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文学社区

标题: 小河扭成几道弯 [打印本页]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2 11:42
标题: 小河扭成几道弯
                                           小河扭成几道弯

    沿河而居的人们,恐怕都对用“湾”命名村庄的风俗习以为常。设想一下,小河自然流淌,温柔的美就体现在它的九曲十八弯上。一道道弯里裹起数户人家,便如同一条纽带上缀着的闪闪珍珠,风采迷人。河湾里的村落依水繁衍,真个瓜果绵绵。如果河流直筒筒地水泄千里,那就不知该叫什么了。
      我的故乡以“湾”取名,河对面小村子亦是,上游我村庄的近邻还是这样,可见小河在此妩媚地扭了几扭,以至我小时候就常听大人们自夸说“三湾鱼米乡”。在这条小河的臂弯里,被呵护的村民满足而闲适地生活着,平和有礼同乡音,拐弯抹角是亲戚。
      到了如今,只剩下我这最后一“湾”小村子,据说也快要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来照顾,置换出土地盖楼房,合并成新村搞规划。将来,我若回家,可能只记得方位找不到路,更不用问先前的旧址老名称了。
      这已经比我那邻近两“湾”的消失不知要人性化多少倍了,当年称其活动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时的壮举。
      第一个消亡的是我上游的“湾”村。从西边崇山峻岭中蜿蜒而来的河道,扭来扭去,流到我们这边,依着丘陵的走势,回环几转,构成圩内圩外,仿佛形成了好几道河。这该浪费多少土地。于是,一道政治任务下达了,截断拉直,还我良田。人山人海齐出动,红旗招展锣鼓喧。首当其冲就是拆迁“湾”村。那里有我的许多好朋友,我天天去草棚(尚未建新房,临时性暂住)探望他们,更留念的是村后石壁岩。这“石壁岩”名气太大了。高耸的石壁几十丈,底下有天然大石洞,石洞直通大湖下长江,恐怕有好几百里路长,谁也不敢深入去探幽。石壁如同一只倒扣的大碗,遮风避雨好场所。传说曾有仙人在此修行,不食人间烟火真自在。洞里摆放有石凳、石桌、石碗筷,如果农家来客不够用,可以进洞借用,好借好还守规矩。但到了后来,有人贪利私心重,借出几次不奉还,仙家一怒念符咒,从此石洞空荡荡。偌大的空间只能给后人平添无尽的想象了。村民们还是喜欢来这里休闲,说来也怪,此处冬暖夏凉,蚊虫苍蝇也少,不愧为风水宝地。可是,河道铲直后,水头冲此来,泥沙一堆积,石洞便埋没,就是龙王爷也得另觅他乡了。
       我在短短几个月内看着这古迹连同村庄烟消云散。
       接下来就是河对岸的“湾”庄“瓦解”的过程。
       从北面平原流来的河与西河即将要人工交汇于此,仿佛一夜间,我眼中一个茂密树丛中的小村庄,突然像花一般枯萎凋谢了。
       对面有户人家,是我家的远房亲戚,他家院子里有棵大皂荚树,树干要两三个成人才能合抱拢,树冠遮天蔽日。大炼钢铁时期,几次差点儿被砍伐,都是我那亲戚死死抱住大树,说是要砍要锯先伤他的身子,硬是保全了这棵古老的大树。为了答谢大伙儿让步,亲戚每年把收下来的几担皂角分送大家洗衣服。现在这棵不知哪一代先人栽下的大树也得给河流让道了。记得有一天下午,我那亲戚来我家,送来一块这皂荚树做成的砧板,神情戚戚地说,“树也没了,家也没了。”晚饭桌上,他对我父亲讲起,“有征兆,今年夏天一个晚上,又是风又是雨,早晨起来,一院子地上都是死鸟雀,上百只,雷打的,没有过的事。我想,要出事了,果然,树砍了。”
       汇聚到这里的河流好像变宽了,我的印象中,原来对岸小村庄的位置就在河中间。我那亲戚后来时常来到河汊边,蹲在那里看河水,其实是在看他的家。年底他搬进了三四里地外的新家,住不多久,就病逝了。
       时序变迁真沧桑。一轮又一轮的莫测变化,让中国乡村背负起沉重的苦难。再过多少年后,石洞里,河中心,假如发现些什么东西,磨洗一番,也未必有人能识得。

作者: 风铃    时间: 2013-11-2 16:21
拜读完您的大作,突然间意识到,您似乎是在为那消失了的湾村在作祭?不知道猜对没有?
作者: 黄牛要舞    时间: 2013-11-2 18:39
沧桑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3 13:59
风铃 发表于 2013-11-2 16:21
拜读完您的大作,突然间意识到,您似乎是在为那消失了的湾村在作祭?不知道猜对没有?

谢谢评述。确实如此,农村在消逝,农村文化也在消退;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多少带有些眷恋的心态。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3 14:00
黄牛要舞 发表于 2013-11-2 18:39
沧桑

变迁的必然结果。
作者: 寅维稚子    时间: 2013-11-3 15:47
人海沧桑,趣忆故乡。明丽淡雅,运笔流畅!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3 20:39
寅维稚子 发表于 2013-11-3 15:47
人海沧桑,趣忆故乡。明丽淡雅,运笔流畅!

故乡情结离别醉,物是人非千年泪。谢谢好评。
作者: 竹姿泉韵    时间: 2013-11-3 22:14
美丽的小山村一个一个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钢筋水泥冰冷的混泥土,再也找不出乡村的味道了,我也常常感叹我娘家原本美丽清秀的村庄,现在房屋、别墅盖得密密匝匝,过去沿溪都是翠竹林,现在都被房屋覆盖了。
作者: 风铃    时间: 2013-11-3 22:31
侯诗杰 发表于 2013-11-3 13:59
谢谢评述。确实如此,农村在消逝,农村文化也在消退;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多少带有些眷恋的心态。

那条小河,湾过了多少故事,湾过了多少珍贵的回忆,湾过了祖祖辈辈的奋斗与艰辛,难舍又无奈。小河在悲泣。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4 20:39
竹姿泉韵 发表于 2013-11-3 22:14
美丽的小山村一个一个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钢筋水泥冰冷的混泥土,再也找不出乡村的味道了,我也常常感叹我娘 ...

城镇化的阵痛,但愿绘就更美蓝图。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4 20:44
风铃 发表于 2013-11-3 22:31
那条小河,湾过了多少故事,湾过了多少珍贵的回忆,湾过了祖祖辈辈的奋斗与艰辛,难舍又无奈。小河在悲泣 ...

长江东逝水,岁月弥珍贵。
作者: 清清慈湖水    时间: 2013-11-4 22:06
河道曲径通幽,房屋水泥方正,弄不懂啥叫美,却长江东流水 。  {:soso_e179:}   {:soso_e183:}  赞好文   !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5 20:34
清清慈湖水 发表于 2013-11-4 22:06
河道曲径通幽,房屋水泥方正,弄不懂啥叫美,却长江东流水 。       赞好文   ! ...

谢谢好评。问好!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1-7 09:59
本帖最后由 独享独行 于 2013-11-7 10:56 编辑

这是一篇真实记录农村变迁中的史诗,字字句句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情及眷恋,对于变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无奈。读来令人伤感叹息!飘红!
作者: 飞添    时间: 2013-11-7 11:09
读过大作,感慨万千。心中响起那首歌:我的故乡并不美……
依恋之情长似河流水,奔流不息不复回!
作者: 方子    时间: 2013-11-7 11:14
大浪淘沙!
作者: 李听圃    时间: 2013-11-7 23:36
写的有些伤感,但感情还是很动人的,人类的有些社会许多活动,很难用一些好坏来定性,有时我们只能做个看客。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8 14:52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3-11-7 09:59
这是一篇真实记录农村变迁中的史诗,字字句句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情及眷恋,对于变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无奈。 ...

感谢老师如此高的评价,我只是在记录现实,坦露心态。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8 14:53
飞添 发表于 2013-11-7 11:09
读过大作,感慨万千。心中响起那首歌:我的故乡并不美……
依恋之情长似河流水,奔流不息不复回!

故乡养育了我们,该为她唱首恋曲。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8 14:57
方子 发表于 2013-11-7 11:14
大浪淘沙!

“发展是硬道理”,变化是大趋势。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8 15:00
李听圃 发表于 2013-11-7 23:36
写的有些伤感,但感情还是很动人的,人类的有些社会许多活动,很难用一些好坏来定性,有时我们只能做个看客 ...

回望故乡,愿看到那带不走的一片云 。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1-8 22:31
侯诗杰 发表于 2013-11-8 14:52
感谢老师如此高的评价,我只是在记录现实,坦露心态。

我的老家有着同样的经历,租屋荡然无存,父母以及我的先生的墓已迁,因此对于此事我的反应就特别强烈……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9 20:14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3-11-8 22:31
我的老家有着同样的经历,租屋荡然无存,父母以及我的先生的墓已迁,因此对于此事我的反应就特别强烈……

许多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一哄而上、群体运动式,全然不顾个体感受。
作者: 独享独行    时间: 2013-11-9 20:20
侯诗杰 发表于 2013-11-9 20:14
许多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一哄而上、群体运动式,全然不顾个体感受。

倾槽之下岂有完卵。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9 20:26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3-11-9 20:20
倾槽之下岂有完卵。

确实,回望茫茫,人如漂泊,是为一痛。
作者: 青云白鹤    时间: 2013-11-13 17:37
       不管怎样变化,故乡在心中。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13 19:14
青云白鹤 发表于 2013-11-13 17:37
不管怎样变化,故乡在心中。

故乡是根,我们是苗。
作者: 平羌老克    时间: 2013-11-13 23:24
  我故乡的小河叫甘江,小时候,夏秋两季,甘江河就是我们的乐园。在上桥与下桥之间游泳,到二河心摸鱼,一个二个光赤连天,晒得像泥鳅。随心所欲,有时仰泳在水面,口中还念念有词:“鸭儿朝天,请你烧杆叶子烟。”河边带着女儿来浣衣的大娘,就用小石子撵我们,边撵边笑骂:“龟儿子青沟子娃儿些,蛋黄都没干,给老娘滚得远点!”我们就一个潜水,逃出火力范围,才冒出头来,哈哈直笑,那笑声既无邪,又自豪。摸鱼也是我们最爱,嘴里叼着一根马鞭藤,穿着一串“沙狗鱼”,那就是我们的战利品,运气好时马鞭藤上还有几条黄辣丁、篦子签,那是潜到水底,在大石缝里捉到的。
  如今,清澈、甘甜的河水早已不复存在。不说游泳,连清洗衣服都不行了。
作者: 侯诗杰    时间: 2013-11-14 09:28
平羌老克 发表于 2013-11-13 23:24
我故乡的小河叫甘江,小时候,夏秋两季,甘江河就是我们的乐园。在上桥与下桥之间游泳,到二河心摸鱼,一 ...

大自然千百万年的沉淀,正在被人为地放量糟蹋,最终如一场噩梦。
作者: 淡静若水    时间: 2013-11-16 13:58
读过佳作,很是感慨,我在农村,有时候有些事的确很让人无奈。




欢迎光临 四季歌文学社区 (http://shijiwenxue.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