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什么啊,不说了。为你的帖子叫好。 |
竹影 发表于 2019-6-20 21:23 世界上找不到绝对的“三公”,中国更是如此,那个地方没有官本位? |
竹影 发表于 2019-6-20 21:23 高考,牵涉到全国千家万户,如何体现公平、公正、平等,就应该是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平等。 |
点点姥姥 发表于 2019-6-20 17:58 谢谢老师鉴赏!问好! |
yitiao 发表于 2019-6-15 10:41 现在的高等教育,已是商业化了哩。 |
为了高考毒死青蛙,看到这样的消息真的很难过…… |
“高考天问”中的确提出的一些当前教育制度的弊端,和高考制度的某些尖锐问题,这样敏感的话题自然引起老百姓一片哗然。说白了,我们的教育方向存在问题..... |
总复习的时刻枯燥难耐, 记忆的神经似乎要崩断弓弦。 思绪的匆忙搅乱了心神, 健脑的妙药是否是真的灵丹? 不容易的儿女学得是真累, 哪象父母学时的当年。 中考前的寂静风起云涌, 等待的是一疾风暴雨的攻坚战…… 带着父亲轻轻的告诫, 带着母亲深深的祁盼。 满腹经纶化长戟, 如今已是背水一战。 树叶摇曳着夏日的鸣蝉, 微风吹不走酷暑炎炎。 考场内的考生思潮翻涌, 教室外的家长思绪万千…… ——《杨帆·》 |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19-6-14 13:11 编辑 “高考天问”,谁该作答 近日,湖南经视《钟山说事》节目一段“高考天问”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仅新浪微博认证网友“熊出没or一枫”一个账号贴出这段视频的微博,就在短短几天内被疯狂转发40多万次,评论逼近7万条。钟山对高考制度、高等教育体制多有批评,引起公众的共鸣。(6月26日《新快报》) 今年的高考一如往年的疯狂:为了孩子高考毒死青蛙的、考生家长组成人墙拦车堵人的、父亲去世两个月母亲为高考对女儿隐瞒死讯的、男孩高考结束后才得知母亲12天前车祸去世的、上海考生迟到后不能进考场母亲下跪求情的…… 但疯狂的关注和参与背后,冷峻的目光也一直在盯着这个一年一度的“大考”。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均、考试不公、盲目扩招、学无所用、高校行政化、缺乏办学精神,这些痼疾屡屡被舆论口诛笔伐,但解决之路仍似遥遥无期。“高考天问”是代表公众对对高考和教育制度又一次强烈质问,但谁来作答呢? 高考作为国家教育的基本制度,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功不可没。同时,高考也改变了众多普通人的命运,为这个国家增添了不少闪光、感人的励志故事。但已过而立之年的高考制度,道路却越走越窄,逐渐走到了历史的死胡同。分数论英雄的模式,让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屡次曝光的高考舞弊案,让高考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行政化的高教体制,让高校更像官场;僵化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培养着大批没有独立精神、自立能力的书呆子。高考和高校的种种弊端,根源在于教育体制的僵化和保守,责任在于教育主管部门。“高考天问”,最需要出来作答的就是他们。 对于高考和教育的弊端,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都心知肚明,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改革的步伐和成效却差强人意。公众对高考和教育的积弊容忍度日低,批判声日高,随着微博等公共发声器的扩大,教育部门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如何应对汹涌的舆情,考验教育部门的诚意和技巧。但更为根本的则是化压力为动力,对教育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根本性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和公众的要求。 但应出来回答“天问”的并非只有教育部门一家。社会的浮躁,家长的功利,媒体的鼓噪,也都是横卧在高考炉灶中的柴火。尤其是家长,虽然也“痛恨”高考,却又积极迎合高考,这里面有无奈,但也有主动。小时候逼孩子上各种补习班,长大后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高考考上个好学校。这样的结果,孩子累,家长也累,孩子失去童年和快乐,家长劳身更劳神。 “高考天问”,是对教育制度的拷问,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发问。教育部门、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有责任进行作答。但如何作答,看的不是口才而是行动。 作者:郭鑫 |
“高考天问”爆红折射中国教育弊端 湖南电视台经视《钟山说事》栏目播出的一期《高考天问》的视频在网络爆红,在很短的时间内,该视频被迅速转发了114900多次,引发评论19513条。节目中,主持人钟山痛斥高考的不公平,慷慨激昂地质问高考的重要性,质问高考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质问清华、北大为何输港校等教育现象,引发了舆论对现行高考制度及教育大环境的反思。(2012年6月27人民政协网) 我一直呼吁教育公平,但是,自恢复高考以来,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被富人所占有。无怪乎有人说,如今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对于绝大多数出生寒门的孩子来说,不管他们如何努力,最后都会输给这个“爹”!人们不禁会问:“难道教育公平就只是一个梦?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实现过公平?”我告诉你,有的,那是在1946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都落榜了,她们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这三个女孩落榜,让我们看到当年教育的公平和良知,她们没有“拼爹”走后门!而如今,靠走后门、领导写纸条的关系户往往可破格录取,中国教育公平和良知何在? 高考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由此产生了另一种高考怪现象——高考移民!某些考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利用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教育优惠政策,或发达与落后地区间的录取分数及录取率的落差,通过各种途径将其父母及本人户口转入或空挂到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份、地区,从而达到降低高考风险系数、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考取理想大学目的的一种“曲线高考”现象。近年来,也有新规限制“高考移民”,对于“移民者”而言,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对落后地区的考生而言,“高考移民”让他们失去更多录取机会! 其实,高考只是一个选拔人才机制!高考不是教育的目的!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教育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看学生成绩!衡量一个老师优劣,看学生成绩!划分学生好坏,仍然看成绩!这就导致评价体系错乱,从而忽视道德教育,误导学生以成绩为读书目的,不择手段提高成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弊、造假就不足为奇了! 这次的“高考天问”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媒体也应该有所担当!当有些媒体在炒作高考状元的时候,是否想过,若干年后这些状元都碌碌无为,并没有大的成就;当媒体都在炒作北大清华争抢状元的时候,是否想过,等毕业之后这些状元并没有任何不同;当媒体都在炒作高考满分作文的时候,是否想过,零分作文作者也许更有文学天赋……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中国教育已经误入歧途。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否只以高考状元为荣?其实,高考状元完全没有炒作的需要,在应试教育中,任何一次考试都会产生状元,在某一次考试考得好,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一个人在在某个领域要有所成就,靠的是厚积薄发,而非某一次考试! 纵观中国教育制度下之怪现象,成功可以复制,忽悠可以成功;应试下培养出来的骄子竟是如此高分低能,缺乏创新能力……这让我想起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的时候,病榻上的钱学森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之问应引起所有人关注,这也为中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拜金主义也蔓延到了教育领域!现在的大学不再是以前所说的象牙塔,教授成了生意人,各自搞着自己的副业。学校成了官场,教授为了名利放弃学术。教改也提了很多年,但教改之路仍然阻力很大!一切的一切,我们必须好好反思!(罗志渊) |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19-6-14 12:39 编辑 赞。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
GMT+8, 2024-11-29 13:08 , Processed in 0.1285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