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支出不就是开销“用钱”吗?普通人家,衣食住行,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用钱啊!过去这样、今天这样、明天仍然是这样。“量入为出”是勤俭持家的原则,过去这样,今天这样,明天仍然是这样。“蛇大孔大”,是讲钱找的多、用得多——找再多的钱,都有它的用处。 找钱支出主要是为吃穿。在过去有这么一句话“不饱不饿三碗饭、不冷不热三件衣”。“不饱不饿三碗饭”还讲究稀饭干饭各人搞干,钱少就只能吃稀的,闲时就只能吃稀的。这似乎是合符逻辑的口号,才顾不得肚子的感受呢!“不冷不热三件衣”,伴随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时,不是没钱买布缝制新衣,就是有钱没有布票计划缝制新衣。如此一来,“菜当三分粮,海椒当衣裳”,不就顺理成章了。 在过去,居家过日子,吃穿是头等大事,首先考虑的是一日三餐。一个月的收入就那么多,收入有限,人口众多。 就拿我家来说,七口之家,每月收入88元(当时父母工资),人均12.57元多点,摊到每天每人才0.42元,这么点钱,过日子就得分分厘厘计算着过。(一) 1、粮油支出:人均24斤粮食,计0.132X168=22.18元;人均1斤菜油,0.56X7=3.92元;人均2斤肉票,0.62X14=8.68元。(小计:34.78元) 2、盐每人每月一斤,0.14X7=0.98元。酱油醋共用3斤,0.16X3=0.48元。(小计1.46元) 3、燃煤每月400斤,每百斤1.2X4=4.8元。 4、人均每天蔬菜(含佐料)0.1元,3.00X7=21元。 5、房租、电费约每月5元。 6、5个孩子分摊上学费,5元X5/12月=2.08元。 上述六项不完全固定支出合计68.14元。剩余:88—68.14=19.86元。 每月剩余的这19.86元,还得管家庭日常用品(肥皂、香皂、牙膏)、厨房用具、食用餐具添置等;还得管生病吃药;还得管添置四季衣物…….。 瞧睢,过去这日子过得要多艰难有多艰难,要多心酸有多心酸,并且大多数家庭均是如此。(二) 现如今的钱虽然比过去挣得多了,手头似乎也宽余了,但实际比过去压力大多了,因为开销与过去有了较大差别。这主要反映在开销渠道与物价二个方面。 现如今的开销渠道主要有:购置住房(含家具、厨具、家用电器等);小孩就学与成长;人亲客往;日常生活;看病就医;娱乐消费等。 1、购置住房(含家具、厨具、家用电器等):就是人们常说的当房奴。一套100平米的住房,拿三线城市的收入与房价作比方,年轻人,如平均收入稳定在3000元/月,二人月收入6000元,年收入72000元。一套百米住房,按房价4000元/平米计,房价就得花40万,简单装修加购买一般家具(用具)与电器,起码得20万,二项就得花销60万。就是不吃不喝也得积累9年,用一半收入得积累18年。可用一半收入作为日常开支,特别是有了小孩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说当房奴时间远大于20年。 2、小孩入学与成长:在望子成龙的指导下,许多家长就当上了“孩奴”。小时的营养品、保健品;开始入学后的学习用具、用品,各种各样的玩具与特长学习花费;进入高中、大学后难于承受的各种花费。要将一个小孩培养成才,少说也在几十甚至上百万。假如还要考虑长大后孩子的婚事与住房,这负担就更加沉重了。 3、“人亲客往”: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债是人情债”。再说,这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往来是必要的,这叫礼尚往来。但如今这种往来实在太多、太滥就让人受不了了。比如说,给小姨子、小舅子办酒;二婚办酒、租房办酒、找妈办生…..。请你去不去?!不去免不了情,去了感觉冤。 4、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如今虽然收入增长许多倍,但物价也是水涨船高,而且收入的涨幅往往低于物价涨幅,这让许多工薪阶层苦不堪言。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本人认为人均收入在2000元/月以上),只要不去酒店(饭店)吃喝,生活上的开支是不成问题的。 5、看病就医:虽有医保,虽有大病医疗保险,然而在一个普通收入家庭,如果有一个老病号,各种检查费也是无法承担的,若遇长期需要住院或透析治疗的,这个家庭一定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6、娱乐消费: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特别是高档的娱乐消费,只能说是富人的生活方式。至于住豪宅、开豪车、进出高档娱乐场所、经常外出旅游等。非官二代、富二代及“土豪”暴发户莫属。(三) 我今年63岁,已然知道“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时代变迁,收入、支出与物价的关系,知道有钱与无钱的关系,钱多与钱少的关系。同在蓝天与白云之下,人生无不为衣食住行、油盐酱醋而忧愁,无不为功名利碌所左右。真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所谓“芸芸众生”何不为生养死葬而奔波;真所谓上帝也食人间烟火;真所谓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真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所谓“一钱如命”; 真所谓“红颜命薄”;…….。 人生的真谛“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人生的真谛“钱财如粪土、人义值千金”;人生的真谛“金钱、权力与富贵”无万能、不长久。人生有太多太多的真谛。人生在世,不就是为收入与支出,为生活与生存。结果是谁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最终是,穷一生、富一生,人人不过如此——谁都随烟而去!。(完) (作者:承上与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