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商隐现象”是对文学传统的一个挑战 1、首先是对文学创作的一个挑战。 一个人在16到19岁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大概都可能是诗人吧。但是无论如何,那些比较平庸的创作在李的诗歌面前,应该感到非常惭愧和惊讶:为什么李在一千多年以前,竟把汉诗写到那么好的程度? 2、其次,李的诗歌是对文艺理论、意识形态、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教条主义、至今仍然存在的文学的狭隘性的挑战。 譬如说创作方法。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所谓写实、写意;赋比兴很难说是创作方法,更接近文体。而西洋的那一套创作理论用来研究李商隐总觉得不够用,西洋的分得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等等。李的诗(指抒情诗、无题诗)里则好像什么都有,有的句子非常写实,有的句子却非常虚。还有用典,中国作家用典非常之活,西洋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3、李的诗歌对于接受美学也是一个挑战。 长期以来在中国处于主流的意识形态是贬低李,但很多杰出人物又非常偏爱李商隐,例如毛泽东,还有郁达夫、张爱玲等等。 李商隐提出的挑战特别有意思,譬如说到懂不懂的问题,一般人认为李的诗难懂,可恰恰是这一类所谓难懂的诗家喻户晓。他的政治诗咏史诗并不家喻户晓,而家喻户晓的却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如果说不懂,难道大家都在爱一些他们不懂的东西?不懂偏偏成诵,不懂偏偏普及,这是一个很值得一思的现象。 对待文学,对待诗歌,和阐释同样重要的是感受。 我国昆曲《牡丹亭》去德国演出,德国的演出经纪人坚决拒绝在演出同时打幻灯,他们认为这是对艺术的一种侵犯和侮辱。他们只同意发说明书,让观众明白故事梗概。因为人们是来感受中国情调,未必要弄清每个细节。 王蒙出国经常被邀请参加朗诵会,就用中文,没有翻译,有时一个会上有五六种语言的朗诵,但是大家还是可以有所体会,有所交流。 李商隐的诗歌不是无有解,而是无限解,每个读者都可以简单地解。 4、李的诗甚至对文学史也是一种挑战。 李商隐现象的出现,使人感到有些突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可以找到与他的诗在某些方面相似的诗,但他的诗却又显然不同。 《红楼梦》还多少能查出些渊源来,而李的诗的出现、其中体现出的艺术主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用传统的阐释语汇,风骨、意境,这些词语用滥了,也就失味了。如果用很洋的分类法,也显然不够。
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一套东西,不是苏联式的,就是西方式的,再不就回到金圣叹的路子上了。如果搞批注评点,我们现在恐怕还不及金圣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