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21-1-14 13:27 编辑
作者是谁 ——读古诗十九首杂想 这十九首诗因为没有作者,而且风格相似而被统称。虽然没有作者,但这些诗用语朴实典雅,有了初步的对偶和典故的运用,这些都是明显的文人创作修改的痕迹,可以推测这些诗可能是文人所作。其中几首中还有相重复的句子,比如“思君使人老”、“音响一何悲”,或者可以推出这些诗中存在着相同的作者,也可能是同一个文人修改的痕迹。 这些人为什么不留下姓名呢?自己的作品是自己的智慧结晶,可以借诗歌的流传扬名天下,拿到现在还可能养活自己。但他们却没有留下名字,为什么呢? 我想这可能有如下原因:一、这些文人不以写诗为生。他们的生活以读书为官为目的,所谓的学而优则仕。作诗只是他们的业余的爱好,他们的创作目的也只是个人胸襟的抒发。“诗言志”,那志就是仕途之中的“到君尧舜上”的理想,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手段和方式。要是真的这样,可以推断他们的诗歌或许是随手写了,然后到处留传。也许由此还可能推断,他们的作品刚写出来并不是这样,在流传的过程中,所有产生共鸣的人都可能进行修改和润色,才形成现在的样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体创作? 现在读着这些诗,想像着那些不知名的文人们,不知道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人生际遇,不知道他们为了生活怎样地四处漂泊,就觉得很遗憾。读李白可以知道他醉酒长安街头,读杜甫可以知道他战乱中的流离,甚至读屈原可以知道他心忧故国,形容枯槁,但这十九首诗的作者,却永远只留给读者游子相思或者见岁暮而感伤的背影。如果有作者可考的话,理解诗歌的门径就会多一点。 第二、奉《诗经》为发端的诗歌艺术,一直倡导的写作目的是诗言志。也就是说,诗中应该表达人生理想,家国情志,讲究的温柔敦厚的风格。 十九首诗的内容显然对诗言志有所背离。这些诗中多中抒发个人游离在外的思念孤独之情,对家国之事很少挂牵。用现在的话说,不太符合宏大叙事的要求。这就像五代十国和宋初时候的词一样。那时候诗人的诗仍然是言志为主,而词就可以游离于这个要求之外。这也是为什么辛弃疾把家国之志写入词中,被称赞是开拓了词的格局的原因。 既然如此,这十九首诗只是个人化的,私人的写作,不符合立德立言立功的标准,所以名字不写也就无所谓了。 第三、在文学史上,屈原是第一个有名字的大诗人。秦汉流传下来的诗多是乐府形式,也没有作者。可见那时候人们没有版权意识,也就没有用些出名的想法。他们崇尚的“立德立言立功”这三立,其中“立言”应是指为国事大政而进的庙略大政,诗歌的创作是不在其中的。所以历史上那些文人墨客也多是国家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当李白得志,也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喜;杜甫失志才会自勉“此意意萧条,长歌不隐沦”。“葵萑向太阳,物性固莫夺”,参政为国,真的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终极理想。 现在的人与之相比不知是不是胸无大志。 现代社会有作家协会这样的机构,专门养一些写文字的人,使他们生活无忧,专心写作。即使要搜集写作素材也会专门的组织安排,名曰采风。与古代诗人们相比现代作家们幸福多了,不知他们的作品是不是会比古人的作品流传得更加久远。可惜这不是我能见证的问题。 只不过现在的这种制度也不一定是幸事。吃人家的嘴短。被人养着的人,就不容易说自己的话,这样还能写出好的作品吗? 前几年有人质疑作协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现代和古代相比,到底是进步还是退化,真的不好判断,至少我不能判断。但这十九首诗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