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4-12-9 07:05 |
---|
签到天数: 91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8#
楼主 |
发表于 2016-2-1 18:31:13
|
只看该作者
前南斯拉夫战争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不愧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经典,如同中国的反特间谍片,但敌我斗争更为错综复杂,战斗场面紧张激烈,不输于当今的战争警匪片。也曾让许多少人热血沸腾,“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更是耳熟能详的台词。
影片拍摄于1971年,当年正是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起义三十周年,影片的拍摄可以说是应景之作,也可以看成是前南斯拉夫的主旋律影片,可虽属主旋律题材,但它却融合了很多商业电影的元素,有战争、间谍、打斗、枪战、爱情……悬念层出不穷,可谓动作片的百科全书。影片的导演哈·克尔瓦瓦茨是前南斯拉夫著名的电影导演,他非常受前南斯拉夫电影界人士的尊重,前南的著名演员都愿意演出他的作品,哪怕是一个小角色。克尔瓦瓦茨的作品和中国观众见面的共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游击飞行中队》四部。不过克尔瓦瓦茨在电影里保卫了萨拉热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能这样,在波黑内战期间,作为一个穆斯林的克尔瓦瓦茨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最后饿死在萨拉热窝……
在影片中,前南大部分著名演员都参与了本片演出,无论是扮演瓦尔特的日沃伊诺维奇、扮演吉斯的萨马基奇、扮演假瓦尔特的保杨尼奇吉德拉还是扮演德国间谍的巴西奇都是前南当时最著名的电影和戏剧演员,但是他们都汇集在这一部电影里,可见导演克尔瓦瓦茨的个人魅力。
影片在我国公映后,三十余年来,有数亿的中国观众通过电影、电视和影碟欣赏了这部经典,恐怕连影片的创作人员都想不到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会有如此多的观众,这恐怕也是创下世界记录了。
主要演职员生平:编剧及导演
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HAJRUDIN KRVAVAC,前南著名导演。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生于波黑,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共执导过40部电影,编写过20多部电影剧本。《桥》也是他导演的。克尔瓦瓦茨是生活在波黑地区的穆斯林,非常遗憾的是,他的晚年比较凄凉,波黑战争期间的1992年12月,他因饥饿在严冬中的萨拉热窝悲惨地死去了。
插曲作者:博扬·亚当米奇BOJAN ADAMIC,前南著名作曲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于斯洛文尼亚,九十年代死于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
扮演者:瓦尔特:维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VELIMIR BATA ZIVOJINOVIC,1933年出生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KORACICA。科班出身的塞尔维亚功勋电影演员,年轻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毕业后从事话剧演员工作,1955年,首次在拉多什诺沃科维奇导演的影片《帕夏的最后一个节日》中扮演角色从而一举成名。从影半个世纪来,他一共参与了200多部影片的拍摄工作。成为南斯拉夫最受欢迎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参与既有现实题材的影片,也有表现游击战争的影片。1972年,他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出色表现为他赢得了南斯拉夫全国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金舞台奖。日沃伊诺维奇善于塑造各式各样游击队员的形象,也曾扮演过革命者、工人、农民等角色,甚至还反串过女主角。在南斯拉夫,日沃伊诺维奇享有“传奇式的游击队员”和“南斯拉夫银幕虎将”的称号。 与他卓越的演艺生涯“不相称”的是,“巴塔”的绯闻很少,可称得上是南斯拉夫“德艺双馨”的楷模。“巴塔”今年76岁,妻子朱莉雅娜是一名舞蹈演员,与“巴塔”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女儿是一名语言学家。目前,“巴塔”已经有6个孙辈,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成名后,“巴塔”并没有忘记哺育过他童年的小村,不时带着全家回去看看。今天,他在老家科斯迈伊还有一栋面积虽不很大,但很漂亮的房子。“巴塔”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电影演员,同时也是塞尔维亚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之一。近年来,“巴塔”一直作为塞尔维亚议会议员,活跃在南斯拉夫政治舞台上。 1990年他第一批加入了塞尔维亚社会党,近年被选为该党副主席(该党主席就是大名鼎鼎的米洛舍维奇),开始有了施展政治抱负的更大空间。日沃伊诺维奇在此前已经担任塞尔维亚议员将近20年。2002年8月他被推举参加塞尔维亚总统竞选,但以失败告终。用他的话说,人们喜欢演员巴塔,而不是总统巴塔;“由中国观众投票”,他才有机会当选。“巴塔”曾十次访问中国,称“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可见他在中国的影响力。最近一次是2007年。
吉斯:留比萨·萨马尔季奇LJUBISA SAMARDZIC,塞尔维亚人。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出生于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九十年代他和他的儿子成立了一家电影制作公司,在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和塞尔维亚受到制裁期间拍摄了许多很好的作品,成为驰名欧洲的导演。
钟表店老板,老游击队员谢德·卡普丹诺维奇:拉德·马尔科维奇RADE MARKOVIC,塞尔维亚功勋演员,贝尔格莱德演艺学院教授。出生于1921年,依然健在。
苏里:斯洛博丹·迪米特里耶维奇SLOBODAN DIMITRIJEVIC,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于塞尔维亚,九十年代初死于贝尔格莱德。
假瓦尔特康多尔:德拉哥米尔·博扬尼奇·吉德拉DRAGOMIR BOJANIC-GIDRA:上世纪二十年末出生于塞尔维亚,八十年代死于贝尔格莱德。
抓捕游击队员未果反被瓦尔特套出卧底名单的阿克瓦里斯少尉(《桥》中打入游击队内部的猫头鹰):雷利亚·巴希奇RELJA BASIC:克罗地亚著名演员及资深政治家。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生于克罗地亚。克独立后曾担任众院议员。曾被联合国聘为“国际和平大使”,现已退休。
被吉斯狠抽耳光并被假瓦尔特打死的女叛徒米尔卡:内达·斯帕索耶维奇NEDA SPASOJEIVIC,1940年出生于塞尔维亚。1980年死于贝尔格莱德。
开摩托营救伊万的游击队员马里什(《桥》中被德国人打死在水塘里的班比洛):
伊哥尔·加洛IGOR GALO,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于塞尔维亚。现为克罗地亚著名导演暨演艺家。
被假瓦尔特打死的游击队员布兰科:法鲁克·贝哥里FARUK BEGOLI,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出生于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2003年因肺癌死于科索沃佩奇。
夜袭德军军车场的游击队员布尔吉(钟表店老板女儿的男友):弗拉丹·米拉希诺维奇(又名弗拉丹·霍列茨)VLADAN MILASINOVIC(HOLEC),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于塞尔维亚,1993年在洛珊矶死于癌症。
打入警察队伍的游击队员斯特利(《桥》中的曼奈):约万·亚尼契耶维奇JOVAN JANICIJEVIC,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于塞尔维亚,八十年代末死于塞尔维亚。
为游击队员伊万做手术并与斯特利接头的米尔科维奇医生(《黑名单上的人》中的克吕格尔少校):斯泰沃·济贡STEVO ZIGON,出生于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功勋演员。二战期间蹲过纳粹集中营(原因不详,犹太人?抵抗人士?)并在其中学会德语。战后定居塞尔维亚。2003年因心脏病死于贝尔格莱德。
瓦片中的三个反角,全是正宗的德国佬。
冯·迪特里施的扮演者,《桥》里面的霍夫曼博士,名叫汉尼欧·哈塞HANJO HASSE,1983年在前东德瓦尔肯塞去世,享年63岁。
哈根中校的扮演者,《桥》中的第531山地团团长马克·冯·费尔森上校,名叫威廉·科赫-胡格WILHEM KOCH-HOOGE。2004年在统一后的德国首都柏林去世,享年88岁。
比肖夫上尉的扮演为罗尔夫·勒梅尔ROLF RÖHMER,原名罗尔夫·施普雷希特SPRECHT,出生于1935年。该演员的结局与其在瓦片中扮演的上尉差不多,他于2000年死于一场车祸——不过不是开往维谢格拉德的火车,而是德国高速公路上的汽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