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律体新诗——新诗苑中的奇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1 09:11
  • 签到天数: 4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6:5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格律体新诗——新诗苑中的奇葩
    ——兼谈李一凡格律体新诗《高粱晒米的季节》

    去年九月,我来到高密。那满坡绿如城郭,红若云霞的高粱地吸引了我,激荡起汹涌的心潮。历史的画卷一幕幕舒展,高亢的民歌铿锵地回响。有烽火,有硝烟;有官治,有民怨;有红旗,有夯歌;有梦想,有呐喊!高粱晒米的季节,永远给予人们希冀和期盼,长人精神!于是写了这首拙作《高粱晒米的季节》。
    这首诗歌是以格律体新诗的形式创作的,我觉得它与其他新诗形式相比,更有利于创设古今通达的壮阔优美的意境,表达复杂,含蓄,朴素,荡漾,浓郁的乡村情结。节奏疏密有致,音韵和谐飘逸,行文骈散交错,吟诵顿挫抑扬。
    新诗,发展到今天,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 1.自由新诗 ; 2.韵式新诗; 3.格律体新诗(包括仿古诗);4. 微型诗;5.散文诗等。其中格律体新诗,指规律性押韵且音步节奏对称的新诗(具体创作规范参见:http://www.gltxs.com/thread-4-1-1.html)。不过在格律上模仿古格律诗,却在平仄韵律上不做严格要求。
    歌咏岁月,一言难尽,当然组章为佳。全诗共设五章,组合不一,各有韵味特色。首章权作序语,引领蓄势,由近及远,涵盖全篇。

    高粱红了,沸沸扬扬的云霞
    城郭绿了,祖祖辈辈的故事
    劲道的骨节上,坚挺着如诗的梦魂
    爷爷的烟窝里,闪烁着火红的日子

    本章共四句,1、2句和3、4句两两对称,由景入情,喜悦与沉吟交织,水墨与诗韵同现,虚实相生,音画同在,简洁明了,提纲挈领。就文字组合而言,形成“二三”对“二三”音步节奏和“ABAB”式的韵步格律。然而上下错落有致,遣词有别,既整齐又不单调,浅吟轻唱,娓娓道来。动词,形容词和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节奏感。

    第二章设置三个诗节,每节四句。音步和韵步各不相同。

    牵动秋风,轻轻的飘。热了田园,暖了四季
    一声呐喊,穿破流云,陨落故土。陡然西去
    草绿花香,山坡溪水,荷盖牛羊,流淌记忆
    儿时的梦,欣喜游走。红了双眼,酸了泪滴

    纵然前世约定,洒在青纱帐头,季节的流星雨
    涮洗不尽羞辱,割舍不断困惑。蜂拥的静夜思
    疯长,岁月的毛发。拳拳誓言,催动回归的脚步
    刷新,红尘的年轮。一曲悲歌,凝成庄严的手势

    聚亦可,散也罢。玉壶冰心,半瓢老酒
    情未了。心先动,明月作舟,长叶作楫
    数落南来北往,悠悠风帆,醉倒迢迢陌路
    一支古老歌谣,蒸腾酝酿,溢满甘醇淋漓

    自这一章开始,诗歌各章形成一种“起转承合”的格局。故土的岁月维系前世今生,儿时的梦幻依然历历在目。神秘的青纱帐曾给祖祖辈辈的庄稼人带来无数的念想和期盼,也给人们留下过辛酸和困惑。满坡的红高粱啊,你是香甜入饥的粗茶淡饭,你是甘醇浓烈的老窖烧酒,你是哺育我的乳汁,这片土地,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如此一咏三叹,激越回环,让人千感百结,潸然动容。就文字表达来说,此章偏用短语组合。首节各句分别四个二音步短语,简洁明快,节奏急促。第二诗节1.2句与3.4句各为对称,音步亦作了相应调整,形成“三三二”和“一二二三”两种节律,用来表达复杂纠结的内心感情。第三节的节奏是“二二”对应和“三二三对应”,进一步加强怀念的炽烈真切情感。这一章顺承前章依然大致用“一七”韵,着重表达留恋叹惋的心情。

    第三章两节,每节五句,节与节之间形成文字对称。

    门前坎坷多多,堵在旧毡帽的心头
    能有多少油水,眼看着多收了几斗
    张大的眼睛,编织着愁,爹娘,婆姨,病妞
    一声吆喝,重见天日的感觉,正是时候
    亮了青山,绿了碧水,日子注定了盼头

    草儿发芽节口,如细雨滋润山沟
    暖透个个春梦,似鱼儿在水里游
    惬意的目光,畅快的流,父母,姑娘,媳妇
    荒凉土地,植入城里的繁华,漫山碧秀
    红了农家,火了村寨,一脸微笑的宽厚
    这一章的重点在于转换诗歌的情境,让忆旧转为履新,让伤感变为矫情。岁月的诗篇在于弘扬正能量,新时代的步伐带来广大农村的社会变迁,红高粱的故事正酝酿着清新的芳醇。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一声吆喝,重见天日的感觉,正是时候”,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亮了青山,绿了碧水,日子注定了盼头”,扶贫攻坚让世代贫困的山沟“暖透个个春梦,似鱼儿在水里游”!这一章开始换韵,句句押由求韵,给人一种开怀舒心的感觉,前后对比强烈!节奏也舒缓适当,抑扬有度。

    第四章承接上文,以欢快的笔调,整齐的音步音韵形式歌唱新时代新农村。高粱晒米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万紫千红,幸福满园。诗歌这里有面有点,有概述有特写,动静结合,声色味俱全,一幅幅新农村的崭新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两节次骈散相间,节奏整齐而又灵活,韵脚改为欢快响亮的言前韵。

    乐掬一捧泉水,畅饮夏日清凉,立马回头
    翘看秋风萧瑟,炊烟滚动酒香,四野红遍
    歌声处,红纱起伏,白衫踊跃,车流马鸣
    扯出十里清馨,倒映漫坡朝霞,遥遥一线

    谁家细妹嫁了,一路红花顶戴,唢呐笙箫
    铺开山乡笑语,回荡田园瓦舍,长鼓短鞭
    日摇坠,玉兔东升,灯火千重。垂髫白发
    招摇玉树临风,唱红岁月幽梦,花枝招展

    组诗的最后一章在于收拢合成。共四节,三句一韵,句子相对较长。

    山路,清泉,荷塘,炊烟。喜听闹翻树树鸟鸣
    叼来金秋灿灿,飞过多雨的季节。月辉飘香
    羞涩的红穗,小村醉了,谁家的孩子,笑声真甜

    田野,星月,秋风,云霞,尽管粒粒血汗种下
    柔情春华秋实,拨动山里人心弦,山水潋滟
    豆棚瓜架下,举杯笑谈,乡村金凤凰,好个舒坦

    一路欢歌,青草绿荫舞蹁跹,城里打扮
    南腔北调,唱出人间欢快,舒悦心和顔
    果香招来八方客,做得神气老板,新鲜

    皓月当空,笙歌何须尽竹管;笑语一片
    呼云布雨,摇转山水紫气,凭十分肝胆
    锦绣山庄金如意,真个花好月圆,蜜甜

    诗歌的收束没有采用豹尾式拔高升华,没有采用留白式故弄玄虚,也没有用画龙点睛式故意张扬,而是通过浓墨重 的现实生活的描绘,完成新旧时代的鲜明对比,特色社会主义给广大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真情实惠,让一个红高粱的季节充满人间的欢快和无限的向往。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正是中国梦的实质所在!就文理文法来讲,这一章可分为两层:1.2诗节和3.4诗节各为一层。1.2节皆属散句,而两节又构成骈体,语言朴实灵活,兼语义轻度跳跃,庄稼人的口风,乡下人的习俗,让人感到亲切,宽厚,欢快,耐品。3.4诗节行文更齐整些,上下对称,音步错落有节,韵步呈“ABB”式,继续押言前韵,响亮而悠长。
    这首组诗虽然磅礴大气,意境开阔,画面感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从整体感觉看,还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应该是一般格律体新诗的通病。另外个别韵脚仍可调整,如第二章的第二句“陡然西去”押“一七韵”的“V"韵,与”i“只属近韵等。
    格律体新诗是新诗创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可以说它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诗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创新。它既有新诗的白话,自由,形式多变,语言随意等特点,更有音步,韵步,押韵和骈散相宜的格局要求。应当着重指出的是,格律体新诗首先应该具备诗歌的一般形式和特点,既是:1.分行排列;2.饱含真情;3.立意新颖;4.联想自然;5.跳跃自如;6.凝练集中;7.节奏和谐;8.形象生动;9.意境优美;10.虚实相生。可惜当今不少所谓格律体新诗却喧宾夺主,过分强调其形式,而忽略了格律体新诗的本质,这是对与格律体新诗的极大误导,尤其一些专业网站和刊物应引以为戒。
    愿格律体新诗在新诗苑中争奇斗艳,茁壮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7-3-7 15:17:19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一凡老师的佳作,思虑良多。当今诗坛的发展,早已向散文化,自由化,随意化延伸下去。难怪中国诗词大会一出,既刻挑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弦。我是读着郭小川的诗喜爱上文学的,那一首首对仗工整,押韵贴切,意境深远的诗句感动着我。今天读了一凡老师的作品,又感到那么熟悉与亲切。李老师深得了郭小川前辈的精髓,实在是赞叹与佩服。望李老师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点评

    问好朋友,谢谢支持与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1 09:11
  • 签到天数: 4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7:00:27 | 只看该作者
    常海云 发表于 2017-3-7 15:17
    读了一凡老师的佳作,思虑良多。当今诗坛的发展,早已向散文化,自由化,随意化延伸下去。难怪中国诗 ...

    问好朋友,谢谢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5 05:57 , Processed in 0.08610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