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然读到杜牧的《念昔游三首》,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了方便说明,先将全诗列出并标注平仄(重点部分用红字)如下—— 其一 十载飘然绳检外,仄仄平平平仄仄, 樽前自献自为酬。平平仄仄仄平平。 秋山春雨闲吟处,平平平仄平平仄, 倚遍江南寺寺楼。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二 云门寺外逢猛雨,平平仄仄平仄仄, 林黑山高雨脚长。平仄平平仄仄平。 曾奉郊宫为近侍,平仄平平平仄仄, 分明㩳㩳羽林枪。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三 李白题诗水西寺,仄仄平平仄平仄, 古木回岩楼阁风。仄仄平平平仄平。 半醒半醉游三日,仄平仄仄平平仄, 红白花开山雨中。平仄平平平仄平。 其一:没有任何不合乎格律规范的地方。 其二:首句猛字大拗,对句未救,雨字依然是仄声;除此之外,别无异常。 其三:第二句没有使用平韵正格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而是选择了折腰,形成了江左体;第三句失粘,再次折腰,然后第四句正格顺承。 这是三首组诗,按照从其一到其三的顺序来看,依次呈现出“正格——大拗不救——变体”的演变轨迹,即格律的正规程度在不断地降低。 这种现象不由得给我造成了一种感觉:作者越写越“随便”了!而我的疑问也随之产生:这是有意造成的,还是无意中形成的呢?若是前者,其目的何在?个中又有什么讲究?若是后者,则纯粹属于偶然现象,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了。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找到合理的解释。也许是我想多了,姑且写下本文,求教于诸公。先行拜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