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添 情感家园的蕞尔小民是逍遥老师,都是老年社区来的。 |
再上庐山 难忘青葱六六年 匡庐总在梦魂间 河山依次抛轮下 奇秀突然到脚前 人世几经新面孔 石松仍是旧容颜 草民莫起桓温叹 纵览云飞不变天 从前曾经写过一首《题旧照》的七律,题的是我1966年大串联时上庐山留下的一张照片。照片的景物是仙人洞旁边的“石松”。这棵松树干脆就长在石头上,故称石松。树根下是一块悬石,上边镌刻“纵览云飞”四字,从此地望去,可见云海。原诗是这样的: 扰攘神洲洞有仙 痴迷朝圣大江边 登临始觉天云阔 经历方知世事艰 渺渺云烟三楚地 纷纷来去九江船 何当再起南游意 得与枯松话暮年 没想到暮年真的再次上了庐山。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更没想到的是,那棵别了46年的石松还在,身形依旧,枝干似乎毫无变化。《世说新语》上说:东晋大司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可我偏偏见到一成不变的树,所以诗中说,“莫起桓温叹”。人跟树比,人还是不抗老啊!46年,死了多少人?连山呼万岁的太祖也变成了腊肉。他临死前背诵《枯树赋》,人树皆枯,还算有点儿安慰,要是他看见这棵石松,不知作何感想。人跟天就更不用比了,所以董仲舒说:“天不变,道亦不变。” 据开游览车的司机说,他爷爷小的时候,这棵松树就是这样。不过前些年,因大旱,此树也差一点儿死去,人们给它挂上了“吊瓶”,才保住。 本来想找出旧照来对比一下,翻了半天没找到,只好单贴新照。值得说明的是,这张照片跟旧照稍有不同,旧照是站在悬石上拍的,现在为了安全,也为了保护石松,已经不允许人登上悬石了,另外在前边修了一个站脚点,供人拍照。其他景物毫无改变。 2012年12月7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
GMT+8, 2025-2-24 02:01 , Processed in 0.1141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