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就在水一方 于 2017-4-30 07:55 编辑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4-30 07:08 对,跟着感觉走吧。现在、过去问题是中国文化一直是有官方文化倾向,现在文化主题写世界观是多了,也就是改变思想,纠正思想。说白了就是道德思想品质问题需要纠正与改变。道德思想品质问题,【范雨素、人民民义】都捏到官和民生世界观问题,官方人为改变也好,民生自觉纠正也好,文化号召救世,引导救世,应该等几年就会救好了,这段时间很费力、很曲拆,佷要毅力坚持,我们跟着感觉走吧。 |
第一打工老头 发表于 2017-4-29 12:58 当作家也得罪人呀!写这个好必然要说不好的。不能活浠泥。所以文人们很多也是可怜,两头受气。 |
谢谢。 ![]() |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17-4-29 15:04 说得好。 |
本帖最后由 我就在水一方 于 2017-4-29 15:22 编辑 范雨素文章简洁,直白,沒有太多华丽词句,书中有时也运用书词中形容词语,足以说明她读过一些书诗……不深。文笔表现是她尊重现实,直白现实,但又唯唯尊重,害怕失去现实生活环境给予现实写文资料。每一个大小作者都有他生活环境一定资料,美好写得华丽,不美好写得直白,有点是白话散文。现今社会提倡文学真实思想,即使虚拟,不离真实思想,文学文化倾向走那条路,搞不清。反正现在写文章人,滿天下华丽词汇太多,抄袭也多,虚,不够真,尤其写爱情,久而久之人们吃惯了肥肉,腻了,有了即环保即爽口绿叶菜,即民生,人们更定喜爱。 范雨素红火还是不是与这方面有关,看今后文学文化走向。 |
方方是湖北作协主席,文字好倒也罢了,最叫人钦佩的是有正气,仗义直言,不说假话,敢揭开真相,多年来揭露文坛腐败并毫不留情的和这些无耻者斗争。最近她的小说《软埋》获得路遥文学奖,受到武汉的老红卫兵们文革式批判。 |
她不熟悉江湖,不知道江湖险恶,出点名就有人去抢夺她的资源,很可恶。有点像李庆霖当年,她会不会因此而倒霉呢,当今社会失德失信,唯利是图,故难以推测,但愿因为这次出名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不再受苦受难,阿弥陀佛! |
第一打工老头 发表于 2017-4-28 08:48 楚天报己采访报道,把他妈吓的说犯事了。记者将家里她在当老师时的备课,批改作㐀,日记搞走了。另外省作协会长方方评论,一是他不一定红,他只有十万字手稿,要看后期作品,作家必须有量。二是现在写的好的低层妇女多,没他运气好。他当过老师还不是最草根。另外网上指责,想出名没有道德,暴露了女儿朋友的真实姓名,状况。这点是不好,但我认为不是有意。怪要怪后边推手。 |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4-28 09:40 呵呵, ![]() ![]() ![]() |
我就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17-4-28 09:20 不能给他精华,这酒鬼五岁上学,比我小两岁同年级,小时是神童,这样人容易骄傲。给他精华,他将来连自己公母就知道,<这句有含义打死我不说,只能他自己说> |
本帖最后由 我就在水一方 于 2017-4-28 09:40 编辑 路过,觉得这篇文章比游记落笔好,关键点提到还是文化。游记前记是书已经领略入肚中,产生美丽文化展现,后者后记是书如何进入肚中起始准备,两篇文章联贯感觉:写酒,酒,酒,酒翁之意不在酒!这使我想到一篇文章写;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胡老师酒友何尝不是同样心理?一个国家进行改革图强,没有文化甚础是不行的,通过历史演变,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今人忧虑和痛苦,又如是所闻:少一家书店会多二个监狱,对的,这种说法沒什么不对,看看中国现在一些劣性模样,不正是沒有文化缺少产生!法院、检查院不断修正,也正是对这些产生劣性模样大有焦急之手和之虑。文章还写道,文化重要但也不能填鸭式。对的。这篇文章好,旁耳敲及到点子上,我是版面门外人士,斗起胆儿说;我觉得这篇文章更是精华。 |
第一打工老头 发表于 2017-4-28 08:48 没听说,那有我的老局长儿媳办的农场,我兼会计,老局长下台还压人,不给工资每年送点卖不出去的地里冬瓜,桃、梨,塘里鱼,我吃不了也送人。柏营烧鹅还上过市台,回来去吃 |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4-28 08:32 能回尽量回,说不定,可能回不去,忙啊。范雨素她不在老家,这几天在北京到处躲藏媒体人呢。龙王柏营有一位农妇周春兰知道不?写作搞出了名堂,获得了尊严和收益,方方都去看望过她。 |
第一打工老头 发表于 2017-4-27 13:11 这篇文有一点,人家是买书的呢?五一回来吧?回来我们去范雨素家打伙转一下。你搞一篇<打工老头到打工嫂家>的文章。名好,加上你的文字,再将范雨素的文章转附上,一定有意思。 |
江南潇潇春雨,轻轻洒在屋顶,青石小巷,梧桐树上,朦胧又诗意,雨声中,读书,静思,时光是那样柔软美好。 |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4-27 12:34 升迁不是看德才,看背景关系,基层干部没盼头,醉生梦死混日子,个别的声色犬马,胡作非为,鱼肉百姓,身边例子太多。你看破红尘,没有随波逐流,与贪腐者沆瀣一气,落得清白半世,安度晚年。很好,很好。对民众施暴非襄阳一处,没人过问的,官员嫖赌谁都知道,没人认真,你大可以不必杞人忧天。 |
第一打工老头 发表于 2017-4-27 09:54 看一下凤凰网有一篇<范雨素的背后不是余秀华,而是千千万万个王 玲>的文章说明有人在策划。我就职的公司有给这个铁路站送货业务,在打伙。他们上访这群人,我上班时接访时见过。这次对襄州政府有点不利。一是打上汸的,二是小哥成赌棍是小干部带坏的。说不定我还跟他打过牌,麻将成风害人呀! |
江南春雨绵绵,本是读书好时段,可现在的人啊,书的魅力几乎没了,追名逐利,要不就打麻将纸牌,最不济也是玩微信有意思。街上的图片有趣,楼主和老胡的对话有味。 |
其一是故事本身的力量,底层民众谋生的艰难引起广泛同情;其二是她文字本身的力量,可能有专业团队的运作与润色,精准营销与定点投放,单看文字本身,已经很厉害;其三是文字背后的作者心境,那么冷静,像是在述说别人家的事,自己一家人生惨淡的白描,。这三者,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刷屏。常言说得好,愤怒出诗人,苦难出作家。苦难的生活,不动声色的记述下来,关键时刻还能幽它一默,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打动读者呢? 当作家,搞文学,不要口口声声离不开物质享用,人家老党和一方都和你一样低俗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
GMT+8, 2025-2-6 01:42 , Processed in 0.10854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