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东大沽有个”胰子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5:55: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东大沽有个”胰子坊”
咱们塘沽有个闻名全国的永利碱厂,既是现在的天津碱厂,它是我国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等人创办的。他们利用大自然中的石灰石和我们当地盛产的食盐[石灰石烧制成生石灰氢氧化钙,食盐氯化钠],进行烧制等化学反应制造出全国闻名的红三角纯碱和烧碱。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我们塘沽人乃至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
可是我们东大沽还有一个造肥皂的”胰子坊”。所谓的胰子坊就是利用动植物的油脂和永利碱厂的烧碱加热熬制,进行完全彻底的化学反应,生产出肥皂的纯手工作坊。解放前就在福申街先8号和后2号,就是我们王家的胰子坊。那时胰子坊的坊长、技师、工人均由我爷爷一人担任,家里人帮衬着;做出的胰子就是洗衣皂,再销售出去,来维持生计。生产出来的肥皂在东沽和西沽的杂货铺都有出售,因为王家胰子坊的肥皂质量好、洗涤效果好、耐用,深受东西沽的平民老百姓的喜爱,王家胰子坊的肥皂服务于大沽的乡亲们。
动植物油脂倒在大锅内,灶下燃煤加热熬开后,加定量的烧碱水溶液与刨花碱搅拌均匀,肥皂液在锅的上层逐渐生成。这一过程应由技师掌握,不然肥皂液不是碱大就是碱小,质量不合格品质差,甚至报废。熬制好的肥皂液用特制的工具铁勺舀到桶里,倒进皂桶里进行冷却。
皂桶是木制的,桶内径长宽相等约有一尺左右,桶高约在一尺半。桶底大于皂桶四壁,有四方型的深槽,皂桶壁正好座落在槽内,肥皂液倒入皂桶内就漏不出来了。肥皂液在皂桶内冷却最少要一天24小时,夏天时间要加长,不然肥皂液没有完全冷却它就不能成型,拔下皂桶肥皂塌了就麻烦了。
冷却完全后拔掉皂桶,肥皂成型地立在皂桶底部上,要进行第一步切割。用类似脱坯模子,正方形边长正好大于肥皂坯子,每一个高度都一样是一块肥皂的宽度,从底向上码齐,先从上切割。用一根细钢丝固定两个木把手,把肥皂切成厚度一致的正方形的肥皂厚片,用托盘把它顺到下一个切割床,肥皂片厚度都是9cm。
切割床宽度就是肥皂片的一个边长。床中有一个立绷数条钢丝的模具,把肥皂片放在床上,用前有与肥皂片宽度一样的推板向前推,就可以把这个肥皂片切割成6cm.9cm的肥皂条了。切割床上的模具再换上密集的3cm等距钢丝,进行切割就变成3.6.9cm的肥皂块了。
这样切割完的肥皂湿度很大就必须进行晾晒,用木托盘把切割好的肥皂块托走,均匀地码放在木架上晾晒。
晾晒适度时,就要打印了。打上商标号,如:大吉、跃进;***肥皂厂。我们称打印为砸胰子。印模具是一个井字形的木制品,井中间正好可放入一块肥皂,井中底放入一底模,放入一块肥皂上再按一个上模后,用榔头敲击上模,打印成功,拉过模具用左手的拇指配合四指把肥皂托出。以后就可以装箱销售了。
爷爷王兰圃19世纪末出生,1915年时17岁的他背井离乡离开了家乡河北海兴来津闯荡。先在天津的一家白俄罗斯人开办的肥皂厂学徒,开始了学习制造肥皂的技艺。学艺出师后先后任技工,直至肥皂制造的技师。十几年后离职,去河北石家庄等地打工或寻找开办自己作主的制造肥皂作坊机会,终因其条件,环境等原因未能如愿。于1937年回到落脚的东大沽,先是开了一家杂货铺维持家计。到了40年代,我家已经有了包括爷爷奶奶和我父亲哥五个当中有姑姑,还有一个童养媳我母亲,计九口人。那样的时代要维持这一个大家是很困难的,无奈后来搬到东沽福申街8号,后来又买了福申街2号一个小院,才办起了自家的胰子坊。王家胰子坊。
先是在8号院时就已经开始做胰子了,但因这个院住着四五家人太乱了,才买下了福申街2号的小院。小院座西朝东,临街有一上下各两间的小木楼,院内还有两间西房,其一间有一住户一个老人和一个未出嫁的老姑娘.比起来还算清静了。小院的南部就成了只制造肥皂的作坊了,院内其他地方都可以利用,比如放个小木桌就可以砸胰子。那时院内的作坊可是热闹了.院内南部有约三米宽,搭建着一个大罩棚,是用木棍和竹竿结构,上铺苇席搭盖,即可起到遮雨也可防尘的作用。院内的东南依次安放两个烧火的灶,一小一大的两口锅,用来熬油和制皂。熬制肥皂的是那口大铁锅,可能是最大号的铁锅,锅上固定一个高有20多公分的搪瓷铁圈,这一口大锅一次能熬制二、三百斤肥皂液。其余的制皂设备有水桶,油桶,皂桶,皂床,都在南部摆放,当然还有不少必备的工具:如小木桌,印模,木榔头,铁榔头,当院还摆满了晾晒肥皂的木架子等等。院子是自己家,怎么摆放就无所谓了。
爷爷在制皂过程中对肥皂的质量是十分重视的,他经常叮嘱他的助手一定要熬制出合格的肥皂液,肥皂液碱大或碱小都会造成肥皂质量不行。碱小皂液中油质有一部分还未分解成肥皂液,一方面浪费,另一是洗涤效果差;碱大了肥皂液中水分多肥皂很难成型,也会造成浪费。有一次爷爷因公外出,临走时还叮咛助手一定熬制好皂液,助手也满口答应了。可是爷爷回来后发现皂液已经熬制完了,都已经浇灌在皂桶内,爷爷拿起一根小木棍在皂桶内搅动挑起皂液一看,就大发脾气说熬坏了,要把助手赶走。那助手是老家来到一个表弟,大家见势都劝爷爷消消气,想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还是把皂液回锅重新熬制了。另外见他经常在院子里搬动晾晒肥皂的架子,摆动肥皂块,看看肥皂的干湿度。还看看孩子们砸胰子,还叮嘱砸一锤若轻了,或者砸偏了就要再补一锤,要保证打印清楚才好。对制皂工艺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真是一个作坊的好领导。
在那个年代办能起这样养家的确实是不容易的,最终还是在历史,工业发展中被淘汰了。解放后,58年大跃进的浪潮吹遍全国,59年大沽公社成立开始筹办了大沽公社肥皂厂,聘请我爷爷担任技术厂长。肥皂厂规模要比过去的小作坊要大多了,从塘沽新河粮特油公司运来棉籽油底子.熬制肥皂的大铁锅是特制的,容量上千斤.制造出大沽公社肥皂厂的跃进牌肥皂了。在当时这样的办厂,确实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在历史和大工业发展的趋势下退出历史舞台。肥皂厂的职工合并到大沽公社化工厂 [既是叫小盐滩或是跃进化工厂]爷爷那时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身体瘦弱,就离职了。
塘沽的永利碱厂,至今的天津碱厂已达百余年,经历了科学地发展,已从过去简单、人工,逐步发展到机械化、现代化的进展程度。它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先进企业
,它的业绩已经是造福于全国,造福于现代社会。
而那时候的我们王家胰子坊,乃至大跃进中的大沽公社肥皂厂,这样小型的作坊、肥皂厂,虽然说也是利用化学原理,制造肥皂。[硬脂酸.油脂,加苛性钠,烧碱反应后生成硬脂酸钠,生成肥皂和水],能制造生产肥皂了。终究抵不过如天津与其他地方正规的肥皂厂、洗涤用品厂,都已发展成机械化,现代化的洗涤用品厂了,被历史、被社会的发展淘汰了。但是我们王家的胰子坊,在那个时候制成的肥皂服务于东西沽的平民百姓,它在大沽地区就是发挥了利民百姓的作用了。难道我们这些后辈人,还不应该记忆着它吗?
王家胰子坊早已消失了,爷爷也已过世多年了,但我们王家的胰子坊还是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你们看哪:王家胰子坊院内热火场面,大锅中熬制皂液的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冷却后的肥皂是那样地在皂床上切割,分摆在架子板;女人孩子们正在砸胰子。尤其是到了夜晚收工后,一家人围坐在爷爷身旁,喝着茶水,嘻笑着,打闹着。院子北边还有一个小花园,大麦熟开花了,小院内弥漫着花香和皂香,真是使人淘醉……这里就是东大沽福申街2号的王家胰子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沙发
    发表于 2018-7-19 17:47:55 | 只看该作者
    质朴详细的文字叙述了东大沽“胰子坊”胰子生产制作和发展过程,以及当年爷爷办厂的艰难和对制作工艺的严格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尽管胰子坊被淘汰,但是胰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确实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东大沽福申街2号的王家胰子坊”令人难忘。欣赏,推荐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18 13:41
  • 签到天数: 295 天

    [LV.8]以坛为家I

    板凳
    发表于 2018-7-21 07:28: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小作坊从无到有,养活一家人,服务一片人。虽然很辛苦,但也充满着平和与温馨。创业不容易,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用辛勤劳动所累积起财富的人,都是可敬可爱且十分了不起的。为王老师的爷爷点赞。为王老师这篇扑实无华但饱含深情的好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18-7-21 11:26:30 | 只看该作者
    质朴的文字记述了一段人文历史情怀,了解胰子制作过程,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6-6 10:49
  • 签到天数: 87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发表于 2018-7-23 09:56: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大赞!我们小时叫“洋胰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发表于 2018-7-24 10:0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凤雨 于 2018-7-24 10:46 编辑
    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8-7-23 09:56
    学习了!大赞!我们小时叫“洋胰子”


    各位老师朋友们好,我是一大地人,王洪起。
    很长时间利用qq登录不上,看到手机版,折腾了几天才上来。

    谢谢各位老师们的点评和欣赏,谢谢了!咱们要相互学习了。

    点评

    你可以还用原来的名字上来,百度搜一下就可以找到社区,若忘了密码可以替你改个密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5 0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发表于 2018-7-24 10:16: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师友点评和欣赏。

    点评

    王老师好,欢迎您常来社区,也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遥祝您夏琪,周末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4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8#
    发表于 2018-7-24 18:44:31 | 只看该作者
    王凤雨 发表于 2018-7-24 10:16
    谢谢各位师友点评和欣赏。

    王老师好,欢迎您常来社区,也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遥祝您夏琪,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3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
    发表于 2018-7-25 01:25:03 | 只看该作者
    王凤雨 发表于 2018-7-24 10:07
    各位老师朋友们好,我是一大地人,王洪起。
    很长时间利用qq登录不上,看到手机版,折腾了几天才上来。 ...

    你可以还用原来的名字上来,百度搜一下就可以找到社区,若忘了密码可以替你改个密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0#
    发表于 2018-7-25 07:36: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你好!谢谢你,我有时候可以改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
    发表于 2018-7-25 21:54:04 | 只看该作者
    读着王家胰子坊的一幕又一幕历史,想着小时候用的皂角、茶枯……时代在进步,历史也是无法忘记的。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2#
    发表于 2018-7-26 16:17:3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记i住过去的历史.
    从东沽戏楼到西沽潮音寺街道两边都是店铺,还有:馃子铺,裁缝铺,铁匠铺,馒头铺,白铁铺,苇席铺,茶水铺,修鞋铺等等.它们虽小却是利民百姓的小作坊,留在了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3#
    发表于 2018-7-26 19:55:17 |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26 11:05 , Processed in 0.10807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