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数山楼 于 2019-5-20 22:52 编辑
【在假象中设问】——读《卡拉玛经》
1、从经文的开始部分,就定下基调,这部经文的内容作一个真实的事件发生过,由是而产生我今将要诵出的文本,还有什么比在场更能表达事件的真实性呢?它反映了佛徒对过程的真的追求。阿难及诸众共同的在场,修正了“阿难”作为叙述主体在对语言和自我的控制时,习惯性地带入一些个体杂念而将“佛说”狭义化,即便这种凭借语言转述事实的行为尽可能将转述主体及工具掩饰,但又怎能完全地把“转述”的真等同于场中之境的复现呢?事实借助语言显示,而事实本质上不在语言中。
2、语言本身是一个狭窄的通道,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通过,也不是所有的“通过”都能抵达,语言之途可至目的,但抵达与语言之途没有必然的对应。所以,佛经中常出现一边说一边扔,不断地用后文否定前文的情形,既从思想上反对纯粹单一一方的偏执,也在形式、工具及连同表达自身也给包含在内,让我们不要执于一段文字、一段话的有或无(偏执于形式意义的无,也是一种有)。显示“说出”的相无法留存,它只在“说出”的过程中显现,说出即不在。
3、“我闻如是”还是“如是我闻”呢?还是“我曾经这么听说”?无论哪个版本的译文,都强调了作为听者的在场,尤其相传诵经的阿难,亲自听佛这么说的。而当我们重返现场,才发现大迦叶也在场,其它觉者又何尝不在场?且佛说的现场就在那里,始终都在那里,静静地等待起疑的人返回现场。
4、卡拉玛人还有怀疑、迷茫的,对真与假、是与非,说明他们在追寻自我的途中,不经意间触及一个普遍性的困惑,且越过时间的界限问出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代众生而问的作为存在者面向自己的普遍的问。我们应看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会面临同样问题:选择和判断。这问题推动着我们去思考:我们曾经是什么样的?我们何以如此?我们将怎样?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选择之于我们的存在必由是什么?
5、卡拉玛人,我的问题代我问了吗?“十不”的每一条都在逼迫着我后退,就这样一步步逼入“我”的死角,将虚无的我出现其中的一个个现象给揭示、显示,然后破灭。我可曾沉溺在文本、知识、经验等一切显然存在的事相中不能自拔?这么问自己,我才感觉卡拉玛人的问所传达的广泛、深刻的意义。常常,我们盲目地接受自己,肯定或否定,接受的过程必然意味着肯定和否定,哪怕我们没能觉察到这种判断、选择。
6、值佛,因而卡拉玛人是幸运的。我有什么呢?我可有惑?有时感觉自己连怀疑都没了,这么说是因不遇吗?或我已经越过了问?不,因为压根就没能洞悉到熟悉的现象下面问题本身的深邃,我能回答自己的是空空如也。但,假如我今也投身于对此事件的怀疑中,是不是中卡拉玛人无意间设下的思维圈套呢?
7、在假象中设问,卡拉玛人是实在的,他们的迷惑也是真实的。不满足于各种假象,于此假象中设问、发问,发出令人震耳发聩的问,仅此一问也足可将淹没自我的假象掀起一角。在彷徨之前,是对对象的区别引发的困惑,注意!是对对象的区别潜在指向,我们无法在潜在的指向中判断出一个真来。因为,最终我们将明白:如卡拉玛人一样,一切区别都在假象中,由是区别带来的根本性的判断是对假象本身的判断,而此包括了判断者和判断这一形式的假象的判断,很容易把判断者和判断从假象中剔除出来当作显然存在的客观真实,也就是说,无意中我们把判断者和判断放在思维中特定的优越位置,不容置疑地存在,却看不见“判断者和判断”融入到对象中产生的后果,即:貌似客观呈现的现象,于观察者所得到的信息中包含了“我”的属性。
8、没有为真的现象,假象即为真。在人世间诸假象中观自我的存在,顿觉得一切都那么虚幻,即便是称作积极的视野中,一切现象呈现出来的真也掩饰不了其为假象的本质,而如果本质后面加上意义二字,似乎使现象获得“额外”的存在,其实不然,这个所谓意义也是对现象的修饰,使现象看起来有一种真实,从而让我们产生幻觉:这是真实的。而真是什么呢?一切现象都为假象才是真。
9、卡拉玛人的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是如何对某个事件进行判断,从本质上看是对包含“判断”在内的一切假象的判断。而相信或不信即含有判断和选择,对假象的相信或不信所含的判断和选择是什么呢?是覆盖或揭示,是能否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之上进行思考,在假象中设问即已经包含了对假象本身的思索、探究,把问题引向设问着在内更高阶的探索。
10、肯定和否定,相信与不信,为假象的多面性,都为判断、选择的结果,哪怕作出否定、不信的什么选择?在假象的世界,判断是在以我为参照,区别、分辨我之所在,众多假象中为“我”这个假象选择一件“有真的意义”的合适外套。
11、我们将相信什么或说相信的依据是什么?前一句着重相信的对象,后一句重点是如何进行判断。当待判断、选择的对象已经出现,问题实则变成对“相信的判断”的判断。判断是在逼迫自己交出心中多余的想,而试图私自携带“多余”的判断是一种不愿直视问题的逃避行为。
12、每个判断都意味着取舍、选择,对某种现象、某一事物、某些属性的选择,则暗含着作了与选择相应的肯定或否定,而这种选择的真只是朝向自我的,它与外界的在并没有必然关联,更不是外界的真。
13、我们所求的真不在我之外部如一块石头一样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就在我之中,与我同在,追寻我不在的地方是个令人痛苦的问题,因为我们始终无法真的体验到在,如果我之外有谓“真”无非是我们借表达工具为自己绘出的,是不值得相信的。
14、“听说”的随机性中是我们选择性的“听见”,唯有“听见”才深入人心。
为什么“听说”多了,亦即对于我来讲,“传说”多了就变成了我主观上的“听见”了呢?那说明我为环境影响着,不知不觉间,将传说的人的多少当作判断所传说的内容的真实性的依据,不加思索地相信,与其说是从众,莫如说是不断地用外界越来越多的事例来验证我内心的想,使此想沿某个方向变得更牢固。
15、你看到的是空的形态,听见的是空的声音,想着的是空的念头。眼前,雨告诉了你它从空中来的这个事实,而你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将雨作“有”的推论,以致认为雨是从某个实有的水池倾倒而来。
未完,待续,2017.8.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