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361308819 于 2015-4-10 15:50 编辑
那年那味 百节年为首。在华夏民族绚丽多 的传统节日中,最盛大隆重,最有民族特色和影响力的节日无疑是春节。 中国人过年,有一项重要的仪式,便是家家户户要在门框上贴春联,曾经读到过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年年难过年年过”,意思是说是否过年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你愿不愿过年,准没准备好过年,年还都是要过的。过去到过年还有“年关”,这一说法,也就是说“过年”对有些人来说是在过一个“关口”。比如《白毛女》里的杨家父女,以及那些和他们一样贫苦的老百姓,要想过年,必须得先应付催租催账的债主。春节期间,人们相见,彼此向对方拜年。春节过后,人们相见,一人说:“你年过得好。”另一个人则客气地说:“年在你那里。”意即能过一个好年,那既是对人的祝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管怎样,那些年过年,穷也罢,富也罢,年味总是很浓的。过年味或许就是人们有期盼。小孩子盼新衣穿,盼花炮放,大人们送灶神,拜家神,盼望年年五谷兴旺,六畜兴旺,人丁兴旺,就在这期盼中,年味越来越浓。 穿新衣 长期以来,成都地区流传着一句歌谣:“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这是一句小伙伴们在过年前拍着冻红的小手,穿着破烂的衣服,跳着露出脚趾头的双脚,高高兴兴唱的一句歌谣。对孩子们来说,过年意味着可能穿一身新衣,或一双新鞋;也可能有一些吃食,比如:炒花生、胡豆,过年的汤圆、棕子等等。但也不是每个孩子,每年都能穿上一身新衣的。 记得儿时,进入腊月后,每天放学回家,我最盼望的便是能听到母亲叫我去量做新衣服。我家四口人,父亲在供销社上班,工资不高。母亲是农民,身体不好。每年工分挣不够口粮,每年都是补钱户。也就是需要用现金交到生产队,买够分口粮应需的工分,才能从生产队分回我们母子三人的口粮,柴火等。所以家里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并不是每年过年我们兄弟俩都有新衣服穿,有时是把父亲的衣服改改兄长穿,兄长的衣服改改我来穿。几年之中,也许就只能有一年我能做新衣服,所以一年四季我能穿的衣服,往往都有补丁。最常见的补丁是裤子的两个屁股上,补两个大大的圆疤,衣服则是肘部打补丁,或是将衣服整体加长。在没有加长以前,由于外面的衣服,遮不住里面的衣服,我们便常常成了县(现)一级干部。 在我上初二那年,我已连续两年没有做过新衣服了。偏偏在学校即将组织的一个演出活动中,班主任老师指定由我作为班上童话剧表演的主角。童话剧的名称叫《小猫钓鱼》,我将饰演主角小猫。那时的学生上台表演可不象现在可以租或做专门的演出服装,也就穿着自己平时的服装,或者自己认为最漂亮的服装。可我当时最好的衣服,补丁最少的一件灰衣服却早已不合身,母亲在衣服下摆和袖口处为我加长了约20公分,但加上去的衣服颜色却与原来衣服颜色相差很大。这次演出是我读书七年来唯一的一次,这个节目也是我班唯一的一个节目,据说是本次演出中唯一的一个最有情景的表演。在接到演出任务后,我每天加紧和同学进行排练,忙着背台词。回到家里,我故意在母亲能听到声音的地方大声背诵台词,以引起母亲的注意。果然,母亲听我不像在背诵课文,便问我背的什么?我告诉了母亲,并对她说,老师说要重视演出,其实我是想说我没有合适的衣服。但母亲只是叮嘱我好好准备,也许并没明白我的意图。无奈我在演出时,只好穿着那件加长款的早已洗去本来颜色的衣服,完成了那次演出(我学生时代的唯一一次)。整个表演过程中,我总觉得同学们在议论我的衣服。同演的几个同学衣服都没有补丁,有一个女生穿的还是家里专门为她赶制的新衣服——油绿色的灯草绒衣服。 现在我当然不会在新年来临时,再如儿时那样渴望新衣服,但每次过年,我还是会想起我穿加长款衣服的那一幕。如今人们生活日渐富裕,早已迈过了温饱这一关,在全民奔小康了,但我想当我们打开满满的衣橱,矛盾着,拿不定主意应该穿哪一件衣服时,是否也应该回过头去,想一想我们曾经仅有的几件衣服?当我们的衣服仅仅穿了一次,两次,甚至一次也没穿就因不喜欢而压到箱底时,是否也该回过头去想想我们曾经打满补丁的衣服?或许,在这回往中,我们就能找回一些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