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里年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07:5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晨之风 于 2013-7-4 07:58 编辑

年里年


      陈州人过年的习俗,一直保持着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尽管世事变迁了,而陈州人的习俗却改变不大。
      在陈州的小村,一进腊月,年便越来越浓了,条件好一点儿的人家提前办年货,更好一点的人家便要杀猪。在小村,杀猪是件大事,就像结婚办喜事一样热闹,帮忙的人很多,加上邻里乡亲的总要摆上两桌,大块地吃顿,以示庆贺,这时候主家绝对不心疼,相反如果没人去捧场,那倒证明这家人不好,过的是“死日子”。
      小村人过年,从农历腊月初八正式拉开序幕,经祭灶、除夕、大年、元宵节、一直延续到二月初二,年才算完全消失。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日子里,这段时间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也是大人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过年了,孩子们有好的吃,有新的穿,手里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零用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随心所欲;大人们劳累忙碌了一年,终于有了松口气的休息机会。在过去一到这个时候孩子们就开始在村道上高唱歌谣:“腊八祭灶,年上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件大皮袄。”
腊八
      在过去的陈州地,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会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却不是自己吃,而是先将熬好的“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抹在树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
       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老人们讲,原来陈州这一带的枣树光开花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当然是一个传说,可直到现在,陈州地还保留着腊月初八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陈州地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个大。)
        现在的小村,到了腊八这天,有兴趣的人家还会用五谷杂粮或糯米加上花生、大枣、核桃之类熬上一锅香甜粘稠的腊八粥,庆祝丰收,祈求到。当然也有不知道哪年月传下来的童谣:“老婆老婆你别,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花聚团(过去一种小贩卖的用米花、糖稀做成的乒乓球大小的小食品,甜脆香甜,很受孩子们的喜爱),里里拉拉二十三”。过了腊八,村村落落便开始接连不断地响起鞭炮声,从零星到密集。于是在这清脆的爆竹声渲染下,年味越来越浓,年的脚步声也便越来越近了。
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一个重要民间节日,称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小村的人们便会按捺不住迎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的各种活计,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陈州地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则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他不要告诉别人。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老灶爷听走了,二十三晚上,老灶爷上天后,对玉皇大帝讲了这件事。玉皇大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老爷吃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腊月二十三,老灶爷上天”。旧时,在小村人心目中,有灶神,灶神是一家之主,既保佑一家人平安,又记下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表现,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上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民情,以便玉帝奖善惩恶。因此,这天不管是有钱人家,或是穷家小户,晚上毫不例外地都要蒸黏糕、点香烛、烧纸钱、放鞭炮、吃祭灶糖,举行一个小小的“祭灶”式,“东厨司命”老灶爷升天。
       在过去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陈州地城乡噼噼叭叭就会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拉开了帷幕。当然这些活动都由上了年纪的人执行。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老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是老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不称为,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 。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老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摆好供品,做完祈祷,把神像从灶门前揭下焚烧,再放上一挂鞭炮,便“神”走家安了。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祭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陈州地,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祭灶糖。这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除了做麦芽糖外,陈州地祭灶时家家还蒸黏糕,也称年糕,用迟熟的高粱或黏米加红枣做成,粘甜可口。年糕,一取“年高”之谐音,意即生活年年有余、步步登高;一取“粘”之谐音,也是用来专粘老灶爷嘴巴的,请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也有人说,祭灶用糖,并非老灶爷的嘴,而是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老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祭灶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兴隆。人们挤拥着争买祭灶火烧。过去的小村人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祭罢灶神,小村人便开始储备过年用品。
       “过了腊月二十三,新年一天快一天”。这时,城镇大街上鸡鸭鱼肉糖果子,五花八门的年货,全都上摆出,“春节大酬宾”之类的横幅标语也早早地出现在大小商店的门前,古老的迎新年歌谣,在孩子们的嘴里唱得更加起劲起来。
       陈州地的人们把祭灶节看作是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打工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据说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祭灶过后,家里便开始蒸年糕了,每家都会上几大馒头,馒头上还会点上红点,象征着喜气。
      年越来越近,小村人也越来越忙。女孩和男孩的心思不一样,她们盼过年更多的是因为能做上一件新衣裳。男孩更盼着家里买鞭炮。过了祭灶便觉得日子极慢,一天天地扳着指头算。但小村人的工作井然有序。下面是一张为过年做好准备的日程表:
    腊月二十三,灶神送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煮大肉;
    二十七,宰杀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梳洗头;
年三十,合家团圆吃饺子。

贴春联

      除夕那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贴春联,春联是春节的标志,是新年的宣传标语。春联一贴上,到处一片红艳艳的,喜庆的火苗一下子就燃烧起来了。
      贴春联是陈州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家里再穷也要,有了晦气的事儿要靠贴春联驱赶晦气。要过年了,大伙儿高兴,一高兴就有感情酝酿,一酝酿就想表达,就想宣泄,于是春联就成了感情的载体。
       过去的小村人为了省俩钱儿,不买春联,而是央人写,这种记忆在小村人的印象里都有。小村人文化人还不太多,能稍微写得像模像样一点,就会被小村人尊为“书法家”。一村人家往往张贴出自一人之手的春联,先买一毛钱的红纸,再买一瓶墨汁,然后毕恭毕敬地拿到“书法家”的家里让“书法家”飞舞。看着“书法家”龙飞凤舞,小村人会羡慕得不得了。“书法家”忘情地写,写完谁家的谁家人就会夸奖一番,接着赶紧把字迹晾干。当然现在写春联的还有,大家要的是那份心情。不过小村人好多都图个省事,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几上档次的春联,写春联的也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是贴春联,糨糊头一天就用小麦面打好,往往是一人负责刷糨糊,几个人四处去贴,跑来跑去热热闹闹地,根本感觉不到冷。正午之前必须贴贴齐后要放一挂鞭炮。陈州地也有这样的规矩:春联一贴上,讨债的就不能登门。一会儿功夫,家家户户的房门院门上都贴上了春联,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出来了。
      当一家人把春联贴上的时候,旧的一年宣告结束,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到,到处充满着吉祥、团圆、幸福,这其中春联功不可没,是春联煽动的结果。村里村外,古城内外,一片“喜气洋洋”、“辞旧迎新”。正是这朴素的词句,通过艳艳的红纸和浓重的黑字,传达出普通民众对新生活的祈求和向往。

除夕
        陈州地称除夕为年三十,贴罢春联后,三十那天包饺子是年前最隆重的一件事。每家都要包足够的饺子,一直可吃到“破五”(正月初五)。条件好的馅里多放些肉,条件不好的多放些白菜,这基本上是一个月的主食。包饺子通常是三十下午,一家老小齐动手,擀饺子皮儿的、饺子馅的、收饺子的、饺子的、饺子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有时候小孩也去帮忙,通常是往排上摆饺子,摆得特认真,一行行整整齐齐的。包饺子的人坐在高凳上,面前的锅排上摆着一行行的饺子儿,一家人一边包一边聊天,气氛热烈而融洽。
      过年时仙逝的列祖列宗自然是不能忘记的,把他们“请”回家来过年,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敬,即“请神”。下午,男人上祖坟苑燃炮“请神”,女人则在家中堂屋摆设香案、牌位和大山(用面做成花型,上放红枣的工艺品,表达人们的美好心愿)、肉食等供品,迎接祖先回家。
      三十除夕夜,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过年该忙的忙完后,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团年饭”,其乐融融。
       吃过“团年饭”,收拾完毕,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老年人又开始“忆苦思甜”。大家有说有笑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小孩子往往是最欢喜的。但十点一过,他们的眼皮就开始打架,揉揉发涩的眼睛后,仍强打精神坐下去,目的是等待大人给压岁钱,发一笔小财。在一家人虔诚的企盼里,子夜零点到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欢腾一片,新年雄浑激昂的钟声终于破而来,一声、一声,激动人心,把心中的欢乐和亢奋,一下推到了极至。
        震天动地的鞭炮声霎那间响震云天,新年徐徐拉开了大幕,小村人新的机会、新的希望大步流星走来了。

拜年
    新年一大早,人们就煮好了饺子,近亲好便你来我往的互表心意,送去新年的吉祥,送去新年的祝福。
      在过去吃年饭前要给老人磕头,还能得到几角钱的压岁钱,吃的饺子是昨天包的,在过去饺子馅也有讲究,一般是芹菜馅或韭菜馅,以图在新的一年中“勤快”或“久财”。而且饺子里要包进一枚硬币,谁吃到了谁就有福。骗得小孩子们通常是吃饱了还要多吃几个,以期出那个硬币,如果谁先吃到了,小孩子们就没有继续吃的兴趣了。之后,每一家族的男人们便由家族长者带领,开始在村内东家进、西家出祭祖拜年。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过年好吧”。
    新年的早晨,大街小巷,成了条条流淌欢声笑语的河,成了条条流淌花一样色 的河。大人小孩,姑娘小伙,走街串户,都争着把最诚挚的祝福送到亲朋好友家、街坊邻居家。家家的桌子上,都摆上了水果、糖果、瓜子、花生,热情的主人恨不得把家里过年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老爷爷颤巍巍地抽出香烟,一个劲地往来客手里;老奶奶写满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灿烂的万寿菊,把大捧大捧的糖果、瓜子往孩子们的口袋里塞;就连平时有点小气的人,今儿个也变得慷慨、大方起来。
       陈州地过年还有一个习俗,吃过早饭一家人到太昊陵逛庙会,城里边的步行去,农村的自家的大篷车(机动三轮)去,上这天,太昊陵不收门票,前来的人聚在一起,热闹非凡,大家伙儿把过节的热闹劲儿推向高潮,成了陈州地过年的一大景观。
       新年里,舒心的笑容在人人的眉稍上挂;热情的话语在家家的院子里。大年初一的早晨,是古朴的乡村一年中笑声最甜蜜、话语最真挚的一个早晨。
       当村子里的鞭炮声再次响成一片时,家家户户吃午饭的时候到了,这是大年里最隆重也最讲究的一顿饭。一年攒下来的好东西要等到这时才能吃。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什么愁事事都抛到一边。
下午是娱乐的时间,大人们通常打打扑克。晚饭一般不正式,谁饿谁就吃些中午的剩菜,当夜幕来临的时候,鞭炮声又断断续续地响起来了,一般持续到十来点,条件好的人家还放烟花。小孩子们是挺不住了,跑了一天,加上头天晚上没睡好,一会儿就歪在床上睡着了。等到再醒来时,年已过去了。
      时代在进步,小村的变化做到了与时俱进,拜年的方式简化了,减少了过去那种呼呼隆隆“大串联”式的拜年,人们尤其是先富起来的人们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电子邮件拜年等现代化方式表达心意;贺年礼的重量、体积在不约而同地减少,而“含金量”却直线攀升,过去烟酒、果子(一种糕点)唱主角,白馒头,油条也当过主角。现在,高级养品、时令果蔬受到青睐,成为新宠;欢度新年的方式也有所创造,突破了过去一味放鞭炮、逛庙会、“搓麻”等阖家欢聚的模式,“暴发户”逐渐倾向于全家“倾巢而出”的外出旅游活动。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出一年的红火。而灯笼是小村孩子们闹元宵的必备之物。
    在过去正月初五一过,小村的土路上便走动着用长长竹竿串起灯笼来卖的手工艺人。那时的灯笼结构简单,样式单一,尽管如此还是激起小孩子们梦寐的欢愉。为了省几分钱,小村人便就地取材扎灯笼,这是春节后小孩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从备料、做工、糊纸到绘画,每道工序都倾注大量心血,虽说手艺和艺人比起来相去甚远,但做起来兴趣不减,乐不可支。
    陈州地无,所以,扎灯笼的材料多用高粱顶部的秸秆代替,其形状也多为立体的长方形。首先,根据长、宽、高的比例,把秸秆成长短不一的段,用废弃的竹扫把制成的竹签连接起来,再糊上白纸,最后在四面画上人物、花鸟虫鱼之类,顶端缀上红、绿缨穗即成。
年前,大人们就会为孩子们闹元宵做准备。到了正月十五精心用木板、铁丝弯成弓型为灯笼做好底座穿在灯笼里,底座放上点着的红蜡烛,家家户户的孩子们手提或木棍、竹竿系挑着,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欢天喜地地走出家门,到外面和别家的孩子比灯笼,看谁的灯笼装饰得漂亮,看谁的灯笼花样创新。挑着高档次的灯笼,主人也会“贵人”。在大街上小孩们会排成一溜儿,高喊着“灯笼会,会灯笼,小孩不来我吹了”。然后挑着灯笼小村巡游,其乐无穷。
       小村人有一个规矩,当年的灯笼不能放到来年用,所以过了正月十五,灯笼就要告别舞台。小孩们在正月十七便灯笼一比高低,看谁的灯笼结实,谁的灯笼先烂先燃,直到每个人的灯笼都碰烂了才兴回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也开始走向现代化,塑料膜代替了先前的糊纸,铁条骨架取代了以前的高粱秸秆。装上了干电池,配上了音乐,增加了动画,造型也与时俱进,价格更是让人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但遗憾的是总让人感受不到以前过元宵节的氛围。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陈州地的民间认为,这天是龙腾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青龙节”。
       闹过元宵,转眼就到了二月二,年随即进入了尾声。当然这是过去的规矩,现在的年青人不存在这个观念,过了“破五”(大年初五)就远道打工,“二月二,龙抬头,金银财宝往家流。”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弥漫着春潮萌动的气息,每个人都在规划着新的一年如何才能有所作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敦厚朴实深谙此理的小村人,带着对新生活美好的愿望和憧憬,攒足了劲儿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劳作。
       在过去的这天,陈州地尤其是小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动刀剪伤了龙体。按老年人的说法,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在这个节日里,每家早晨要做煎饼,煎饼有几种,其中一种是用萝卜和绿豆芽子上面做成,用这象征各种害虫,意即吃掉了各种害虫。男人们把草木灰擓到打麦场里,成一个个的大圆圈,以此象征来年的麦。反映了小村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对陈州地的老百姓来说,一项重大的活动就要隆重登场了,这就是每年一次的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龙都朝祖会,俗称“二月会”。周边几个县市甚至外省的香客都会不远数百里来会,成了陈州地每年的盛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7-4 10:15: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关中过年的习俗与你们相近,因此我写过几乎与你相同的内容,只不过无法与你的文笔相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7:26:5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豫东过年就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3 13:16 , Processed in 0.08038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