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 类童话与神话的诗性处理 读爱月(刘丽君)的诗《我接住了你(外二首)》 我接住了你
你是被秋天抛出来的
“嗖”地一下
我就惊住
你怎么可以
跟我长得一样!
“你独自舞,独自忧愁,也站在楼房上
看灯灭!”
那你该是玻璃人
糖纸做的,可以糊墙上
那是小时候妈妈
说的
墙壁里面住着一个人的国!
2011/10/18
不是你的
你们头上没犄角,仿佛有犄角
会叫
疼了喊
我要刺杀某某
这么多组成的器官对我笑
它们合计说
哪个是我的
哪个不是我的
我就把所有人类都拆开
鼻子,眼睛,耳朵。一个一个地朝天抛
这个不是你的
那个不是你的
这些词组的构成,都不是你!
最后
把这些怪异的身体扔完后
我站在那里
冲我鞠躬!
2011/10/18
你带上小刀挖痛了我
你带上一把小刀挖痛了我
挖了眼睛和鼻子,还有耳朵和呼吸
挖下去
我说
你不让我疼那我都不认得你是谁
乌贼一样的小手和阳光心跳
暴躁
秋天的机器
盯住我
挖
挖掉一层金子和雾
2011/10/18
读者在对诗歌进行二度创造的时候,目的只不过是要想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谁或是什么?他(她)是用的什么样的或哪些手法写作的?她(他)写这首诗歌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别的诗歌的相区别有什么样独特的创造呢?作者写这样的诗歌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最终她(他)要告诉我们的都是什么?无非这些。但每一个读者面对较难解读的诗歌所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因为读者和作者一样,所在的层面层次角度都是不同的,这也是诗歌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姿多 的另一个原因吧。 我把一组三首组团读。诗歌中都有“你”“我”。首先要搞清楚“你”“我”都是谁?在第一首“你”是落叶。为什么呢?你是被“秋天“抛出来的,“我接住了你”;后边又有“ 糖纸做的,可以糊墙上”。“秋天”能抛出来秋风秋雨秋月果实和满山遍野的荒凉,只有落叶最符合诗歌所描述的“你”的这些特性。 诗歌中有“基本的象征和隐喻的要素”从头到尾贯穿在诗歌始终。这里的“象征隐喻”明显的是普通的人即“我”,其实也是落叶的拟人化,也是物我互化。诗歌一首第二节写道:“你怎么可以/跟我长得一样!/“你独自舞,独自忧愁,也站在楼房上看灯灭!”独自“舞”更是落叶与人的共性,落叶被通过比拟人性化以后,突出了人生的孤独寂寞感和“看灯灭”这些生死无常的痛苦。 诗歌的第二首在第一首的基础上“你”“我”的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你在这首里是“你们”,也就是“众生相”;“我”是“造物主”。这就是爱月(刘丽君)写诗有时故意出神入化的地方,一般人是很难办得到的,读者也容易在这样的诗歌面前迷茫不知所云。诗歌写道:“你们头上没犄角,仿佛有犄角/会叫/ 疼了喊/我要刺杀某某”,这是写人世间人与人争斗的恨。恨主要源于占有欲私有制所有权。诗歌写道“这么多组成的器官对我笑/它们合计说/哪个是我的/ 哪个不是我的”诗歌的标题是《不是你的》!在神话传说中“你们”是女娲用土抟的;在进化论里你们是猴子,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基督教那里你们是上帝造的是上帝的羔羊;你们在佛祖的手心轮回还不知道是谁的什么呢;在道家那里“聚则成形散则气”;在现代科学中你们也只不过是些微粒子的构成物体,还不知道“反物质”被发现,中微子超光速被证实后你们到底是什么呢;在儒家你们“君君臣臣子子”;在具体的现实社会中你们简直被“五马分尸”中!你们争什么啊?什么是你的啊?不是你的! 我就把所有人类都拆开
鼻子,眼睛,耳朵。一个一个地朝天抛——像抛落叶一样
这个不是你的
那个不是你的
这些词组的构成,都不是你!
最后
把这些怪异的身体扔完后
我站在那里
冲我鞠躬!
如果说第一首写的是“童话”,你看:“那是小时候妈妈/说的/墙壁里面住着一个人的国!”这是对人的类的卑微的暗示和认知。那么这第二首写的就是“神话”!“我”就是第一首中的那个“抛”你的“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就是大自然,它能造就你让你生也能消亡你让你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纯粹的自然规律的力量和作用面前,你是谁?!你什么都不是!这里的“我”化身为又一个我,是对人生社会对于自然关系的深刻的理解。把“你们”像落叶一样“抛”掉之后,我“冲我鞠躬”,是对“天”对大自然的崇拜。 童话也好神话也好,都是超现实的浪漫手法,这是作者的高度思想深强度思维和超常想象作用的结果——创造!一切文学艺术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在诗歌没有创造就谈不上诗美。爱月是这方面的能手,过去也曾点评过她两首类似这样的诗歌《从十个角度看苹果的疤痕》《橱柜里的声音》,印象非常深。诗歌中非理性,夸张扭曲变形事物,荒唐荒诞甚至魔幻化处理,是文学作品也是诗歌写作的较为高超的技巧,这样的艺术技巧更能明白透彻的表达出作品所要表现的深刻厚重的内涵。 第三首就是站在“宗教”的角度反思了。在第三首中,“你”从第一首“落叶”到人的卑微,再在第二首中到“你们”痛苦,到这里就成了“我”精神思考和痛苦的对象。“你带上一把小刀挖痛了我/挖了眼睛和鼻子,还有耳朵和呼吸/挖下去/我说/你不让我疼那我都不认得你是谁”。“你”是痛,我是谁呢?“秋天的机器/盯住我/挖/挖掉一层金子和雾”。镀金子的只有“佛”像,“雾”是宗教理论认识的谜团。“我”看来也是“痛”、是仁慈和爱。诗歌到第三首物我溶融象意无间了。并且透漏出无奈,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人“神”都同样无可奈何。 关于爱月(刘丽君)这一组三首就讲这些了,有讹误和不同意见高兴就教。读者朋友们可以在我这个基础上再去梳理吧;当然欢迎你们依照自己的看法去再创造。
超强联想到变形及幻化处理
《贡嘎雪山》/文:赖杨刚
藏女
耸起雪白的
丰满
给蓝天
喂奶
偶尔
一滴鹰飞
乳汁般
让锅庄边的黑狗
咂了很多年
赖阳刚朋友的家乡在四川,贡嘎山位于四川康定以南。赖阳刚朋友写“山”水田园的诗歌有许多,都各具特色,所以精 纷呈。就我所能见到过的“山水田园诗”,赖阳刚朋友的诗歌应该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单是写“山”的诗歌,都能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思意蕴的需要,做出独到的处理,所以首首诗歌都能表现为一枝独秀。 诗歌的第一节,其实如果不分行就是一句话。而这样一分行顿挫,读来在字面上就形成那种“山”的巍峨挺拔耸入云端的气势。人们称这为诗歌文字的“建筑美”。好的诗歌都能幻化出可视的画面,就叫诗歌的“形象美”。情感借助形象表现意蕴,所以诗歌首先把“山”比喻成“臧女”,继而运用“二度意象创造”,“ 耸起雪白的/丰满”,“丰满”形容用作乳房的避讳非常妥帖,接着又做了超现实联想,夸张拟喻到“荒诞化”的构建诗美时空,“给蓝天 /喂奶”,表达的是对家乡这个母亲挺起蓝天的伟岸的赞颂敬仰和爱戴。 诗歌第二节的“乳汁”,对第一节的“藏女”、“丰满”来说,实际上构成了“三度意象创造”,这很了不起!是诗人深厚的思想经激情的驱动和飘逸精美的形象整合在瞬间的灵感的爆发和直觉迸射,体现出非凡的创造力!这里的“乳汁”“鹰飞”相比拟,形象精准细腻到无以复加,叹为观止!“鹰飞”是什么?“鹰飞”寄寓的是家乡母亲用以哺育家园的强健、高远、坚韧、威武不屈所向披靡的形象精神意志和力量啊!“锅庄”的“锅”,暗示烟火山村聚居的世代流转的久远;当地有独具特色的舞蹈——“锅庄舞”。那“黑狗”不是忠实于山村,在母亲的甜蜜的乳汁及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哺育下的人民吗?!狗蛋、狗子、狗剩子、狗不理等等曾是一些落后农村亲昵盛行的人的名字,作者在这里显然是在暗中借取着这个。当然,相对绝大多数山村后代要“飞出大山”去更广阔的世界有所作为而后报答家乡父老的要求,作者在情感上也不无“不争气”的遗憾的复杂。 《贡嘎雪山》标题在内才39个字,从艺术到思想上如此给力,在文字的简洁精炼方面,也很难找到同类诗歌的先例。 超常想象夸张到近于荒诞
《大渡河之夏》/作者:赖杨刚
黄辣丁,多么想
借到鹞子的翅膀
抱着河卵石
飞上蓝天,同太阳
肩并肩。游子啊
如果乡愁添堵,就会让大渡河
不再湍急。失去了落差
几百座水电站,又怎么能献上
黑夜所要的繁华 “景物因人而盛概”!“大渡河”,是石棉人文历史景观优美及现实人们的安居乐业的源头啊!念起红军强渡大渡河,那一段气壮山河的悲壮历史,谁人能不心潮澎湃呢? 一般的写手很可能就会像我这样,如泣如诉而引吭高歌。赖杨刚朋友没有那样去写,起头一个超常夸张到荒诞的语言变形:“黄辣丁,多么想/借到鹞子的翅膀/抱着河卵石/飞上蓝天,同太阳/肩并肩。”大渡河里“黄辣丁”鱼儿,被拟人化,奋发向上,志存高远,想借到鹰的“翅膀”,抱着“河卵石”,飞上蓝天同“太阳”媲美!从而表现了大渡河的一鱼一鸟一石都继承了当年红军战士的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和传统啊,他们都是向上的阳光最美的可爱的啊!超常夸张到荒诞的语言变形,这是失真。然而诗歌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妥帖深入逼真的表达出事物现象和精神的本质内涵,这是诗歌的又一个特点——“失真之真”。 接着,“游子啊/如果乡愁添堵,就会让大渡河/不再湍急。失去了落差/几百座水电站,又怎么能献上/黑夜所要的繁华”。这是又一个“荒诞”的语言夸张变形。是说,在大渡河精神的感召下,作为一个游子还会心中有乡愁,大渡河就不会容忍你!他要停下来不再激流奔涌,让几百座水电站报废,令黑夜所要的光明全无!反过来表达的是,大渡河的精神会激发你乐观向上,汇入滚滚的社会的潮流奔腾不息,像当年的战士一样,给黑夜以黎明,用自己的生命照亮这个世界!多么深厚唯美的意蕴!而这些意蕴是深隐在字表的里边的,需要读者深入开掘才能发现,这就体现了诗歌的第四个特点——“隐意之意”。
诗歌前后用了对比的手法,让人们在一高一低的“落差”中,感念先烈,感悟人生,振作精神。“几百座水电站”,暗示今天的大渡河两岸迅猛发展的能源科技建设,当年阻碍红军前进造就英雄的历史已经成为史诗,现如今已成为了人民温暖光明安康幸福的动力和源泉!
风沿着窄窄的九月进了边城
一柄刀落叶纷纷
在杏子林痛饮江湖佚事
你赶着得得的蹄声而来
带来两袖风雨
要在新近的故事里借宿
城里街灯淡淡
拖长一身黑衣的影子
更声带来一名不懂武功的外乡人
以诗歌的形式超现实的叙述虚拟的游侠故事,这是材料带来的新奇。古龙晚期作品,大部分由丁情代笔,有《边城刀声》。而诗歌里的《刀声里的边城》与其是否有关不得而知,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刀声里的边城”作为语言团块所造成宏阔嘈杂的氛围及“刀声”和“边城”作为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意味到底是什么?
“风沿着窄窄的九月进了边城”,“风”是秋风。“窄窄”形容“九月”时间的逼仄。放在一起能够暗示一个人在岁月的流逝中青春时光已不再!“边城”过去指靠近国界的城市。这里的“边城”是哪里啊?我们不知道,恐怕作者也不知道,或许正是作者所要寻找的“我到哪里去”的归属吧。“一柄刀落叶纷纷”。“一柄刀”是游侠所带的武器,也说明仅此一刀,其余空空如也。“落叶纷纷”,表面的武功,内里的空虚和荒凉的暗示。“在杏子林痛饮江湖佚事”,这一句能约莫说明“我(诗歌第一人称被省略)”曾经怎么样及“我从哪里来”。猜测:一是我真的有过不平常的经历;二是我只是看了那些书。据传说:“杏子林一带林木茂盛,风景宜人,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置身其中,顿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不过因为人迹罕至的关系,此地盘踞着许多珍禽异兽,山林之内,还杂居着一些上古遗民。传说中他们心智未开,不服教化,茹毛饮血,凶暴异常,若无过人修为,还是远离此地为妙。”可是我们看看结尾一句:“更声带来一名不懂武功的外乡人”。世界上哪里有没有武功的侠客呢?没有。诗歌在这里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这个潜在的“我”到底是谁?
第二节“你赶着得得的蹄声而来”,也“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李白《侠客行》)”吗?未见得。只是“带来两袖风雨/要在新近的故事里借宿”。“新近的故事里借宿”,是指要在现实的生活里寻找书里边移植过来的梦想!这里的“你”实际上是主体的人被泛化开来,也是“我”,说明相同的人还有他还有许许多多和这里的“你我他”相同的人。这些人梦想能不能实现呢?
第三节写得神秘诡异而且出人意料。“城里街灯淡淡/拖长一身黑衣的影子/更声带来一名不懂武功的外乡人”。原来风雨兼程又似饱经沧桑的“侠客”竟然是个“不懂武功的人”!这还有什么梦想成真可谈呢?没有。
但是我们还想追问这“刀声里的边城”到底是什么地方?!
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控制一切,使得这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现今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但如果极权世界果真降临,我们恐怕就更需要唤醒远古的基因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现在我们所处的国际世界是不是打着人道主义幌子的极权世界?我们的国家在“科学”“人本”“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受不受到国际国内不良因素的影响?
当然诗歌所写的还只是关注每个个人的来龙去脉。人口膨胀,现代化的产业集中化及信息化的时代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涌现出浩浩荡荡的学生失业大军和民工大潮,势不可挡。这些都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无根的漂泊流浪在他人的街街巷巷的人!这些“侠客”究竟向何处去?由此看来这“刀声里的边城”是无处不在的吧?!
《无根的青春漂泊、心灵遗恨与诗歌先锋侠客》——读张脉峰先生的《我这十年》/文:许庆胜——摘录一句话:诗歌是“他无根漂泊与心灵遗恨的真实存照!他游侠式的散点出击,有着“保护妹妹”打抱不平式的新式味韵,在最早的朦胧诗群体中是绝少存在的,也有别于其他先锋群体。”
英雄主义色 映射出人们在现实中无法达成的理想形象。民间是一个养殖先锋文学的广阔空间。真正的诗人必须背起十字架去殉道,自甘自愿的去受难。退一万步说,诗人的创作假使不能传世,也能在自适中怡人,美化灵魂崇高人格,也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但是,诗歌不能当饭吃。保罗*高更自杀念头定后,日夜赶作最后一幅油画,题目是: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诗美创造往往是作者最真诚的独白,最痴迷的自言自语。海德格尔也认为每一个伟大诗人都只有一首“独一的诗歌”,“走向这首诗歌的漫长道路本身乃是诗意地追问的道路”。
写梦境
一条河流的温度
没有梦到你,和远处的春天一起接近我
从人群高处的目光中滑落
静静倾斜的阳光,反反复复
点燃一根烟,我用慵懒的心思想你
河童站在夏日里
流水、牧鞭、炊烟,混搭假日
你像黑白照片,清澈而养眼
当我摘下眼镜
你如水洁净后的天空
在视线里变得高大、深远,且模糊
于是,我经常把手晾在衣兜外面
好让调皮的空气潮湿
使每一条河流里泡有你的温度
艺术作品要认知、观照、作用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超越是表现的最佳选择!写梦境、错觉幻觉、非理性、甚至荒唐魔幻这些无不可以成为艺术作者构思(在诗歌就是诗思)的出发点!董喜阳就深得艺术三昧,起头就是写梦境:“没有梦到你,和远处的春天一起接近我”,连做梦都没有梦到,在现实中能得到吗?但是“你”,就是“爱或爱情”是美好的希望和憧憬。这不但是我的期待和梦想,而且也是所有的人们的期待和梦想要得到的幸福和欢乐!所以“从人群高处的目光中滑落”,谁都没有得到。梦境和现实的虚实两个空间分不清楚,就是被并构了,这在手法上叫“诗美空间建构”;由“我”及“人群”的主体转换,使小爱翻做大爱!这样的作用就是深化主题。只两行字,经合描写、象征隐喻指代意象暗示等多种手法的协同作用,读来扑朔迷离又空灵剔透。“静静倾斜的阳光,反反复复”,这是在大处写梦想和憧憬在时间上久远,小处暗示个体人已过午。前后放在一起,在写梦境中实现了“诗美的时空建构”。因为诗歌艺术必须注意这种手法的高妙,所以我在博客的【诗歌原理举要10篇】中的10~4里边,就特别强调列举说明这个问题。艺术创作不超越现实就没有出路!这种情况是不是让人感到很无奈啊?诗歌接着写道:“点燃一根烟,我用慵懒的心思想你”,用“思想”而不用“思念”还是在扩大主体和深化主题。接着,作者在梦中幻化出“河童站在夏日里/流水、牧鞭、炊烟,混搭假日/你像黑白照片,清澈而养眼”。诗歌写“河童”而不是“我”;诗歌写“流水、牧鞭、炊烟、假日”而不是“唇红、花街、歌舞、缠绵”,这不明明写的是一般的甚至是那些在近于贫困生活中挣扎的人吗?那“清澈而养眼”的,就不单是“美女照”,而是人民大众的“憧憬照”啊!作者写【情人节征文】,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和幸福,而是表达的人民的对爱和幸福欢乐生活的企求啊!这同屈原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关怀写成“美女香闺”难于接近是如出一辙的。诗歌接着还是在写爱和幸福高不可求:“当我摘下眼镜/你如水洁净后的天空/在视线里变得高大、深远,且模糊”! 于是,“河童”只能是“我经常把手晾在衣兜外面/好让调皮的空气潮湿/使每一条河流里泡有你的温度”。对爱和幸福的期待恒久而没有止境。这“每一条河流”非具指的泛指就是:爱的河流;生活的河流;历史的河流!
[url] | | ( |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