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续 |
在小雁塔历次遭遇毁坏时,总有义士慷慨出资修缮,小雁塔才能至今完整保存有一千三百多年。 |
历史价值编辑 小雁塔始建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并完好保存至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形式传入中原地区最早的珍贵例证之一。小雁塔的造型与结构,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品,影响了中国其后很多地区密檐砖石塔的建造。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13] 小雁塔所位于的荐福寺译经场,是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奠定了小雁塔的宗教地位和历史文化内涵[14] 。小雁塔自景龙年间建成至今1300余年屹立不倒,真实的反映了初唐时期长安地区的建筑艺术成就,塔本身即是体现丝路文化价值最重要的载体。[8] 小雁塔的修建晚于荐福寺两年,史籍中明确记载:“景龙中宫人率钱所立”(《长安志》卷七)。“率”者,聚敛,网罗。显然,小雁塔不是官修,是活着的宫人集资兴建。所谓“七宫亡人”,“亡人”指的是长安宫廷里那些已经去世的下等人,自然绝大部分是女性。“宫人”,则指那些没有名份的宫女。唐朝虽称开明,但宫人的数量仍极多,常有数万。这些人是皇帝的奴婢,命运非常凄惨,于是宗教信仰成为宫人们重要精神寄托,将改变命运——那怕是“来世”的希望,寄托于佛教。因此,当今天面对这两座塔的时候,不应当忘记当初这塔是怎么修的,也不应当忘记这两座塔曾深深地寄托着古代女性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15] 文物保护编辑 1958年后文物部门接管荐福寺,开始了对荐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复。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作为唐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1963年,小雁塔保管所成立。 1965年,西安市文管会对小雁塔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整修,恢复塔基座范围,整修塔身南北券洞和裂缝,加固塔檐和塔角,增装木楼板和楼梯,处理塔顶和排水等工程。 1980年,小雁塔文物保护区正式对外开放。 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小雁塔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06年,小雁塔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请预备名录。 2007年,小雁塔保护机构更改为西安博物院。建成后的西安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包括文物展馆、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小雁塔成为该院的一部分。[16] 2011年9月25日,由西安博物院、西安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西安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小雁塔抗震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日本等国和我国的文物保护、建筑设计、地震工程、佛教研究方面的专家及文物机构的领导80余人参加会议。[17] 2012年,西安博物院完成小雁塔保护范围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总计800平方米。 2013年3月27日上午,西安博物院组织召开了“小雁塔丝路申遗陈展大纲审定会”。与会专家们初步确定了本次展陈大纲的内容结构,并把此次展览题目定为“丝路明珠小雁塔”。此次展览是为配合小雁塔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制作的专题展览,本次审定会是继2013年1月16日“小雁塔丝路申遗专题陈列大纲评审会”之后,又一次对申遗专题展陈大纲的全面、深入地讨论。[18] 2013年04月0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小雁塔申遗工程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3]22号),原则同意所报方案。[19] 2013年10月13日,小雁塔申遗项目接受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的现场验收。 2014年5月,小雁塔申遗项目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组评审。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2015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50周年,将本次“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纪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50周年”,号召各国开展丰富多 的活动,宣传ICOMOS在国际文化遗产场所保护工作中的理念和贡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作为ICOMOS设立在西安的业务中心,积极响应ICOMOS的号召,围绕“纪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50周年”这一主题,分别在大雁塔、小雁塔、大华纱厂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系列活动。[20] 2015年04月29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小雁塔慈氏阁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18号),同意小雁塔慈氏阁修缮工程立项。[21] 历史轶事编辑 雁塔神合 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小雁塔经历无数风云故事,而最有名的即为“三离三合”。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发生6级大地震,小 小雁塔复原图 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一位名叫王鹤的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此后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小雁塔因华县大地震“塔裂为二”,嘉靖四十二年复震,“塔合无痕”;康熙辛未“塔又裂”,“辛丑复合”。对于一座砖塔而言,经过数次地震开裂而不倒塌,反能自然复合,也确是一件奇事了。[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古代能工巧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样,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令人叹服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23] 武举题名 在大唐时期,国内学子在进士及第后,可以到大雁塔进行“雁塔题名”,寓意“跃登龙门”。在明清时期,陕西地方乡试中的武举人,效仿唐代进士大雁塔下题名的习俗,到荐福寺小雁塔下刻石留名,形成“雁塔武举题名”之风。 荐福寺内至今还保存有16通明清时期陕西武举雁塔题名碑。 |
建筑形制 小雁塔底部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塔身为四方形,青砖结构。原为15级,约45米高,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大地震时,塔顶被毁掉两层,现存13层。1989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395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26。 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塔基座南北各开有一券门,青石门相,券门下为青石踏步。石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底层北券门外紧靠塔体的砖砌门楼,系清代增建。塔基座南侧有清代石门坊,南额刻有“万汇沾恩”,北额刻有“不二法门”。 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高大,二层以上高、宽递减,逐层内收,愈上愈促,以自然圆和收顶,故整体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7] 小雁塔的塔身单壁中空,塔壁不设柱额,空筒式的内部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每层南北各辟券门,以起到采光透气的作用。[8] 建筑风格 小雁塔第一层塔身南北开辟门洞,以供出入,南北门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质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频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龙八部众神之内,成为佛教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祥云纹样是仙界、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浪漫主义产物,是古代纹饰的审美特征;迦陵频伽,佛教又称“妙音鸟”,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 这些与佛教内容密切关联的装饰纹样,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以跳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把外来的题材嵌入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使之融合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饰纹样亦是小雁塔遗产区丝路文化特征的体现之一。[8] 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在金、元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9] 地宫 民国时期,一个位于小雁塔台基中部的地宫被发现,但地宫中并没有史籍所记载的舍利及珍贵经卷。因此有考古学家推测,除了这个位于地平面之上、较为明显的“明宫”外,小雁塔下还应该藏有其他“暗宫”。[10] 文物遗存编辑 唐尊胜幢 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坐落于小雁塔东南角的“花径”院内,刻成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原为唐时彭城郡居士刘士宁为其已故的母亲所立。经幢为石质,八棱柱形,上覆莲花宝珠顶,下有一方形基座,座每面两龛,浮雕伎乐演奏图。幢身正面刻《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其后附刻《佛说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幢身高126.3厘米,幢座为长方体,长62厘米、宽59厘米,高27厘米。八棱柱幢身每边宽11.2~12.5厘米。兽头盘径68厘米,高18.5厘米。八棱宝盖径61厘米,高14.5厘米。莲花宝珠顶高25.5厘米。经幢除局部稍有残损外,整体保存较完整,经省文物局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 此经幢的珍贵之处在于底座的浮雕伎乐演奏图。他们当数坐部伎,演奏的是雅乐。经幢上半部分有两层华盖,每一层都分别有不同形态的八个龙头作装饰,代表了天龙八部。两华盖之间有八个佛龛,塑造了跏趺坐的释迦牟尼讲法的情景,形、神与纺织品的华盖相似。幢身下大上小呈递减之势,八面刻满了经文,位置合适,字体清晰,便于诵读。幢身上部分结构威严秀丽,下部分及须弥座稳重浑厚,须弥座上又以莲花座承托幢身,全幢轻重合宜,繁简适度,充分体现了唐代中后期石幢造型的艺术风格。 唐代石佛 石佛出土时残缺无头,身穿袈裟,双手处断裂,呈立状站在莲花座上。 经测量,其身高有1.8米(含底座),体宽70厘米。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张全民介绍,经初步鉴定,无头石刻佛像是唐代文物,这对进一步研究唐代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 无头石刻佛像是在小雁塔脚下出土的最大一尊唐代石佛像。[11] 金代铁钟 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 这口钟当时悬于渭河边的武功崇教寺内,因渭河发水,河床改道,寺院被水冲毁,大钟沉于河滩。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 每天清晨寺内会定时敲钟,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诗:“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12] |
小雁塔建筑历史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 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到国民党军队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 |
来看美景 |
想不想旧地重游。 |
方子 发表于 2016-11-25 10:07 明年请你去一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
GMT+8, 2024-12-23 03:04 , Processed in 0.11357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