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1-18 14:11 |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现在的中国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零零后,一零后。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
因此,他们 成了“皇中皇”、“王中王”。这些孩子从孕育到分娩,是在甜水里泡养大的。
从孩子妈妈怀孕到孩子的出世 ,婆家、娘家准备的一应俱全,争先恐后地“喂养”着孕妇。老人们天天围着孕妇转。鸡鸭鱼肉、水果蔬菜、鲜奶甜汤、各色美食,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早睡晚起,照顾有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婆家、娘家所有人等,更是倾巢而出,直奔医院;伺候月子,照顾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小宝宝的到来,让全家人高兴的同时,更是寝食难安了。老人们忙里忙外,好生照看,真是含到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两家的老人们忙的是团团转,不亦乐乎。想想以前的家庭,添一孩子 ,如同有一亩地忙活;现在添一孩子,如同十亩地的忙活了。家人是白天黑夜,轮流抱着,心肝宝贝的疼着。真是个黑白颠倒,日子也闹得无规无律,杂乱无章了。
好不容易上了幼儿园,几个人轮番接送;家长爱怜孩子小,不放心。升小学了,照样如此。因为,小学生都去镇中心上学了。大人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 起跑线又在哪儿呢?
家长,尤其是妈妈,陪着孩子学习做作业。随着手机、电脑的使用普及,也更为方便了。老师直接把学生的作业,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学生在学校听老师的,在家里听家长的,孩子连自己的主见都没有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独立自身,能有对事情的判断力、创造力吗?不知道作业问妈妈,不会做的问题查电脑;自己一点也不用脑子。试想一下:长此下去,这样能行吗?电脑再好、再高级,也是人为设计的;没有充满智慧的高级人脑,哪来的高科技呢?
出了校门,小食摊上,垃圾食品泛滥成灾。家长们不去识别,不管食品对孩子有没有危害。孩子要吃不买,就哭闹。哭闹好像孩子惯用的伎俩,孩子一哭闹家长就给买了。也不给孩子说明其中的道理和危害,只是一味的迁就。孩子小,不知道其中的危害,情有可原。可是那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们,难道也不知道垃圾食品有害健康吗?吃,仅是一个方面。玩具,大刀长枪,危险玩具,要啥买啥。不分主次……·直至满足孩子的欲望。有时候,爸妈管教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好像动了自己的心尖肉肉一样,横加阻拦。隔辈疼,又一中国特色。多么的悲哀!
上中学了,好点了吧。自己能骑自行车上下学了。骑在马路上 ,几个人并排,真应了那句话:“路多宽,人就有多宽。”任凭你后面的车按喇叭,一声急一声,一声紧一声。可照样我行我素。我骑我车,我走我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后面的车主也没有法子。总认为,不按交通法行走,司机也不敢碰我,否则真出了事,那是要赔偿!素不知,以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值吗?悲惨的交通事故还少吗?就这素质的学生以我为中心,比比皆是。连交通法则都不遵守的孩子,试问,孩子长大成人后又能如何呢?能守护国家的法律吗?
现在的家长,为了接送孩子上下学,比着买好车。拼车、拼钱、拼吃喝、拼穿衣,就是不拼学习。只要孩子要,有的家长不管有没有用都依孩子。家中的“皇”“王”都是家长们惯出来的呀!
曾经,看到省电视台的一档栏目《道德与法制》:乡村里的一对教师夫妇,他们的孩子没考上高中,孩子也不愿上学了。他认为在学校里学习没意思,不如上网打游戏刺激。如此消遣。教师夫妇就依着孩子。他们把孩子送到了市里面的新家,这是教师夫妇特为孩子结婚买的新房。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还置备了电脑。他们自认为孩子在家上网方便,不用去网吧的。又无知地认为不去网吧,孩子就学不了坏,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事实真如他们所愿吗?老师夫妇回到了乡村教书,任由孩子一人打发他的网游生活。不久,孩子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学生,两人聊着聊着,就有了好感。男孩控制不住自己就去找女学生。想啊,人家女孩正在读高中,不想过早与异性交往,多好的女孩子。女学生婉言回绝了他。但是教师夫妇的男孩不死心,继续纠缠她,并在上学的路上截住了她,并与之厮打起来,可悲可叹啊,没想到身为教师的孩子素质如此差劲。女学生同班的两个男生路过见此,上去拉架。女孩趁机跑掉了。这个教师的孩子竟穷凶极恶用匕首刺伤了拉架的男学生。后因医治无效,男学生不幸死亡。事情并非如此结束,男孩子倒是显得委屈了,他对做教师父母诉说了经过,然而更可悲可气的是,他的父母不是让孩子投案自首,而是让他堂哥把他送到外面躲藏了起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逃避的路上让警察逮了个正着。还有其堂哥,还有其父母,同样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多么可悲的事实,多么沉痛的教训!象这样的教师能教育好他们学生吗?哎,悲哀!
古代的孟母,教育出了大儒学家孟子。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杼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现在的母亲有几人能做到呢?父母们似乎觉得能与 “孟母”相比。随着孩子的上学,镇上、县里、市里的陪读,有实力的随着孩子上学到哪儿,而在哪儿买房,不也做到了“随子三迁”了吗?但是,你们的效仿只能是东施效颦,除了令人作呕之外,还能有啥效果呢?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渊源,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是每一个中国父母亲的责任。为了我们的国家,也为了我们的后代,请担负起一个做父母亲的职责吧!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想起多年前看的一档电视节目。一位加入日籍博士,谈中国少年和日本少年的教育。
他说:“日本的孩子,一到春天春游,都是自备干粮和水,学校只负责组织和出车。学生吃自带的食物都是有计划的,学生爬山爬到半山腰累了,老师发出原地休息的号令后,学生们都是原地坐下。他们就地喝口水,吃点东西,鸦雀无声。等到恢复体力后再接着往上爬。他们喝水、吃东西都是有计划地,上山下山都有水喝有东西吃的。老师喊继续爬山时,学生们又整装待发,休息过的地上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垃圾,日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自己制造的垃圾,自己捡拾,遇到垃圾箱时扔进垃圾箱里。还有一点,他们的学生如果在活动中出现意外或 者死亡,家长只能和保险公司交涉,学校不参与处理此事的……”
“可是,中国的小学和初中的学生 ,老师都不敢组织爬山和春游了。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学习,连体育课也不让学生做难度太大的高难的动作。真怕出意外,学校担责任;我们中国就是这样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骨朵来养着的。老师们实是明哲保身了。”
中国的孩子参加集体组织活动时,老师领队要发出原地休息时,顿时就像炸了锅一样。大声喧哗,跑跑跳跳,食物及水一扫而光,垃圾成片……孩子根本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没有保存体力、恢复体力的意识,只顾尽兴。等到活动结束往回返时,耷拉着脑袋,懒懒散散,体力全部透支在开始的路上。来,雄赳赳气昂昂;回,软绵绵懒散散。前期,精力过分饱满;后期,像霜打了的茄子。
中国的孩子,如果出现意外 或者遇到生命问题。中国的家长们不是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而是找校长和班主任。弄的校长和班主任无法正常上课和工作,光解决这些问题就把老师们搞得焦头烂额。有的家长带着整个家族里的人去闹。平时不来往,闹事时成一个帮派了。素质低次之极,致使现在中国的学生都像是小绵羊。我们不需崇洋媚外,我们只需学习别人的长处、优势,为的是强大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整个民族!
难怪习明泽不回国读书呢,中国教育的大环境实在是令人担忧啊!
习主席上任后,想让女儿习明泽回国读书,但被女儿拒绝了。她说:“哈佛校园里,从不见华贵的服饰,不见V包,不见化妆,不见穿着名牌的教授学生,不见豪车接美女,不见晃里晃荡的人,只有匆匆地脚步,坚定地写下人生的起步。哈佛不是神话,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凌晨三四点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简直就是一座不夜城。
我们的大学又是怎样呢?我们的孩子进入大学。又比V包、豪车,名牌衣服、化妆品,……在学校,学生不是刻苦努力学习。毕业后,又不好好工作,报效国家。而是崇尚那些飘入云端的感觉,崇拜歌星、影星……不着边际的虚伪。读书不努力,消费要一流。最为平常的一 个学生,一个学期的花费,要赶上全家人半年的生活费。张着手跟父母要钱,不知道父母的血汗钱是怎么挣来的,只知道比赛着花钱,父母成了提款机。啃老族,中国的第五十七个民族诞生了!社会这个大染缸,把这些学生染得七颜六色,女大学生们纷纷走二奶、情人路线,不自重!不自爱!不自尊!让中国的大老虎又捡了个漏,捡了一个大便宜,间接地给大老虎们提供了包二奶、养情人的市场。家长辛辛苦苦地挣,孩子潇潇洒洒地花。如此这样,中国的后辈令人担忧啊?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就对儿子说过:“你可以不成才,但你必须要成人,一个大大的人字!不能做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要多为国家做贡献,不能让国家再腾出人力物力来教育、改造,再教育你!”
环境造就人,中国的教育何去何从,值得深思啊!
中国的教育照此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是个啥现象呢?忧国忧民的我辈,应该能做些什么呢?
[url] | | ﹦ | ﹦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