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5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世说新语札记》(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9:59: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读《世说新语》札记                         平原君
    之一   汉晋人好驴鸣                                                                      

           读《世说•伤逝》有关于喜好驴鸣的三条资料:一、东汉名士戴良之母喜听驴鸣,于是戴良常学之,以悦其母。二、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出殡时,曹丕和朋友参加葬礼,最后曹丕提议:“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三、晋王武子去世后,其生前好友孙楚去吊唁,因王生前喜好孙楚学作驴鸣,所以孙楚恸哭完了,又为老友学驴鸣。
          从东汉到魏晋,为什么会有此风尚?驴鸣蠢浊,有何可悦,竟然引得名人、名士都如此倾倒?须知,曹丕当时已是魏王太子,身为五官中郎将,竟也学作驴鸣。以今人视之,简直有点匪夷所思。有的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一种与气功近似的养生方法——驴叫的特点是声调高亢而悠长,学驴叫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运气,这或许对养生有益处。但这种说法也没有什么根据,只是猜度之词,而且在历代有关养生之类的典籍中似也没有记载。
        这是仅见于《世说》一书的记载,在下读书不多,不知其他典籍有无类似的材料?愿博学之士能再提供一些,以见古人生活之风俗趣味。
    之二
    王述的贪贿理论

           王述在《世说》中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出身太原王氏家族。其父王承,官东海太守。东渡后为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人。大概因为父亲死得早,王述少年时候家境比较贫寒,求试宛陵令。品藻篇47孝标注引《中兴书》曰:“述之为宛陵,多修为家之具,初有劳苦之声。丞相王导使人谓之曰:‘名父之子,屈临小县,甚不宜尔。’述答曰:‘足自当止。’时人未之达也。”《晋书》也有同样的记载,王述为宛城令时贪污受贿营治家产,民有怨言,为州司所检,有一千三百条。丞相王导对其劝阻,王答“足自当止”。后来果然变得“屡居州郡,清洁绝伦。”(《晋书》本传)“后屡临州郡,无所造作,世始叹服之。”(《中兴书》)王述贪足后是否真的变得“清洁绝伦”,正史上褒扬的话大多是认不得真的。《世说》中,简文帝就称其:“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赏誉篇91)《晋书》本传中,庾亮谈及王述说:“怀祖(王述字)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所谓不淡荣利、旷淡不及云云,就透出了这位王大人并非那么像正史上所说的那么“清洁绝伦”、“世人叹服”。
           即使王述的贪贿“足自当止”是真的,难道因为家贫有所不足,就可以贪污吗?再说何谓“足”?什么时候“止”?“足”是一种自我感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满足了,可石崇、和珅已是富可敌国却仍不满足,怎么办?或者魏晋人物多狂狷怪诞,或其思维方式与今人不同,说不定真的能“足自当止”。反正现今的贪官没听说哪个“足自当止”。一些贪官都贪到数亿元人民币了,怎么还不知足呢?按我们小民想来,贪了这么多钱,买了多所豪宅,买了多辆豪车,有了多个情妇,手中的钱财足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该知足了,该停止了。可他们还是没有住手,继续贪。为什么?因为“足”是没有标准的,也是没有止境的,“自止”自然也就不可能了。古人云:“欲壑难填”,诚哉斯言!


    之三
    竹林七贤中的“俗物”——王戎

           提起竹林七贤,人们就想起魏晋的名士风流。其实他们七个人(阮籍、嵇康、陕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性情、操守、风格并不相同,也并非个个倜傥风流。譬如王戎,同为七贤的阮籍就讥讽他为“俗物”(魏晋时期‘物’也指人,但此处我以为还是指物,方显示出调侃的意味)。有一次 嵇康、阮籍、山涛和刘伶在竹林饮酒,后来王戎也来了,阮籍就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世说》孝标注引《魏氏春秋》亦称:“时谓王戎未能超俗也。”
           王戎“俗”在何处?俗在嗜财如命。《世说》俭啬篇里9则记事中王戎就有4则。身为司徒的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他积聚的钱财,不知有多少,每天晚上与夫人烛下以象牙筹算计家资,老是感到不足。他女儿借了他的钱,时间久了还没还,每当女儿回到娘家,他就没有好脸色。一直等女儿把钱还给他,这才高兴。他侄子结婚,他送了一件单衣,过后又要了回去。他家的李子树很好,卖李子时他怕别人会得到李子树种,卖的时候就把李子核钻了。(这个记载我有点怀疑,李子果肉鲜嫩,果核坚硬,古时又没有电钻之类的利器,如果手工把李子核钻破,那李子还不钻烂了?还怎么卖?或者卖的是李子干儿,那样钻核比较容易些。)而他自己生活却很简朴,所以当时人们称他有“膏肓之疾”。这哪里还像个朝廷重臣?更没有半点名士的风流!倒是活脱脱一个乡下土财主,用时下的名词就是一个大“土豪”。
          王戎不仅没有名士的风流,似乎还有点儿道学气。《世说》惑溺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王戎(王戎袭爵安丰侯,故称)的太太常常用“卿”(即“你”,魏晋时用于同辈间的昵称)来称呼他,他就告诉太太说,不能这样,这样是对我不尊敬,以后不要这样称呼。他太太说,因为我亲你爱你,所以才称你为“卿”。我不称你“卿”,应该谁来称你“卿”?看来倒是这位王太太很开通、很时尚、也很浪漫,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卿卿我我”的典故。另据伤逝篇4云:“王戎丧儿万子”,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曰:“戎子绥,欲取裴盾女。绥既蚤亡,戎过伤痛,不许人求之,遂至老无敢取者。”这样霸道无人情的恶行,比之宋明的假道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说王戎一点名士气味也没有,似也不客观。《世说》有关他的品题、评价只是笼统、空泛的两个字“简要”,如何的简要,没有具体的记述。《晋书》本传说他“任率不修威仪,善发谈端”,稍稍有点名士味。


    之四
    喝酒喝掉了脑袋——“三日仆射”周伯仁

           周顗,字伯仁,袭父爵封武城侯,故《世说》中又称其为周侯。是东晋时代的朝廷重臣,也是当时的大名士,在当时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名噪一时。
    其实周顗似乎有点儿浪得虚名,名不副实。检阅《晋书》本传,周顗在经国治民方面,并没有什么实绩。曾被任命为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刚到任,就被叛乱的流民打得狼狈逃窜。幸亏陶侃派兵相救,才得幸免于难,逃到豫章依附于王敦。回到京都后,任吏部尚书,不久又以醉酒为有司所纠,白衣领职。后又加拜太子少傅,顗上疏辞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这几句话倒也算是由衷之言,不全是自谦之词。当时就有人对他颇有微词。有一次王导与朝士一起饮酒,曾举琉璃碗对周顗说:“此盌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世说》排调篇14)用以讥讽周顗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才干。谢鲲(字幼舆)也曾说:“卿类社树,远望之,峨峨拂青天;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 (《世说》排调篇15)讥讽他名声虽好,却行事龌龊。就是他二弟周嵩也不看好他这位老兄,称其“志大才短,名重识暗。”(《世说》识鉴篇14)这八个字对周顗可谓的评。而且有一次周嵩借酒瞋目问他老哥:“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
           周顗是名士,当然少不得饮酒。嗜酒者并不都是名士,但名士不能不嗜酒。晋代名士王恭就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周顗以海量闻名,一次能饮酒一石。南渡之后,常常慨叹没有对手。一次有旧时的酒友从江北来,周顗高兴极了,就拿出二石酒来与客人共饮,都喝得酩酊大醉。及周顗醒来,客人已“腐胁(肠胃溃伤)”而死。
           周顗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但依然故我。《世说》任诞篇28云:“(周顗)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所谓“三日仆射”,即只有三天能酒醒任事的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丞相)。《世说》孝标注引《语林》也说,周伯仁南渡后整天处于酒醉之中,只有姊丧三日、姑丧三日是清醒的。从这些记载就可以想见这位仆射大人公务办得怎样了。当然这种“痛饮酒”的名士做派,在魏晋时代算不上恶行,反而显现出名士风流。但嗜酒到周顗的程度,在当时也有些过份了。《晋书》本传云:“顗招时论,尤其酒德。”说明时论是批评其酒德有失的。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嗜酒如命,每天让仆人拿着一把铲子,说我如果醉死,那就就地埋了。刘伶整日醉醺醺的可以,但周顗身居庙堂,是朝廷重臣,整天醺醺然,不仅荒废政务,还会出危险。有一次明帝大宴群臣,君臣各个喝得酒酣耳热,明帝自豪地说:“今日名臣共集,比尧舜时怎么样?”周顗趁着醉意厉声说:“岂能比得上圣世!”明帝大怒,下诏将周顗交付廷尉,要杀他,但过了两天还是赦免了他。这一次周顗躲过了一劫。可最后还是因为酒醉口无遮拦,引来杀身之祸。
           事情是这样的。王敦以诛刘隗、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造反,丞相王导因是王敦的堂弟,于是率同族兄弟子侄二十余人每天到宫门外待罪。刘隗力劝明帝尽除王导诸人。有一天正值周顗进宫,王导对周顗大声喊道:“伯仁,我全族百口的性命就拜托你了!”而周顗径入不顾。见到明帝,周顗极力剖白王导的忠诚谋国,劝阻明帝不要杀害王导。明帝接纳了周顗的意见。周顗大喜,于是酣饮大醉而出。到宫门外时,王导还在,又喊周顗。周顗也不搭理他,故意对左右的人说:“今年要杀尽那些造反的贼奴,取斗大的金印系在手臂上。” 第二天周顗还不放心,又再次上表为王导辩白。王导并不知周顗多次尽力搭救自己,因而对其十分怨恨。后来王敦攻进建康,向王导征求意见,如何处理周顗。是任三公?还是任令仆(注),还是该杀?而王导三缄其口,一声不吭。王敦于是把周顗杀掉了。王导后来检查档案文书,见到周顗解救自己的奏章,情辞十分恳切,后悔不已,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从此“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或简略为“伯仁由我”)就成了因没能搭救朋友而深感愧疚的典故。其实,周顗的冤死,也不能全怪王导私心报复,也怨他自己喝醉了酒,又胡乱吹牛所造成的。如果他从宫里出来,向王导透个消息,让王导放心,何至于产生嫌隙。这种关乎满门生死命运的大事,岂能当作儿戏!
           名士大多风流倜傥,举止高雅,谈吐不俗。而周顗“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节。”(《世说》任诞篇25)大概是说周顗爱说脏话,或者犹如今时的爱说黄段子。谢幼舆也讥讽周顗说:“卿类社树,远望之,峨峨拂青天;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世说》排调篇15)意思是说周顗看起来冠冕堂皇,而实际上污秽不堪,也是指周顗好污言秽语。对于别人的批评,他却大言不惭地说,“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除了酒之外,魏晋名士大都还离不开药和女人。周顗除了嗜酒,也服食五石散,也喜欢女色。《世说》任诞篇25孝标注引邓粲《晋纪》曰:“王导与周顗及朝士诣尚书纪瞻观伎,瞻有爱妾,能为新声。顗于众中欲通其妾,露其丑秽,颜无怍色。”这件事被人举报到皇帝那儿,皇帝倒是很宽宏大量,批示说:“顗必能克己复礼者,今不加黜责。”对于这则记事我倒有不同的理解。试想,“于众中欲通其妾”,怎么可能?再说主人的爱妾也未必同意,大庭广众之前他还能施以强暴不成?我想,很可能这位周顗有露阴癖,见到美女就情不自禁的露出那话儿来。古人不懂心理学,认为周顗露出性器,即是“欲通其妾”。《晋书》本传对这件事记述很简单,只有“荒醉失仪”四个字,有点轻描淡写,大概是为尊者讳把。

    注:令仆,指尚书令和仆射。魏晋时无丞相之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品级最高,但大多并无实权。尚书令名义上是总领政务的官员,但在魏晋时品级低于三公,而由实权人物如大将军之类“录尚书事”,只有“录尚书事”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丞相。尚书令的副职是仆射,魏晋时有时设左右仆射,有时只设一名仆射,则称尚书仆射。有的《世说新语》和《晋书》注本或译本,对这里的“令仆”解作或译作“令其作仆人”,是错误的。


    之五
    从阿堵物说起
          《世说新语》规箴篇第9则云:“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说的是晋代王夷甫高雅脱俗,口不言钱。其妻为了考验一下王,一天夜里,令婢弄了一些铜钱堆在王的床前。王早晨起来,见到床前堆满了铜钱,无法行走,于是叫奴婢来把钱搬走。但他硬是不说“钱”字,而是说“举却阿堵物”,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把这些东西拿走!”。阿堵物者,晋时口语,即这东西也。后人遂以阿堵物作为钱的代称。
          看起来王夷甫确实是高雅脱俗得很,口不言钱,怕被铜臭气所沾染。但王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有了多如山积的金钱。正如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所说:“夷甫求富贵得富贵,资财山积,用不能消,安须问钱乎?而世以不问为高,不亦惑乎?”这段评论实在是一语破的。王的钱多得用不了,还用得着把个钱字挂在嘴上吗?所以王的行为也不见得就是多么高尚。
          我们听多了有关淡泊名利的古训,可那多是达官显贵、风流名士所说,有多少是饔飧不继的穷措大所说?我记得季羡林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们称赞他淡泊名利,他觉得愧不敢当。因为自己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即已经当上了北大一级教授、东语系主任、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顶点,对于名利还有何求呢?这话说得很实在,很真诚。大多数情况是,名声大了,才有资格说不追名;财富多了,才敢声称不逐利。那些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人,能不去竞名争利吗?孔圣人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范进到胡子都白了还是个童生,一旦中举,自会喜极而狂。如果他在官场上混个十年八年,做到封疆大吏或六部长官的时候,恐怕也要开始讲些淡泊名利之类的话了。所谓“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王勃《上百里昌言疏》)者,能有几人?当然,求名,应该是实至名归;趋利,应该是取之以道。


    之六
    《世说》孝标注割裂引文一例

           德行篇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其实这段话很好理解,即范宣八岁时,挖菜弄伤了手指而大哭,人们问他是很疼吗?他回答说,不是因为疼而哭,是因为不应该毁伤了受之父母的身体。但是孝标注引《宣别传》云:“儿童时,手伤,改容,家人以其年幼,皆异之。”读起来文似欠通。小儿伤手而改容、大哭,自是常情,有何可异之处?查《晋书》本传为:“尝以刀伤手,捧手改容。人问痛邪,答曰:‘不足为痛,但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原来“以其年幼而异”的是,小孩子能说出“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即《世说》本文“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这样的话来,而非手伤改容。我想孝标引用的《宣别传》文字肯定有节略。
           古人引书,常常割裂原文,且又没有标点符号,标明哪是原文,哪是撮述,有时候就会扞格难通。如果能查对原文或有其他材料相比对,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了。如言语篇74“荀中郎在京口”条,孝标注引《史记•封禅书》一段文字,也是综述其意,而非原文。(文长不录)所以我们都古人书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一定要尽量核对原典籍的文字,切莫把第二手的材料直接引用,以免出错。

    之七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61则中的“推”字解
    原文曰:“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推人正自难。’” 我所见到的几种《世说新语》注释、译注本子都把“推”解作推崇、推尊之意。这段话的意思是王羲之与谢安二人一起去见阮裕(字思旷),到了阮家门口,王羲之特意叮嘱谢安一定要“共同推崇、称扬主人”。而谢安却回答说:“推尊别人实在很难。”
    我总觉这样解释文字似欠顺畅。试想:王、谢二人到了阮家门口,王何以叮嘱谢要推尊阮公?是谢向来与阮公不睦,怕他在见面的时候说出不敬之语,而特意提醒?似也恐非此意。因为《世说》一书并无提及谢、阮二人有什么不睦。如果真有什么不睦,以谢安这样的大名士,也决不会去阮公那儿,更别说违心地去赞扬别人。谢安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推崇别人实在很难。”魏晋时代,自我标榜、亲朋互相标榜以博取虚名本已成为风气,阮裕又是大名士,称赞几句也不为过。即使从人情应酬来讲,到别人家做客,对主人讲几句赞扬的话,也在情理之中,又有何难?因此觉得把“推”解作推崇、推尊之意,似欠妥当。
    我们再看另一则《世说》中相类似的记载。赏誉篇77云:“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刘尹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说的是王羲之与刘惔(字真长)一起去劝说谢安出山,如果谢安还坚持隐居不出,就与天下人共同推戴之。当时谢安隐居会稽东山,名气很大。朝廷屡有征召,谢均不就。时人有所谓“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之语。文中的 “推”是推举、推戴之意。这段的用语与结构,和方正篇第61正相近似。
    因此我认为方正篇61中的“推”与赏誉篇77中的“推”字一样,也是推戴、推举之意。说的是王、谢一起去请阮公出仕,而谢公不愿违背阮公的隐居本意,觉得为难。而且谢安本人即是以东山为志的,让他推戴别人出仕,自然觉得有些为难,可能还有些尴尬。我甚至怀疑这两则记述的本是一事,只是传闻异辞而已。本是一事,因传闻异辞而分记为两条,这在《世说》一书中有多处。但是这一则没有其他背景文字,只是臆测而已。
    (附记:这些文字本来是属于小众之中小众的东西,恐怕是没有多少人会看的。哪怕有三两位朋友读过,也是好事,非常高兴。这些文字有的虽然讨论的只是某个词语的含义,其实是写的自己读书时的思路。有些年轻的朋友,在读古代典籍时常常会先看一些今译、注释、解说之类的本子,这无可厚非,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千万不要让别人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跑马,不要让别人的意见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有时候你也会灵光闪现,有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可能你会不自信,让专家名流的头衔吓住了。其实大可不必,名家未必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你自己也未必不正确,所以读书时要多疑、多思、多一点自信。)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20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一方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8-4-11 20:50:3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所学有限,只能不断地学习。为做学问而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8-4-13 05:38:21 | 只看该作者
    新奇,大千世界,色彩纷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天前
  • 签到天数: 200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发表于 2018-4-13 20:32: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09:47:31 | 只看该作者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二

    王述的贪贿理论

    王述在《世说》中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出身太原王氏家族。其父王承,官东海太守。东渡后为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人。大概因为父亲死得早,王述少年时候家境比较贫寒,求试宛陵令。品藻篇47孝标注引《中兴书》曰:“述之为宛陵,多修为家之具,初有劳苦之声。丞相王导使人谓之曰:‘名父之子,屈临小县,甚不宜尔。’述答曰:‘足自当止。’时人未之达也。”《晋书》也有同样的记载,王述为宛城令时贪污受贿营治家产,民有怨言,为州司所检,有一千三百条。丞相王导对其劝阻,王答“足自当止”。后来果然变得“屡居州郡,清洁绝伦。”(《晋书》本传)“后屡临州郡,无所造作,世始叹服之。”(《中兴书》)王述贪足后是否真的变得“清洁绝伦”,正史上褒扬的话大多是认不得真的。《世说》中,简文帝就称其:“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赏誉篇91)《晋书》本传中,庾亮谈及王述说:“怀祖(王述字)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所谓不淡荣利、旷淡不及云云,就透出了这位王大人并非那么像正史上所说的那么“清洁绝伦”、“世人叹服”。
    即使王述的贪贿“足自当止”是真的,难道因为家贫有所不足,就可以贪污吗?再说何谓“足”?什么时候“止”?“足”是一种自我感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满足了,可石崇、和珅已是富可敌国却仍不满足,怎么办?或者魏晋人物多狂狷怪诞,或其思维方式与今人不同,说不定真的能“足自当止”。反正现今的贪官没听说哪个“足自当止”。一些贪官都贪到数亿元人民币了,怎么还不知足呢?按我们小民想来,贪了这么多钱,买了多所豪宅,买了多辆豪车,有了多个情妇,手中的钱财足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该知足了,该停止了。可他们还是没有住手,继续贪。为什么?因为“足”是没有标准的,也是没有止境的,“自止”自然也就不可能了。古人云:“欲壑难填”,诚哉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09:49:22 | 只看该作者
    只是标题应该作《读世说新语札记》(连载),如版主能改则请改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发表于 2018-4-14 19:35:31 |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 发表于 2018-4-14 09:49
    只是标题应该作《读世说新语札记》(连载),如版主能改则请改过来。

    帮您编辑了一下,您自己一样可以编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天前
  • 签到天数: 200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
    发表于 2018-4-15 08:5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帖子统一,方便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天前
  • 签到天数: 200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
    发表于 2018-4-15 08:5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16:12:45 | 只看该作者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三

    竹林七贤中的“俗物”——王戎

    提起竹林七贤,人们就想起魏晋的名士风流。其实他们七个人(阮籍、嵇康、陕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性情、操守、风格并不相同,也并非个个倜傥风流。譬如王戎,同为七贤的阮籍就讥讽他为“俗物”(魏晋时期‘物’也指人,但此处我以为还是指物,方显示出调侃的意味)。有一次 嵇康、阮籍、山涛和刘伶在竹林饮酒,后来王戎也来了,阮籍就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世说》孝标注引《魏氏春秋》亦称:“时谓王戎未能超俗也。”
    王戎“俗”在何处?俗在嗜财如命。《世说》俭啬篇里9则记事中王戎就有4则。身为司徒的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他积聚的钱财,不知有多少,每天晚上与夫人烛下以象牙筹算计家资,老是感到不足。他女儿借了他的钱,时间久了还没还,每当女儿回到娘家,他就没有好脸色。一直等女儿把钱还给他,这才高兴。他侄子结婚,他送了一件单衣,过后又要了回去。他家的李子树很好,卖李子时他怕别人会得到李子树种,卖的时候就把李子核钻了。(这个记载我有点怀疑,李子果肉鲜嫩,果核坚硬,古时又没有电钻之类的利器,如果手工把李子核钻破,那李子还不钻烂了?还怎么卖?或者卖的是李子干儿,那样钻核比较容易些。)而他自己生活却很简朴,所以当时人们称他有“膏肓之疾”。这哪里还像个朝廷重臣?更没有半点名士的风流!倒是活脱脱一个乡下土财主,用时下的名词就是一个大“土豪”。
    王戎不仅没有名士的风流,似乎还有点儿道学气。《世说》惑溺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王戎(王戎袭爵安丰侯,故称)的太太常常用“卿”(即“你”,魏晋时用于同辈间的昵称)来称呼他,他就告诉太太说,不能这样,这样是对我不尊敬,以后不要这样称呼。他太太说,因为我亲你爱你,所以才称你为“卿”。我不称你“卿”,应该谁来称你“卿”?看来倒是这位王太太很开通、很时尚、也很浪漫,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卿卿我我”的典故。另据伤逝篇4云:“王戎丧儿万子”,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曰:“戎子绥,欲取裴盾女。绥既蚤亡,戎过伤痛,不许人求之,遂至老无敢取者。”这样霸道无人情的恶行,比之宋明的假道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说王戎一点名士气味也没有,似也不客观。《世说》有关他的品题、评价只是笼统、空泛的两个字“简要”,如何的简要,没有具体的记述。《晋书》本传说他“任率不修威仪,善发谈端”,稍稍有点名士味。

    点评

    学习。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18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1#
    发表于 2018-4-18 16:08:50 |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 发表于 2018-4-17 16:12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三

    竹林七贤中的“俗物”——王戎

    学习。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21:00:33 | 只看该作者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四

    喝酒喝掉了脑袋——“三日仆射”周伯仁

    周顗,字伯仁,袭父爵封武城侯,故《世说》中又称其为周侯。是东晋时代的朝廷重臣,也是当时的大名士,在当时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名噪一时。
    其实周顗似乎有点儿浪得虚名,名不副实。检阅《晋书》本传,周顗在经国治民方面,并没有什么实绩。曾被任命为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刚到任,就被叛乱的流民打得狼狈逃窜。幸亏陶侃派兵相救,才得幸免于难,逃到豫章依附于王敦。回到京都后,任吏部尚书,不久又以醉酒为有司所纠,白衣领职。后又加拜太子少傅,顗上疏辞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这几句话倒也算是由衷之言,不全是自谦之词。当时就有人对他颇有微词。有一次王导与朝士一起饮酒,曾举琉璃碗对周顗说:“此盌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世说》排调篇14)用以讥讽周顗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才干。谢鲲(字幼舆)也曾说:“卿类社树,远望之,峨峨拂青天;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 (《世说》排调篇15)讥讽他名声虽好,却行事龌龊。就是他二弟周嵩也不看好他这位老兄,称其“志大才短,名重识暗。”(《世说》识鉴篇14)这八个字对周顗可谓的评。而且有一次周嵩借酒瞋目问他老哥:“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
        周顗是名士,当然少不得饮酒。嗜酒者并不都是名士,但名士不能不嗜酒。晋代名士王恭就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周顗以海量闻名,一次能饮酒一石。南渡之后,常常慨叹没有对手。一次有旧时的酒友从江北来,周顗高兴极了,就拿出二石酒来与客人共饮,都喝得酩酊大醉。及周顗醒来,客人已“腐胁(肠胃溃伤)”而死。
    周顗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但依然故我。《世说》任诞篇28云:“(周顗)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所谓“三日仆射”,即只有三天能酒醒任事的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丞相)。《世说》孝标注引《语林》也说,周伯仁南渡后整天处于酒醉之中,只有姊丧三日、姑丧三日是清醒的。从这些记载就可以想见这位仆射大人公务办得怎样了。当然这种“痛饮酒”的名士做派,在魏晋时代算不上恶行,反而显现出名士风流。但嗜酒到周顗的程度,在当时也有些过份了。《晋书》本传云:“顗招时论,尤其酒德。”说明时论是批评其酒德有失的。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嗜酒如命,每天让仆人拿着一把铲子,说我如果醉死,那就就地埋了。刘伶整日醉醺醺的可以,但周顗身居庙堂,是朝廷重臣,整天醺醺然,不仅荒废政务,还会出危险。有一次明帝大宴群臣,君臣各个喝得酒酣耳热,明帝自豪地说:“今日名臣共集,比尧舜时怎么样?”周顗趁着醉意厉声说:“岂能比得上圣世!”明帝大怒,下诏将周顗交付廷尉,要杀他,但过了两天还是赦免了他。这一次周顗躲过了一劫。可最后还是因为酒醉口无遮拦,引来杀身之祸。
    事情是这样的。王敦以诛刘隗、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造反,丞相王导因是王敦的堂弟,于是率同族兄弟子侄二十余人每天到宫门外待罪。刘隗力劝明帝尽除王导诸人。有一天正值周顗进宫,王导对周顗大声喊道:“伯仁,我全族百口的性命就拜托你了!”而周顗径入不顾。见到明帝,周顗极力剖白王导的忠诚谋国,劝阻明帝不要杀害王导。明帝接纳了周顗的意见。周顗大喜,于是酣饮大醉而出。到宫门外时,王导还在,又喊周顗。周顗也不搭理他,故意对左右的人说:“今年要杀尽那些造反的贼奴,取斗大的金印系在手臂上。” 第二天周顗还不放心,又再次上表为王导辩白。王导并不知周顗多次尽力搭救自己,因而对其十分怨恨。后来王敦攻进建康,向王导征求意见,如何处理周顗。是任三公?还是任令仆(注),还是该杀?而王导三缄其口,一声不吭。王敦于是把周顗杀掉了。王导后来检查档案文书,见到周顗解救自己的奏章,情辞十分恳切,后悔不已,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从此“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或简略为“伯仁由我”)就成了因没能搭救朋友而深感愧疚的典故。其实,周顗的冤死,也不能全怪王导私心报复,也怨他自己喝醉了酒,又胡乱吹牛所造成的。如果他从宫里出来,向王导透个消息,让王导放心,何至于产生嫌隙。这种关乎满门生死命运的大事,岂能当作儿戏!
    名士大多风流倜傥,举止高雅,谈吐不俗。而周顗“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节。”(《世说》任诞篇25)大概是说周顗爱说脏话,或者犹如今时的爱说黄段子。谢幼舆也讥讽周顗说:“卿类社树,远望之,峨峨拂青天;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世说》排调篇15)意思是说周顗看起来冠冕堂皇,而实际上污秽不堪,也是指周顗好污言秽语。对于别人的批评,他却大言不惭地说,“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除了酒之外,魏晋名士大都还离不开药和女人。周顗除了嗜酒,也服食五石散,也喜欢女色。《世说》任诞篇25孝标注引邓粲《晋纪》曰:“王导与周顗及朝士诣尚书纪瞻观伎,瞻有爱妾,能为新声。顗于众中欲通其妾,露其丑秽,颜无怍色。”这件事被人举报到皇帝那儿,皇帝倒是很宽宏大量,批示说:“顗必能克己复礼者,今不加黜责。”对于这则记事我倒有不同的理解。试想,“于众中欲通其妾”,怎么可能?再说主人的爱妾也未必同意,大庭广众之前他还能施以强暴不成?我想,很可能这位周顗有露阴癖,见到美女就情不自禁的露出那话儿来。古人不懂心理学,认为周顗露出性器,即是“欲通其妾”。《晋书》本传对这件事记述很简单,只有“荒醉失仪”四个字,有点轻描淡写,大概是为尊者讳把。

    注:令仆,指尚书令和仆射。魏晋时无丞相之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品级最高,但大多并无实权。尚书令名义上是总领政务的官员,但在魏晋时品级低于三公,而由实权人物如大将军之类“录尚书事”,只有“录尚书事”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丞相。尚书令的副职是仆射,魏晋时有时设左右仆射,有时只设一名仆射,则称尚书仆射。有的《世说新语》和《晋书》注本或译本,对这里的“令仆”解作或译作“令其作仆人”,是错误的。

    点评

    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3#
    发表于 2018-4-26 18:46:20 |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 发表于 2018-4-22 21:00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四

    喝酒喝掉了脑袋——“三日仆射”周伯仁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9:12:02 | 只看该作者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四
    从阿堵物说起
    《世说新语》规箴篇第9则云:“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说的是晋代王夷甫高雅脱俗,口不言钱。其妻为了考验一下王,一天夜里,令婢弄了一些铜钱堆在王的床前。王早晨起来,见到床前堆满了铜钱,无法行走,于是叫奴婢来把钱搬走。但他硬是不说“钱”字,而是说“举却阿堵物”,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把这些东西拿走!”。阿堵物者,晋时口语,即这东西也。后人遂以阿堵物作为钱的代称。
    看起来王夷甫确实是高雅脱俗得很,口不言钱,怕被铜臭气所沾染。但王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有了多如山积的金钱。正如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所说:“夷甫求富贵得富贵,资财山积,用不能消,安须问钱乎?而世以不问为高,不亦惑乎?”这段评论实在是一语破的。王的钱多得用不了,还用得着把个钱字挂在嘴上吗?所以王的行为也不见得就是多么高尚。
    我们听多了有关淡泊名利的古训,可那多是达官显贵、风流名士所说,有多少是饔飧不继的穷措大所说?我记得季羡林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们称赞他淡泊名利,他觉得愧不敢当。因为自己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即已经当上了北大一级教授、东语系主任、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顶点,对于名利还有何求呢?这话说得很实在,很真诚。大多数情况是,名声大了,才有资格说不追名;财富多了,才敢声称不逐利。那些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人,能不去竞名争利吗?孔圣人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范进到胡子都白了还是个童生,一旦中举,自会喜极而狂。如果他在官场上混个十年八年,做到封疆大吏或六部长官的时候,恐怕也要开始讲些淡泊名利之类的话了。所谓“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王勃《上百里昌言疏》)者,能有几人?当然,求名,应该是实至名归;趋利,应该是取之以道。

    点评

    我很赞同: 5.0
    我很赞同: 5
      发表于 2018-4-27 20:26
    实至名归,取之以道。说得好,大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7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
    发表于 2018-4-27 19:19:55 | 只看该作者
    解析得好,赞同观点。读一遍就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6#
    发表于 2018-4-27 20:22:53 |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 发表于 2018-4-22 21:00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四

    喝酒喝掉了脑袋——“三日仆射”周伯仁

    万里长江,千里一曲,说得倒是挺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7#
    发表于 2018-4-27 20:25:38 |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 发表于 2018-4-27 19:12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四
    从阿堵物说起
    《世说新语》规箴篇第9则云:“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 ...

    实至名归,取之以道。说得好,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15 09:2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19:43:58 | 只看该作者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五
    《世说》孝标注割裂引文一例

    德行篇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其实这段话很好理解,即范宣八岁时,挖菜弄伤了手指而大哭,人们问他是很疼吗?他回答说,不是因为疼而哭,是因为不应该毁伤了受之父母的身体。但是孝标注引《宣别传》云:“儿童时,手伤,改容,家人以其年幼,皆异之。”读起来文似欠通。小儿伤手而改容、大哭,自是常情,有何可异之处?查《晋书》本传为:“尝以刀伤手,捧手改容。人问痛邪,答曰:‘不足为痛,但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原来“以其年幼而异”的是,小孩子能说出“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即《世说》本文“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这样的话来,而非手伤改容。我想孝标引用的《宣别传》文字肯定有节略。
    古人引书,常常割裂原文,且又没有标点符号,标明哪是原文,哪是撮述,有时候就会扞格难通。如果能查对原文或有其他材料相比对,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了。如言语篇74“荀中郎在京口”条,孝标注引《史记•封禅书》一段文字,也是综述其意,而非原文。(文长不录)所以我们都古人书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一定要尽量核对原典籍的文字,切莫把第二手的材料直接引用,以免出错。

    点评

    如此考究,真是做学问的大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9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9#
    发表于 2018-5-1 19:56:45 | 只看该作者
    平原君 发表于 2018-5-1 19:43
    读《世说新语》札记之五
    《世说》孝标注割裂引文一例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41
  • 签到天数: 387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20#
    发表于 2018-5-6 14:34:4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为便于阅读,代为汇总六篇于主楼。期待续篇,并致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2 04:42 , Processed in 0.23838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