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闲话“感恩子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9 01: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贤愚一丘 于 2023-8-9 17:33 编辑

前记:在中国社会,子女应该对父母的养育之情心怀感恩,这一点无论在传统文化上还是现代观念里,人们都已达成了共识。就此话题,本文试图以“反向思维”来探究、阐述一番,若引起争议或反感,还万望见谅并请多多包涵。

“没儿没女很孤独的,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最怕寂寞,身边连个斟茶递水的都没有,很凄凉......”

聊起现在年轻人是否要生养个孩子这样的话题时,多数年老的朋友都有类似以上的看法。现在这个时代,如果说生养个子女主要是为了等到老来有人在身边伺候,“斟茶递水”,这可能不那么切合实际。不过有子女的确可以减轻尤其是风烛残年的时候那种孤独感——起码可以希望有人“常回家看看”,就算不能常回家看看,也可以通过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有时,这世上多一丝牵挂,也许会少一点寂寞。

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一直以来,我们说父母伟大,恩重如山,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不过,人类生养子女的最初目的只不过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为了延续物种,是一种上天赋予的本能。

说到本能,大多数物种的后代在年幼时主要或唯一依赖母亲;在大多数物种之中,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父亲则一般可以本能地确认自己的亲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呵护和爱惜是天然的,也是一种本能。

而子女对父母却不是这样。就大多数物种而言,子女成年后便离开父母独自谋生;父母老了,逐渐失去了生存能力,即使这时子女与父母再度相逢,往往也已是形同陌路,更不会去照顾处于弱势的父母,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去打压、驱赶。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大象、牛羚等生物老了,就慢慢被继续奔跑前行的兽群所遗弃,只得离群索居,独自死忙,悄然腐化,最后消失,回归自然。

“反哺”之说只是个美丽的古老民间传说,至今并没有可靠资料足以证实乌鸦的反哺习性,也没有动物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鸟类以及其他动物有反哺习性的相关的严谨学术报道。

以上所述的一切,不过是天地造化而已,并不受人类社会的伦理和道德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所制约。正如《百度百科》“乌鸦反哺”条目里面指出:“乌鸦反哺”只不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相近词有“羊羔跪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为了延续物种的“传宗接代”之外,聪明的人类又产生了“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的想法,于是“孝道”便应运而生。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衡量一个人是否“孝”,生育后代是第一标准(亦有认为“无后”意思是“不循守后辈的责任”,即“目无尊长”;本文取普遍的释义,即“没有后代”)。“孝道”的盛行尤其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社会关系密切。

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社会保障水平相对低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养儿防老”依然是一个牢固的社会共识,得到理解、认同和支持。诚然,“孝道”作为传统的、被公认的美德,仍然是理所应当然、值得推崇和弘扬的。

而在物质水平较高、社会保障系统较为完善的大都市,虽然“孝道”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和发展,但推崇“孝道”的目的并没有多大改变——主要还是“养儿防老”、“养老送终”——过去主要是物质上的照顾和生活管理方面的扶助,而现在主要是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支撑。无论人们承认与否,可以说,“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依旧根深蒂固。

所以,从上述意义来说,父母对子女也并非是完全无私的。

从社会层面来说,为了“养儿防老”而维护“孝道”,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无可厚非,而且值得传承下去。但另一方面,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儿女观开始有所改变,然而,我们这个社会一直以来这样强调:是父母给了你生命,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成人,你要感恩父母。而这里头多少暗示着子女应该、也必须对父母“孝顺”——即“孝敬”和“顺从”。这已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强势而坚韧的传统思想,至今仍然有一部分人可能在潜意识中把子女看作是早期的投资和可以随意支配的对象,而较少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感受和重新思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部分人很少真正把子女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来对待和尊重,甚至时常不经意间在诸如求学、事业、婚姻、家庭等涉及个人的较重大问题上简单粗暴地把子女没有对父母“言听计从”视为一种“不孝顺”、甚至“忤逆”。个人认为,“孝”是必须的(“孝”字最早见于商代 ,其古字形像是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但“顺”——即“顺从”——也许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必总是耿耿于怀于我们已为子女付出了多少,而要多想想我们也从子女身上得到了什么。实际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给予和得到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被爱”,是人的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同样地,“爱”(施与爱)也是人的一种情感上的需要,而父母这种天然的“爱”的需要正是在生养子女的过程中得到满足的。就一般情形而言,没有经历过养育子女的体验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生缺陷,起码是一个遗憾。

所以,即便说到投资,一般来说父母也获得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回报,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没有觉悟到)而已。从人世间亲情的角度来说,子女给父母带来的快乐与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一样弥足珍贵,都是无价的。况且,对于子女来说,是否要来到这个世界,选择权完全在父母身上。从人类社会的现代意识来看,子女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她)是没有选择权的,就这一点而言,上天对他们多少有点不太公平。(如果有人说,这是上天的安排,与父母无关,那我无话可说)

诚然,父母对子女全方位的好,是毋庸置疑的,父母甚至可以为子女牺牲性命,这也可以说——如上述所提到的——是父母对子女“爱”的本能达到极致境界的表现。但是,父母对子女也许永远不会有感恩这种意识。感恩,是对别人的恩惠或好处的感激之情,是一种情感上的反馈;而爱,并不等于感恩,爱是自发的、可以是无条件的甚至是盲目的,爱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父母往往会为自己对儿女深沉的爱而感动自己,而不会为儿女给自己带来的天然快乐而感动。

我想,在这个感恩已成稀缺之品的社会里,我们一再强调做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甚至怀着一颗宗教式的崇敬之心去感恩命运——无论它让你飞黄腾达还是遭受磨难,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哪怕是曾经使你陷于痛苦的人,感恩阳光雨露,感恩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感恩一串悦耳的鸟鸣、一阵清爽的风……可是,作为父母,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也很应该特别地感恩我们的子女呢?世上有母亲节、父亲节,这个节那个节,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不应该有“儿女节”呢?(据我所知,中国民间有“女儿节”,但那是另一回事,只是表达对女性的重视和敬意;而是否有哪个国家有“儿女节”,我不得而知)

曾经读过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目送》,里面的一句话让我震动并幡然醒悟: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觉得,以上这句话从现代人生活的角度揭示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只不过是一段交织着深爱、不舍与无奈的缘分,其实我们并没有互相亏欠。我想,如果说到要感恩,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对儿女怀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是他们,使我们成为父亲和母亲;是他们,使我们那么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可爱和珍贵;是他们,使我们更懂得爱、更懂得责任二字的分量。他们“哇”的一声落地来到这个世界,给我们平淡无奇的人生添上一道亮丽的色彩;为他们倾注全副心血,陪伴着他们一路成长,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成人,我们的内心体验着红尘之中那份无与伦比和难以名状的喜悦。而他们,在拥有了生命、接受父母的呵护、并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将要独自面对一个未知的人生——对幸福充满憧憬,同时也要准备承受可能出现的风险、痛苦甚至厄运,如果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那么我承认我以上的文字都是废话,连同世上所有的爱和恨、快乐与痛苦都将变得失去意义,因为——这都是上天的安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23-7-20 12:50:3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到要感恩,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对儿女怀有感恩之心。是他们,使我们成为父亲和母亲;是他们,使我们那么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可爱和珍贵;是他们,使我们更懂得爱、更懂得责任二字的分量。现代社会,很现实问题,作者换个角度,以递进式说出自己观点,欣赏。

    点评

    多谢首版支持、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21 2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23-7-20 16:59:15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儿女”,观点新颖 ,论据充足有说服力,欣赏,赞。问好老师。

    点评

    多谢云上老师支持、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21 2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23:32:58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3-7-20 12:50
    如果说到要感恩,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对儿女怀有感恩之心。是他们,使我们成为父亲和母亲;是他们,使我们 ...

    多谢首版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23:33:43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23-7-20 16:59
    “感恩儿女”,观点新颖 ,论据充足有说服力,欣赏,赞。问好老师。

    多谢云上老师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07
  • 签到天数: 241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
    发表于 2023-7-22 07:30:2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6-28 23:19 , Processed in 0.0830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