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治未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8 17:4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治未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武孝君
      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乃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小说通篇表述的是一个著名论断,那就是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到的都是2个字----吃人,深切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虚伪和残忍。
      其实中华文化不乏优秀的成分。尤其是先秦文化,就像长江、黄河的源头一样,越追溯、越古老、越久远,其思想反而越清澈、越质朴、越深邃。时至当下,在时间长河的淤积下,泥沙俱下,逐渐变得混浊不堪,真伪难辨。
      如果从正面的角度,体味、感悟中华文化,其真谛就会由“吃人”两个字,变成另外3个字,那就是----治未病。
治未病--养护好我们的身体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医学著作,翻开《素问》第二章《四气调神大论》,我们就看到“治未病”这三个字:“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已”就是已经发生,“未”就是还没有发生。
       在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刻意地去预防,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比等生了病花了钱、遭了罪,不是更高明吗?其实,中医的真谛和精髓,通篇贯穿的,就是这“治未病”这三个字。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神医叫扁鹊。在《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魏文王曾问扁鹊:“你的医术这么神奇,还有人能比得上你吗?”
       扁鹊回答:“有,我二哥。”“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但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会治小病,没什么了不起。
      魏文王又问了:“那还有比你二哥更好的吗?”“有,我大哥。”“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但他的医术,人们都不认可。所以,大哥比二哥更没有名气,也挣不到什么钱。”
      扁鹊又解释说:只有我被人们推崇备至。因为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由此可以看出,中华医药真正的大医风格和大医精神,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也正是因为“治未病”这3个字,贯穿了中医中药的始终,才有了独特的中华养生之道。太极拳、气功、武术、按摩、坐禅等中华养生之术也日趋完善,独成一体。
      《黄帝内经·素问》开篇第一段就说,上古之人,活到一百岁,仍然动作不衰老;而现在的人,年过半百,就已经衰老不堪了。是时代环境的不同呢?还是人为的过失呢?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来自自然,从小知道珍惜、知道养护,不但可以预防疾病,即使得了病,在配合治疗的同时,遵照医理自觉养息,恢复和保持气血经络通畅,很多疾病也会自然消解。
      《黄帝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也就是说,我们顺从天地阴阳的规律,就可以不得病、少得病,就可以防病医病,实现延年益寿。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治未病”的道理,众多的盲从者把扁鹊这样的神医,看得越来越重要,依赖性越来越强。平时,不注意养护身体,等到生了病,甚至生命垂危了,再去找救命的“白衣天使”,忍受刀劈斧凿,开膛破肚之苦。
      所以,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庸医也越来越盛行。中医的医药、医术也搞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奥。中医又与后来的道教炼丹、巫术驱鬼、烧香求神等联系起来,使本来神奇的中医,变得名声越来越臭。
治未病--养护好我们的人生
      如果认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治未病”三个字,仅仅适应预防身体疾病,那就太肤浅了。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用的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是直铺其叙,比是比方于物,兴者则是托事于物。《诗经》如此,各类艺术形式如此,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
      中国艺术讲究的是意境美、意韵美,话中有话,话外有意,弦外有音,才会让人感到意味无穷,意韵悠长。比于万方,托于万物。在中华文化中同样处处可见、处处可得。见一叶而知秋,每事每物,都往往蕴含着大道理、大智慧。
      中华养生之道讲究的是性命双修,修性又重于修命。修命是强身健体,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保持好生命的根本。修性则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安详、自在。因而,“治未病”就变得更加宽泛、更加深广起来。由内而外,安顿好我们的心灵,修养好我们的性情,对健康长寿的意义,更加重大。
      儒、道、佛诸家都要求从心性上下功夫。儒家提倡存心养性;道家则要求修心炼性;佛家讲明心见性、断惑正悟。讲的都是要保持人的自然本性、直性,不使受功名利禄各种外物的影响而蒙蔽、迷惑。
      但无论哪一家哲学思想,强调的都是向善。《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家最强调因果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儒家核心思想的仁者爱人,处处在讲行善积德。这样,治未病就由养身,延伸到修性,再延伸到修命。
      我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你的人生是否幸福,除了自然、社会环境外,其主观因素是否向善,就是决定性因素。这个世界的玄奥,就是深不可测。有的时候,你做了坏事,可能一时得不到报应,哪并不是说,就可以安然无事了。
      我们常常看到,甚至不理解。一个坏人天天干坏事。还总是时时得逞,好事不断。人在做,天在看。上天都在那儿给你记着那。你上半辈子风声水起,下半辈子就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你这辈子顺风顺水,儿孙们就很可能大祸临门。如果按照宗教的说法,今生今世你做坏事,产生了恶业,下一世,就会堕入恶道,做牛做马,甚至下地狱。
      其实,这并不迷信,完全具有科学道理。你天天想着怎么坑人整人害人,想着怎么沾人家的便宜。你肯定会积下很多的恶业,得罪很多的人。在某个时空条件下,你确实得逞了;可时空条件一变,你就暴露了,那就可要老账新账一起算了。
      同样,你天天干坏事,天天得到的都是好报应,这样就会耳濡目染给自己的亲人儿孙。他们就会感到,干使奸发坏、偷机取巧的事,理所当然,总是有好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好的家风。等到儿孙们再干的时候,时位已经不允许了,恶贯满盈了,那就要几辈子的债一起还了。翻翻历史,大体如此,似乎永远不会逃出这个规律。
      学了《易经》,你就知道了,64个卦、384个爻的卦辞、爻辞都不一样。在这个爻,可能是“吉”;换一个位置,马上就可能是“凶”。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只是个“时”和“位”问题。时位一到,一切都报。
      我们的心灵是否纯净,我们胸怀是否宽广,我们的性情是否良善,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是否美好,我们的人生是否幸福。这些“治未病”所蕴含的道理,还请大家好好思量。
治未病--养护好我们的环境
      在“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后面,还有7个字“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和“乱”两字,不仅仅是针对的我们的身体和人生,完全可以延伸到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常说:医易同源。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每一句话,每一个符号,都在告诉你:“治未病”。其《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为天道也,为人道也,为地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也就是,《易经》每个卦的六个爻。上两个爻,代表天;下面两个爻,代表地;中间两个爻,代表生存在天地之间的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由3个方面决定。天和地占2/3,我们每个人自己占1/3。
      所谓天地,用今天科学的词语说,并不是什么鬼神,而是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的因素,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由己及外。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推延到我们所在世界的整个生存环境,要有一个好的结果,都必须做到“治未病”。
      未雨绸缪,慎以始终。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行之于未始,治之于未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先秦典籍的每一句话,几乎都在渗透着这一思想。甚至连指导战争的兵家都在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即使迫不得已,发生了战争,兵家的哪一句话,又不都是在说,把事情想在前面、做到前面,以达到克敌制胜?
      举一个例子,学过《易经》的人,知道有一个《讼》卦。“讼”就是打官司,也可以引伸到产生矛盾和纠纷。全卦说的都是争讼的事,但《讼》卦的主旨,并不提倡你惹纠纷、打官司。
      尽管《讼》卦的卦辞和爻辞中,出现了好几个“吉”。那就意味着,在某个时段,这个官司能打赢。但在《讼》卦的卦辞中,却出现了“终凶”2字。
      因为官司无论输赢,往往是两败俱伤,伤心伤身伤时又伤财。读过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你会深有体会,为了一笔遗产,好几代陷入官司,不能自拔,害了多少人。真是一大悲剧!
      《讼》卦上九爻的象辞说,你就是通过打官司胜了人家,也不足为敬。你不要得意太早。表面上,看似官司赢了,可怨已经积下了,就已经为下一步的“凶”,埋下了祸根。因而,《讼》卦的象辞才有“君子以作事谋始”的劝戒。否则的话,那真如其篆辞所说的:“入于渊也”,被拖入深渊了。
      我们身上受了伤,伤好了,疤还在。正如《道德经》所说的: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已经结下了梁子,即使和好了,也肯定有芥蒂。哪里比得上一开始就和善相处?把事情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预防在前面,就可以趋利避凶,化险为夷。
      怎样维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的祖先找到了“治未病”最简单的办法,就2个字----和谐。这2个字,现在又找了出来,还很时髦。我们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哪家,都在做人与身体、人与内心的和谐。而儒家又偏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看似更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真正读懂道家,它已经把一切和谐都包容进去了。
       如果把这“和谐”2个字放大一下,变成4个字,那就是“天人合一”。人是天地间的一部分,人和天地万物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人与天地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对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物,都应当充分尊重、充分珍惜。人又是万物的灵长,应当具有这个智慧和境界,决不能为了人类一己私利,就淡视一切,为所欲为。
我们的自然环境在一天天恶化,资源在一天天枯竭,吃的毒食品、吸的毒空气、喝的毒饮料。哪里还有一块纯净的地方?再看看我们的社会,你争我斗,你杀我夺,机关算尽,满地鸡毛,每个人都天天不得安生。
环顾一下现在的生存环境,再体味一下古人的教诲,真的是:要知今日,何必当初!
                         2015年9月24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23-11-18 21:33:11 |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抛论据,有观点,赞。

    点评

    感谢首版支持鼓励!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22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板凳
    发表于 2023-11-20 10:38:25 | 只看该作者
    说古论今,辩证“病源、病根”。学习了,愿老师安康!

    点评

    感谢首版支持鼓励!向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22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8:30:36 | 只看该作者
    白水 发表于 2023-11-18 21:33
    洋洋洒洒,抛论据,有观点,赞。

    感谢首版支持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8:31:19 | 只看该作者
    yxq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23-11-20 10:38
    说古论今,辩证“病源、病根”。学习了,愿老师安康!

    感谢首版支持鼓励!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6#
    发表于 2023-11-24 15:0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保护好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关重要。

    点评

    感谢版主关注!赞同您的观点!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7:09:01 | 只看该作者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23-11-24 15:08
    保护好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关重要。

    感谢版主关注!赞同您的观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1 11:32 , Processed in 0.1065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