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上枝头变蝴蝶 于 2013-6-22 19:49 编辑
“道地”考
道地,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一般指自家屋门口的一块空地;或指村中较大空地,如章家有“聰房道地”等;还有公共建筑门前空地,如“崧城廟道地”、某某祠堂道地等。为什么叫道地?道地究竟是什么意思?百思不得其解。考查辞海,“道地”含意如下:1.代人事先疏通,以留馀地。2.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3.实在;合适。4.真正;纯粹。5.指客观条件。6.棋子行走的路数。从这么多的解释看,我们所说的“道地”,是找不着解释的依据了。但若衍生一下,这第一条似乎可得出一个模糊的概念:“------疏通,以留余地。”即在建筑物前,为疏通而留的余地。所以这“道地”,可能是越地方言。在古代,则叫場圃,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纳稼筑场圃。——元·马熙 。北方话则称为:“场”,晒场,打场。都是指堆垛、打扬、翻晒农作物之处。我们的“道地”亦有此作用。
不过,道地还有更多作用。如以前夏季的夜饭、饭后乘风凉等;如红、白两事,室内不够用,就需道地;如农村道教盛行,拜谶、做道场,以前几乎每家必做,定然需要道地。我忽然悟得:这“道地”,“道地”,是否就是做“道”場之“地”呢?当然是妄加推测,聊供一笑而己。这道地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欢乐的天堂,疯跑、打泥仗、打弹子、蹺房子,等等。夏夜做起一堆闷煙堆以驱蚊,躺在门板铺成的床上,仰头数天上星星,侧耳听大人讲朝事,都只有在道地里能享受的。
而村中的大道地,往往是做滩簧、做绍兴大戏的。至于象崧城廟前那样的大道地,则是迎菩萨、赛会、舞龙、盘阵之場所。崧厦东庵渡大道地,不仅常做大戏,听说以前有个叫“石匠阿明”的,翻过“九楼”。那是用九张八仙桌脚蹬脚、面贴面叠上去,而人从桌档里翻爬上去,在最上面桌子上,做竖蜻蜓、翻跟斗等高难度动作,看的人,啧、啧,人山人海,那是非有大道地不可了。
这道地也是与时俱进,在演变。公社化后,每个生产队都建有队间,这队间门口,就是队间道地。它取代了各家门前的小道地,大多数小道地被开垦成自留地。队间道地除了用作农事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每天早上男女社员集中在此,听候生产队长分配生产任务,然后各人拿起农具,按分配从队间道地奔向各自战場,开始一天劳作。收获季节,则在队间道地分配劳动果实。文化大革命期间,队间道地则是早请示、晚汇报、表忠心,跳忠字舞、唱语录歌的地方。也是放电影、演革命样版戏的場所,每当此时,早早搬凳端椅,去队间道地占个好位置,是孩子们最乐意做的事。队间道地,一时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队间道地的历史使命,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后,生产队解散,队间道地也划块分户,每户分得一张簟基地。后来买卖掉換,变成屋基地、造起了别墅。
之所以要考证道地,因为事过境迁,道地原有作用削弱或消失,看到绝大多数人家,已经或正在大造圍墙,原有那一道古朴的风景线,已成为过去了。更因为原来邻居间,道地相连,虽有时也有龃龉,但大多都和睦相处,碗来篮去,亲如一家。如今各家筑起圍墙,少了亲近,总感隔阂。因而感怀,谨以此小文,以记“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