位头面人物都有欧庙人,日常所见,欧庙才华过人者众多。地灵人杰,可知个人的际遇穷达和家乡地理是直接相关的。

    如今,晋江上游的西溪、湖头的空气和河流却被污染,今人为发财,开工厂,排污,富人移居厦门或移民欧美,把残破山河留给国之穷人。官家为眼前好看和有钱用,默许乃至纵容人们胡作非为,幸亏此地山上没有可以变卖的矿产,山依旧青,水却没有这样幸运,无奈地承受着一切污浊,山青水秀一词大约不能连起来用了。我襄阳也与时俱进,不敢落伍,官家在欧庙占地建热电厂和化工工业园,出襄阳城南20里,可以看见天空煤烟缭绕,山间煤渣堆积,大片肥田沃地之下暗流涌动;当年李白来襄阳,作《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是葡萄初发醅”,赞美汉江绿水清波,而今,市区下游,水体业已变为浅啤酒色,李刘集的豆皮、刘口村以及周边的山药、紫皮蒜,菠菜、等等
往昔闻名于本地的优质农副产品,只得敬而远之,美丽富庶的冠盖里黄鹤已去,不复再来,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追昔抚今,岂不痛哉!

泰山岩,闽南称庙为岩。

在泰山岩看湖头镇。

湖头米粉,本地名小吃。我不觉得好吃,加点老干妈尚可。








康熙题字


李光地故居分新旧厝两处,老厝是自家建的,新厝是施琅给建的。






场院相当大。




李光地憎恨贪官,他塑造的贪官动物形象,取名犬字边加一个贪字,不知怎么念。
前往舊厝








后院的破败景象。

门前的沧桑意味。


三衙大厝

四衙大厝


这家出了个兵部侍郎。

又一家李姓人的舊厝。



颁白佝偻者负载于道,不谓小康。


庙宇宫观祠堂社林遍地,是福建的特色。
这儿是茶乡,很多家庭在加工茶叶,除了随处的茶香扑鼻,我也亲见了茶园里茶农在喷洒农药,市场里的铁观音却都是标榜绿色产品的。看客诸君,你以为呢?




001lIjjigy6JQ6JU1b987&690.jpg (77.14 KB, 下载次数: 7)

001lIjjigy6JQ6JU1b987&690.jpg

作者: 胡永忠    时间: 2017-3-14 11:39
好文!好图。有思想!昨晚喝酒后写的吧!当时视屏为啥没说?听说那片工业园要搬走了。
作者: 一方    时间: 2017-3-14 21:23
赞同老胡评语。
作者: 老党    时间: 2017-3-16 06:06
这样游起来,有质量,有味道。
作者: 伊人轻舞    时间: 2017-3-16 21:05
老师对事物的分析,总是有自己的独道见解。欣赏,学习,问好!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