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旋风百草 于 2014-2-25 09:46 编辑
我总觉得画家的眼光像刀子一样犀利又敏锐,这是在我最初接触绘画时最深的感受。
不是吗?如果你要写实性地描画某一物品时,首先你对它的外型、轮廓要有精准的了解,其次,你还要细细描摹它的细部,比如一朵花,它的花瓣是如何舒展的,它的花蕊是如何分布的,明与暗之间它的色泽是如何变化的,支撑它的花托又是怎样的形状,观察得愈细致才能描摹得愈真实呵。
这还是最简单的,一丛花呢?一片树林呢?一座山峰连接着一座山峰呢?
所以,当我试图用画家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当我假设着我要摹画下这一物象时,我才发现,我以前的眼光是多么粗放呵,是的,我看了,我感知了它整体的色泽、外型,但也就仅此而已,如果你再要追问细节,或进一步让我画下它,我会茫然并不知所措,我以为我看见了,可是却看得如此草草。
远景的,近景的,整体的,局部的,正面的,侧面的,光与影,明与暗,形状,色泽,大小……当我这样来看待世间时,那些已经看了几十年的事物,那些原本从小看到大、无比熟识的事物,竟然都有了一层新鲜的新感受与新认知,唉,这个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我不停地这样叹息着,我感觉我以前的眼睛竟似盲了一般。我喜欢如云似雪清丽脱俗的白色樱花,可是我才发现它的花朵竟是那么地娇小柔弱,惹人爱怜,但它们并不孤单,总是一簇簇抱团地生长着,盛开着。金黄色的雏菊盛开时小巧可爱,道路旁草丛间旺盛地生长着,采撷一束雏菊放在办公室后我才知道,它开花之后的种子似蒲公英,稍一风吹草动,那飞絮飘得到处都是。
就这样,我试着让自己把事物看得仔细些,再仔细些。
每一种职业都有它特别的过人之处吧,比如画家,眼光特别独到,比如音乐家,耳朵特别灵敏,比如厨师,味觉特别发达,比如香水师,嗅觉特别敏锐。我只借鉴了一点点画家看待事物的眼光,就俨然似发现了新大陆般发现了诸多新奇事物,就对生活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体验,如果再借鉴一下音乐家的耳朵呢?再借鉴一下厨师的舌头呢?人有五官,如果物尽其用,全身心地打开这些感官,尽量地去看,尽情地去听,尽心地去触摸,去品尝,去嗅闻呢?那么,我们是不是能更多地发现世间万事万物之美,更多地体味到自然之妙、人情之暖,更丰富了生活的内容,更扩充了日子的内涵与外延?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听得不够多,看得不够多,嗅得不够多,品尝得不够多,触摸得不够多,这些感官似乎有些迟钝,我用它们用得不勤。
我喜欢听啁啾的鸟鸣,可是我根本分不出画眉与黄莺的区别,我甚至没有听过喜鹊喳喳的报喜声,从书本上我才知道杜鹃的啼声是高亢宏亮的,画眉则婉转动听得多,而雁过留声的雁叫声我根本就未曾听到过。
我记得是在读中学时燥热的夏夜里开始接触古典音乐的,可是这么多年来并未曾长进,并未曾多听了几支曲子,并未曾多了解些音乐家,在那巨大的宝藏前,我只掬取了几滴琼浆。
如果让我写有关美妙声音的文章,那我这篇文章的篇幅可不太长。可是,我是多么喜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快,“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清雅,那么,我提醒自己,只能尽量地竖起耳朵去听呵。
多么遗憾,我看得也不够多。当我看到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写的、要去看冬日清晨全俄国最好看的霜时,我简直被惊着了,我甚至都不知道有最好看的霜这回事,我承认我连日出都没看过,相形之下,我活得是多么粗糙呵。我想,那定是一个真正富有情趣的人,一个对世间万事万物充满热爱的人,一个对生活始终兴致勃勃的人,一个精神爽朗内心丰沛的人。
而如果识见得不够多,听闻得不够多,品尝得不够多,触摸得不够多,感受得不够多,那势必会闭目塞听,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如坐井观天般,视野不会开阔,心胸不会浩大,精神世界不会丰满。一个人来这世上走一遭,对这浩瀚广袤的世界如果不多看看、多听听、多体会体会、多接触接触、多了解了解、多思考思考,我认为那将是一件憾事。
那么,努力尝试着去打开感官,张开生命的触角,努力尝试着去形成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努力尝试着去成为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人吧。
去听,听风声、雨声、溪声、涛声、雪声,听钢琴、小提琴、长笛、单簧管、竖琴,听孩子的欢笑、母亲的关怀、爱人的体贴……
去看,看书,看电影,看画儿,看风景,看城市,看建筑,看雕塑,看花儿,看陶瓷,看比赛……
去嗅,嗅闻花香、果香、草木香、饭菜香、雨后清新的空气、婴儿带着奶味儿的体香、大海潮湿的咸腥的气息……
去品尝,品尝酸甜苦辣咸,品尝东西南北中,品尝人生百味……
去触摸,触摸生活,触摸人情,触摸世间万象,触摸腔子里这一颗怦怦跳动着的火热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