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抒情散文] 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乡愁记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7 12: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乡愁记忆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元松

   金秋时节,盐亭县黄甸镇龙台村山坳里、平坝上,处处都是丰收在望的稻田。在青山与谷浪中的一大片老宅院,宛若饱经沧桑的老人,笑看一茬茬春华秋实。一步步走近观看,穿斗木结构的古老川北民居若隐若现,飞檐翘角、黛瓦灰墙在树丛、竹林的掩映下,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这就是先后获评中国传统古村落及四川省第三批“最美古村落”的龙台村木龙湾王家宅院。

拆除“百岁楼” 扩建盐亭中学

    王家宅院依山而建,有大大小小80多间房屋,依稀可见川北民居大院的“三进式”构造。目前大多数房屋保存完好,尚有王氏后裔居住。

   “这是在耕作,那是丰收的场景,镌刻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也栩栩如生……”黄甸镇文化干部王怀东指着院内的石、木构件等如数家珍。这些造型精美的构件遭受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部分表面已经斑驳发黑,但图案、文字仍保留完好,传递出丰富的川北传统文化元素和民风民俗。

    “当年的‘百岁楼’那才有气势!”86岁的王止平老人是王明经的侄辈,他指着大院正前方一幢低矮的瓦房告诉记者,此处曾建有气势恢宏的“百岁楼”。王明经在母亲99岁大寿之际斥资盖起三层高的楼阁,取名“百岁楼”,儿时的王止平常跟随村里的小伙伴登上“百岁楼”玩耍。“百岁楼”底层堂屋宽敞,旧时每逢操办红白喜事,可以摆下十几桌酒席。

    “王举人的侄儿当年张罗拆除‘百岁楼’,是为了修建盐亭中学。”王怀东说,他数次考证得知,身为开明绅士的王明经专注于兴学办校,新中国成立后,王明经为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委托在盐亭中学任职的一位侄子张罗拆除“百岁楼”,椽檩砖瓦用于扩建盐亭中学校舍。数十名民工花费两年时间将“百岁楼”拆除完毕,由于当年交通不便,又无车辆运输,只好沿河扎堰放木排,将大量的椽檩、砖瓦顺水漂流至离县城较近的玉龙镇,然后雇请青壮劳力肩抬背扛,翻山越岭搬运至县城修建盐亭中学。

王氏一门三杰 大院文脉相传

    “王家宅院得以保存至今,也是后人对王氏家族‘一门三杰’的敬仰。”王怀东说,龙台村村民多为王姓,为典型的宗族聚居地。经考证,王氏家族祖籍山东莱州府,宋朝初年,王氏先祖王纯奉旨举家迁徙入川,后再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朝后期,王纯之子王武因平叛有功,获封“保国定海”将军,入籍今盐亭县黄甸枣林嘴。据《王氏宗谱》记载,明朝末期,王氏先祖的后代来到木龙湾定居。王家宅院培养出以王文圃、王明经为代表的人才,王明经及两个女儿因才华横溢,颇有建树,被誉为“一门三杰”。

    王明经为清光绪年间举人,其父王文圃曾被朝廷封为“奉直大夫”“直隶州通判”。王明经在民国时期曾任四川省参议会议员、潼川府中学堂校长。1911年,王明经任省咨询局议员,参加了保路运动,加入保路同志会,与罗纶、张澜等人一起,反对清朝廷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的“谕令”,被盐亭县保路协会公推为会长。

   王明经的大女儿王剑清于1997年去世。王剑清在读书期间,受父辈好友张澜及川北红军地下党组织影响,于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调晋察冀边区。王剑清历任华北联大教员,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记者及编辑等职,培养了古华、韩少功、莫应丰、叶蔚林等一批著名作家。

    王明经的小女儿王尔碑现居成都,今年95岁高龄。她是著名女诗人、散文诗作家。历任川北日报记者、重庆出版社编辑、四川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顾问等。

擦亮金字招牌 成为旅游看点

     在龙台村,流传着“驸马山”的传说。相传当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之后,北上陕西作战,一日三餐食之无味。一天,张献忠行军经黄甸境内,在山上扎营时,忽闻风中异香,便差人查寻。随从很快引来一名英俊少年,少年手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张献忠大口吃完,心情爽朗,当即将自己的义女许配给这名擅长烹制面条的少年。从此,这座山就被称为“驸马山”。

    传说无从考证,但当地的手工挂面工艺确实有口皆碑,代代相传。如今,“驸马山”被成功注册成为龙台村手工挂面商标,且远销国内北京、上海、广东、新疆、西藏等地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龙台村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和以蜜柚、西瓜为主的瓜果渐成规模,龙台村人还擅长竹编、弹棉絮等手工技艺。

     在龙台村,有“木龙”的民间传说,也有“真常观”“龙台寺”“笼子寨”等文化遗迹,还有劳动号子、“板凳戏”“打莲箫”等民间文艺,守岁、婚嫁、祭祀、丧葬等古老民俗也一直传承。

    目前,龙台村幅员面积达到2.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9户、609人。黄甸镇党委书记李福和告诉记者,龙台村将对王家宅院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缮,擦亮“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这块金字招牌,使之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附:王剑清姐妹简介:

王剑清 (1922~1998)
  笔名剑清。女。四川盐亭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冀东日报》组长、采通部副主任,天津市委宣传部教育处副处长,《人民日报》记者,《中国青年报》编委、农村部主编,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员,九三学社中央《红专》刊物副主编,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秘书长,《湘江文学》主编,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梦断魂销》,诗集《大自然奏鸣曲》等。《晋察冀文艺史》(主编)获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研究专著一等奖、河北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王尔碑原名王婉容,曾用笔名海涛、非非、浮草、王念秋等。1926年农历冬月11日生,四川盐亭人。1949年肄yì业于重庆南林学院外文系,1951年于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后,曾在《川北日报》及《四川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副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诗作。深受读者喜爱。其中部分作品收入《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等多种选本。部分小诗收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中华诗歌百年精华》等多种选本。1986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顾问、微型诗联谊会会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23-4-7 21:37:32 | 只看该作者
    一处民居,不仅有历史文化,也孕育出红色人物,文章传播满满正能量。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23-4-8 09:2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美村落的故事最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8 06:12 , Processed in 0.1446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