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云南女性作家半夏书写分析:现代女性作家创作的中心议题应该是复合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02:5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苗洪 于 2022-9-4 02:56 编辑

                                                                                                                                                                       苗洪  
      
      曾经的文学创作应该是没有制约的书写,但是今天我们却必须处处放弃关于自由的写作。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有些东西是永恒铭刻的,而有些方面则是瞬间即逝。我们的良心会从一些深邃的地方提醒我们去记忆什么,然后又该去从我们的记忆深处删除一些在今后会让我们痛楚的非理性历史档案。因此,当我们有时侯面对或是铭记或是遗忘的书写抉择时,我们则必须是理性而客观的创作态度——半夏



                                                          序言



    半夏最近指出,铭记抑或是一种最好的歌颂或缅怀。实际上,关于《忘川之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文学评论家或真诚的读者们在对这部著作评论抑或是定位的时候,一致认为半夏在这部著作中所叙述与歌颂的主题,是一个被遗忘的,渗透着复杂的民族情感,民族信仰,民族尊严等广义的宏观空间。
      应该说,文学批评家在评论过程中,为半夏著作《忘川之花》主题中关于遗忘还是铭记的情绪及其精神的提取是属于一个正确评论方向的。关于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远征军抗战的壮烈历史曾几何时被刻意去遗忘,那条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印输油管在非理性思索中或许被认为应该是被刻意去遗忘的历史遗痕,或者说奶奶一家人的生死别离的经历或传说应该被刻意去封存去遗忘。在关于这么一系列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中,我们为什么又要选择一种独特的铭记态度呢?这才是半夏作品所隐藏的重大要义。也可以说,半夏在作品中找到了某种加载记忆的途径。
    为写这篇评论,我专门采访了一些远征军的后代及研究中国远征军历史的专家。在他们那里,我发现了一些沉重的秘密及非常矛盾的民族情绪。在我的采访对象中,有一位既是学者也是远征军后代。他给我留下两句话,如果你希望解释一些历史的东西就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即“不能遗忘的痛”与”遗忘的回憶”。如果没有这些概念支撑,我们就不能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民族情绪中在我们的皮肉骨骼血脉里去触摸感知那些需要铭记的东西。
    中国赴缅作战的远征军,己封存了半个多世纪,在近年一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撬动下,引起了媒体及民众的重视和反响。网上、报刊及电视上纷纷有了中国远征军的大名,让天下百姓知道了中国远征军英勇奋战的悲壮历史。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成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战场。同时,日军的战线向南太平洋地区扩大,企图从中国西南进入内地,切断滇缅公路,拦载美国及海外爱国华侨的军事装备与作战物资的运输,与从北方进入国内的日军夹击中国军队,企图全面占领整个中国领土。
    半夏的这部作品写的是远征军抗战背景下的日常人生爱恨情仇,她的创作没有正面强攻这段历史,为阐述其创作思路容我在此链接些史实,如下:1941年12月9日,日本南方军第15集团军司令官坂田样二郎飞抵曼谷,部署进攻缅甸。12月25日香港英军向日投降,香港失陷,26日中英签订军事同盟,国民党中央作出决定,指令中国远征军赴缅与英军联合抗日。1942年2月16日,中国远征军在卫立煌和杜聿明,美军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下辖第5、6、66、等3个军团9个师约10万多人入缅作战。2月17日,日军攻占仁安羌包围了英军司令亚力山大上将及英第1师和7装甲旅共7000多人。我远征军第66军第38师的113团立即驰援,在团长刘放吾的带领下激战了两天两晚,于19日夺回仁安羌,解救出英军。当时中国远征军威振缅甸,轰动英伦三岛,重创了日军的势气。
    《忘川之花》 的故事发生在腾冲及保山。在这两个地方发出了什么?
    云南保山地区的腾冲县于1942年5月10被日军强占,腾冲各族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和牺牲。于1944年9月14日,从缅、印返回的中国远征军和驻滇的国民党抗日将士及广大抗日民众,经过4个月04天的艰苦奋战,夺回了腾冲,全歼了日军,保卫和恢复了滇缅公路的畅通,取得了南线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从而致命地挫败了日军侵华的全盘计划,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很明显,从客观情况来说,这段历史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后代永远记住这一壮烈的、改变了中国历史命运的一场伟大的卫国战,永远怀念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们,记住他们的功德。从某一方面而言,这一段伟大、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是不可永久封存的。
    因此,半夏的作品就提出了一个十分复杂也是十分重要的观点。在战争中,被摧毁的民族尊严可以重建,在战争中,那些被摧残的肉体可以康复,在战争中那些被摧毁的家园可以重建,而惟有灵魂的伤痛难以愈合。读完全书,我深感作家半夏写出了经历过战争动乱,那渗透在贫民百姓骨血里无以弥补无以忘怀的疼痛感。
    下面我要分析《忘川之花》的几个创作思路。

    〈一〉创作结构及其文学原则,以地域之实展示的文学主张,是一个介乎于虚实之间的交叉叙述结构。

    半夏在当今社会允许虚构的前提之下,却背负起一个忠诚现实主义尊重真实感的创作旗帜,并在文学创作中以地点的真实,事件的真实,人物的真实,时间的真实等多个空间元素的真实,形成了半夏独特而独有的现实主义风格。为当代宏观议题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某种意义的先行创作经验和实际的指导方针。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建立于一个地域之实基础之上的文学书写方针是西方文学创作的主要叙事基础和叙事方针。而在我国解放后的文学创作中,建立于一个地域之虚的文学书写方针几乎是至今尚未绝迹的创作格式。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相当长期的一个历史时期之间的文学创作实践中,作家一贯主张的创作模式是以地域之虚书写某些方面的事件之实。尤其是在我国的文艺专制时期,这种状况达到空前绝后的状态。比如说影视作品《国庆十点钟》,《东港碟影》,《徐秋影案件》甚至于文革后期的《大河奔流》,《南海风云》等,明明事件的发生地都具有着地点的真实性,但最终这些涉及的地点还是被虚幻为广大受众不知所云的地方。对地域之实的避讳,实际上是我国文学创作假大空的基本原因。不敢追求地域之实的创作方针,其实是中国文学创作逃避文学创作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半夏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和结论是,如果连最起码的地域之实都不能保障,那么何以谈起文学创作的真实?
    当我们面对《忘川之花》的文字时,是什么在引导我们沿着逃亡的线路比如一条中印输油管的历史遗痕去展开人物、故事,去进行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这些已经过去近一个世纪的东西,依然在牵引着我们的情感和思绪,让我们无法真正去遗忘。
    在我们的心里有些东西是永恒铭刻的,而有些方面则是瞬间即逝。我们的良心会从一些深邃的地方提醒我们去记忆什么,历史是包容的可以在日常人生的细节里感知,而不只是存档的一些数字。因此,当我们有时侯面对或是铭记或是遗忘的书写抉择时,我们则必须是理性而客观的创作态度。
    《忘川之花》的故事发生地腾冲是在中国云南腾冲。腾冲战役起始时间为1944年5月,9月结束,为抗日战争滇西缅北战役的重要战役之一。腾冲战役艰苦与惨烈不在此文赘述,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县城。半夏把作品的故事及其人物背景放置于一个如此明显的而又如此真实的地点来叙述自己的作品,实际上既是对历史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也是书写过程中的一次自我挑战。腾冲1942年5月沦陷前夕小说里的许家逃亡到有巍巍高黎贡山、怒江天堑阻挡有盟军驻守的保山苟且偷生,然而到两年多腾冲光复,许家却经历了家道中落人丁凋零的深痛。
    半夏在文本中穿梭来去把故事之虚实进行交叉叙述。半夏告诉我们,历史可以在日常的细节中触摸其痛点,战乱的悲伤无以忘却!

    《二》现代女性作家创作的中心议题应该是以复合议题为交汇的多层次创作方针。

    目前,当我们的文学批评家们在关注当代女性作家写作的思想分析时,往往会极端地产生一个非常狭义或集中的批评基础,那就是置疑某一女性作家对自我女性性别区间之内的叙事或议题。女性书写在当代文学批评家那里被当成诠解女性身份的性别类作家。
    实际上,许多男性作家处在与女性性别相反的角度上去关注女性去塑造女性去议论女性的社会概念比女性作家本身更为精确甚至于是精致的。曹雪芹笔下的各种不同类型女性角色的性格,命运乃至是精神发展曲线把握得更加细致或客观。而鲁讯笔下的祥林嫂,冯德英笔下的母亲等文学形象及其对女性命运特征,包括对于性格特征,道德特征,社会特征的把握或叙述水准,都是女性作家本身不可超越的书写境界。尤其是在关于女性商品角色的书写创作方面,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甚至于是冯骥才的《三寸金莲》等作品在展示关于女性的歧视议题是都是以力量及其女性自我觉悟方面的深刻展示。站在男性的角度书写女性,往往比女性写作更客观更真实。
    与此同时,关于女性作家本身所展示的,女性写作的歧视性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女性作家自我约束自我定位并认可这种歧视情绪的体验。因此,当云南女性作家半夏作为当今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出现在我们的批评视野时,我们更注意到她作为一名大学学生物专业,职业是媒体人,业余去书写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艺术视角,我尤其关注她对小说中女性角色的描述。我研究她的文学创作,我将她与其他女性作家进行了比较,她有独特的贡献。
    半夏作为在云南当地富有文学影响力的作家,我们对她的文学批评方针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于她书写了如何质量的作品。半夏是生命及其精神中特别敬仰与信仰自然或者说是关于生命本身内部环境的东西,因此,性别的特征在其文学书写中几乎是没有任何特别的痕迹而出现在广大受众的视野。从某种角度而言,她在文学创作中所书写的系列内容应该被一种文学行为包容界定。
    撇开《忘川之花》,半夏的文学透视对象现在主要是关于自然世界的思考。这是她自言完成了她此生小说创作任务后的一个变化。她准备做一个不再从人类社会本身命运角度完成创作任务的女性作家了。她要站在自然角度去关注社会关注道德关注情感及其生存价值,由此反观忧虑人类社会的生存空间。她游走于自然的荒野,在野阅微的体验情绪是她对人类命运的未来担忧和表述,这是半夏当夏创作的主要特征及其维系机制。我们或许可以从她的文学作品作品窥视出她所认定的现代女性作家创作的中心议题应该是复合议题的建构方针,而不是针对女性命运的怜悯和控诉。实际上,随着现代文明的进行与普及,那种针对女性命运的怜悯和控诉的书写行为其实仅仅只是在于标识女性命运之悲惨甚至于是对于妇女解放运动进程的怀疑态度。当然,之所以中国的文学批评将那种针对女性命运的怜悯和控诉的书写行为上升为关于女性书写的最高方针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三》 半夏作品中关于人物角色的象征性隐藏:关于亲奶奶冯玉兰的历史视点以及被刻意遗忘却反而记忆深刻的缅甸奶奶蔓丽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半夏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忘川之花》理解为一个女性作家关于创作的中心议题应该是复合议题的方针体现的证据之作。《忘川之花》的故事主线是,一个发生在滇西远征军抗战背景下的故事,两本旧护照串联出家族三代人的生离死别。旅居缅甸的爱国者爷爷许德昌忽然携缅甸奶奶蔓丽带着任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里腾冲,留守故乡的奶奶冯玉兰不愿家人再离散,偷藏两人护照,不料缅甸奶奶染上瘟疫客死异乡。爷爷的这个终身之痛,由我父亲和奶奶口述给我,“我”再用一种南方口齿把这一段前尘往事娓娓道来。“忘川”正是一条记忆与遗忘、生与死之间的河流。大历史洪流中日常生活的人性、人情之花有如那盛开在忘川畔的曼陀罗花绽放魅惑的异彩。活了99岁的奶奶向死而生,在最后把这个家族因战争离乱造成的国仇家恨用一种温情包容,救赎。
    半夏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为所有事件充当见证人的奶奶玉兰,那么也就必然会塑造另外一个不充当见证人的人物以示逻辑思维的需要及其艺术创作的需要。这个非事件见证人就是来自缅甸的奶奶曼丽。一个客死他乡的女人,死于一场残酷的瘟疫。她活着的时候见证了自由,见证了一份独特的爱情,见证了一个旧中国时代的婚姻体制,见证了一个已经结婚的男人对她无私的爱情。在形式上,她不是许德昌唯一的爱情,但她却是许德昌潜意识当中深爱的唯一女性。
    从表面上观察,奶奶冯玉兰是无可非议的贯穿整部作品的核心人物。但事实上却是,关于这个奶奶的塑造,半夏仅仅只是把她定位于一个历史见证的角色。再进一步说,奶奶身上所体现的许多本质,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及其对社会的认识态度,她是一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中华民族女性思想及其精神面貌的代表人物。从她身上我们只能看见那些所有被集中她身上的中华民族民族的传统观念及其精神的体现等元素。
    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忘川之花》的时候不应该只是把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如何曲折的故事情节作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我们应该把这部作品所围绕的世纪之惑作为我们关注这部作品的焦点。半夏之所以把奶奶的年龄安排在99岁,有许多图解概念的艺术价值。中华民族百年的生死存亡,国家命运的生死攸关都被半夏集中到奶奶的身上去见证。奶奶是故事中的非典型人物,却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她完成了作家赋予她为历史见证人的所有任务。这一点是作家构思故事的高明之处。她可以不去见证本家族所发生的一切变革与变故,但是她却必须代表作者去经历百年历史成为作家创作思考的观照角度。
    奶奶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百年历史的政治风云,战争风云,价值冲击,人文碰撞。奶奶这个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展示历史的作用。奶妈的百年孤独审视着一切,决定着一切。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半夏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个主要的因素,不然的话,关于奶奶的许多行为包括在本家族的一切决策都无法理解。
    实际上,在本部作品中起文学意义及其作用的关键人物是蔓丽。从表层来看,蔓丽可以说几乎是在小说的开始就已经死亡。可是在其死亡今后的近六十年岁月里,她一直是徘徊在奶奶潜意识当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或是情感,或是道德,或是战争等方面的元素。奶奶的身上所反映的一切心理特征,性格特征其实都是蔓丽支配之下的思考结果。向死而生,百岁奶奶实现此生的自我救赎,宽容了一切。
    蔓丽染烈性瘟疫死后被汽油所焚烧其实也是个极其深刻的寓意。不仅只是因为她患瘟疫而被焚烧,也寓意着奶奶与时代之痛的某种消解心理。在滇西,有一条公路大名鼎鼎,那是从印度雷多延伸而来的史迪威公路;有一条油管被称作盟军抗战生命线,那是中印油管。这条中美缅印等国共同修筑的长达3218公里的成品油管线,是中国第一条成品油管线,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成品油管线,为中国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让中国战场成为牵制日军主力的泥潭,美、英等盟国逐渐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力度,各种军用物资源源不断涌进中国,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就是汽油!
    我个人认为奶奶内心世界对于蔓丽之死其实一开始是一个冷漠的状态,而她之后的内疚忏悔,仅仅只是出于对原罪的恐惧感。从奶奶的觉悟程度来说,她还没有达到那么一个完美无缺的唯物主义状态。所以,在其潜意识当中,神灵的惩罚其实是无处不在。

    《四》半夏作品中关于重大抗战事件及其抗战现象的隐藏:关于被刻意“遗忘”的中印输油管线。

    小说中,死于中印输油管事件的穷孩子阿兴这一人物是半夏关于中国远征军及其中印输油管悲剧被展示被扩张的出色塑造。阿兴在表层上在小说里着墨不多,甚至于是可有可无的人物,从整个故事的结构来看,他连最起码的过场人物都算不上。但是,未成年的他死于去输油管里舀残剩的汽油。在滇西, 中印油管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军事工程之一。据战后国民政府行政院编纂的《十五年交通概况》一书统计:“自1945年4月起,每月由中印油管输入我国的油料为18000吨,每天平均约输入600吨。截至当年11月停止输油, 7个月输入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油料约10万吨。相当于滇缅公路用汽车运油一年半的数量,较之飞机空运之油量更为巨大。”
    管线正式供油后,中国汽车运输迅速恢复了元气,一度萧条冷清的西南公路,奔涌着各式满载物资与人员的车辆。云南不少军用机场上,飞虎队的战鹰频繁起降。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加足油料之后,可以径直飞往日本列岛,扔下惩罚侵略者的串串重磅炸弹。
    这条输油管的修建,是盟军最终在亚洲大陆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作家半夏把这历史的一脉透过穷孩子阿兴之死展现出来是很巧妙的一笔。
    历史实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以战争结束、中印油管任务完成为由,停止供油。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心有不甘,调动当时美国在中国开办的三家企业,亚细亚、美孚、德士古联手向美国政府提出“租用”中印油管,但美国政府不愿意在中国陷得过深,坚持原来的政策,拒绝再开通中印油管。一条因战争而生的油管,在工作仅仅7个月后,因战争的结束而骤然停用。
    ”二战结束后,中印公路虽然从一条闻名遐迩的公路沦为一条丛林土著的通道,可是毕竟仍在使用。而中印油管却真正退出了历史。此刻,它像一具历史遗骸陈列在缅北丛林里。在中印公路沿途的村落里,我们看到那些废弃的油管成为土著引水的水管。那是战争遗物与热带雨林里的日常生活唯一可以发现的联系。”
    以上是我在百度里搜到一篇有关输油管的采访报道。70年前的中印油管、两千年前的茶马古道,几乎走的是同一条路线。这些文字暗示着中印输油管的辉煌,因此,某些历史事件之所以有时侯会被封存,会被遗忘正是半夏《忘川之花》不愿漠视历史的深刻主题:辉煌的伤痛。


    《五》关于整个民族的流浪与流放的非理性思考

    实际上,就我个人看来,《忘川之花》的故事情节并不是文学批评的主要元素,关键所在是她表达了一个女性作者关于世界独特视角的思考。她没有陷入那种作为女性作家纯粹关于自身命运思考的困境而是将女性命运融入到关于民族命运,国家命运,故乡命运乃至是跨国命运的宏观思考。从一个女性单纯的女性思考主题上升到一个广义的社会民族关系民族精神民族解放运动的思考,既是半夏关于女性的宏观思考,也是作者对于宏观创作主题的驾驭能力。
    实际上,从作品的叙述结构乃至议论结构来看,半夏并不将自己的书写方针定位于一个从故事的感动中去和人物的心理产生任何的共鸣,而是将读者的阅读心理定位在一个如何在阅读中去建立一个关于百年历史漫长岁月的心理体验。半夏必须使用一个在场的人物去见证环境及其各种不同类型事件的发生。因为只有一个在场的证据才能为后来的某种逃离制造一个内外相互衔接的客观环境:逃离故园的悲观情绪弥漫腾冲城。当地家底厚实的乡绅财主大多作出逃跑的决定。许老太爷也不例外。他只是心疼啊心疼啊:许家几代人挣下的家业,难道就这么一下子乖乖的拱手交给狗日的日本人?据说日本倭人手里的砍刀是杀人不眨眼的。不逃,家业是保不了的,命都会搭上的。——这个逃离实际上不仅只是一个关于物质基础的逃离,也是一个关于精神的逃离。而同样,在那个战争年代里,人民不仅饱尝的是肉体的创伤,更有精神创伤。这个精神创伤既包括亲人间的生死别离,也包括背井离乡失去家园的情绪。但是当这一切成为被迫时,文学创作的主题就不应该局限于个人的命运议题而是一个民族区域命运的广泛议题。
    实际上,半夏在创作这一战争背紧题材小说的时候,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是融为一体的东西,是一个击破了由本国民族社会等级制度构成的内部环境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广义思考。提出了等级制度在民族利益面前的消解方针,打破了意识形态,阶级立场的矛盾,从而提升了半夏作品普世的解放意识。半夏之所以能够在逃离之中展示一个近乎完整无缺的精神曲线实际上是她作为一名道法自然者感性思维的抽离。生命在半夏潜意识当中是特别重要的概念,因此当她以作家观察社会观察历史观察战争观察人性观察宗教观察人生哲学的时候,回到人的真实处境成为必然,在生命的尊严及其精神的尊严同时遭受侵犯的时候,人们往往更重视那个关于精神尊严的存在。
    实际上,半夏在作品中已经通过留守故乡的奶奶不愿家人再离散而偷藏护照的事件,折射出亲情和精神需求是人性精神尊严的支撑。但是,实际上,奶奶偷藏护照的事件是一个具有道德审判意义的行为。在客观事物方面,她必须承担藏匿护照的责任,而在总体的道德规范面前,她其实又是在维护道德规范之内的那个关于血缘关系的那个道德规范。但是,奶奶在藏匿护照过程中的心理又是一个疼痛的,极其矛盾的精神层面。一方面,她对蔓丽的夺夫之痛有怨,另一方面对丈夫的背叛之痛有恨,她完全可以只将丈夫的护照藏匿起来而借此机会让曼丽独自回国;但是,奶奶又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云南女性。她深知曼丽在丈夫心目中的分量,如果只是创造个机会让曼丽独自回国则又会面临着两个结果的出现:一个是丈夫失去蔓丽后那份独自的伤痛,一个是蔓丽是否愿意独自回国的问题。 但是,其中牵扯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护照不论是奶奶故意藏匿也好或者说其它原因丢失也好,这里面存在的一个有可能的结果是,护照或许可以补办。(注:战乱期间一切社会秩序都被打乱,补办几乎不可能。)
    但是半夏却有意隐藏了这个逻辑思维在作品中的利用,奶奶藏匿护照仅仅只是为了展示某种意义的挽留,而许德昌实际上是读懂了奶奶深刻意图以及他承担着的秘密任务才决定留下至于曼丽随之而来的留下则就顺理成章,因为她深爱许德昌。但是,留下来之后的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奶奶在留下丈夫的同时,她的情敌曼丽也最终决定留下。因此,这个隐藏在奶奶潜意识当中的失爱之痛却被牢固的残留下来。所以,奶奶这一人物是一个民族生活在传统观念及其传统道德规范之下的典型人物。既承担着检讨自我的责任,又承担着维护个人情感的责任,因此奶奶这个人物与其说承担了许多方面的正面的责任,也可说是对某种传统观念的批判。所以说,半夏在作品中建构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遗忘叙事及其铭记伤痛还是遗忘伤痛的深刻主题。
    所以,半夏作品的主题与其说是在讨论战争,不如是在讨论关于人性关于道德规范关于道德审判的道德命题。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所以,奶奶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为遗忘和铭记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六》关于《忘川之花》的艺术特色。《忘川之花》其实是一个关于花语文化方针的彰显。半夏利用蔓陀罗的多层次文化概念,既突出了花的短暂与关于梦幻的色彩。  蔓陀罗的涵义其实在西方书写中就是个关于神秘主义的自然载体。半夏利用蔓陀罗在《忘川之花》中构建了一个近乎神秘,近乎荒诞的情感世界,又构建了一个关于现实主义思考的叙事环境。花亦可忘,情亦可忘,惟独人与花那个圣洁的信仰不可忘。

    我所理解的《忘川之花》,首先是把她理解为一部来自云南边陲女性书写之下的作品,然后才是关于这部小说所包涵的其他主题。在这个关于纯粹客观的书写世界里,半夏急需的是一个关于来自唯心主义领域的东西去重拾一个女性潜意识当中关于唯心主义区间的,神秘主义区间的文学思考。因此,我个人眼里的忘川之花首先是一部表达作者个人情绪中那些具有特别重要的神秘主义意义的甚至于是悬疑心理方面的作品。因此,半夏的作品虚构了一个在虚实之间均可寻求对话坐标及其价值体系的叙述环境。
    作者在小说中的第一章节里就安排了蔓陀罗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暗示着小说里的所有人物及其所有的故事情节甚至于是所有人物的命运其实都是一个非理性的发展曲线或状态。
    曼陀罗的颜色丰富多彩,十分绚丽多姿。紫色曼陀罗:恐怖。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粉色曼陀罗:适意。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
    被伤害的坚韧疮夷的心灵,面对的一条生命流淌的大川,是由此岸到彼岸的白花曼陀罗,也就是忘川之花,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实际上半夏自己也从来就没有打算在小说里去讨论哪个人物行为乃至思想的错对。但一切却又是吻合个人心理情绪的东西。因此,在半夏特定的潜意识女性主义心理当中极其明显的交织着一个关于非抽象主义的思考。个体的命运与道德规范的吻合或与道德品质的吻合或许在人物作出了如何的事情决定方面并不是主要的因素,关键问题是在于该人物所作出的一切决定出发点是什么目的意义,才是吻合其内心世界所希望的东西。
    实际上,活了99岁的奶奶向死而生,在最后把这个家族因战争离乱造成的国仇家恨用一种温情包容,救赎。其实是用一种理性的心理完成了某种人性,国家及其家族之间的情绪消解的过程。无论是温情,包容,救赎等行为情感,既是中华民族潜意识心理当中所认可的道德规范亦是具有某种宗教信仰的包涵。
    因而我推测半夏《忘川之花》的创作主旨是:历史可以原谅但却不能忘却。
    最后摘录作品里一段文字结束我的评论:
    那不是老家院子里见过的蔓陀罗吗?蔓陀罗!蔓陀罗!阿奶叫醉心花的蔓陀罗!我以为苏州是没有这种花树的。是这些年才移植成功的吧?佛典中说,蔓陀罗是天上开的花(曼陀罗花原产于印度。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也是开在黄泉路上忘川之畔的花,见此花者,恶自去除,然后它渡人去彼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9 03:48 , Processed in 0.0814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