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德”? ●武孝君 “德”这个字,对每个人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德”的民族,官有官德、教有教德、医讲医德、艺有艺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要是说谁缺德,他肯定跟你急。可是,什么是“德”,还真得好好考究一下。 “德”就是“得”吗? 《说文解字》中,“德”的译文是“登升”。而更多的辞典,将其解释为“道德”、“品行”、“品德”,还有“恩惠”、“好处”、“感恩”等等,不一而足。 读古文时,许多语言学家将“德”解释为“得”,你得到了,就是“德”。包括台湾国学家傅佩荣先生,在他的作品《译解易经》、《逍遥之游》等著作中,也是这么解释的。 将“德”解释为“得”,有一定的道理。《易经》说,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就是吉人天相,自然就会得到了。 如果,按这样的逻辑解释,是行得通的。但我总觉得不很贴切,也很牵强。好像有着一个窈窕曼妙身段的美女,穿着一件臃肿的衣服,看起来不那么舒服。 大多的人,比较认可“道德”、“品行”、“品德”这样的解释。可这些字眼,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什么样的人,才算有道德、有品行呢?标准不一样,答案也大相径庭。 比如,过去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妇女出嫁就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怕嫁一块烂木头,也要为它守节到死。这样的妇女,就是道德楷模,甚至连皇帝还要为她们立贞节牌坊。 再比如,女孩长到两、三岁,就得裹脚。硬生生地把一双美丽天足,折断骨头,弄成走不动路的“三寸金莲”。然后,女人一生得缠着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一直到死。 如果把上面的标准,都作为美德,按照“德”就是“得”来解释,哪可就麻烦了。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不这样做不行。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起来,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好像是吉祥的。 但对本人来讲,其真实情况,到底是吉,还是凶,一目了然,根本不用多说。 心中有“道”便是“德” 其实,最早把“德”解释的最详尽、最有权威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道德文章,就说了两个字:一个是“道”,一个是“德”。 我们天天说道德、道德,其实,“道”和“德”就不是一回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1--37章,讲“道”多一些;下篇38--81章,讲“德”多一些。 什么是“道”,我在前两年写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文中,已经讲了一些。我的理解,离圣人的思想,还相差很远,但也不至于偏离太多。因为,真正要说明白“道”,那就不叫“道”了。 其实,解读经典,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经解经。我们聪明的古人,尽管写的文章都很短,但已经把答案都告诉你了,何必缘木求鱼,骑着驴找驴? 当然,我所说的古人,是先秦的古人。因为,那时社会上物质存量不多,不像现在那么物欲横流。欲望不高,心灵就高尚一些,更接近本真一些。就像我《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文中所说的,比较有智慧。 《道德经•德经》(下经)第51章开头就说:“道生之,德畜之。”什么意思?道生出了万物,德则包容、接纳了万物。天地万物、三千大千世界,都搁在你的心中。天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这就是“德”。 看看吧,都说佛、道是一家,原理都是相通的。讲得都是万物一体,无所不容,无所不包。胸怀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境界有多高,道德有多高。 你心中有世界吗,你那颗小小的心灵,能包容得下广大无比的世界宇宙吗?有,你就有德。否则,那就叫瞎扯! 再引而伸之。道既然生了万物,德包容了万物,也就包容了生成万物的道。因而,道生之、德畜之,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解释:心中有道便是德。 “德”贵在自然而然 《道德经•德经》第51章还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我们常把大自然叫做自然。其实不全对。因为,大自然更像自然吧了。那么,什么是自然? 大道至简,千万别搞得那么复杂。自然而然就是自然。本然而然就是自然。《道德经》还说:道法自然。连至高无上的“道”,都效法自然,心中有道的德,就更不用说了。 遵循自然规则,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本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只要做到顺应自然、自然而然就可以了。用佛的话来讲,就2个字,叫“随缘”。 机缘到了,就成了;机缘不到,上天入地也白搭。德的尊贵,不用谁来教导,天命就该如此。做到了,就叫有德;做不到,就叫缺德。 再看看前面说的贞节牌坊和裹脚布。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天生下人,其天性就是要阴阳合德,通过男女交配,来完整一个生命过程,实现生生不息。可他们就是不让你这样干! 上千年来,一块又臭又长的白布,扭曲了多少美丽的心灵,抹杀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捆住了多少蓬勃向上的芬芳。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无论把“道德”喊得山响,也是虚伪的道德,也叫缺德。 还有,像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形成的官本位体制,让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屁股决定脑袋专制文化愈演愈烈,就更是恶性癌细胞。天天以这样的德,来立人;以这样的德,来立国,不是兴不兴的问题,而是灭不灭的问题了。 我一直认为,儒家思想发展到后来,好的都没了,剩下的基本上是流毒。它越来越像那块又臭又长的裹脚布,束缚住人的思想,牵绊住了社会的发展,让社会道德越来越堕落。而且把“道德”喊得越响,其虚伪的成分越多! 您千万别误会。现在提倡国学,好像我在背道而驰。我从来不反对读儒家的书。但读书要会读。一部《论语》就2万多字,足够了;有精力,再读读《孟子》,就完全够用了。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却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二千多年的儒家立国,有关儒家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是学海无涯。过去说宋朝宰相程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基本靠谱。那些把“德”理解歪了所谓儒家书籍,读得多了,即使毒不死你,也肯定会累死你! 把人都累死了,还讲什么德? 无“一”之“德”能为德吗? 鉴赏古人书法,或者到一些路边“德”字号的店铺,常常会看到,书法家把店名的“德”字,写成了“徳”。缺了一块,里面的“一”没有了。是书法家以讹传讹,还是意有所指呢? 让我们看看再“德”字右边偏旁的构造:十字下面是个“四”,“四”字的篆体是“目”,眼睛的意思。下面是个“心”字。而中间是个“一”。也就是说,眼睛要看着“一”,心上要装着“一”,那才成为“德”。 “一”在《道德经》中,就代表“道”。《道德经》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下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太极,就是道。这不正是心中有道便是德吗? 道所生的“二”,就是天和地。“三”就是天地之间的那个人。这也与《易经》天、地、人三才之德,恰相吻合。《易经》的64个卦,每卦有6个爻,上面2个爻,代表天;下面2个爻,代表地;中间2个爻,代表在天地间生存的人。 天地是多么的伟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都是《道德经》中的话。天、地、人三才和谐相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延续下去。 按照圣人的指示,生长在天地间的人,就应当向天地学习,效法天地的品德,遵循自然的法则,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生长万物而不言语,化育万物而不占有,作成一切而不居傲。 可看看现实社会中的人,除了圣人之外,又有谁能做到这些呢?天天在高喊讲这道德、那道德,可到处在干缺德的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又有几个年头是有德的呢?眼睛里没有了道,心里更没有装着道,那还叫什么德呢? 德之不存,久矣!也就别怪书法家们,把字写错了。 2016年元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