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1-27 11:13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七]“拾网眼”
说起“拾网眼”,那先谈的是海边的渔村如大沽南边的“道口子”,“驴驹河”渔村的渔民们在那长长的海滩地上布下了挂网,就是在海滩地上按一定的距离插下一根一根的立柱,连接的渔网挂在柱子上【深水为撩网,浅水为地网】。当海水退潮落净时把渔网拴挂在立柱上,涨潮时鱼虾蟹随海水涌向海滩地,一直到涨满潮约五个小时。这时渔工们划着小划子把拴在立柱上的渔网解下来放在海水里,这就形成了一道几百米、上千米的渔网墙。退潮水落下去鱼虾蟹等就被网墙截留在网墙内的海滩地或挂着了渔网上,此时渔民已骑着小毛驴【后来改成了小拖拉机】驮着渔具来摘鱼、捡鱼。渔民这数里地的工作面太大了,不可能把海滩地上的鱼虾等全部摘光、捡净,我们去拾他们剩下的,这就是“拾网眼”。
我们在拾网眼时可在退净水的海滩地上拾到各种小鱼,偶尔也能捡到几条稍大的鱼,有:鲁板、刺鱼、目鱼、鲶鱼、杂鱼、虾等,碰巧时也能逮住横爬的螃蟹。但是还有的螃蟹它潜伏在海滩泥中,有经验的渔民若碰见,一眼就可以看出:海滩地上某处略有起伏,还不时会有气泡冒出来。他看准了方向从螃蟹后横处一抠,就抓住了螃蟹的后半部拿了出来。可我们这些拾网眼的孩子们,根本看不出哪里有螃蟹。经常下海的叔叔和大哥哥就有人拿一根木棍前端有几个铁爪子去抠挖滩泥,或许真能挖出几只螃蟹呢。
从大沽到驴驹河海边近20里远,空人步行还不得三四个小时,有自行车骑行也得半小时以上,这样拾网眼一是路程远,二是要掐准时间。因为必须是退潮时海水落下去才能露出渔网,当地渔民把该摘捡的鱼、虾、蟹等收拾完,我们才能到海边拾网眼。否则,人家还未弄完,你就进入海滩拾网眼,那不是抢人家的饭碗子吗!【也有这样的人,渔民往外赶......】所以拾网眼是需要守规矩,还有赶好时间哪。终究拾网眼一次可以捡回大几斤或许更多的鱼虾蟹,到了家里就能吃到鲜浓的美味了。
[八]拉“棍儿网”
家住在近海的大沽,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与友均弟去海边拉过"棍儿网"。长半尺的小竹棍隔二尺多一根一根牢牢地系在长约六、七丈的两根网弦上,弦下的网宽有三尺的或五尺的,分别为浅水网【网眼小】和深水网【网眼大】。这样的“棍儿网”主要的特点是小竹棍儿,作用是:一可以使“棍儿网”浮在水面上,二是可以在收网时轻便地拉动小竹棍儿迅速地合网。“棍儿网”上网边系在网弦上,两边各有一根约15米长的拉绳.“棍儿网”撒在海水里,小竹棍浮在水面上,鱼网则在重力作用下张开沉在海底,“棍儿网”两头的拉绳,由二人分别在两边使劲地拉网绳跑动前进,渔网被拉成一个半园形,网圈内游动的梭鱼撞缠在渔网上,这样的捕鱼便称为“拉棍儿网”。
夏伏日的一天清晨,我们二人骑着自行车驮着鱼网具和食物水等,去海边赶潮拉网。所谓的“赶潮”就是根据渤海湾海水潮汐的情况推算出什么时落潮,即退潮,什么时候涨潮。靠海的渔民都已熟系了海水潮落的情况,已形成了经验性的俗语:“【初一,十五晌午潮】,【潮五,落六】”。它就是在农历初一或者十五这两天潮水在正午时开始涨潮,涨潮的时间为五小时,落潮的时间为六小时。我们就根据以上的情况推算出当天的涨潮时间,几时出发赶海,在开始涨潮时赶到海水边,随着潮水的上涨去拉网捕鱼。这样的安排是有丰富下海捕鱼经验的均弟制定的。
在海边上锁好了自行车,二人戴着草帽背着渔网具等,光着脚下海了。我们沿着一条小泥板路【是下海捕鱼的人们走出来的,两边都是软泥滩,一走一陷很是难走】向着海里走去。走出泥板路前面是广阔的、平平的沙泥滩地,脚踩着软软滑滑的沙泥滩地向着远远的退潮的海水赶去。走了约两个小时才赶到海水边,退潮的水势开始缓慢了,一会就要平潮了。我们放下了渔网具,坐在沙泥滩上望着眼前那广大的、一望无际、平平的海面,吃着带来的馒头就咸菜喝足了水,准备好充足的体力去迎接激战。平潮了,海水不再向海里退去,远远望去平静的海面一动也了不动,安静极了。我们脱去了汗衫绑在草帽上,只穿着短裤,整好了渔网具,等着潮水上涨时就要下海拉网了。
当时的那个年代里,渤海湾的海滩上还没有什么化学污染,流入渤海湾的海河与其它河流的河水,从上游为海里的鱼虾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和微生物等沉积在渤海湾的泥滩上。真是吃了海滩泥的鱼虾都长得肥肥胖胖的。因此,渤海湾盛产的鱼虾、螃蟹都是长得个大、肥硕,肉质鲜美,远近闻名。
一时,海水开始涨潮了,一条长长的、白色的海浪线缓缓地向海滩涌来,随之大片大片的海水从广阔的大海里“哗哗”地一齐向海滩冲去。随着海潮水的上涨成群的梭鱼前窜后追地而上,在海滩水中尽情地畅游,寻找着可口的美食。这时我们已无暇观望这壮观、美妙、奇特的景象,把棍儿网撒在海水里,二人急急地追赶鱼儿向上拉去。一边拉一边大声喊叫着,“啊”、“呜”、“啊呜”,轰赶鱼儿进入我们二人之间的网圈内,看着欢快的鱼儿撞向渔网,心里真是兴奋不己。
今天拉是水深在膝盖左右的浅水网,使用的是小网眼的渔网,拉的都是七八寸的小梭鱼,看这些小梭鱼蜂蜂蛹蛹、密密麻麻地撞缠在渔网上心情非常激动,但在这样的浅水中拉网双腿一走一趟水很是费力。后来我们也曾拉过水深在齐腰以上时,使用的是大网眼的渔网,拉得全是一尺多长的大梭鱼,拉网时看到这些大梭鱼飞快地在水面上嗖嗖地跳跃,真是太爽了。因为因为海水浮力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可以在水中漂漂浮浮地向前行走,所以深水中拉网比浅水拉网要轻快。但是深水中拉网鱼的密度小,鱼大拉的会少一些。
潮水渐渐地向上涨,我们是边拉、边追、边喊不停地向上拉,中途不能停,停了网圈就会散,鱼就会跑了,就得一直往上拉,确实是很累很累的,但是必须坚持往上拉。还在落潮的海滩地上我们赶潮时急走了两个多小时,在涨潮的水中拉网就得四个多小时吧!必须这样地往上拉,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一直拉到了潮水的尽头。这时潮水已经不在往上涨了,满潮了,海水又逐渐地恢复一动不动的平静了。这个时侯我是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回头一看“棍儿网”上已经沾满了欢活乱动的梭鱼,全网内都是蜂蜂蛹蛹鲜活的小梭鱼,太刺激人了,劲头又上来了。我们二人迅速地收拉网绳,收拉一根根小竹棍和渔网,把整个渔网合拢地拉出水来,拉到了滩地上。只见均弟敏捷地用双手分网摘鱼,一条又一条活蹦乱跳的梭鱼在滩地上翻动着。
我也试着从网上摘鱼,好半天才从网上拽下一条来。均弟他小我一岁,可他下海捕鱼是个能手,拉网是两个人合力拉,抢网是他一个人自己推网,干下海的活他样样精通,干活利索收益丰盛。所以他从网上摘鱼,我就搭个下手从滩地上拾鱼装在网袋里。啊,装了满满的两大篼足有一百多斤哪。收拾好了,我们抬着鱼沿着小泥板路上岸了,骑着自行车驮着鱼说说笑笑地回家了。
回家后,把一部分鱼送给亲朋邻居们,自家熬鱼吃,剩下的煮梭鱼酱。煮锅里水加盐、花椒等熬成卤,把洗净的鱼下入煮锅内煮熟后,凉了以后才可以装在坛中,封好盖。秋凉后吃时一打开鱼坛鱼香四溢,梭鱼上漂浮着一层黄油,吃起来是鲜香、味美、可口啊。但是现在的河水、海水已被污染,有时鱼虾中有汽油味不好吃,再也吃不到当时那样真正海味的梭鱼酱了。
此篇短文是我2011年写的处女作,经几次修改,呈现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