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香词谱 (41-50)雨梦词谱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6: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4-9-5 15:21 编辑

    白香词谱 (41-50)雨梦词谱版
    清.舒梦兰
    目 次
    四一 河传 秦观
    四二 满庭芳 秦观
    四三 青玉案 贺铸
    四四 薄幸 贺铸
    四五 惜分飞 毛滂
    四六 河满子 孙洙
    四七 烛影摇红 王诜
    四八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四九 千秋岁 谢逸
    五十 琐窗寒 周邦彦
    ...

    图标说明:
    1.■为仄,◆为本仄可平,●为押仄韵或协韵,▲转押另部仄韵,◎迭仄韵。
    2.□为平,◇为本平可仄,○为押平韵或协韵,△转押另部平韵,⊙迭平韵。
    ...

    四一、河传.赠妓 秦观
    〔题考〕 按【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帝乐之。”此为水调中之河传,非后世所行之河传也。考【碧鸡漫志】:“﹝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后仄韵。其一乃今﹝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然欧阳永叔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王孙﹞曲;今世﹝河传﹞,乃仙侣调,皆令也。”今之﹝河传﹞,亦作﹝河转﹞。据万氏【词律】所载,有十六体之多。并云:“﹝怨王孙﹞一调,与唐腔﹝河传﹞无异。”尚有“月照梨花”,亦列此调中。可见此调自唐以还,演变嬗蜕之繁矣。

    〔做法〕本调六十一字。首句四字起韵,第一、三字可平。次为九字句,上五下四,第六、八字可仄。此句黄山谷词作上四下五,为“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音律不谐,正类东坡不足法也。第三句四字,为平仄仄平,第一字犹可仄,第三字不宜用平。第四句与﹝鹊桥仙﹞第三句同。第六第七各为三字句,与﹝更漏子﹞首二句同。后阕首句七字,为平起仄收七言句,第一、三字可仄可平,第二句亦九字句,惟作上四下五,与前阕殊异。第三、四句与前阕第三、四句同。末亦三字两句,句法与前阕末二句无异。
    恨眉醉眼,
    ◇□◆▲
    甚  轻轻觑着、
    ■  □□■■
    神魂迷乱。
    ◇□◆▲
    常记那回,
    ◇■■□
    小曲栏干西畔。
    ◆■◇□□▲
    鬓云松、
    ■□□
    罗袜铲。
    □■▲

    丁香笑吐娇无限,
    ◇□◆■□□▲
    .
    语软声低、
    ◆■□□
    道我何曾惯。
    ◆■□□▲
    云雨未谐,
    ◇■■□
    早被东风吹散。
    ◆■◇□□▲
    瘦杀人、
    ■◆□
    天不管。
    □■▲
    ...



    四二、满庭芳.春游 秦观

    〔题考〕 【诗余图谱】载本调亦名﹝满庭霜﹞。万氏【词律】则以九十三字者为﹝满庭芳﹞,以九十五字者为﹝满庭霜﹞。实则仅后者之前后阕第七句较前者各多一字而已。一则取柳宗元诗:“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为词名,一则取方夔诗:“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为词名,实则同一调也。又本调亦名﹝锁阳台﹞,毛氏【词学全书】:“﹝满庭芳﹞,采唐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黄昏’;一名﹝锁阳台﹞,中吕调也。”
    〔作法〕 本调九十五字,前阕首二句各四字,不用韵。第二句一、三两字皆可仄。第三句六字,起平韵,第二、三字平仄可不拘。(“过”字作仄)第四、五句与﹝蓦山溪﹞后阕第四、五句同其句法。第六句亦六字不用韵;第一、三、五字平仄皆可不论。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协韵。第八句亦七字,亦为上三下四,而不协韵,且一为平收,一为仄收;一则第二、四字可仄可平,一则七个字平仄不能稍易也。末句五字,协韵;与本调第四句同。后阕换头。首句五字,为平起仄收之五言句,不用韵。第二、三句四字对句,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惟下第三字不能作仄,其“珠”“翠”“玉”三字均可不拘。第四、五句实亦四字对偶,惟首冠一“渐”字,在填词法中名为“一字豆”;省去此一字观之,则与上二、三两句无二致也。第六句以下均与前阕同。
    晓色云开,
    □■□□
    春随人意,
    ◇□◆■
    骤雨才过还晴。
    ■◇◇■□○
    古台芳榭,
    ◆□□■
    飞燕蹴红英。
    ◆■■□△
    舞困榆钱自落,
    ◆■◇□◆■
    秋千外,
    ◇◇■
    绿水桥平。
    ◆■□○
    东风里、
    □□■
    朱门映柳,
    □□■■
    低按小秦筝。
    ◆■■□○
    .

    多情行乐处,
    ◇□■■
    珠钿翠盖,
    ◇□◆■
    玉辔红缨。
    ◆■□○
    渐  酒空金榼,
    ■  ◇□◆■
    花困蓬瀛。
    ◆■□○
    豆蔻梢头旧恨,
    ◆■◇□◆■
    十年梦,
    ◇◇■
    屈指堪惊。
    ◆■□○
    凭栏久,
    □□■
    疏烟澹日,
    □□□■
    寂寞下芜城。
    ◆■■□○
    ...



    四三、青玉案.春暮 贺铸

    Bise 注:此词后半阕第五句龙榆生教授【唐宋词格律】作“满城飞絮”;舒梦兰【白香词谱】作“清城风絮”。但一般皆作“满城风絮”,三式皆合于格律,故于此仅用“满城风絮”。

    〔题考〕 张衡 ﹝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按:案同碗,青玉碗,盛酒之具也,唐人诗多引用之。如李白诗:“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杜甫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本调调名,即取以创始焉。作者以此调得名,人称﹝贺梅子﹞;盖“梅子黄时雨”一句脍炙人口也。涪翁诗云:“解道江南肠断句,世间唯有贺方回”,亦指此调咏也。又本调据毛氏【词学全书】云:“又名﹝一年春﹞。”
    〔作法〕 本调六十七字;前后两阕,惟第二句一为六字,一为七字,余皆相同。起手为七言平起仄收句起仄韵。第二句六字,为五字句上加一字豆,【词律】作三字豆,非也。故“目”自可作平。第三句七字,与﹝渔家傲﹞第三句同。第四、五句俱四字,剧作仄平平仄,宜用对偶。其第一字虽可作平,但以仄声为佳。第六句与﹝锦缠道﹞末句相同。后阕惟改第二句为七言拗句,应作仄仄平平仄平仄,此定格也。

    凌波不过横塘路,
    ◇□◆■□□▲
    但目送  芳尘去。
    ■◇■  □□▲
    锦瑟年华谁与度,
    ◆■◇□□■▲
    月楼花院,
    ■□□■
    ◆窗朱户,
    ◇□□▲
    惟有春知处。
    ◆■□□▲
    .

    碧云冉冉衡皋暮,
    ◇□◆■□□▲
    笔空题断肠句。
    ◆■□□■□▲
    试问闲愁知几许,
    ◆■◇□□■▲
    一川烟草,
    ■□□■
    满城风絮,
    ■□□▲
    梅子黄时雨。
    ◆■□□▲
    ...



    四四、薄幸.春情 一作忆故人 贺铸

    〔题考〕 自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喧传一时后,“薄幸”二字演为游冶界之口头成语。【能改斋漫录”载琴操改韵﹝满庭芳﹞词,有“轻分罗带,暗解香衷,谩赢得薄幸狂名”句。本词“羞把香罗偷解”,似袭其语。作者与琴操同时,本调名,或即创自作者也。

    〔作法〕 本调一百零八字。首句四字起韵,与﹝雨霖铃﹞首句同。次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字可平。第三句亦为上三下四七字句,惟不须协韵,而第六字作平,与第二句异耳。第四句六字,为仄仄平平平仄,一、三两字可平可仄。第五句又围上三下四七字句,则为不协韵之平收句,第二字平仄亦可不拘。第六句为协韵之七言诗句,惟平仄规律精严,只能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不若诗句之第一、三字可以通融也。以下三句,实为四字对句两句,上加一字豆,而下接六字作结耳。于此“翔”“屏”“羞”“偷”四字均可作仄。后阕起句六字,上三下三不协韵;第一字可平。次句七字协韵,上三下四,平仄又与前阕七字句不同,而第六字平仄则可不拘。第三句上三下六,【词律】则于“双燕”断句,是亦可作上五下四;惟各家填此调,第三字平仄多不拘,故以三字豆为宜;而“几”“双”“深”三字,亦多作仄者。第四句七字,句法与前阕第六句同。第五句四字协韵,句法上一下三,或上二下二均可;惟平仄不可移易。第六句与第七句,十二字须一气喝成,句法或上五下七,或上七下五,均不拘,(吕渭老与樵隐词正其例)而平仄只有第四字“酒”可作平。末二句十字,上四下六,与前阕末二句“翔鸳……”同。
    淡妆多态,
    ◆□□▲
    更滴滴、
    ■◇■
    频回盼睐。
    □□■▲
    便认得、
    ■◇■
    琴心先许,
    □□□■
    欲绾合欢双带。
    ◆■◇□□▲
    记画堂、
    ■◆□
    风月逢迎,
    □■□□
    轻颦浅笑娇无奈。
    □□■■□□▲
    向睡鸭炉边,
    ■■■□□
    翔鸳屏里,
    ◇□◆■
    羞把香罗偷解。
    ◆■□□◇▲
    .

    自过了、
    ◇■■
    烧灯后,
    □□■
    都不见、
    □■■
    踏青挑菜。
    ■□◇▲
    几回凭、
    ◇□◇
    双燕叮咛深意,
    ◆■□□◇■
    往来却恨重帘碍。
    ◇□◆■□□▲
    约何时再。
    ■□□▲
    正春浓酒困,
    ■□□◇■
    人闲昼永无聊赖。
    □□■■□□▲
    恹恹睡起,
    □□■■
    犹有花梢日在。
    ◆■□□◆▲
    ...



    四五、惜分飞.本意 毛滂

    〔题考〕 古乐府:“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世遂以“劳燕分飞”为离别之词。自庚信有“秦川直望,陇水分飞”之文,后即简称“分飞”。入唐,引用更繁,如孟浩然送从弟归会稽诗云:“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于是临歧惜别,黯然魂销者,竞以“惜分飞”入词,而浸成曲调名矣。

    〔作法〕 本调五十字。首句为仄起仄韵之七言句,只第一字可平。第二句为六字,协韵,本作仄仄平平仄仄,但第一宇亦可作平。如本词之“愁”。第三句与﹝桃源忆故人﹞第四句同。第四句与﹝桃源忆故人﹞第一句同。后半全同前半。

    泪湿栏干花着露,
    ◆■□□□■▲
    愁到眉峰碧聚。
    ◆■□□■▲
    此恨平分取,
    ◆■□□▲
    更无言语空相觑。
    .
    ◇□□■□□▲

    断雨残云无意絮,
    ◆■□□□■▲
    寂寞朝朝暮暮。
    ◆■□□■▲
    今夜山深处,
    ◆■□□▲
    断魂分付潮回去。
    ◆□□■□□▲
    ...



    四六、河满子.秋怨 孙洙

    〔题考〕 “河”本作“何”,系人名。白乐天诗:“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元微之﹝何满子歌﹞云:“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元白同时交好,闻见当同,而独纪此事少异。顾据乐府杂录:“灵武刺史李灵曜置酒,坐客姓骆,唱﹝何满子﹞,皆称妙绝。白秀才者曰:‘家有声妓歌此曲,音调不同。’召至令砍;发声清越,非常音。骆遽问曰:‘莫非宫中胡二子否?’妓熟视曰:‘君岂梨园骆供奉耶?’相对泣下。皆明皇时人也。”则此调不特创自开天前后,可以断知;抑且可知其创自宫中。故张佑【宫词】有“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之句也。(见王灼【碧鸡漫志】)

    〔作法〕 本调七十四字。唐时本为单谓六句,每句六字,至孙光宪词,始作七字一句,成三十七字一体。厥后又加双叠,乃成今体。王灼云:“﹝何满子﹞,今词属双调。两段各六句,内五句各六字,一句七字。五代时伊鹗、李珣亦同此。其他诸公所作,往往只一段,而六句各六字,皆无复七字者;字句既异,即知非旧曲。”则其演变可知矣。本词乃近调;起二句与﹝西江月﹞同,作家多用对偶。第三句与﹝离亭燕﹞第三句同,第四句与第二句同。末二句与首二句同。

    怅望浮生急景,
    ◆■◇□◆■
    凄凉宝瑟余音。
    ◇□◆■□○
    楚客多情偏怨别,
    ◆■◇□□■■
    碧山远水登临。
    ◇□◆■□○
    目送连天衰草,
    ◆■◇□◇■
    夜阑几处疏砧。
    ◇□◆■□○
    .

    黄叶无风自落,
    ◆■◇□◆■
    秋云不雨长阴。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摇摇幽恨难禁。
    ◇□◆■□○
    惆怅旧欢如梦,
    ◆■◇□◇■
    觉来无处追寻。
    ◇□◆■□○



    四七、烛影摇红.惜春 王诜

    〔题考〕 此调本名﹝忆故人﹞。【能改斋漫录】:“都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沈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徽宗喜其词,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憾,遂今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是本曲腔调,始创于徽宗时,牌名则改自邦彦。【漫录】所引,即今词后阕,而“烛影摇红”以下,辞多改易。盖当时之﹝忆故人﹞调,只四十八字,即此词半阕,分作前后阕。南宋以后,易名﹝烛影摇红﹞始加双叠,成九十六字耳。

    〔作法〕本调九十六字,前后阕同。起为四字平句,第一字可仄。第二句为仄韵七言句,惟第一字必作仄,第三字可平。第三句与﹝御街行﹞第三句同。第四句为五言仄句,协韵。第五句六字,为仄仄平平仄仄,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协韵;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八、九三句,均为四字,首句仄收不用韵;次句平收而“得”“见”二字俱可作平;末句为平平平仄,不可假借。本词“不”字,为入声,作平声。
    香脸轻匀,
    ◆■□□
    黛眉巧画宫妆浅。
    ◇□◆■□□▲
    风流天付与精神,
    ◇□□■■□□
    全在娇波转。
    ◆■□□▲
    早是萦心可惯,
    ◆■◇□◆▲
    更那堪、
    ■□□
    频频顾盼。
    □□■▲
    几回得见,
    ■□◇■
    见了还休,
    ◆■□□
    争如不见。
    .
    □□□▲

    烛影摇红,
    ◆■□□
    夜阑饮散春宵短。
    ◇□◆■□□▲
    当时谁解唱阳关,
    ◇□◆■■□□
    离恨天涯远。
    ◆■□□▲
    无奈云收雨散,
    ◆■◇□◆▲
    凭栏杆、
    ■□□
    东风泪眼。
    □□■▲
    海棠开后,
    ■□◇■
    燕子来时,
    ◆■□□
    黄昏庭院。
    □□□▲
    ..



    四八、减字木兰花.春情 王安国

    〔越考〕 【岚斋录】:“唐 张搏自湖州刺史移苏州,于堂前大植木兰花,当盛开时,燕郡中诗客,即席赋之。陆龟蒙后至,张连酌浮白,龟蒙径醉,强执笔题两句云:‘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颓然醉倒。搏命他客续之,皆莫能详其意。既而龟蒙稍醒,援笔卒其章曰:‘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为一时绝唱。”欧阳炯词遂有“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之句,因以﹝木兰花﹞为调名。顾此称“减字”者,在词调中固有此法,所谓“偷声”,所谓“减字”,俱于原有腔调有所减省也。﹝木兰花﹞本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四体,本调只四十四字,以示较原调字数为减,故曰﹝减字木兰花﹞或简称曰﹝减兰﹞。有以本调为吕嵒所作者,特词人假托神仙以炫奇耳。

    〔作法〕 本谓四十四字。首句四字起仄韵,句法与﹝诉衷情﹞后半第五句同。第一、三字平仄不拘。次句七字,与﹝忆江南﹞第三句同。第三句四字,换用平韵,句法与﹝诉衷情﹞后半末句同。第四句七字,句法与﹝忆王孙﹞第二、三、五句均同。后阕句法与前阕无异,惟又换两韵耳。

    画桥流水,
    ◆□◇●
    雨湿落红飞不起。
    ◆■◇□□■●
    月破黄昏,
    ◆■□△
    帘里余香马上闻。
    ◆■□□◆■△
    .

    徘徊不语,
    ◇□◆▲  
    今夜梦魂何处去。
    ◆■◇□□■▲
    不似垂杨,
    ◆■□○
    犹解飞花入洞房。
    ◆■□□◇■○
    ...



    四九、千秋岁.夏景 谢逸

    〔题考〕 万岁千秋,本指长寿;“穷万祀而不异,历千秋而不萎”,已见谢偃【高松赋】。入唐,因玄宗定诞辰为千秋节,于是“千秋”“万岁”之运用,更为普遍。【唐书张九龄传】:“初,千秋节,王公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金鉴录】。”【隋唐嘉话】:“八月初五日,明皇生辰,为千秋节,士庶结承露囊,更相遗问。”可知唐代中叶,对于千秋节之重视,无间朝野也。故王维诗云:“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词名之创,本含祝颂,盖即“千秋万岁”之省耳。

    〔作法〕 本调七十一字。首句四字,与﹝减兰﹞第一句同。第二句五字,与﹝卜算子﹞第二句同。第三、第四句,与﹝天仙子﹞第四、五句同。第五、六句与﹝菩萨蛮﹞第五、六句同;但宜用对偶。末二句则与﹝渔家傲﹞末二句同。后半换头。首为五言仄韵句,第一字可平。余均同前阕。

    楝花飘砌。
    ◆□◇▲
    蔌蔌清香细。
    ◆■□□▲
    梅雨过,
    ◇■■
    苹风起。
    □□▲
    情随湘水远,
    ◇□□■■
    梦绕吴峰翠。
    ◆■□□▲
    琴书倦,
    □◇■
    鹧鸪唤起南窗睡。
    ◇□◆■□□▲
    .

    密意无人寄。
    ◆■□□▲
    幽恨凭谁洗。
    ◆■□□▲
    修竹畔,
    ◇■■
    疏帘里。
    □□▲
    歌余尘拂扇,
    ◇□□■■
    舞罢风掀袂。
    ◆■□□▲
    人散后,
    □◇■
    一钩新月天如水。
    ◇□◆■□□▲
    ...



    五十、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题考〕 锁本作琐,凡窗棂之镂花纹者,均称琐窗。鲍照诗:“玉钩隔琐窗。”独孤及诗:“中庭桃李映琐窗。”至杜牧咏村舍燕诗,始作锁,“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锁窗。”本调因之,取名﹝锁窗寒﹞。于是有误解“锁”字为关锁之义者,以元稹诗有“暗风吹雨入寒窗”句,因倒作﹝锁寒窗﹞,如汲古阁【梦窗甲集】、元萧允之词,俱是。顾查南曲南吕调,无作﹝锁寒窗﹞者,可知其误。

    〔作法〕 本调九十九字。起首四字二句,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至第三句起韵,其平仄皆有一定,不可移易。第四、五句实即十字一句,而以上四字为豆耳。然“亩”字亦有协韵者,如千里词,即用“许”字。中惟“一”字可平,余均不可移易。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上三字作仄平平。下四字亦可作平仄仄平,变拗为顺。第七句与﹝青玉案﹞起句同,顾第六字可仄。结亦为四字二句,上加一字豆。惟平仄与起首三句迥异,士句第二、四字可仄;中句第三字可仄;末句不可移易。后阕换头。首句二字,次句三字,俱仄协。第三、四句即八字句,加一豆;舍“百”字可乎外,余均不能移易。第五句起至第八句,均与前阕第四句至第十句同;惟第七句第五字,与第八句第六字,均应用仄,非若前阕之第六、七句可以不拘耳。结为十二字,句法上七千五;上七字又分作上三下四,平收而不用韵;下句五字协仄。此长句惟“定”字可作平。
    暗柳啼鸦,
    ■■□□
    单衣伫立,
    □□■■
    小帘朱户。
    ■□□▲
    桐花半亩,
    □□■■
    静锁一庭愁雨。
    ■■◇□□▲
    洒空阶、
    ■□□
    更阑未休,
    □◇■□
    故人剪烛西窗语。
    ■□■■□◇▲
    似  楚江暝宿,
    ■  ◆□◇■
    风灯零乱,
    □□◆■
    少年羁旅。
    ■□□▲
    .

    迟暮。
    □▲
    嬉游处。
    □□▲
    正  店舍无烟,
    ■  ■■□□
    禁城百五。
    ■□◇▲
    旗亭唤酒,
    □□■■
    付与高阳俦侣。
    ■■◇□□▲
    想东园、
    ■□□
    桃李自春,
    □◆■□
    小唇秀靥今在否。
    ■□■■□■▲
    到归时、
    ■□□
    定有残英,
    ◆■□□
    待客携樽俎。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2-12 23:52 , Processed in 0.1003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