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节外生枝,另造类比【转载】
有时,诗人正在描写的景物或叙述的本事一时难以找到一个能让自已满意的结尾,此时若草卒(率)了事平铺直叙信手收结,则可能前面的苦心经营立马泡汤,坏了一腔诗思。有写作经验的诗人,此时会绕一个圈子,抛开本事,脱出话题,或另造类比之事暗渡陈仓,或倒插一个趣味横生的情节巧妙迂回。总之,属于节外生枝,诗人蓄意安排一个具有暗示性的结尾,目的在于精减叙事而增添厚味,以便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且看施肩吾的《望夫词》:
手热(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望夫词写的自当是妻子思念在外(出征?经商?赴考?)丈夫的情感。有意思的是,这施肩吾是一位道士,但他此类情感浓郁的七绝却写的很有人情味。……这诗写到这里再顺着主干往上伸展似乎也写不出什么名堂,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安插一个“桥头卖卜人”来点眼结穴。卖卜人与思夫女有何相干?诗人顺手扯来,原来是要一个暗示性的结尾:也许这女人思夫盼夫急切,乃向桥头摆摊的算命老者求卜,这卖卜人信口胡诌断其丈夫某时其日定有音讯到家,女子信以为真,却左等右等等不到丈夫的半点消息,盼望落空的苦痛乃导致女子对算命人的怨恨。你看,一句节外生枝的结尾,暗示着复杂的故事情节。当然,这情节的精 与否,全在读者自已的想像了,但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今人林锴有一首《宿武夷庄》曾获1992年首届全国诗词大赛二等奖。诗的妙处全在结尾一句,用的也是节外生枝的手法。其诗曰:
幔亭峰下雨睛初,玉女当门画不如。 半壑丹枫明似火,晚窗补读未烧书。 ……直到诗人兀的笔锋一扫,把自已带了进去,也成了既独特又有联系的一道风景:秋窗晚读。说独特,是诗人用了“补读”二字,说有联系,是诗人手中所读的“未烧书”显然从第三句的漫山遍野的“火”联想牵出,这个结尾或许暗示着这样一个情节:诗人入住山庄时,竟意外地从山庄主人的收藏中见到珍贵的“禁书”,即本该被查抄烧毁的但侥幸逃过了“书劫”的书。诗人应当是知道有这书但一直未能谋面,所以方用“补读”二字。历史上的“书劫”,大的可举秦始皇的“焚书”以及文革的“破四旧”。如此一联想,诗人这结尾由于暗示着一些故事而引人生发无穷的感慨。这正是节外生枝结尾的艺术效果。 ……
烟岛 烟岛幽林人迹无,吟诗聆乐效先儒。纵然虫鸟偷听去,不解经营告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