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别贫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11-17 17:2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9:5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朝霞染红天际的时侯,我正站在一个奇妙故事的开头,这是一个静谧山村的村口,旭日正象亿万年一样准时地照耀翠绿的山岗。我想很快就要听到响亮的犬吠声了,几只看家狗会蹦跳着前来,后面跟着一群腼腆的山里娃娃,欲说还羞地笑望我们这群远方的客人。然后一扇一扇的柴门会次弟打开,好客的主人把我们迎进门去,捧上一杯芳香飘逸的清茶。
      可是怎么?眼前什么也没有!晨霭中的山村就象神话中那些被魔鬼施过法术的沉睡村庄:没有身影,没有声响,甚至连飘荡的炊烟都没有。废弃的狭窄村道就象一条逃窜的蛇,很快就要蜿蜒消失在茂密的蒿草丛中。走进村子,一座座失修的房屋门窗洞开,就象是一张张大开的嘴,正要争着讲述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只有清冷的山风仍然拂面迎来,挟带着阵阵仿佛从岁月深处飘来的铃声,那原来是谁家门楣上不知何年悬挂的风铃。
      哦,这原来是个搬迁一空,正在逐渐回复原始状态的小山村。可是那些原有的山民呢?他们为什么要远离这块祖辈居住的山地,他们去了哪儿?此刻伴随他们的,是命运的哀歌呢?还是昂扬的进行曲?
      陪同我们这些远来作家一起走进废弃山村的,是浙江省武义县扶贫办的董主任,他擦着满头汗水告诉我们,这儿名叫九龙山村。追溯起来大约是宋未元初的某个年月,一群先民为了躲避熊熊燃烧的战火,躲进了这块人迹罕至的大山。也许是被战争惨景吓破了胆,也许是被眼前绿色的安谧所吸引,他们选择在这儿定居。为了乞求自已和子孙后代的平安富裕,他们用中国人心中最吉祥尊贵的图腾和数字为这座山峦命名。
      九龙山人就这样在大山庇佑下繁衍生息,他们拓荒种地,砍柴打猎,胼手胝足,果真躲开了血光刀兵,但却不能同样幸运地得到富裕。一代代山民流尽汗水,收获的全是贫穷。村里的姑娘纷纷远嫁下山,却很少有外村的姑娘愿嫁进来,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村近一半小伙子形单影只,小村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很难说外界不关心他们,武义县历届领导为此绞尽了脑汁,他们组织山里人 “农业学大寨,”试图用政治的灵丹妙药医治贫困。他们把电线翻山越岭拉进山村,想用电力照亮致富的路径。他们还曾劈开高山修建公路,车轮滚滚想给山里送去富裕。一切的办法都用尽了,结果却验证了那句著名的谚语: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历史车轮终于飞驰到崭新的年月,这个时代讲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崭新的思路摆在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县领导面前:既然贫困在重重大山里根深蒂固,那就将它遗弃在山顶吧,让那些被禁锢太久的山民们整体搬迁,远离贫困,到山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重新创业,创建新的和谐与幸福。县里立刻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带,以优惠政策为全村人提供了宅基地和良田,以及就业打工的机会,不久,一座崭新的九龙山村便在平坦肥沃的田畴上诞生了……
      告别了那个属于贫困荒凉的旧山村,不久我们就站在了新九龙山的村口,与早晨气喘如牛翻山越岭不同,这回我们乘着汽车顺着宽阔的高等级公路飞驰。崭新的九龙山村背衬翠绿山丘,面对绿油油水田,一幢幢楼房高大崭新整齐有序,楼顶上高竖电视天线。一阵隆隆的摩托车声响过,几个刚从工厂下班回家的村民出现在眼前,他们打开铁门,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刚刚装修的新居:新家具、席梦思、空调、 电、DCD、煤气灶具……一切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与往昔截然不同的生活。
      原来九龙山人下山短短十年,却已经走完了山上几百年的漫长历程,贫困果真被远远遗弃在遥远的山顶,而小康梦想正以十倍的热情拥抱着他们。座落在平畴沃野的新村区位优势明显,公路网纵横交错,不少新建的工厂近在眼前,到处充满致富的机遇和门径。山民们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他们打工、种田、做生意,求学……十余年间每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不少人住进装饰一新的高大楼房,开起了摩托车、小轿车。那些过去愁眉不展的光棍们不见了,村里举办了集体婚礼,几十位形单影只的光棍,欢天喜地迎来了自已花枝招展的另一半。
      九龙山人搬迁脱贫的经验得到推广,武义县实行大范围下山脱贫,十年来先后有300多个自然村, 2万多农户,4万多人集体搬迁,在新的家园里开始全新生活。这种做法已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视为第三世界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在全世界强力推广。
      离开的时候正值日落,几抹夕阳给山村涂上一片灿烂的金辉,小村就在这片历史般明亮的色 里向我们展示着过去、今天、与未来。不知谁家的电视机响了,一片悠扬的音符跳荡着追逐我们飞驰的车轮,仿佛正在唱响今天生活的颂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8 20:32:1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作家光临散文版!愿贫困地区的人们都能早日脱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8 22:21:29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城乡大变化,简直具备传奇色 。顶层的设计与实施,可谓“一言以兴邦”。欢迎您来到散文随笔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11-19 09:11:33 | 只看该作者
    倚栏共月叹幽梦,旧事凄凉不可听!贫困就是一场梦!欣赏朋友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4 05:21 , Processed in 0.1009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