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路佤山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一路佤山行
                 ---沧源印象
    挥手沧源,司岗里传出的木鼓声渐渐远去,山谷发出粗犷、浑厚、低沉的回声,仿佛在讲述一个远古的神话故事,虽然遥远,却依然令人神往——题记
  
云南多山,山高路远,江河纵横。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淌着 云之南的血脉;横断山、乌朦山、云岭、高黎贡山、哀牢山横空出世,巍峨地托起云贵高原崛起的脊梁,成为中国最多山地少数民族的故乡。阿佤山位于云岭山脉最南端,与缅甸金三角地区毗连,蜿蜒于中缅边界数百公里的原始森林间,是我国境类佤族最主要的聚居地。  佤族,是居住在萨尔温江与澜沧江流域的原始山地部落民族,中国境内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怒山山脉的佤山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境内,遥远与神秘交错的佤山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探索。            
             (一)
  
三月,我从昆明出发,并未直奔沧源佤族自治县,而是经临沧、耿马、孟定绕道沧源,行程1500公里,虽然路途遥远,但佤山神秘醉美的风情,原始、自然坦露的真诚,却让我一直陶醉其中。
临行前,曾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省委新农村工作队呆过的小杨告诉我;要寻找佤山粗犷与彪悍的身影,夏天不会辜负你,夏天的阿佤山,热烈奔放,像佤族汉子一样粗犷与彪悍,五月的摸你黑,豪放得会让你禁不住地狂欢放浪。春天的阿佤山清翠欲滴,明媚清亮,倒像是一位开朗明丽的佤族姑娘,没有粗犷与彪悍,,只有毫无羞涩的质扑和自然纯真的坦露。
3月26日,我们将身影留在耿马孟定清水河口岸国门前的145号界碑处,收起各自的相机,告别了耿马孟定清丽、温婉的傣族村寨,沿着通往阿佤山的边防公路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
从孟定镇35℃的高温走出,刚踏上佤山的领地,便有一派清新湿润飘来,满目青山显出翡翠般的碧透,呼出一股清新的空气、压抑许久的肺腑即刻便从孟定坝子无风的闷热中舒缓开来、万无更新的郁郁葱茏,惹人心旷神怡,醉意萌生。
春天的阿佤山,真的很美。云海隐去了夏天阿佤山的粗放,风清云淡。满山的新翠,明澈清寂,倒显出阿佤姑娘一般纯美的开朗。
远处,云海茫茫,飘来丝丝缕缕绕在山巅,隐约着阿佤山粗犷的山影,国境线一则的缅甸佤邦特区果敢依然模糊在云海雾幔之中,冷冷清清,飘浮不定,唯有中国孟定清水河口岸的五星红旗早已披着淡淡的晨雾,沐浴东方的晨曦,从朦胧中脱颖而出,尤显祖国边陲的庄重肃穆,朝气勃勃。
连绵百里的阿佤山,在春天露着淡淡的腼腆,粗邝的山影在春天的朦胧中淡去,在云岭深处弥漫着一股亚热带雨林特有的湿漉漉的稚气,给干燥的皮肤抹上舒适与凉爽,浑身上下感觉特别惬意。溪流在晨曦中的山涧流淌,阳光渗出茂盛的枝叶,散漫着郁郁葱葱的流光异 ,把阿佤山的粗犷本色悄然于妩媚风情之间。四州宁静,感觉不出一丝的风吹草动,树影的身姿牵绿摇曳,在妩媚与宁静中保持着阿佤山返朴归真的率性。惟有鸟的歌声清脆悦耳,打破了阿佤山的宁静,原本粗旷的阿佤山,反倒有一股原始质朴的生命朴面而来,看似粗放阿佤山就是这样,你给它充分的阳光,它就还你一个姹紫妍红的身影。
蜿蜒于国境线上的边防公路,行人稀少,在原始森林间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黑线,四处悄然寂静,唯见我们的车孤独地蜿蜒于莽莽林海之间,令人生畏。汽车走着走着,冷不防,一只麂子从缅甸一方的密林中窜出,疾速地穿过公路,让一路忐忑的老王猝不及防,本能之中的一个急刹,把全车人惊出一身冷汗。待我等回过神时,精灵的麂鹿早已消失在中国一方的原始森林中,给人些许骚动与兴奋。
清晨的南滚河畔,雾幔飘渺,牵起中缅两国的佤族姑娘的胞波情谊,她们在河中精心地梳洗打扮着自己。黑头发,黑眼睛、黑皮肤,黑裙,黑褂,黑皮肤,耳间坠着的一对硕大的银耳环,惬意的将乌黑的发际浸入南滚河中,在水面上搅起朝阳灿烂的余波,透出了阿佤人共同的奔放、爽朗,衬托出阿佤姑娘与生俱来结实靓丽,一样的佤族打扮,不一样的国民身分,看见我们镜头的闪动,不约而同地露出牙齿的洁白,坦露出少女地率真,明澈的眼神,豪无羞涩感地面对我们的镜头,优雅、从容地将浸在溪水中的黑发瞬间甩起,如天女散花一般,带着万千晶莹透澈的水花在青山绿水间划出一道世间不曾见到过的美景,精 极致。我们完全没有想到,佤族姑娘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无意间会将阿佤山最动人的美丽瞬间定格在我们的镜头之中,成为我今生今世看到的最难于忘怀的阿佤山印象。虽然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让我感受得到阿佤山青春飞扬的神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20:43 | 只看该作者
      (二)
一路佤山行, 奇异的佤山风情,让人心潮涌动。 神秘的天坑留存着的森林气象,让人钦佩生命与自然间的横生妙趣;3500年前的沧源崖画、用红色的矿石染料画出阿佤山的彪悍与粗旷,让我重见远古的奥秘;勐来峡谷陡坡上,和恐龙同时代的上千株珍稀植物董棕和连片的侏罗纪时期留下的桫椤树罕见地生长在一起,更是给粗旷的阿佤山增添了几分热带雨林的深远;竹林娓娓,雨林飘然,一栋栋政府投资新建的佤山新寨透着红色琉璃瓦的铮亮,分外光 ,让人赏心悦目。
佤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最具神秘色 的山地原始部落民族之一,以生性彪悍、粗旷的山地民族性格著称;以豪放、原始的生活方式迷人。
位于班老乡的班洪抗英遗址纪念碑不仅把我带回到了80年前那段佤山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悲壮之中,更激起了我对佤山民族的无比敬重。
走进阿佤山的班老,偶尔也会遇见山头上那片刀耕火种出来的荒凉,稀稀疏疏的高脚草屋,简陋的基督教堂,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行走的脚步。在天坑附近的坡陡之处,七、八户人家住着简陋的干栏式茅屋,两根有腿粗的竹子砍出一个个台阶搭在竹楼上,便是一家人出入的楼梯通道;破败的竹楼上爬着几个光着身子的佤族小孩,流着鼻涕,拗黑的肌肤顶着日头,尽情的和自家的看门狗滚爬在一处。干涸的土地上,老母鸡带着一群五颜六色的幼雏在红土中拼命地刨着;老牛哈啦着口水,悠然的回味着收割后留在地里的甘蔗最后的甜味;猪仔漫山遍野,像野猪一样不停地用啃弄着野生的芭蕉树,嘴里发出咔碴咔碴的声响,不时地抬起头警惕着我们这些外来物种的侵入。微风轻轻地抖动着低矮的仙人球,破败的茅屋四周用一排排石头堆砌而成的院墙,一些我说不上名字,从没有见过的花草在阳光的和煦中自然地绽放,并不理睬那些在炙热的太阳下烘烤着的生灵的涂炭。不是甘蔗收割的季节,不知何故,一小片土地上还留着稀稀疏疏的甘蔗,与裸露着的红土地尴尬的搭配在一起。
深褐色的茅草屋顶默默地仰望着高天流云,炙热的太阳,贫瘠的土地,裸露着刀耕火种的遗迹。粗犷的佤族汉子挎着长刀,裹着黑黑的头布,槟榔染红的嘴唇露着黑油油的牙,叼着旱烟,用很原始的生产方式,不紧不慢地吆喝着自家的黄牛在山地上耕耘,身后跟着一样装扮的佤族妇女,叼着烟斗,背着竹篓,将玉米(包谷)撒进土地,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让人感觉像是走进蛮荒时代的遂道。
看到我们的到来,村民拗黑善良的脸上始终闪动着让我们无法理解的太阳般的笑容,饱经风霜的面孔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哀怨和自卑,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酸楚、无奈,怜悯、一齐涌上心头......
惊愕中,幸有女士们的提醒,我们赶紧地将事前准备好放在汽车后备箱中的两大编织袋衣服、一纸箱的学习用具和糖果分发给寨子里的佤族妇女和孩子们,我们掏出招待客人时才用的极品云烟分发给那几个在地里干活的佤族汉子后,顾不上身后追着的那些手里拿着茶叶、鸡蛋、芭蕉,穿着简陋的佤族妇女,落荒而逃。刚才看到的那一幕,一直莹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想到了我插队时的景颇山寨。我祈盼在不久的将来,新农村的曙光能早一点找到这些散落在陡坡上的佤族山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21:32 | 只看该作者
(三)
  从班老出来,刚才的那一幕,让我们几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直到夕阳迅速地向西落去。在异邦的山峦间漾起一片辉煌;晚霞归来,给翁丁寨披上一抹淡淡地光 ,赶到勐角翁丁寨时,远处的阿佤山腾起了梦幻般的暮雾。翁丁,为旅游专门保留,据说是目前中国土地上保存最为完整的集佤族原始民风、民俗、民族原生态佤族村寨。
   傍晚,翁丁寨沐浴在一片彤红温暖的 霞中。忙碌了一整天的翁丁寨静静地歇息在原始森林边缘的山坡上,在群山雾岚中炊烟袅袅,在晚霞的辉映中本真、恬静;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旅游圣地翁丁寨在凤尾竹和大青树的陪衬下显得平和、淡定。白天为游客忙碌了一天的翁丁寨,也终于显示出阿佤山生命的固有与自然纯净的本来质地。山寨、夕阳、寂寞的山林,调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调,一种可以化解焦躁的清净。
     夕阳下的翁丁原始村落,散布在沧源一个由北向南倾斜的坡地上,四周大山环抱,寨脚溪水长流,在当地人眼里,这里有山有水、有着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是部族繁衍生息的风水宝地。寨里的魔巴肖尼不勒讲,从他们肖家老祖宗在这里埋下第一棵房柱、盖起第一间草房子的那一天算起,到今天,翁丁寨已经繁衍到了第7代,近百户人家,400多人口,而且是清一色佤族。
    傍晚的翁丁,飘渺在雾霭的神韵中 。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既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又有高山秀水之意。我们匆匆走进即将谢客的翁丁寨,百年如故的寨门与同样年龄的大榕树携手,共同守护着这个有着数绵长历史的阿佤村庄。大榕树下悬挂着的牛头,是翁丁寨的标记,透着一股让人顶礼莫拜的神秘力量;寨子中央矗立着一根柱桩、一个鹅卵石器、一根高高的标杆,神秘莫测,据说,这是阿佤山原始宗教的神秘所在。处处可见的牛头树桩,是佤族的原始图腾,在佤族心中,牛不仅是佤族相依为命的伴侣,更是佤族先祖的救命恩人,因此,牛头不仅是佤族山寨的标记,更是佤族原始图腾的崇拜。
黄昏的翁丁寨,百来户人家,密密集集的干栏式草房随着山势起伏,在夜幕初临中时隐时现,让人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神秘幻觉。在这里,除了厕所,电视,能够让人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外,伴着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孩子的啼哭声、女人的舂米声,透过迷雾的草房扑面而来。寨中最高的竹楼是佤王府,四周窄路小径上分布着各式错落有致的佤族茅草房民居,整个村庄坐落在原始森林怀抱中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一个梦幻中的原始部落。  翁丁,这是一个充满了人类初始童话诗意的佤族村寨,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保留着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
翁丁,与其说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原始民族部落,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佤族历史的陈列室。 寨中的牛头、牛头桩、寨门、沙拉房、木鼓房、寨桩、民居、樯林等等都是博物馆的内容,翁丁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景象都是历史,都在世袭着佤族人民的故事。
夜幕茏罩,我们终于歇息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所在地勐董镇,乘着清风月白,走进梦境之中的阿佤山,继续酝酿着的佤山的原始情怀,有时也会让我们忘记了神圣国境线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22:44 | 只看该作者
    (四)
沧源司岗里崖画谷生态旅游区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北起勐省大桥,南止中缅边境(永和国门)167 号界桩,是云南省知名景区之一。景区内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美丽壮观、有享誉世界的沧源司岗里崖画;有被誉为“天外来客脚印之称”的云南最大的天坑和溶洞群(其中最大的一个坑,深235米,直径200多米,周长720米);有连片的侏罗纪时期植物群林——桫椤、董棕林,有壮美的千米天然 绘国画长廊,清新别致的佤寨村落坐落其中,使美丽的峡谷风光格外迷人。2009年,中央电视台联合云南地理研究所专程到此探险考察,并以此内容在CCTV-1《见证·发现之旅》栏目播出纪录片—《司岗里的传说》。
  沧源司岗里崖画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佤族历史的智慧结晶。崖画平均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崖上,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据说还是“世界八大摩崖石刻”之一,大约产生于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崖画内容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佤族先民们狩猎、祭祀、生活的各种场景。崖画充满了传奇色 ,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 ,当地人说它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
   分布在中缅边境阿佤山的100余万佤族同胞认为,佤族是人类的始祖,诞生于阿佤山的“司岗里”,“司岗里”一词在佤语中主要是指洞穴。佤族的创世纪神话《司岗里》坚信;在远古的洪荒时期,沧海横流,高山掘起,人类只剩下佤族的始祖一人骑着葫芦漂泊到云岭怒山山脉的一个洞穴(司岗里)中幸存下来,这个女人就是人类的始祖阿妈,阿妈为了人类的繁衍与日月交媾,生儿男育女,人类得于重生。 
  60 年代初期,中缅两国重新勘定边界的时候,作为地理位置,被佤族奉为神灵之地的司岗里划归缅甸,为了方便佤族民众对自己历史的怀念,沧源佤族自治县便在与司岗里彼邻的勐来峡谷开辟了《司岗里风景区》,寄托佤族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其实,据我的好友云南大学民族史专家方铁教授考证;佤族和西南地区众多的山地民族一样,来自北方,乃北高加索游牧民族氐羌后裔,于西汉时期沿青藏高原南下,定居于怒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云岭山脉,人口100余万,其中43万人分布于中国云南境内。佤族和云南许多的山地少数民族一样,有语言,没有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德昂语支。佤族的文字远不及佤族的历史那样漫长。主要出自16世纪英国传教士之手,不过一、二百年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文自字,直到1956年才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了一套以巴饶方言为基础,拉丁语为载体的文字。因此。司岗里的传说似乎与基督教传教士关于诺亚方舟之说有异曲同工的微妙之趣。司岗里,与其说它是一个历史传奇,不如说它是一部美丽的神话更为贴切,司岗里更像是一个曾经生活在洞穴里的民族定居的历史记忆......
清晨,微风徐徐,晨曦辉映,挥手沧源之涧,司岗里传出的木鼓声从佤山传来,在山谷中发出粗犷、浑厚、低沉的回声,远去的沧源,仿佛在讲述一个远古的神话故事,虽然遥远,却令人神往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5 08:42 , Processed in 0.1251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