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添 于 2013-10-15 10:02 编辑
是山动,还是船行? ——诗词中的运动相对性原理 以文载道,以诗述理,景理相融,文理交织,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似乎是我国古文化的特色之一。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咏吟: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人描述旅途景色,竟然将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自然地融于其中。作者以行船为参照物,只见两岸红花飞动, 百里榆堤风驰电掣般地过去,足以表明行船之疾速;仰看云 ,似乎不动,原来“云与我”一起往东而去。作者凭借动静相对,静中寓动,动中见静的形象描述,将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真相得益彰。在实践中观察自然,归纳共性的方法,正是物理思维方法之一。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更是脍炙人口,别开生面,颇有特殊意境: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显然,这里作者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用来渲染醉意,对醉态的描绘,确实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 唐代成书的《敦煌曲子词》中有首《浪淘沙》: “五里杆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行。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 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里也运用了参照物的变换,阐明了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南朝梁元帝(肖绎, 552 — 555 年在位)在《早发龙巢》中,也有 “不疑行舫动,唯见远树来”的描述。 类似的比喻足以表明,我们祖先已惯于运用运动的相对性来建立文学形象。他们的理性思辨已达到了很高境界,将自然科学融于文学、哲学之中,创造了古文化的辉煌。东汉时期成书的《尚书纬·考灵曜》(作者不详),就有这样的记载: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座,舟行而不觉也”。 古人为什么爱用“行船”作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呢?其实,当你了解了古代的交通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也是选用了密闭的行船作为参照物,比我国迟后了千余年。但是,他的巨大贡献在于限定船是匀速直线运动,或是静止不动的,进而说明了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我们祖先创立了灿烂的文化,可是,没有结出自然科学丰硕之果。同样事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在西方得到升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从中又能领悟到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