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诗词学会【清明笔会】 七绝《清明祭》点评
作 者:琼楼玉宇|孟琼 特邀点评:止观斋主徐双山
四月梨花带雨残,荒郊野渡柳枝寒。 谁家靓女碑前立,手握悲风泪不干。
古往今来,有关清明的吟咏之作,可谓汗牛充栋,佳构超拔、过目不忘之琅玕珠翠,俯拾即是。今人作同题,如何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弃旧出新,凸显个性,是必须认真思索与实践的问题。 《中山诗话》作者,宋代刘攽尝言:“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细读孟琼的这篇作品,意义虽难称高深,词语亦非华丽,却绝非无病呻吟之作,有思想,有情感,有感悟,有寄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月梨花带雨残,荒郊野渡柳枝寒。”此作起句不俗。梨花雨浸,野渡枝寒,颇合清明之境,虽稍嫌意象重叠,却起到了烘托、强调清明氛围的作用,此造境,使人收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谁家靓女碑前立,手握悲风泪不干。”此作贵在结转。诗人没有抒发自己祭奠亲人时的悲怀痛楚,而是将目光关注别个祭奠者——“谁家靓女”,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更觉感人。碑前靓女,是在祭奠谁呢?没有点明,亦无须确指。一句“手握悲风泪不干”道尽祭奠者的无尽悲怀。手握悲风堪称诗之用语,手握悲风,悲风吹泪,新颖、别致,令人过目不忘。 值得读者特别关注的是,诗中的“谁家靓女”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符号。诗人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艺术符号,或许意在表现中国清明传统的孝道文化后继有人,绝不因世事浮华而泯灭,不为古国新潮而消减。这应该是此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