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17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21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
现代诗歌创作的使命及方针:娱乐与肃穆
序言:实际上在我们对诗歌的作用及其所特定的社会功能,意义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很少去使用娱乐与肃穆的两极概念来进行我们的分析工作。关于诗歌是否具有某种意义的娱乐性的问题,至今我们尚未得出比较明确的答案:或者说这是个始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再本文当中,我们想就由诗歌是否具有娱乐性的基本问题,探讨一下与之有关的纯文学,纯诗,文学创作与哲学,诗歌创作与哲学,娱乐本身的属性及其与娱乐概念相对立的文学艺术严肃性,肃穆性等几个组件的具体问题。
《一》 当我们把诗歌的社会作用摆在面前进行论证的时候,首先所要联系到的一个具体问题就是,我们目前诗歌创作中所普遍追求的纯诗,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这种普遍追求纯诗的行为一旦被确立或者说被学术所肯定。那么无疑诗歌中的主题就成为遮蔽思想,或者说就是没有思想的诗歌主题。于是问题来了,就是说这种没有思想的诗歌就等于是纯粹文学或者说纯粹诗歌的时候,它所能起到的社会作用究竟应该是什么属性呢?
而实际上,这种持纯诗态度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当诗歌没有思想存在的时候,诗歌的价值交汇点体现在哪里?当然,文学创作,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除了思想之外,还有美学,意识,神学,无神论,包括历史,现实,未来三者之间等诸多元素及其文学组件的存在。
很明显,在这里我们不能肯定的是,我们在诗歌中展示这些可能没有思想性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因为无论是在文学创作的美学体系,宗教体系,神秘体系,现实体系,历史体系,未来体系的展示过程当中,他们都是基本上属于哲学范畴的组件。鉴于哲学本身就是思想这一原理的逻辑性及客观性,我们在谈及文学创作拒绝思想或者说遮蔽思想的过程中,其实就产生了一个哲学范畴的矛盾机制。如果说哲学是没有思想的东西,本身就是对哲学的否定。因此,所谓追求纯诗的创作行为实际上就是将哲学定义为没有思想的东西。就这样,深陷哲学深渊的诗歌却被冠以没有任何思想的纯诗。
《二》诗人思想身份的洗白并不等于哲学思想的洗白。 在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将结合诗人本身的思想属性,大众读者的思想属性及其纯诗本身到底是否具有思想潜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很明显,个别诗人及其诗歌评论家在定义这种所谓没有思想存在的纯诗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概念来形容这种纯诗的社会功能,最后只能得出的结论是,纯诗的娱乐性被摆在首位。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所产生的错误认识机制是,诗歌因为遮蔽了思想而成为纯诗,那些具有思想性的诗歌则被定义为肃穆的,严肃的,沉重的,悲观的东西。因此,这里出现了一个关于纯诗的荒谬结论:是纯诗的境界及其没有思想的主题带给了广大读者启蒙与思考。那么,那些本身具有特别重要思想性的诗歌反倒成为大众所拒绝的诗歌。
既然广大的诗歌阅读者本身就已经拒绝思想性的诗歌,那么这种纯诗的意义又从何而来?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那些所谓没有思想性的纯诗,并非是原则立场上并没有绝对拒绝思想,只不过是将那些本来就已经存在的传统思想或者说许多已经存在的思想形态变成了自由式的思想而已。也就是说,这些追求所谓纯诗的诗人或理论家在拐弯抹角的传达着某种意义自由的思想而已,是对某种意义传统性思想的反叛。可惜的是,这些理论家及其诗人没有能力表达这种情况。
而另外一些关于纯诗的拥护者这样解释纯诗的概念机制:所谓的纯诗并非是没有思想,而是将诗歌的思想展示进程延迟了而已。这种诗歌思想的延迟说者,曾经形象的将之形容为观众到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过程。也就是说,一部所谓没有思想的电影并非是本身绝对没有思想,而是只不过是在电影的一开始并没有急于向观众传递一些有关思想性的信息及启发,而只是——或者说是影片的中间甚至是结尾才传达所谓思想性的东西。
而当这种延迟说遭到质疑的时候,他们又解释说,影片是自由的,漫谈式的对话,没有明确的思想方针,您认为它传递了一个什么的思想,它就传递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很明显,这种文学艺术思想延迟说的所谓意图就是毫无新意的思想启发说而已。将被动的思想传递与灌输变成了观众主动随意的,自由的思想产生机制。可是问题在于,文学作品本身应该就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是文学创作技术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我们在这里所产生的思想过程是,我们传统的文学创作规律是错误的,文学创作不应该保持一个本身就应该具有的技术性层面。因此,我们在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特别针对那些追求纯诗的诗人来说,一个具有思想的诗人,决不会创作没有思想的诗歌。意识即思想,意识即思考。因为您所有的创作行为都是思想指导的结果。
《三》关于娱乐本身概念及属性的讨论。
娱乐是一个设计来给予观众乐趣的项目、表演、或活动。娱乐可以是一个概念或是一个任务,但多半是指一些特定活动或事件,而这些活动或事件的目的是给予观众乐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在关于娱乐问题的讨论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当代人是不是正在陷入无穷无尽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符号娱乐陷阱。这个问题分为两个:
1,文化工业谱系伴随着信息技术爆炸和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形成的文化现象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2,我们怎么看待,以及对于我们的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而言,80年代的文化批判理论中对于此现象已经有明确的关注,主要成就在于法兰克福学代娱乐:第一,娱乐被认为是媒介提供的一个商品。根据这一观点,有些媒体的内容是娱乐,有些则不是。电视剧、电影、情景喜剧、体育等等是娱乐。而新闻、纪录片和教育片则不属娱乐。这种观点源于行为科学的简单认识:娱乐节目使人娱乐,而非娱乐节目则不可能使人娱乐。
而现代心理学则认为,媒介受众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观众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决定他们将会在何种节目、何种内容中得到乐趣。第二个误解是将娱乐和信息对立。这种观点认为,节目的信息量越大,娱乐性就越差,换言之,观众得到的乐趣越多,他们学到的知识就越少。很显然,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观赏奥林匹克比赛是一种娱乐。但观众也能从中学到他国的风土人情、竞赛知识和人类的生理、心理极限(Vorderer, 2001)。
由此看到,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Bryant & Miron, 2002)。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娱乐是一个设计来给予观众乐趣的项目、表演、或活动。(虽然有些例子,就像玩电脑游戏的“观众”只有一个人)。观众参与的娱乐,可以是被动的如看歌剧,或者主动的如玩电脑游戏。而提供娱乐的行业称为娱乐行业。消闲、游戏、阅读还有视觉艺术欣赏普遍地不被认为是娱乐。因为娱乐的一般定义是需要有观看者可见的表演提供者。而众多被群众用以作娱乐的形式、项目,运动,似难找出一个共通点,但对参与、使用娱乐形式、项目的使用者来说,不同的娱乐带给用的共通点就是带他们暂时脱离现实一下。
《四》关于娱乐的社会功能问题。我们从以下这个关于当代电视娱乐性节目所带来的社会功能中可以发现,把大众娱乐看成美好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劳动或其他困境的避风港。因为在困境中,人们寻求的往往是精神(如宗教)的支助,而非娱乐。著名社会学家Gans也持同样的看法,他对波士顿贫穷社区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不认为利用大众娱乐的目的是为逃避,而是对他们向往人生的一种追求。不可否认,大众娱乐和烟酒、暴力、性一样有“遁世”的功能。
尽管如此,社会学家Veblen提出的模仿理论(Emulation)也认为,经济贫匮阶层的目标往往不止于物质富裕。他们都仰望有闲阶层的休闲生活,以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作为模仿对象,大众媒介则将以前只属于皇家贵族的娱乐搬上了大众舞台,娱乐从此被移植到社会的范畴。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地方还需要指出与提醒的是,当所有娱乐从此被移植到社会范畴的时候,其思想的特征依然存在。
人们再不用雇佣宫廷乐手,不再为掏不出歌剧票的费用而烦恼。电视将体育比赛、歌舞戏剧悉数展现,现代科技使不同经济阶层的人们享受同等的娱乐。这种社会秩序的主要贡献是将社会各界的生活方式拉近了,这种距离的缩短使以经济作为阶层分界线的社会逐步过渡到以地位为分界线的社会。从这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诗歌在当代之所以呈现出更加明朗的娱乐态度,实际上和这个大众媒介将以前只属于皇家贵族的娱乐搬上了大众舞台,娱乐从此被移植到社会范畴的过程大同小异:诗歌由高雅艺术在被移植到更加广泛意义的社会范畴过程当中,必须娱乐化。
大众娱乐的另一个社会功能是群体之间的分享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体现在观看、讨论和评议电视剧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球赛的成败、歌唱比赛选手的表现等等。大众娱乐无疑为社会关系的创造和维持提供了润滑剂。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大众娱乐和观众本身的现实生活没有利害关系,所以娱乐的话题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容易。而实际上,当这种娱乐性与社会关系呈现出某种交融的状态之后,对于诗歌而言,要维系某种意义的群体关系,就必须包装成一种亲民式的形象走进大众的生活当中。
《五》关于娱乐心理功能对当代诗歌创作心理的影响。
观看大众娱乐节目不但对社会有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也有影响。研究认为,娱乐节目产生娱乐效果的机制之一,是通过幻想或想象来产生的。Polichak和Gerrig对观众观看电影的反映的研究表明,观众观看和体验娱乐是有一系列想象活动的。这种想象反应的种类和数目依赖于不同的因素,包括虚构故事的特性、观众本身想象的能力、他们的信仰和以往的经历、以及他们选择性观看某一特定类型娱乐节目的动机。
媒体娱乐节目对人的心理上的作用还体现在观众认同感的产生。娱乐节目允许观众分享他人的生活,因而能够激动观众、教育观众,并促发观众进行想象和思考,更重要的是,激活观众的认同感,让观众在感情上和认知上都投入到他们明明知道是虚构的故事中去。认同感这一概念提供了理解观众如何对虚构故事投入的钥匙: 对角色的认同为观众提供了领略节目中故事的观点和角度,左右着观众对角色的理解,并有利于培养观众与角色之间的亲密感。而对于诗人与广大读者之间的关系来说,实际上诗歌娱乐化的追求,也是一个诗歌创作争取更多读者认同与接受的心理体现。
与此同时,又由于娱乐活动的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这无形之间促成了诗歌创作做更多尝试的可能性。娱乐圈明星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并且需求的产生和满足是由低向高阶梯式上升的,也就是说,当低层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更高级的需求则不会产生或者无法得到满足。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存的需求——即基本生活需求及安全需求,其次才是诸如自尊、被爱等基本的精神需求。由于娱乐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必须有闲暇时间,有剩余收入,并且有较好的心情,因此只有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在社会上已得到应有的尊重之后才会产生娱乐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不是生活必需,某一天可能需求量很大,而另一天的需求量可能很小,甚至完全没有。而诗人的需求同样是一个具有层次的机制。
另外,当代中国诗歌的传播机制也吸收料娱乐活动具有社会性特点,需聚而行之的主要特点。有些娱乐活动可以一个人单独进行或只要求很少的参与者,有些不需要很多或很复杂的专门设备,尤其是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娱乐者在家里就可方便地进行。
然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娱乐者期望从娱乐活动中获得的并不仅仅是娱乐行为得以实施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娱乐活动过程中寻求到一种与工作时完全不同的气氛,一种能够使自己暂时忘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那样一种境界,即在活动中不由自主地放松精神,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休息。这种效果的取得往往需要一种社会环境,一种竞争的气氛,特别是分享快乐的朋友。有时,对快乐的分享比快乐本身更重要。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明确可以发现的状况是,即便对于中国连续几届鲁迅文学奖的诗人获奖者,在诗歌的创作过程当中,已经明显反映着一个消解残酷的娱乐性现象,如雷平阳的杀狗,周啸天的洗脚女等等。将残酷的社会道德碰撞,生命尊严,平等的严肃性话题消解为娱乐的过程,实际上所折射的就是一个娱乐气氛的制造过程。
《六》 诗歌朗诵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展示快乐脆弱属性的问题。快乐是一件很脆弱的东西,同样一份快乐在缺乏分享的朋友时会缩小很多。所有这些获得良好娱乐效果的条件在独处时或在家庭娱乐中都比较难以具备。因此,大多数娱乐者不仅对娱乐活动本身有要求,而且对活动进行的地点也有要求。
他们要求哪怕是最简单的娱乐活动,如下棋、打牌等也要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有许多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参加,具有很浓的竞争气氛,具有众人一心的不受其他干扰的环境,使人兴奋。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跳舞、健美操、卡拉OK等许多娱乐活动都是可以在家独自进行的,但大多数人仍然选择舞厅和健美俱乐部,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需要这些场所的气氛。
舞迷们只有在舞厅众人同时起舞的环境和气氛中才能达到欣赏自我、欣赏艺术的忘我境界。在众目睽睽之下,技艺高者自信心增强,兴趣盎然,技艺不如人者好胜心骤起,奋起直追。健美俱乐部中教练的敦促、他人的进步以及竞争的气氛都使娱乐者不能懈怠,以在家中不可能有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训练中去,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娱乐效果。这就是为什么当许多家庭在经济上已能够负担多种娱乐设施购置费用的今天,社会上的娱乐场所却依然门庭若市,甚至日益兴旺的主要原因。更何况许多娱乐活动不是简单的活动,需要较多的人参与。因此大多数现代娱乐活动都不适合一般家庭在自己的住所里进行。
因此,从快乐的脆弱性来说,所谓的诗歌朗诵会,与其说是在公众场合之下所进行的一个诗歌展示,不如说是参与者欣赏自我、欣赏艺术忘我境界的过程。
《七》对于诗歌朗诵会来说,由咖啡,威士忌,烛光,葡萄酒所组成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朗诵环境,实际上所展示的过程是一个关于娱乐活动专业化的过程,由于娱乐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精神平衡、精神休息的手段,因此,它们中的大多数是经过精心设计而发明的。
几乎每一项娱乐活动都需要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设备,一定规格的场地、用具,社会公认的比赛或游戏规则,甚至专门的理论、技术和技巧,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娱乐项目需要专门的设置,专门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仅是为公众提供适用的设施、设备,保证这些设施、设备得到正确的充分的利用,更包括为使用这些设施、设备,向参加这些娱乐活动的人提供有关的专业理论咨询、专业技术指导和专业示范及教练。
娱乐活动虽然已在城乡呈普及之势,但它仍具有相当的专业性,有许多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及规律需要研究和掌握。因此不是任何一个个人、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创办一流的娱乐场所的。所以,从这点而言,我们实际上是更加细致,也更加客观的注释了诗歌娱乐程式的本质。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日常生活单调而紧张,人们在工作日里的生活越来越程式化,终日奔忙于工作及基本生活需求之间,许多哪怕是极简单的额外活动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难得为之。因此,各种各样看似平常的事都变成了十分有趣的娱乐活动。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发现,娱乐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它涉及到歌、舞、游戏,还涉及到保健、医疗、形体、美化,甚至一些过去的劳作活动也成了娱乐。有消息报道,德国人最新潮的娱乐度假方式是到乡村去参加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充当义务的农场工人,过上几天真正的农家生活,在原始的劳作中忘记城市的喧嚣与烦躁,再精力充沛地返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据统计,1994年便有400万德国人这样度过了他们难忘的假期。但是,曾经热衷于烛光诗歌聚会的德国人,一直都没有将这种浪漫的场合称为娱乐活动。
当一项普通的运动或活动演变成一项真正的娱乐活动时,我们会发现其活动方式及活动规则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即对设备设施要求更为考究。更为舒适甚至豪华,而活动方式和规则上趋于降低难度和运动强度,更具随意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这就是我们在研究和经营娱乐活动时不能忽视的娱乐活动的又一特点,即享乐性的特点。作为娱乐活动,保健不再是单纯的锻炼和保养,疗效娱乐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治病,劳作更不是原来作为生存手段那种意义的劳作,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加入享乐性质的改良,使娱乐者从中得到的首先是乐趣,其次才是功效。这种改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方法及规划尽量简单化。由于娱乐者不是从事某项活动的专业人员,过于复杂的活动技术和过于严格的规则要求会使他们感到难度太大而降低了娱乐的兴趣。
任何一项活动要变成娱乐活动都首先要使该活动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容易做,如娱乐性的保龄球馆为娱乐者提供的球是中心平稳、容易抓握的娱乐用球,球道口的犯规扫描器通常也是关闭的,儿童保龄球甚至还在球道两侧的凹槽中斜立挡板以保证每个人都“弹无虚发”。这是娱乐活动享乐性的重要表现。二是设备设施的舒适化。娱乐者在娱乐场所中的首要需求是快乐享受,因此,任何活动在成为娱乐活动时,其相应的设施设备就必须进行改良,使其更安全,更卫生,更舒适,甚至在外观上使人感到更愉悦。如桑拿浴中的浴池就与普通浴池大不相同,加入冲力按摩和舒适的体位设计,使浸浴成为享受。因此,我们从这个娱乐性的对应机制中获得的结论是,当诗歌被移植到某种环境时,诗歌的主题,朗诵者的水平实际上都是退居二线的元素,参与者可能对那些柔和的灯光及其或阴柔或阳刚的音乐更感兴趣。
《八》当代诗歌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已经明确具备娱乐活动那些较强的时代性和潮流性。尤其是现代元素在诗歌中的注入现象特别普遍。比如说,留守儿童,学霸,流量,网络等现代词汇在云南诗人帕男的诗歌当中被反复运用。但是,这种来自现实社会的时代性和潮流性出现在诗歌当中并不等于就是充当了娱乐用品。他们在引入诗歌创作的时候,其实也担负了许多方面的复杂思考。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的生产劳动方式不同,所感受到的疲劳和压力也不同,采用的娱乐方式也会不同,就像比较传统的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的娱乐需求一样,现代的追求田园生活和疯狂迪斯科的娱乐形式在生产力低下的旧时代也完全无法达到娱乐的目的。
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年代,生产方式以人力劳动为主,工作给人带来的最大消耗是体力的消耗,因此过于消耗体力的激烈的娱乐方式和与日常工作没有什么区别的活动自然就不适应大多数人的休息娱乐需要;现代化生产给工作带来的最大疲劳是精神上的疲劳,返璞归真或大量的体力消耗可以麻痹或完全放松精神,从而成为多数人喜欢的娱乐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娱乐活动是有时代性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娱乐活动的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一种好的、行之有效并且符合现代人情趣的娱乐方式会很快地被大众接受并传播,成为某一时期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娱乐活动。
因为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有许多相同的感受、相同的困惑及相似的向往、相似的乐趣,合乎时代风气、迎合大多数人心理的娱乐方式就会像时装和歌曲那样迅速流传开来,同样也会随着新时尚的到来而很快地过时,即所谓时尚轮回,此消彼长。这就是娱乐活动的潮流性。那么诗歌也同样,他们同样也在追求田园风光及其故乡情感的创作行为中体现出与时代相同的节奏。
《九》实际上,想象的共同体环境之下的诗歌写作及文学创作都是在原则立场上渗透了娱乐活动的国际性属性与特征。甚至也可以这么说,诗歌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高新技术左右的东西及过程。
随着高新科技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第四次浪潮”强有力地冲击着全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网络世界已然形成。在这个世界里,地球各个角落的几千万人终日在其中漫游,他们不受任何控制地利用电子邮件、可视电话进行笔谈、通话,进行不问断的信息交流。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传播,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来回穿梭,地球越来越小,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在现代社会,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各国文化相互渗透,人们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有别于自身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世界著名的预测专家、未来学家、美国的李斯比特和阿伯迪妮在《大趋势》中预测,下个世纪将出现生活方式全球化的趋向,人们将用越来越相似的方式进行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因此每当一种好的娱乐方式被创造出来,即使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娱乐方式,只要人们认为它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是美的、有乐趣的,就会以极快的方式向境内外传播,风靡全世界,使旅游者在异地他乡也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自己所习惯的那些娱乐活动。很明显,这种娱乐活动的国际性在诗歌中的展示随处可见:海子的《阿尔干的太阳》,帕男的圣山等。
结束语: 娱乐节目康熙来了很难想象,现代社会失去了大众传媒提供的大众娱乐将会成为何种社会。在美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作用可与军事工业相比,约占美国总出口额的13%。
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1年,美国媒体娱乐产业增长率高达6.5%,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为3.6%。2002年,美国娱乐产业出口880亿美元,是第一大出口行业(Bizminer,2005)。娱乐业的巨大商机就可以说明娱乐不仅仅是提供享乐、休闲和逃避工作压力的机会。社会学研究表明,娱乐和生存性劳动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工作条件越优越,报酬越高。工作时间越短,娱乐的需求性就越高,娱乐是和经济宽裕而不是经济贫乏有密切联系的。
在美国,对娱乐的强调被认为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Mendelsohn的研究表明,现代美国超越所有阶层的一个价值观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忧无虑。不为需求和劳动所困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特点就是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所以,在此基础上,世界性的文化消费时代及潮流也就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如何在浩瀚的文化词汇词语当中去形容文学创作,诗歌创作的娱乐,肃穆性,实际上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全人类思考的共同性话题。或许说,我们没有能力去解释中国诗人追求纯诗的真正心理及动机,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指出的是,中国现代诗歌创作的使命及方针无一都不是受到国际娱乐环境深刻影响的结果。诗歌是一种文化,本身就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归纳与思考,您可以在诗歌中刻意去遮蔽思想的烙印,但是,却始终无法回避现实情况的烙印及碰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