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独享独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历史上的今天9月份(更新中)

[复制链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5:59: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兰新铁路复线铺通

    兰新铁路复线,东起武威南站,西抵乌鲁木齐,途经金昌、张掖、嘉峪关、哈密、吐鲁番等西部重镇。全线架设大中桥梁151座,凿通隧道12座,正线铺轨1622公里,站线铺轨131公里。它的建成使兰新铁路的运输能力从1992年的1200万吨,增长到3000万吨,远期可达5000万吨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6:02:14 | 只看该作者
1869年9与人16日 山东巡抚丁宝桢将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正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6:04:09 | 只看该作者
1880 年9与人16日 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这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官办最早的机器毛纺织厂。1884年倒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6:06:46 | 只看该作者
1944年9与人1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重点转向太平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6:07:59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9与人16日 毛泽东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并用中俄两种文字写了任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06:09:52 | 只看该作者
1965年9与人16日 天文学家发现池谷-关彗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5:42:5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的今天 9月17日


戴维营协议签署

    在美国总统卡特参与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于1978年9月6~17日在华盛顿附近的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埃以双方签 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戴维营协议。但该协议协议曾遭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

精选大事件
9月17日大事记
745年9月17日 (唐玄宗天宝四载秋八月壬寅)唐玄宗册封杨太真为贵妃。
1303年9月17日 (元成宗七年八月辛卯)华北大地震,平阳(大同)、太原尤其严重。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
1631年9月17日 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瑞典与神圣罗马帝国发生布赖滕费尔德会战,瑞典获胜。
1665年9月17日 伦敦鼠疫流行,死者达六万八千余人。
1787年9月17日 美国十三州三十九名代表在费城会议上投票通过宪法,宪法的最后定稿系由古维纳尔·莫里斯起草。宪法以民主为形式,以法律为手段,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该宪法经过若干修正沿用至今。
1859年9月17日 诺顿一世自封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摄政王”。
1871年9月17日 第一国际在伦敦召开了秘密代表会议,研究打击巴枯宁分子阴谋活动,大会作出了《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等决议。
1894年9月17日 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北部鸭绿江口大东沟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壮烈牺牲。史称“黄海海战”。
1900年9月17日 英国原六个殖民地宣告成立澳大利亚联邦。
1905 年9月17日 慈禧派五大臣出国考察。
1924年9月17日 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趁江浙战争爆发之际,在榆关一带与直系军阀吴佩孚进行激战。
1926年9月17日 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北伐。
1930年9月17日 中国政府收回厦门英租界。
1935年9月17日 菲律宾举行大选,曼纽尔·奎松当选为菲律宾首任总统。11月15日,菲律宾共和政府成立。
1939年9月17日 苏联军队进入波兰,波兰政府逃亡到罗马尼亚。
1939年9月17日 德国海军上尉奥托·舒哈特指挥的U-29潜艇在爱尔兰西南布里斯托尔湾用鱼雷击沉英国最古老的航空母舰“勇敢号”,舰上1260名官兵中有518人遇难,包括舰长马凯格·琼斯。
1944年9月17日 西线盟军发起解放荷兰地区的“市场-花园”行动,这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
1945年9月17日 蒋介石在国共谈判中,秘密印发《剿匪手本》。
1950年9月17日 周恩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要求五届联大驱逐台湾当局代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本届联大。
1959年9月17日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九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国庆十周年时特赦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了特赦令。
1959年9月17日 彭德怀、黄克诚被免职。根据二届全国人大第九次常委会议的决定:任命林彪兼任国防部长、罗瑞卿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谢富治为公安部长;免去彭德怀兼任的国防部长、黄克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参谋长的职务。
1964年9月17日 美国透露它正在研制两种武器系统,能截击和破坏绕地球飞行的卫星。
1965年9月17日 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单位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一科研成果,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上都有重大意义,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
1978年9月17日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结束戴维营会谈,签署《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统称“戴维营协议”。
1980年9月17日 中美两国领事条约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
1982年9月17日 北京电视制片厂在北京成立。
1988年9月17日 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1991年9月17日 白鹿洞书院首次发现清代试卷。
1994年9月17日 美国科学家走出“生物圈2号”。
1994年9月17日 英国首相梅杰称向“无赖文化”宣战。
1997年9月17日 全面禁止杀伤性地雷公约签字,美国拒签。
2008年9月17日 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5:44:57 | 只看该作者
1894年9月17日 中日甲午海战 邓世昌壮烈殉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5:48:14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9月17日 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
在日本帝大读书时的郁达夫
  郁达夫,1896年生于浙江富阳。
  郁达夫的故居坐落在浙江富阳镇鹳山西端不远处一条普普通通的满舟弄(今称达夫弄)里。一道低矮的围墙内,有个小庭院和一幢坐北朝南的三开间楼房。
  1945年8月29日晚,他在南洋的一个小市镇失踪,9月17日遭日本宪兵杀害。他的海外蒙难成了震动中国文坛的要闻。与他同垒战斗过的郭沫若说:“郁达夫是完成了一个有光辉的特异的人格的。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
  郁达夫作为一个作家,他不失为觉醒的民族革故鼎新的英雄。1921年6月,在他的东京寓所宣告成立的创造社,给略显岑寂的“五四”新文坛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同年秋,他返沪接替郭沫若主编《创造季刊》创刊号,并梓行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个小说集《沉沦》。这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它无情地轰击了封建礼教这座禁锢人性的巴士底监狱。它把一个弱国子民的七情六欲受压抑的情形公之于世,使小说以矫枉过正的方式突破了世代沿袭的儒教伦理禁区。它以一个无家可归的漂泊灵魂,呼出了渴慕祖国富强的声音,凄楚动人。以后郁达夫又写了《茫茫夜》、《茑萝行》等50余篇小说,多带自叙传性质,对于我国封建史家多撰帝王将相家谱,鲜见作家真诚的自传这种偏枯情形而言,也是几无前人的壮举。他的小说不愧是“五四”时期最强烈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浪漫抒情小说的巨匠。可是说实在的,他那支自由脱俗且富有情韵的笔更适于写散文和诗。他的小说也是“散文的”、“诗的”,宛一首首抑扬顿挫的独奏曲或回肠荡气的咏叹调。“五四”时代是短篇小说的界,郁达夫以其真率和才情,足以风靡一时,成为受众多文学青年师法的名家,鲁迅之外无出于郁达夫之右者。他推进小说散文化和诗化,对于革新以故事情节作为主干的古典小说而言,是功垂竹帛的。
  “与其称他作小说家,还不如称他作诗人的好”,郁达夫如此谈论《茵梦湖》的作者施托姆。其实,郁达夫本人的小说有诗,散文是诗,他自称旧诗于他“性情最适宜”。“九岁题诗四座惊,阿连少小便聪明。”这是作家的自述。“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这是一代诗豪郭沫若对他的论定。郁达夫的文学生涯,以旧体诗起步,又以旧体诗绝笔。他对旧体诗造诣很深,平生所好是李白的飘逸,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的“晚唐风度”,吴梅村的沉著深婉,龚自珍的清奇通脱,尤其是黄仲则的沉痛辛酸。但他的作品依然令人感到愈来愈浓的民族气质。中外文学的双重深厚的修养,玉成了郁达夫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不朽业绩。
  郁达夫不折不扣地属于“五四”时代。当30年代社会思潮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之时,他有所徘徊。他曾经列名为“左联”的发起人,加入宋庆龄、蔡元培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又举家移居杭州,象中古名士一般寄情山水。这种思想情调在抗日战争中获得血与火的淬砺,大为改变了。他于1938年底携眷赴南洋,从事海外抗日文化工作。他写了大量战斗性的政论、文评和杂感,严正开朗,正义之气和爱国之情萦绕笔端,早期文学中的感伤情调和中年行事中的名士作派已经荡然如洗了。新加坡沦陷后,他曾在苏门答腊与日本宪兵部苦心周旋,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不幸因民族败类告密,在人民欢庆抗战胜利之秋,在离祖国千里之遥的岛国荒野上祭了法西斯分子最后一挥的屠刀。他以血铸成了慷慨苍凉的绝唱:“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他以血凝成了一个维系着民族命运的希望:“和平是总有一天会在东半球出现的”。
  1985年8月30日,胡愈之在纪念郁达夫烈士遇难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现代第一流的诗人和作家郁达夫‘失踪’已经整整40年了。‘失踪’两个字是我加上去的。1942年新加坡沦陷以后,他和我们一道,隐姓埋名,流亡在苏门答腊。他本可以回国,但不愿意回国。不幸他被当地日本宪兵发现懂得日本话,就强迫他当了七八个月的日语翻译。他在暗中帮助了印尼人民,帮助了华侨。更加不幸的是在日本投降之前不久,他被宪兵发现是从新加坡来的抗日的知识分子,知道日本的残酷暴行很多。虽然日本已经投降了,日本宪兵一定要消灭抗日的知识分子。这种非法暗杀行为是‘战犯’干的。战犯这个名称,是从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郁达夫是日本宪兵为了掩饰他们的战犯行为而加以秘密暗杀的。”“我在1946年写给全国文艺界协会的一份报告书中说过:‘从达夫一生在文艺上的造诣以及他在沦陷时期的言论行动来看,我不能不承认他有他的伟大。他的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几十年过去了,今天我还是坚持以上这个基本看法。我觉得,现在我们纪念郁达夫,对这位现代著名作家的艺术倾向和政治态度作出评价,首先不应忽视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他所坚持的‘五四’精神。”
  1985年9月27日,新华社报道: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之事已从日本学者铃木正夫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得到证实。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授铃木正夫早在1966年,他就开始了对郁达夫南洋流亡生活的研究。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又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作调查,先后寻访了上百名了解情况的日本人士。前不久,铃木正夫经过种种努力,终于找到了当年下令杀害郁达夫的日本宪兵班长。这名宪兵班长承认,是他下达了杀害郁达夫的命令,从而证实了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推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郁达夫被追认为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6月颁发了烈士证。
1926年与郭沫若(后中)、成方吾(右)、王独清(左)等人创造社成员在广州
1938年与郭沫若(中)、埃德加·斯诺合影
郁达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中国新文学史上重要作家郁达夫的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在今年2月6日,以92岁高龄在杭州辞世。
郁达夫早于1945年9月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终年41岁,逝世至今虽已超过半个世纪,但其人其文从未被人们遗忘,他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未有人加以否定。而王映霞则一直以“郁达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广为人知,王映霞在自传中也不讳言,“如果没有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在中国近代作家之中,郁达夫其人同时也是一位很具争议性、很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与王映霞之间那一段以激情始,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经轰动一时,他们之间的离合悲欢,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娶元配成全母亲
和当时其他文人作家不太一样的是,郁达夫对自己的生活与感情世界有非常坦白直率的表露。
结识王映霞时,郁达夫已使君有妇,在其著作《日记九种》(1931年,北新书局)中,他对自己在元配妻子孙荃与王映霞之间的犹豫、彷徨、痛苦、忏悔与激情都作了直接的流露,并未加以掩饰。
在《日记九种》中,郁达夫也记下了他追求王映霞的经过,以及其间所遇到的挫折和痛苦。郁达夫说过,他与孙荃的结合,是为了成全年事已高的母亲的心愿,他与孙荃的婚礼也由其母亲包办。他与孙荃结婚之后育有二男二女。孙荃虽也识字,也懂写诗,但郁达夫对于孙荃,始终欠缺一份激情,最后还为了王映霞演出抛妻弃子的一幕。
初识王映霞一瞥惊鸿
当郁达夫在友人孙百刚家中初识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而王映霞在认识郁达夫之前也已读过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沉沦》,对其才华也很仰慕,但两人相识时,不但郁达夫已然使君有妇,即使王映霞亦已有婚约,二人的交往因而困难重重。
郁达夫为了赢得王映霞的欢心,写了无数的情书给她,这些情书也和其日记一样,对其情感有直接的流露,虽面临挫折与困境,他仍然毫不间断的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给王映霞。
1927年1月28日,郁达夫为了阻止王映霞嫁为人妇,给王映霞写了一封情书,信中说:“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的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但你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得不日日作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为了说服王映霞,郁达夫还极尽劝服的能事:“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抛弃……”
此外,两人热恋期间,郁达夫也写给王映霞无数情诗,其中一首常为人传诵:“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王映霞终于为郁达夫的一片痴情所感动,于1928年2月与郁达夫在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据说两人的婚事还轰动杭州全城。当时柳亚子并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传诵一时。
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后也有过一段甜蜜丰裕的日子。王映霞在自传中说:“当时,我们家庭每月的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的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只可惜,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12年,王映霞终究没做成郁达夫所谓的“自由的女王”。
毁家诗纪暴露家丑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离异,导火线是郁达夫认为王映霞与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过从甚密。有一次,两人经过一番争吵后,王映霞匆忙离家出走,郁达夫一怒之下,竟在《大公报》刊登“寻人启事”。此事闹得满城风雨,从那时开始,两人关系愈闹愈僵。
郁达夫所登“寻人启事”内容如下:“王映霞女士鉴: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常事。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现款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以住址。郁达夫谨启。”
“寻人启事”刊登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经过许多朋友的从中调解下,一度捐弃“前嫌”,决定和解,为此,王映霞要郁达夫刊登“协议书”才肯复合。
郁达夫的性格,带有颓废文人的气质,其处世为人,也颇有歇斯底里的倾向。这一点,在他处理与王映霞的婚姻关系中表露无遗。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其《毁家诗纪》一度万人争诵,主要原因是郁达夫在这些诗作中毫不保留地暴露了自己的私隐与“家丑”,包括他对王映霞“红杏出墙”的怀恨之意,而《毁家诗纪》一面世,更加深了王映霞的离意,两人的婚姻至此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王映霞也曾住过新加坡
郁达夫、王映霞和新加坡都有过一段因缘。1938年年底,《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去主编副刊《晨星》,为了忘却过去的不快,郁达夫在王映霞同意下,两人携带着次子郁飞从中国到新加坡来,住在中鲁中保路22号的公寓式楼房内。
在旅居新加坡期间,郁达夫曾担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等重要职责,并主编《星洲日报》、《华侨周报》副刊,写下不少政论文章和旧体诗,宣传抗日。
但旅居新加坡两年期间,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感情并没有好转,王映霞因为不堪夫妻关系愈来愈恶化,有一度,还只身远赴印尼廖内岛端本学校担任教席。然而,对于廖内岛的落后荒凉,住惯大城市的王映霞毕竟未能适应,只不过一学期的时间,王映霞又回返新加坡。过了不久,两人终于协议离婚,据说,分手前夕两人还在南天酒楼饯别。
王映霞是于1940年孤身回返中国,郁达夫则带着郁飞继续留在新加坡。一直到1941年年底,郁达夫才安排当年13岁的郁飞在红灯码头上船离开新加坡。
郁达夫的新加坡情人
在感情上,郁达夫似乎从未出现过空档,王映霞离开新加坡后,郁达夫很快另有情人李筱英,两人在新加坡曾同居一段时日。几年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五集电视剧《郁达夫之死》第一集开始,就出现李筱英即将随英军情报部人员撤退,临别前与郁达夫依依话别的镜头,两人难分难舍,牵动了观众的心灵。李筱英与郁达夫年纪相差近二十岁,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能说流利华语及英语,中英文的造诣都很不错,不论才貌都非常出众。
郁达夫的次子郁飞并不讳言郁达夫与李筱英的这段交往。郁飞1992年接受访问时说,李筱英有一度还因为租不到房子,住到他们坐落在中鲁忠坡路的寓所去。郁飞印象中的李筱英是位才貌双全的女子,郁达夫在新加坡主编的《华侨周报》,也得到当时在英国宣传部做事的李筱英的协助,在《华侨周刊》连载的《瞬息京华》译文,则是两人合作的成果。然而,也许是缘分不够,也许是时局使然,郁达夫与李筱英最终还是各奔东西。
郁飞眼中的郁达夫
在郁达夫的8名儿女之中,郁飞可说是同父亲相处最久,也较有机会了解父亲的一位。1992年,郁飞曾与“郁达夫研究学会”一行5人到新加坡访问,在接受访问时,当年64岁的郁飞说得诚恳:“我的父亲是一位拥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郁飞在访谈中也不讳言,作为郁达夫的儿子,眼见父亲在个人生活与婚姻上的不幸和失误,心中难免有所感触,他说道:“我一直不想作文人,也许也是因为如此。”
王映霞的第二次婚姻
1940年,王映霞在新加坡跟郁达夫协议离婚后,只身回返中国,并于1942年在重庆与钟贤道结婚。钟贤道是江苏常州人,任职于重庆招商局,在当时拥有相当地位与实权。王映霞与钟贤道的婚礼十分隆重。章克标著的《文苑草木》说:“他们的婚礼是十分体面富丽的。据说重庆的中央电影制片厂还为他们拍摄了新闻记录片。他们在上海、杭州各报上登载了大幅的结婚广告,而且介绍人还是著名外交界名人王正廷,可见这个结婚的规格之高,怎样阔绰。”
王映霞再婚后,与钟贤道生了一子一女,一家定居上海。对于自己的第二次婚姻,王映霞在自传中说:“如果没有后来一个他(指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漂泊不定。”
王映霞走后,郁达夫冷静下来,对她仍是思念不已,有诗为证:
大堤杨柳记依依,此去离多会自稀;
秋雨茂陵人独宿,凯风棘野雉双飞。
纵无七子为衷社,尚有三春各恋晖;
愁听灯前儿辈语,阿娘真个几时归。
郁达夫新加坡女友李筱英
郁达夫希望以母子之情去打动王映霞,妄想她幡然悔悟,重回他的怀抱,真是痴心妄想,太过天真。
后来郁达夫在新加坡与广播电台工作的李筱英同居。李筱英是福州人,在上海长大, 暨南大学文科毕业。中英文造诣均佳,具有非凡的语言天才,银铃般的声音令人着迷。 那时李筱英是守活寡的怨妇、郁达夫是离了婚的鳏夫,同病相怜,也不怕人言可畏。 稍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火迫近新加坡。郁达夫辗转逃到印尼,娶了华侨少女何丽有为妻。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郁达夫无缘无故地被人诱出杀害,尸骨无存,享年五十岁。后来谣传又起,给郁达夫加上了一条为日本宪兵队任翻译的汉奸罪名。至今郁达夫之死,仍然是个迷,好事者猜测,多半是戴笠的军统趁乱世所为。
郁达夫的第三任夫人何丽有
王映霞回到重庆,就不记得她在浙西的老母了,住到重庆乡下的白沙江滨疗养。三个月后,由戴笠介绍进入外交部担任文书科的科员。按说她已是三十四岁的女人,是 “烂渣滓”的尴尬年龄。她却不服老。上班的第一天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一身凹凸有致的花色旗袍,足登三寸高跟皮鞋,加上她那“荸荠白”的皮肤,确实是艳光四射。她款摆腰肢走进办公室时,那些出出入入,口操外语的时髦人物,顿时感到眼前一亮。王映霞清楚地知道,红颜易老,青春不再,她必须有效地把握这所剩无几的美艳姿貌,而且还要尽量摆脱“郁达夫弃妇”的阴影。于是努力重塑淑女的形象。除了化妆和衣着外,往日故交在重庆的反而很少往来,谨言慎行。不久,经过小心肆应,又重在社交界抛头露面。商会会长王晓籁成了她的干爹。王映霞凭她的家世、学识、美艳、机敏,再加上岁月的磨炼、爱情的波折、饱经世故,已是人情练达,还有人见人怕的戴笠撑腰,真是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一九四二年四月四日,王映霞与钟贤道在重庆百龄餐厅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贺客如云,连施蛰存都去拍她的马屁。为她赋诗:
朱唇憔悴玉容曜,说到平生泪迹濡;
早岁延明真快婿,于今方朔是狂夫。
谤书欲玷荆和壁,归妹难为和浦珠;
蹀蹀御沟歌决绝,山中无意采蘼芜。
一九四六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而死。王映霞顿失凭依,辞去外交部的文书工作,急流勇退,过着朴实无华的主妇生活。随丈夫到了芜湖,生了一子一女。
几十年过去,人们仍谈论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关系。郁达夫曾当面骂王映霞为淫妇。 王映霞直到八十岁的高龄,笔下仍称郁达夫是“疯子”。为维持自己的老面子,始终不曾有忏悔的意思。德国有一位汉学名家马汉茂,出版了一本有关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变的书。公布了一把王映霞写给情人的书信,迫使王映霞写了一篇《郁达夫与我的婚变经过》 的长文,在香港的《广角镜》杂志上发表,无非是替自己遮掩,始终不承认自己当年的丑事。反正郁达夫已经死去多年,只能听任王映霞云自圆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6:27:05 | 只看该作者
1949年9月17日 杨虎城被杀害

杨虎城将军

西安事变前的杨虎城
杨虎城出生在1893年11月26日。杨虎城的父亲杨怀福,早年参加“哥老会”,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被清政府以绞刑惨杀于西安。为了安葬父亲,他先后和本村的八户农民成立了一个丧葬互助合作的组织,名叫“孝义会”。穷人们互相帮助,使他渡过了难关,也使他初次感到了穷人联合的力量。后来,他又以“孝义会”为基础,联络更多的人扶弱抑强、打富济贫,结成了“中秋会”。杨自任领袖,到辛亥革命前夕,已发展到拥有合阳、渭南、蒲城等县的会员数百人。
1911年10月23日,继武昌起义之后,陕西爆发了反清革命。杨虎城率领部分“中秋会”会员,参加辛亥革命队伍,编入秦陇复汉军向紫山的向字营,与清军在乾州、永寿一带作战,打败清军,为建立民国立下了功勋。但是该部纪律松弛,骚害百姓,杨虎城非常失望,便于1913年退伍还乡。
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在井勿幕等同盟会会员的策动下,杨虎城率领数百武装抗暴的乡民,响应孙中山先生“讨袁护国”的号召,参加陕西护国军,截击袁军,迭获胜利。1916年整编军队,杨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任营长。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树起了“护法”旗帜,号召反对北洋军阀。于右任、井勿幕等民党人士,组织陕西军人建立了靖国军,于右任任总司令。杨虎城拥护孙中山,率部参加靖国军,被任命为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逃离广州。杨虎城面对军阀混战,国势日衰,他觉得救国无路,报国无门,没脸见人,经常连门也不出。不久,他又染上了伤寒病,卧床不起,几乎殒命。
1923年春,正当杨虎城兵败无路、身病命危、非常苦闷的时候,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给杨介绍来了马列主义宣传家、西北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魏野畴。杨魏二人,促膝谈心,愈谈愈深。魏野畴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谈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从靖国军的失败过程,谈到无产阶级领导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指导革命走向胜利,才能救中国。
杨虎城听了决心和共产党合作,请魏野畴等共产党人帮他训练军官,教育部队。此后,著名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运动的活动家杜斌丞先生,成了杨虎城重要的决策人物,魏野畴则成了中国共产党与杨虎城合作的重要代表。根据魏的建议,杨招收了一批进步青年学生,除派少数人去黄埔军校学习外,还办了一个教导队。后来,又办起一所“三民军官学校”,请魏担任学校政治部主任。这个学校培养出的许多青年军官,如张汉民、孔从洲、刘威诚等人,后来都参加了共产党,在杨部担任团、旅、师长等职,对杨的救国活动,起了重要作用。
1925年春,杨虎城以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的名义,率部回师关中,连战皆捷,形成了与西安的军阀隔渭水对峙的局面。5月,魏野畴领导陕西青年学生,展开“驱吴运动”,驱逐北洋系的陕西督军吴新田,杨虎城大力支持。杨部驻地三原县,成了中共领导下的西北革命群众运动的中心,杨虎城的部队也成了这一革命运动中的积极力量。国民军第三军孙岳率部入陕,任陕西军务督办,编杨部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任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清党”反共,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杨虎城拒绝上司反共命令,仍任用中共党员蒋听松为军部秘书长,魏野畴为军部政治处长,寇子严为第一师参谋长,曹力如为第二师政治处长,南汉宸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因此,杨部的中共组织发展到200多人,杨虎城曾以贺龙为榜样,在那白色恐怖时,申请加入共产党,但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没有批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1935年夏,蒋介石指挥东北军开到西北,大举“剿共”。初冬,杨虎城听到中共的《八一宣言》,愁眉舒展,豁然开朗、几乎如绝处逢生,表示愿意和共产党谈判,请南汉宸派人到西安研究具体办法。中共派汪锋同志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到西安见杨。杨虎城喜出望外,非常振奋,表示愿意联合抗日,因而他和中共之间很快地达成了互不侵犯,相互合作的协议。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连日召见张学良、杨虎城和他们部下的军长、师长,威胁利诱,要他们专心“剿共”,不成功便成仁。杨虎城、张学良委婉劝蒋,要求抗日,反遭粗暴训斥。
万般无奈,张杨决定发动“兵谏”。12月12日凌晨,杨虎城对他的部下宣布说:
“蒋介石不顾国家民族的危亡,一意孤行,坚持内战,竭力挑拨东北军和我们的关系。这次蒋介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表面上要打共产党,实际是一箭双雕,也要消灭我们和东北军。张先生和我决定采取一致行动,实行捉蒋,逼他抗日。”
蒋介石背信弃义,扣留张学良,又迫使杨虎城辞职出国。
杨虎城遇害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6:29:29 | 只看该作者

1949年9月17日 杨虎城被杀害(2)


杨虎城与夫人谢葆真、儿子杨拯中在出国途中
    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对待事变的发起者之一杨虎城,表面上宽容,暗地里却一直耿耿于怀。1937年3月间,蒋介石带话给杨虎城,表示愿与杨见面,希望杨能主动去看他。
经过安排,3月29日下午,杨虎城抵达杭州晋谒蒋介石。当晚,蒋介石宴请杨虎城。落座后杨虎城首先问候蒋介石:“委员长身体好些了吧?!”蒋回答:“我对身体上的折磨,向来很能忍耐,吃一点苦,不算什么!”接着说道:“我向来对人宽大,不记旧怨,你们全知道的。”说到这,他骤然改变语气,指桑骂槐地说:“张汉卿(张学良)常对我说,有他老子,他跟着他老子走,没有他老子了,他跟我走,一直说服从领袖,现在他竟如此,你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蒋介石讲话过程中,杨虎城始终目光下视,默不作声。
第二天,蒋介石再邀杨虎城去谈话。他对杨虎城说:“在事变中各级人员(指蒋手下的人)对你是有不满情绪的,你继续任职,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欧美参观一个时期,回来再任职。出国费可由公家负担,启程的时期也不必规定,可以从容准备。”
蒋介石嘴上说“可以从容准备”,背地里却不断地催逼杨虎城尽早成行,并于4月30日公开免去杨虎城的军政职务,宣布让杨出洋考察军事。
1937年6月29日,杨虎城偕夫人谢葆真、次子拯中及秘书一行共6人,搭乘美轮“胡佛总统号”,由沪出国考察。
杨虎城出国考察的第一站是美国。7月8日晚饭后,杨虎城从旅伴口中得知了“七七事变”的消息。杨虎城致电宋子文表示欲“返国抗敌”。
7月23日,杨虎城接到蒋介石来电,要他继续在国外考察。杨虎城只好继续进行欧美的行程,同时也在积极谋划如何突破蒋介石的阻挠回国。
8月9日,杨虎城乘坐的轮船驶进英国南部的萨木敦港。两天后,杨虎城离开伦敦,下午5时抵达巴黎。到巴黎不久,他便通过中共旅法支部与苏联联系,但不见答复。8月21日,杨虎城派秘书向苏联驻法大使馆提出入境申请,苏联使馆称,此事须向莫斯科请示,一周后方可答复。
10月2日,杨虎城在英国接到日内瓦转来的宋子文来电,电文说:“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
杨虎城认为宋在电报中转达的是蒋介石同意他回国的信息,于是开始安排回国之事。
10月6日,杨虎城收到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致驻法大使顾维钧的电报,电报说:“关于中苏关系,谣传繁多。杨将军此时赴苏考察,不合时宜。”这封电报彻底否定了杨虎城假道苏联回国的计划。
杨虎城身边的一些人从安全角度考虑,认为杨当时不宜立即回国,但杨虎城本人决意马上启程。
宋子文为什么让杨虎城“自动返国”呢?又是什么促使蒋介石改变拒绝杨回国而将其长期放逐海外的初衷呢?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出版的《民国人物小传》在《杨虎城》一文中,透露出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秘密:“二十七年八月,军统局长戴笠获悉杨与共党勾结,疑返陕发动政变阴谋后,经周密计划,于是年囚之于南昌,后解往长沙、益阳监禁。”文中作者将责任推给了戴笠,没提蒋介石。当时杨虎城虽然被革掉军政职务,但还是国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根本不是戴笠就能决定关押的。杨虎城曾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打算通过苏联回国。但此事相当机密,蒋又如何得知呢?
曾任宋子文秘书、杨虎城高级参议的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从蒋的近臣口中得知,原来是斯大林将杨虎城准备通过苏联回国这一秘密通报给了蒋介石。而苏联向蒋介石通报其反对派的情况,这不是第一次,冯玉祥写给斯大林的一些信件,也曾被斯大林转给了蒋介石。
因此,蒋介石根据斯大林的通报,改变了原先不让杨虎城回国的政策,并设计了一个诱捕杨虎城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由宋子文发电,以引诱和试探的口气让杨“自动返国”;第二步是当杨虎城响应宋的“自动返国”招呼后,由宋亲自到香港去见杨,并转交蒋介石要在南昌接见杨的电报;第三步则是当杨虎城按照蒋之命赴南昌后即由戴笠组织拘押。
1937年11月26日凌晨,杨虎城一行乘轮船抵达香港。12月2日,杨虎城由戴笠陪同乘飞机去南昌。
杨虎城一到南昌,就被便衣警卫和宪兵完全管制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王晶 《党史纵横》2007年第12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6:32:05 | 只看该作者
1949年9月17日 杨虎城被杀害(3)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迫出国。“七·七”事变后,要求回国抗日,遭蒋拒绝。1937年11月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杨虎城回国后,即被蒋介石囚禁。在长达12年的囚禁期间,杨虎城与世隔绝,受尽了种种精神折磨。其间他的夫人于1947年逝世。国民党曾派戴季陶、朱绍良等人进行过诱降。遭杨虎城拒绝。蒋介石见诱降不成,便密谋策划将杨虎城杀害。1938年春,蒋介石命戴笠将杨虎城解往长沙,后多次迁移囚禁地点,在贵州息烽的玄天洞关了8年。1946年,国民党又派人将他押至重庆渣滓洞的中美合作所杨家山。1949年2月,再移至贵阳黔灵山麒麟阁,1949年9月17日将其杀害。
蒋介石屠杀杨虎城全家秘录
1949年9月17日,杨虎城将军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终年56岁。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儿子杨拯中及不满10岁的女儿、杨虎城秘书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
1946年在重庆政协会议上,毛泽东曾提出释放杨虎城,被蒋介石否决。1949年蒋介石“引退”后,代总统李宗仁曾下令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但因蒋阻挠,没有执行。9月,蒋介石下达杀杨命令。
1949年9月,周养浩到贵阳,对杨虎城说蒋介石要在重庆见他,把他送往台湾,杨虎城信以为真,17日乘车重返重庆中美合作所。车一出发,周养浩就给毛人凤打了电报,让重庆特务安排好行刺。当晚11时许,杨虎城和儿子拯中及秘书宋绮云等人到达戴公祠。特务张鹄引他们进入房内,杨虎城走在最前面,儿子拯中双手捧着母亲的骨灰盒跟在后面。
当拯中正要进入卧室时,特务杨进兴从杨拯中身后下手,匕首刺进了杨拯中的腰间,杨拯中一声惨叫:
“爸!……”杨虎城猛一回头,还未来得及看清自己儿子被刺的惨状,就被刽子手的利刃杀害了。宋绮云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一同被害,杨虎城年仅九岁的幼女也未能逃过这一劫难。一时血流满阶,惨不忍睹。
凶手们在杨虎城父子二人的面部淋上硝镪水,然后把杨虎城的遗体掩埋在花园的一座花坛里。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领导当天调查杨虎城的下落,第二天发现杨虎城的遗体。12月16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分别发来唁电。1950年1月15日,重庆市政府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刘伯承、邓小平等党政负责人及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文教界、新闻界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同年,将杨虎城迁葬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的“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
首次披露“沉重史料”
2002年11月27日,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首次向外界披露了一段“沉重”的史料:杀害杨虎城、小萝卜头等人的刽子手供词。翻开这些发黄的史料,我们再次看到了烈士们就义前英勇不屈的高大身影。
“屠杀计划”
被提讯人:徐远举,原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处长兼西南特区区长
审讯时间:1968年2月21日
问:屠杀前怎样准备的?
答:1949年,李宗仁宣布释放杨虎城、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在磁器口。我立即将杨虎城用空军飞机送往贵阳黔灵山避风,再运回重庆将其杀害。
问:杀害地点怎样确定?
答:我主张在川黔公路的荒山僻野就地杀害,就地掩埋。毛人凤(保密局局长)称不保密,要提到中美所杀害。行刑的刽子手,挑选了杨进兴等六人。
问:大屠杀如何谋划、展开的?
答:此后,毛人凤又下令把渣滓洞看守所、白公馆看守所、新世界看守所囚禁的革命人士,分别造册送核,全部屠杀。
11月27日,在白公馆、渣滓洞、松林坡三处,共杀害黄显声等200余人。其中渣滓洞大屠杀是我派人去执行的,原拟分别勒死,因时间来不及,改用美国卡宾枪、汤姆生机关枪扫射,共杀100余人。所有参与的刽子手,毛人凤都发给奖金。
(刽子手档案:徐远举,湖北大治人,1930年毕业于武昌黄埔军校第七期。因镇压革命有功,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特务头子。1949年12月9日,出逃昆明被抓。解放后被成功改造,上世纪70年代初死亡。)
杨虎城腰被先刺一刀
被提讯人:杨进兴,白公馆看守所看守长
审讯时间:1955年6月21日8时15分至11时30分
预审员:张先创
问:交代杀害杨虎城的经过?
答:1949年7、8月间,毛人凤召集我们六人开会,说今天的任务很重要,要执行几个重要的人。
问:杀杨虎城等人当时的惨状?
答:将杨虎城双手一拢,用手巾把嘴塞起来,在腰间先刺了一刀,当时他儿子在侧边房子里。接着又用同样的办法杀杨的秘书。先杀男的后杀女的,再杀小孩,时间是1949年7、8月间。
问:“11·27”大屠杀你参加的情况?
答:白公馆撤销了,周养浩叫我去送了三十人在松林坡,在马路旁边的地上杀害。我亲自打死五六个,共杀了三十二人,是下午2点杀的。
问:他们的表现?
答:有的喊“共产党万岁”,有的喊“冤枉”。
问:1946年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车耀先被杀时的表现?
答:喊“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连喊三次,喊的声音很激动。
问:其它还有哪些表现?
答:杨虎城的儿子在杀害时喊了一声“打倒法西斯”。
(刽子手档案:杨进兴,浙江人,小学文化,动作粗野。1941年,成为军统特务总队直属队队员(上士),同年6月后,调为戴笠(军统局局长)侍从副官。1947年杨进兴提升为看守长。1958年5月16日,杨被执行枪决。)
“小萝卜头先被按在地上”
被提讯人:杨钦典,白公馆看守
审讯时间:1977年3月27日下午
预审员:王国先、郑治明
问:行动是怎样安排的?
答:杨虎城从息烽押到白公馆前,杨进兴给我打电话来,叫我到杨家山去杀杨虎城的副官宋绮云、宋绮云的爱人、宋的男孩小萝卜头。
问:你们怎么动的手?
答:我们一起上来,宋绮云和他儿子萝卜头走后面。我们在外面那间屋子,我一上去用手堵住萝卜头的嘴,然后用手按住他的脖子,按在地上还没有落气,在呻吟。杨进兴杀死宋绮云以后,走过来就用刺刀往脊骨处刺去,萝卜头才死了。过了两天,杨进兴就给我们每人发了奖金5至8元钱。
问:还有哪些罪行?
答:1949年11月27日中午2点多钟,杨进兴对我说,他打黄显声,叫我打李英毅(张学良的副官),并给我一支左轮。我说我不行,杨进兴说:“那好,你带着他,我打。”后我同杨进兴带着黄显声、李英毅走,到了步云桥,杨进兴就对黄李各打了一枪,然后杨进兴又对黄李各补了一枪,我们走了,杨进兴拿走了黄显声的手表。
(刽子手档案:杨钦典,河南偃城人,1940年4月考入胡宗南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11·27”大屠杀后,主动放出罗广斌等10余进步人士。文革中,杨钦典因历史问题被判刑20年。1982年,撤销判决,杨回河南老家务农至今。1998年,杨钦典回到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摘自《海南广播电视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6:45:07 | 只看该作者
1905年9月17日慈禧太后派5大臣出国

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人民反抗的情绪越发高涨,逼迫着清政府改革体制实行新政。在这样的民众呼声下,慈禧不得不做出一些举措来。慈禧只好加强改革,做出预备立宪的姿态。但是立宪到底是什么,慈禧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派出了一些大臣去外国考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群被派出的大臣有载泽、戴鸿慈、端方、李盛铎、尚其享。一开始,考察团出师不利,第一次出发的时候就在北京遇到了革命者的袭击,导致考察的日期延后。在1905年底,考察团再次出发,他们兵分两路,分别考察了日本、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些大臣在出发前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因为有些大臣在国内被强迫剪去了辫子,但是他们认为辫子是大清朝的一个象征,于是在出发前就想弄回来。但是长出来是等不到的了,于是那些被剪去辫子的大臣们就到理发店去买一个假辫子套在头上。理发店还乘机坐地起价,但是官员们没有因此感到不爽反而还谢谢他们。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去到国外的这些大臣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有一次,这些大臣来到了美国的旧金山,去到旅馆之后,服务员帮他们拿了携带的行李,带着他们进电梯。当时,这些大臣们就不开心了,觉得这些外国人是有意要怠慢他们,带他们去这种小房间。当他们进入电梯之后,电梯启动上升,大臣们大吃一惊。出了电梯,服务员带他们到华丽的大房间,大臣们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还有一次,一位大臣回旅馆的时候,进入房间,看到一个金发女郎在床上睡着,金发女郎看到这位大臣后大叫了起来。大臣问:“这是我的房间,请问你怎么会睡在我的床上呢?”金发女郎听不懂中文,就叫的更大声,后来一个会外语的随从问声赶到,连忙帮这位大臣道歉并带着他离开。事后,随从告诉大臣,“旅馆的房间设计都是一样的,你走错房间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大臣们对于立宪政体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虽说来考察,但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不知道怎么个考察好,所以大臣们临近回国都不知道要拿什么回去交差。于是他们就找到了当时流亡在日本被大清朝称为“乱臣贼子”的梁启超和一个懂得宪政的留学生杨度来写他们的出国考察报告。所以说,大臣们此次出国考察对于大清朝预备立宪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了。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叶赫那拉氏随咸丰帝逃往热河。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载淳处理朝政;又给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贵妃代管)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当时的中宫皇后慈安)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奕訢被封为议政王。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崩,卒年45岁,官方说法为脑溢血,民间野史认为是慈禧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6:47:33 | 只看该作者
1982年9月17日 北京电视制片厂在北京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5:49:5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的今天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精选大事件
9月18日大事记
1066年9月18日 诺曼底人齐集法国沿岸,攻打英国,之后成功进攻英国。而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其后成为英国国王。
1328年9月18日 (元文宗天历元年八月甲辰)黎明,百官集兴圣宫,燕铁木儿率阿拉铁木儿、孛伦赤等十七人兵皆露刃发动政变,谋立武宗子周王和世琼。
1544年9月18日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同法国结盟,对抗丹麦和神圣罗马帝国结盟。
1830年9月18日 第一台美国人制造的火车头,彼得·库拍的“大拇指汤姆号”在返回巴尔的摩途中与一匹马赛跑失败。
1880年9月18日 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架设天津、上海间电线,次年年底通电。
1898年9月18日 御史杨崇伊至颐和园上封事于慈禧,请太后“训政”。同时谭嗣同访袁世凯,劝助新政,袁伪装答应,旋即向荣禄告密。
1910年9月18日 湖北新军革命团体群治学社更名为振武学社,于武昌召开成立会。
1915年9月18日 孙中山在日本组成的中华革命党发表通告,提露袁世凯帝制自为的罪恶行径,号召人民速起革命。
1917年9月18日 护法战争开始。
1922年9月18日 匈牙利被接纳加入国际联盟。同日,希腊武装干涉军被逐出安纳托利亚。
1924年9月18日 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
1927年9月18日 德国总统兴登堡在坦能堡纪念碑仪式上发表演说,否认德国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负责,即否认《凡尔赛条约》的第231条。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4年9月18日 国际联盟大会通过接纳苏联参加国联的决议。苏联参加国联,并担任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
1936年9月18日 阎锡山发起“牺牲救国同盟会”。
1941年9月18日 中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7年9月18日 根据美国国会制定的《国家安全法》而成立了美国中央情报局。
1948年9月18日 印度尼西亚发生“茉莉芬事件”。共产党人在爪哇茉莉芬城建立苏维埃政府。政府进行武装干涉取得成功,大批共产党人及外国组织成员被捕杀。
1949年9月18日 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30.5%,由英镑兑换4.03美元贬至2.8美元。英镑贬值使英镑区国家和法、比、荷、加拿大、丹麦、瑞典和埃及等二十四个国家都受到影响,在几天内也相继宣布本国的货币贬值。
1951年9月18日 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典礼在北京举行,宋庆龄决定将10万卢布用于发展我国儿童妇女的福利事业。
1952年9月1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1955年9月18日 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和洛厄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报告说,在火星上有一块相当于得克萨斯州大小的区域变成草绿色,可能是由于植物生长的结果。此一宣布进一步使人相信地球外存在生命形式的理论。
1973年9月18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时被接纳进入联合国。
1983年9月18日 约一百万群众参加意大利共产党《团结报》节开幕式。
1986年9月18日 为遏制难民涌入联邦德国和西柏林,民主德国宣布实行过境新规定。
1987年9月18日 美苏就销毁两国中程核导弹达成协议。
1991年9月18日 马拉多纳因藏毒和吸毒被判刑14个月。
1993年9月18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齐。
1995年9月18日 马拉多纳创建世界球员工会。
1996年9月18日 辛普森案第二次开审。
1997年9月18日 日本超市巨头八百伴公司破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5:56:49 | 只看该作者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九·一八事变概述: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可也。”),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当时,国民党政府正集中力量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对日本侵略者采取卖国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撤至山海关内。
日军焚烧北大营的情景
日军占领沈阳北大营
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现场





     九·一八事变之后
  柳条湖事件之后,日本侵略军乘虚而入,于9月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至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建立。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满洲国成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在“满蒙”建立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5:57:59 | 只看该作者
1993年9月18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集齐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5:58:57 | 只看该作者
1996年9月18日 移动通信首次跨国联网 与新加坡自动漫游开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6:01:09 | 只看该作者
1880年9月18日 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架设天津、上海间电线,次年年底通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6:03:49 | 只看该作者
1941年9月18日 中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26 23:36 , Processed in 0.1011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