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1-27 11:13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王凤雨 于 2019-8-31 09:46 编辑
塘沽轶事 海河中的行船
五六十年代海河中有很多的行船,基本可分为无动力的木船和有动力的铁船两种。
木船有渔帆船、舢板、小划子、小帮摇、木船、木槽子、挎子、盐槽子,等。这些都是没有动力的木船。
渔帆船是靠风为动力吹得渔船行走。过去渔民出海打鱼就是驾驶渔帆船捕鱼维持家计,那时渔帆船出海全靠天气吃饭.没有天气预报,全靠渔民自己的经验来预测天气,去出海捕鱼.遇上特殊天气,风大浪高的情况很是危险,发生翻船,船毁人亡时有发生.渔民们真是不容易啊!
我看见的是海河中扯起风帆的渔船,在河中行驶向河口驶去出海的情况,尤其是那顶风逆流的时候更是引人注目。只见那逆风的帆船走着“之”字型的路线,从河这一边斜叉地向对岸驶去,即将到对岸前,渔船上的舵手和船工紧张有序地相互配合忙碌着,掌舵大转弯,拉动风帆转换方向与插挡水板,使船大转弯后继续行驶。利用斜面风向吹动风帆前进的行船,渔民称为“滑戗”,这是渔民们在劳动中发挥智慧的创造。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大沽成立了渔业队,添置了机帆船,还有了天气预报,渔民出海捕鱼就有了安全保障.
舢板、小划子、小帮摇【小舢板、小划子,我们大沽人的称谓】均是人力摇橹推动木船行走。
海河湾东南岸是东沽渡口“三块板渡口”,西沽有水线和后关两处渡口,它们是连接大沽与塘沽的水上交通要道。那时候渡口的渡船就是长约二、三丈的木制“舢板”,每船可装二、三十人,渡口人用木櫓摇船渡河,人多的时候两条舢板来回对开。舢板船后右尾帮上固定一个外露长约一寸多的铁制圆头顶,它的上扣长櫓中上部硬木挖成的凹槽,铁圆头顶与櫓脐【凹槽】形成耦合状态,它们之间可涂抹些黄油起到润滑作用。櫓长两丈多长,下部櫓扇在水中,上部櫓柄端下固定一铁环挂一铁钩,下接连绳固定在船后右侧。持櫓的船工站在船后,左手持绳右手扶着櫓柄在胸前,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稳身体,前推后拉摇动船櫓而拨动水流使船向前行进。持櫓人推力或拉力的大小变化,把握着渡船行驶的方向。在河水平静无激流时,船工一推一拉地摇橹,随着“吱扭”、“吱扭”那有节奏的绳环声,他那整个身躯、腰腿活动得像舞蹈一样,轻松、爽意地摇橹行船。但是,到遇有风雨、河水因潮落有急流时,船工摇橹就得打起十分的精神摇橹,此时持篙代缆的船工也得到船尾去帮助摇橹,去对付急流、逆风推船不走正路的情况。后来,渡口逐渐地淘汰了这样人工摇橹的木制舢板渡船了,改成有蒸汽轮机或柴油机动力的铁制渡船了。
过去大沽地区人们的生活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是靠海河木船运输而来的。如:人们吃的粮食、蔬菜、酱醋茶,生活用品,烧火的燃煤等等,是靠木船运输运来的。沿河岸边都有简易的码头,由木桩连接跳板就是小码头,停靠上就可把货物沿跳板抬到岸上卸货。
我们家门口北边几十米海河边上就有一个跳板码头。因那时饮用海河水,就在涨潮时沿着跳板去挑水上岸到家,倒入存水缸里进行沉淀后,才可用于饮用和生活用。也有离河远处的人在跳板码头挑水上岸,再把水倒在水车里,拉倒远处去卖。河沿东边【三道桥沟沿】经常停靠木船或火轮。
运输物资的木船大多数是舢板【有大小之分】,是用人力摇撸而行的。摇舢板这可是又要技术还要卖力气辛苦的体力活,空载或者顺风顺水时很是轻便,重载时再加上顶风逆流时,那必须得卖大力气了。
其他的没有动力的木船、拖船、木槽子、挎子、盐槽子等是由有动力的拖轮或小火轮拖动而行驶的。盐槽子是在驳盐沟里运盐的木船,由小拖轮拖带往返于盐场各分场到盐场坨地之间,运输各分场生产的食盐(氯化钠)。
过去铁制的船大部分都是烧煤的蒸汽轮机为动力的货轮、客轮、火轮【海建号海康号清淩号开淩号等】、小火轮、另外还有没有动力的铁驳船。现在铁制的船基本都改成以采油机为动力了。
那时冬季进了“九”以后海河就开始结冰,渐渐地封河了。最冷的时候,”厚厚的冰层把海河盖上了“盖”,人们可以从厚厚的冰层穿过海河到对岸。但是,在我们塘沽还有港务局三区码头停放的几千吨的货轮要卸货或装货,对此还是要保持从新港船闸到三区码头河道的畅通,这任务就需要由破冰船来完成。
比如:“清淩号”、“开淩号”就是疏通河道的破冰船。孩童时我家住在大沽,冬天在河边经常可以看到铁皮的火轮【实际是破冰船】在海河中来回地撞压河道中的冰块。尤其是撞不开时,船就沿着河道后退到很远,再开足马力向前冲去,使船骑到冰上利用船体本身的重量把冰层轧开。其主要目的就是保障河道的畅通,那是因为当时天津港务局的三区作业码头还在塘沽火车南站南边的沿河边处。
塘沽内河航道运输
内河航运,货运有四五千吨的货轮行驶到塘沽南站对过的港务局三区码头,进行装卸,也有吨位小的货轮【吃水浅的】可以开到天津台儿庄路河边码头。客运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轮船如:“民主十【十一】号”或者是内河客运的“挎子”,以及海河两岸的摆渡。
塘沽南站斜对过海河边有内河航道客运码头,海河外滩河边处也有内河航运码头。
东沽三块板渡口南处有“仪大码头”,客运就有去津的【终点在天津台儿庄路海河边的客运码头】“挎子”,用小火轮挎着一边的木船,木船上有遮盖的棚盖,人坐在船内到沿河两岸的地方或到天津。
看那各种行船与疾驶的火轮在河中飞快地行驶,船头把河水劈开波浪向两边分去,击得木船摇摆,冲击河的两岸飞起浪花。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们这里交通运输大多数是汽车了。海河里运输的行船几乎没有了,现在这样情景 或许将来海门桥和开启桥不在开放时,就再也看不到了,因为河中没有或少有行船了。河面上光光的,海河边已经听不见河中轮船的汽笛呜呜的响声,很少看见行驶的各种船只繁忙的景象了。现在为什么不能运用海河这条大河的行船,来提升运输、旅游和客运结合的发展趋势,为我们天津,塘沽的海河增加更加美丽的色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