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田昌令撰写的《一代传人吟世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42
  • 签到天数: 36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00: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一代传人吟世功
                                                                           ——读《新韵绝式竹枝词》

                                                                                       田昌令


      我在广州带外孙,先后收到杨发兴先生的微信和电话,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新韵绝式竹枝词》将在老先生90岁生日之际印刷出来。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我早就听说过而且盼望已久了;但是,老先生嘱托我为《新韵绝式竹枝词》写一篇序言,却让我忐忑不安。我写文章的能力本来就很水,从来没有给别人写过“序言”什么的,要为誉满诗坛的老先生的著作写文章,着实不敢轻易应允,但又不敢直言推辞。正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新韵绝式竹枝词》的电子文本已经传到我QQ里了。
      我打开《新韵绝式竹枝词》浏览了一下目录,总共有1148首,可谓洋洋大观,前无先例。接下来,我用了一周的时间,通读了两遍。虽然不少篇什曾经在网上反复读过,但是,重新读来又有新的感受。《新韵绝式竹枝词》时空悠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手法灵活,让我叹为观止。杨发兴先生不愧为长阳竹枝词的一代传人!
    (一)
      说起竹枝词,爱好诗词的读者不会陌生。自从唐代著名诗人顾况、白居易、刘禹锡开创文人竹枝词以来,历代文人竞相构造,脍炙人口的佳作迭出。因短小精悍、雅俗共赏,竹枝词历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如果追溯一下,在文人竹枝词产生之前,其原生态的竹枝歌早就在巴人聚居的地区传唱。从诗人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顾况《竹枝》: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楚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断肠晓猿声渐稀。
      白居易《竹枝词》: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唱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煞当年病使君。
      刘禹锡在《竹枝词·引言》中描述道:“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建平指夔州即今奉节,与白居易夜听竹枝的忠州即今石柱一带同是古代巴人聚居的区域。
      文人竹枝词问世以后,不仅原生态的竹枝歌仍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中流传、演变,文人竹枝词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土家族地区的历史风貌。唐宋明清历代著名诗人,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土家族生活的竹枝词,同时,土家族文人也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而且土家族文人写的竹枝词,几乎和当年的“巴渝民歌”一脉相承,更富有“巴歌”风味。
      最早创作竹枝词的土家族文人,要数容美土司“田氏诗派”鼻祖田九龄,他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竹枝词》行世。如:
    郎去湘江经几秋,西风北雁又南州。
    含颦日月江头望,不见郎舟见客舟。
      到了清代,土家族地区文人竹枝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以彭秋潭为代表的“长阳竹枝词”、以田泰斗为代表的“五峰竹枝词”和以彭勇行为代表的“溪州竹枝词”写得最有特色。如果说“五峰竹枝词”和“溪州竹枝词”是一部清代土家族的风情画卷,那么,“长阳竹枝词”则是一部诗歌体的地方史志。
      清乾隆年间,彭秋潭首创《长阳竹枝词50首》,博得了不少骚人墨客的推崇和唱和。他们将《长阳竹枝词50首》与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100首》相提并论,评价其“陈风俗之淳朴,表土物之纤薄,概习尚之变移,语从质朴,意存规劝,有风诗忠厚之遗,兼美人香草之意。”先后有彭秋潭的兄长彭淦、同在江西为官的长阳人饶锡光和时任长阳县知县的杨于果,仿其风格作长阳竹枝词,共留下19首作品,成为长阳竹枝词的第一代传人。时隔30多年后,清道光年间的长阳知县刘家麟作竹枝词10首,成为长阳竹枝词的第二代传人。又隔了50多年,清同治、光绪年间,长阳乡贤彭万章和谭文楷共存竹枝词7首,是为长阳竹枝词第三代传人。民国时期,长阳宗师田富楠作《学堂竹枝词12首》;同时,执教多年的姜晴舫留下了部分竹枝体的诗作,散见于《昂松山人诗稿》中,虽然没有标名竹枝词,但其竹枝词风格、风味显而易见,后人从中选取长阳竹枝词24首;另外,付家堰(当时属长阳,后划归五峰管辖)乡小教师吕敬臣作竹枝词10首,散失多年,由其后人搜集整理出来。民国时期的这三位竹枝词作者可视为长阳竹枝词的第四代传人。凭目前所见,前四代传人留下长阳竹枝词作品共132首;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长阳不同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阳竹枝词的传承曾中断了半个多世纪。1983年,时任长阳县文化馆创作员的陈金祥先生完成了《秋潭竹枝词浅注》,将长阳竹枝词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1997年,时任长阳诗词协会会长杨发兴先生与副会长陈金祥先生合作完成了《彭秋潭诗注》,将《长阳竹枝词50首》列为其中的一辑,长阳竹枝词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搜集、整理、编印和研究前人作品的基础上,杨发兴先生和陈金祥先生率先创作了大量的新长阳竹枝词,由此奠定了长阳竹枝词第五代传人的地位。《新韵绝式竹枝词》正是这一代传人集大成著作之一。
    (二)
      《新韵绝式竹枝词》鲜明地亮出“绝式”的旗帜,表明了作者对竹枝词与绝句异同的认识。诗界曾一度流传并渲染竹枝词“以民歌拗体为常体”的说法,以此来界定竹枝词与七绝的区别,从而忽略了竹枝词的主要特性,误导了竹枝词的创作。有的作者甚至是诗词刊物编辑,任意将不合律的七言四句体冠以“竹枝词”以搪塞,是对竹枝词的最大亵渎。
      那么,竹枝词区别于七绝的主要特性是什么?我曾在《关于竹枝词特性的几点浅见》中,参照古人的有关论述,分析了部分竹枝词范例,提出了“风味是竹枝词区别于七绝的主要特性。”“无论适用格律宽严和是否标明体裁,有风味者乃真竹枝,无风味者乃伪竹枝。”这个观点得到了竹枝词界广泛认同。
      所谓风味,是诗词作品的韵味之一。自唐代司空图提出“韵味”说以后,“韵味”逐渐由诗的评论标准延伸到诗的创作要求。一般说来,诗词韵味可分为意味、情味、理味、趣味和风味五种。风味是指诗词作品呈现出的事物特有的状态,包括风土人情、地方风物、自然风景、社会风貌、时代风尚、爱情婚姻、家庭人伦等;其审美作用在于让人察世,为竹枝词所必有。《新韵绝式竹枝词》是一部难得的吟世宏著,风味浓郁的作品开篇即是,可信手拈来。如:
    难舍资丘下码头,清江流水送行舟。
    壮歌激越寒崖应,两岸霜林一望收。

    往日行船真胆寒,猫滩过了又鸱滩。
    而今绿水平如砥,快艇疾如坂走丸。
      这两首竹枝词皆是以清江为题材,反映的却是不同时代的状况。前一首是1944年作者投笔从戎离开家乡时的情景,后一首是1994年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建成后的景色。“资丘下码头”“猫(子)滩”“鸱滩”这些老地名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清江风味。
      又如:
    披星踏露上山冈,阵阵晨风拂面凉。
    十载寒窗有何用?教书匠作养猪郎。

    几年劳改未抛荒,厕所抽时读绮章。
    范老简编真倒运,忍当手纸弃茅缸。
      这两首是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的竹枝词,反映的是当时知识被践踏的状况。作者选取了“打猪草”和“上厕所”两个细节,用揶揄手法呈现出那个时期特有的酸楚况味。
      又如:
    新月晶莹出翠微,俏男靓女脸生辉。
    街头跳起巴山舞,醉得游人不想归。
      巴山舞、游人等现象是新时期的长阳风情,吟来别有韵味。
      又如:
    楼上姑娘望远方,手机怀里响叮当。
    请问今夕何处见?笑答还是小河旁。
      手机成为少男少女约会的工具,表现出了科技进步时代的风情特色。
      又如:
    菜蔬一担颤悠悠,满面春风哪解愁。
    靓丽恤衫牛仔裤,而今村妹爱风流。
      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村妹穿着“恤衫牛仔裤”时给人的美感,从服饰这个侧面,表现了乡村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
      再如:
    云淡天高到瑞丽,丛丛翠筱掩菩提。
    傣家碧玉巧装扮,赤脚筒裙倚栅篱。
      这首竹枝词用“翠筱”“菩提”“赤脚”“筒裙”“栅篱”等素材,描绘出瑞丽傣家的风景和风俗,生动的画面如在眼前,特殊风味蕴含其间。
      再如:
    而今硕鼠为啥多?大小官仓可做窝。
    堪叹猫咪全变懒,整天陶醉喊春歌。

    上官巡视下官陪,一溜轿车沿路飞。
    点水蜻蜓雷阵雨,笛声阵阵凯歌回。
      当今官场腐败为人们深恶痛绝,在《新韵绝式竹枝词》中,直指官场腐败现象的作品比比皆是;有的一针见血,有的奋笔疾呼,有的旁敲侧击,有的幽默讽刺,读来大快人心。上面举出的第一首用比喻手法对官场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层讽刺,特别是结句“陶醉喊春歌”生动形象,神态毕现,妙趣横生。
      再如:
    只认头衔不认人,官阶肆虐鬼迷心。
    而今骗子乔装巧,省长相公厅长孙。

    桃李芬芳好个春,书声朗朗远嚣尘。
    颓风今亦侵黉舍,花径常来送礼人。
      曾一度我们身边世风颓败,江河日下,不少人为之哀叹,作者则是运用竹枝词进行针砭。前者指出时人重头衔的官本位观念,造成乔装“省长相公厅长孙”的骗子满天飞的现象。后者通过强烈对比,表达了对“花径常来送礼人”这种颓风的斥责。
      再如:
    十天一雨五天风,望里山原春意浓。
    政府不征农业税,耕田牛也兴冲冲。
      关注农村和农民是竹枝词的本分,政府的惠农政策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免除田赋是一项破天荒的壮举,亿万农民额手称颂。作者将这一情绪推及到耕牛,用夸张的手法赞颂惠农政策,让作品风味别出。
      还如:
    新生入校送陪多,父母还加老太婆。
    骨肉情深原可谅,儿孙还得自琢磨。
      长阳竹枝词创始人彭秋潭提出,竹枝词应“敷陈风土,布告勤苦,质而不阿,微寓劝戒”。这首以新生入校为题材的竹枝词,便是对世人的规劝。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出现以后,人们对子女宠爱有加,上学陪送便是表现之一。作者通过竹枝词对这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风气进行了劝导。
      还如:
    地北天南网络牵,高山流水总相连。
    鼠标一点君与我,犹似茶几坐两边。
      网络走进当代人们的生活,一下子将不同地域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网上交友更是生出万种风情。杨发兴先生虽年近九旬,运用电脑、手机和网络却不让后生,《新韵绝式竹枝词》中大篇幅的网上唱和便是力证。“犹似茶几坐两边”是对临屏交流最形象、最生动的描述,语平淡而味浓郁,得竹枝词之真髓。
      还如:
    登月成功喜气洋,眼观火箭入穹苍。
    从今月姊不孤寂,有了中华小老乡。
      竹枝词风味不仅可以用人们日常生活的小事来酝酿,而且可以从社会大事件中去提炼。中国人登月成功,可谓是震动寰宇的大事,但作者仅用“月姊”“老乡”两个意象,将中华民族的古老传说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民族自豪感跃然纸上。
      还如:
    一朝天子一朝臣,七字真言贯古今。
    布什登基克林遁,白宫上下换新人。
      过去也曾有人写过境外竹枝词,反映的多是民间风土;而杨发兴先生这首“涉美”竹枝词,反映的却是最高层。如果单从后两句看,似乎与韵味无关;但首句引入了中式格言,作品韵味便不一般了。
      《新韵绝式竹枝词》中风味浓厚的作品不胜枚举,上述例作只是随机摘录,大可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我们提出风味乃竹枝词必备韵味,并不意味着竹枝词仅限于风味。应该说,很多优秀的竹枝词在具有风味的同时,可兼有其他韵味,或意味、或情味、或理味、或趣味;《新韵绝式竹枝词》中就不乏这类佳作。
      意味指作品含蓄的意思,多在言外,包括:寄托、讽喻、劝勉、警示、影射等,其审美价值在于让人深思。如:
    观音阁上巨岩遮,影入清江映柳柯。
    若是慈航能普渡,为何苦难偌般多?
      情味指作品蕴含的感情,多在言中,包括:亲情、友情、乡情、爱情、恻隐等,其审美功能在于让人感动。如:
    荥经别后赴归程,梦绕魂牵游子情。
    多少清风明月夜,时闻慈父唤儿声。
      理味是指通过作品引发的理性思维和思辨,包括:事理、物理、哲理、道理、禅理等,其审美功用在于让人领悟。如:
    世事还须向前看,坦途也有窄和宽。
    人生何必锱铢较,且把黄连用蜜煎。
      趣味是指作品表现出的使人能引起快感和兴趣的特性,包括:情趣、意趣、乐趣、风趣、谐趣等;其审美体验在于让人愉悦。如:
    林静鹃啼夜色深,阿哥阿妹两相亲。
    话儿一句刚出口,羞得嫦娥躲入云。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风味只是作品韵味之一,可与其他韵味(或意味、或情味、或理味、或趣味)同存于竹枝词作品中。
      要酿造竹枝词的风味,除了选材、取象、行文手法等技巧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语言须通俗与鲜活;在这方面,杨发兴先生无愧为典范。他在《新韵绝式竹枝词》的作品中,将古语、时语、俗语、谚语、口语、外来语等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化陈腐为鲜活。如:一朝天子一朝臣、点水蜻蜓雷阵雨、但求和尚无歪嘴、但愿一竿插到底,中间不耍鬼名堂、短疼自是胜长疼、可买几根门斗钉、康拜因歌声悦耳、狗肉羊头挂一排、裤裆里面搓麻将、无的说出有的来、黑毛猪崽九州同、娘家打鼓婆家应、寡骨溜锤太可怜、老鼠不嫌猫饭少等等,这些语句放在特定的意境中,充当了烹饪风味的最佳调料。
    (三)
      《新韵绝式竹枝词》作品全部用新声今韵,是地地道道的新韵诗集。杨发兴先生是诗韵改革的倡导者之一,几十年来致力于诗词新声韵的研究和推广,编著的《中华今韵》发行全国各地,影响深远。如诗所咏:
    我把今音定一尊,管他平水与词林。
    入声不在诗仍在,何必忡忡效杞人。
      尽管适用旧声韵或者新声韵对诗词作品的韵味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在普通话广泛流行的环境中,新韵作品诵读起来会更加朗朗上口,读者更加喜爱。试看有的旧韵作品,用今天的普通话读来就不那么上口了。如:
    鸳鸯湖棹歌
    天宁佛阁早春开,鸟语风铃次第催。
    怪道回船湿罗袜,严将军墓踏青来。
    锦城竹枝词
    踏青休绣凤头鞋,天脚于今更大佳。
    白首糟糠偕到老,何须十二列金钗?
    台湾竹枝词
    独干凌霄不作枝,垂垂青子任纷披。
    摘来还共蒌根嚼,赢得唇间尽染脂。
    天津竹枝词
    一品香家茶食佳,胜兰恢复旧生涯。
    买糕记取北门北,十锦元宵祥德斋。
      这几首竹枝词都是风味浓郁的佳作,今天用普通话去诵读,其口感读者自知。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这些作品的声韵都符合当时的规范。但是,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古人,毕竟普通话已经成为今天人们口耳交流的工具;况且,中华诗词学会在《征集第七届“华夏诗词奖”评选作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作品提倡使用今韵(即普通话韵)。
      《新韵绝式竹枝词》的作品除了声韵适新外,在题材、手法等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尝试,突破了前人对竹枝词的某些约定。在已经奠定长阳竹枝词传人的基础上,杨发兴先生继续大胆探索竹枝词的创新。
      首先,在竹枝词题材上大大突破。请看《新韵绝式竹枝词》中一首竹枝词:
    竹枝不仅唱风情,也颂国家百废兴。
    讽劝褒扬全可用,还能翻作不平鸣。
      这首竹枝词所表达的观点,是作者对竹枝词题材的取舍标准,因此,在《新韵绝式竹枝词》的作品中,政论性的题材占较大比例。
      其次,在竹枝词的创作模式上大胆尝试,网上诗友唱和的作品在《新韵绝式竹枝词》中占较重的份额。仅以“唱竹枝”起兴,与贵州铜仁杨德淮先生长达近八个月唱和,作品就有379首,其中不乏佳什。如:
    太阳落土唱竹枝,犬吠鸡鸣鹊噪时。
    男女荷锄归唱晚,月轮粘住柳千丝。
      其三,在修辞手法上广泛运用,将藏头、嵌字、顶真、接龙等手法大胆运用于竹枝词创作。在“感事杂韵”版块中,顶真接龙的组诗多达100首。
      从这些尝试和探索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竹枝词传人不甘循旧、不断创新的精神。至于这些尝试和探索的更多得失,留给后来的时间去说吧!
      为了写成以上这些文字,我再一次走进杨发兴先生作品的深处,真切地感受到长阳竹枝词一代传人的功德。值先生九十大寿之际,呈上这些文字,算是学生的一份心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42
  • 签到天数: 36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00:34:15 | 只看该作者
                                        浅论《竹枝词》与《七绝》的区别
                                                        潘春葆 发布于2017-06-16 09:05


           前一时期,我时常在诗刊和诗词网上,读到有人写的《竹枝词》,感觉类似于《七绝》。向诗友咨询,有人告诉我,竹枝词实质上就是七绝。我感到困惑不解。到底什么是“竹枝词”?《词源》与《辞海》定义为唐教坊曲,新乐府名,唐代刘禹锡在巴渝一带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新词,多写儿女柔情,离愁别恨及风土人情等。刘禹锡为诗词园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形式,成为一种介乎民歌与诗词之间的新的诗词体裁。流传到长安后,开始流行起来,不少人竞相模仿。
    刘禹锡写了九篇竹枝词,最有名的是第一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意为:一个女子听到心爱之人在江船上唱歌,不知他对自己是否有意,便用“晴”即“情”来进行试探。其韵脚“平、声、晴”,均在《词林正韵》(下同)第十一部[八庚]平韵部。也可看作是韵脚皆在《平水韵》[八庚]韵部,并且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七绝诗谱。唐圭璋先生说:“竹枝词的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这仅是一个方面,是从竹枝词的特定情况(即上述“杨柳青青”篇)而言的。实际上,竹枝词的平仄与押韵不受七言绝句格律的束缚,不讲究平仄对粘,平韵或仄韵可间用。
         关于《平水韵》和《词林正韵》,这里简略地说明一下。现存最早的韵书是《广韵》,共有206韵。唐初许敬宗等奏议,把206韵中邻近的韵合并起来使用。宋淳祐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206韵合并为107韵,通常称之为“平水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又合并为106韵。因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故唐人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又是在“平水韵”或《佩文诗韵》基础合并为19韵。
    竹枝词与七绝的区别,我的理解是:第一,《竹枝词》是词,《七绝》是诗。诗与词的格律是不一样的,诗的平仄要符合诗谱,词的平仄要符合词谱。刘禹锡的另一首竹枝词:“小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是侬愁。”四句平仄就明显不符合七绝诗谱,失对失粘。再如苏轼九首《竹枝词》之二:“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叩水求屈原。屈原死以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也是这样,四句第二字“滨、将、原、船”皆为平声,失对失粘。首句结尾“何喧阗”,为三平调。作为七绝是不可以的,但作为词是可以的。
    第二,《竹枝词》押词韵,《七绝》押诗韵。诗韵如《平水韵》(即《佩文诗韵》,共106韵。而词韵如《词林正韵》,共19韵。19韵部的《词林正韵》,实质上是106韵部的《平水韵》(如《佩文诗韵》)的合并。上述刘禹锡竹枝词“小桃红花”,韵脚“头、头、愁”,均在第十二部[十一尤]平韵部,但“头”重韵,作为诗是不可的,但作为词是可以的。苏轼竹枝词“水滨击鼓”押两韵,显然押的不是诗韵,也是词韵。
    第三,《七绝》押《平水韵》,106韵,皆是独用,不可通押。《竹枝词》押《词林正韵》,同一部中的平韵或仄韵,可以通押。苏轼竹枝词“水滨击鼓”,韵脚“阗、年”在第七部[一先]韵部,“原”在第七部[十三元]韵部。苏轼另一首竹枝词:“横行天下竟何事,弄马乌江马垂涕。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韵脚“事、地”均在第三部[四寘]仄韵部,“涕”在第三部[八霁]仄韵部。也是同样。
    此外,《竹枝词》多写儿女柔情,风土人情等。而《七绝》内容,则要广泛得多。其实竹枝词不仅是七言,五言也可以。袁枚《西湖小竹枝词》五首皆为五言句,其一云:“妾在湖上居,郎往城中宿。半夜念郎寒,始觉城门恶。”韵脚“宿”在第十二部[二十六宥]仄韵部,“恶”在第十六部[十药]仄韵部,都不在《词林正韵》同一韵部。难怪有人称竹枝词为乐府诗,不无道理。宋代贺铸《变竹枝词九首之一》:“莫把雕檀楫,江清如可涉。但闻歌竹枝,不见迎桃叶。”韵脚“楫”在第十七部[十四缉]仄韵部,“涉、叶”在第十八部[十六叶]仄韵部,也不在《词林正韵》同一韵部。
    最后,我仿照苏轼“哀屈原”的《竹枝词》词谱,写了《竹枝词·闲翁垂钓》:“熏风鳞影动芙蕖,闲翁雅兴迷钓鱼。红尘万事由它去,开怀一醉尝莼鲈。”以上愚见,不一定正确,本意是抛砖引玉,恳请方家雅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0:42
  • 签到天数: 367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00:37:39 |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两位先生对竹枝词的概念和写法做了较为透彻讲解,也分析了和七绝的不同之处,转帖在此,供大家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3 19:21 , Processed in 0.0750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