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骚》(听课摘要6)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7 00:01
  • 签到天数: 112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22:3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据古代学者统计《离骚》总计373句,2490字。不包括“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这两句是公认的衍文。
           全诗的最后一段:“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乱”为”辞“之误,两字因形近而混淆。把“辞”写成“乱”,大概是后人传抄,刻写造成的。“辞”本为乐曲的末章或尾声,屈原的部分作品使用了“乱曰”,对全篇内容进行总结,算是结束语。
           武汉大学教授刘永济先生认为“’乱‘,本治乱’义‘,此作总理全篇大旨之词,在古代音乐上则为’乐‘之最后一章”。刘先生并未认为“乱”为“辞”之误。       东汉·王逸《离骚经章句第一》:“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其要也”。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凡作篇章既成,撮其大要,以为乱辞“。
           “乱曰”这一形式,对后来的写作影响挺大。       有的“赋”也有“乱曰”。如东汉蔡邕的《述行赋》,最后一段是:“乱曰:跋涉遐路,艰以阻兮。终其永怀,窘阴雨兮。历观群都。寻前绪兮。考之旧闻,厥事举兮。登高斯赋,义有取兮。则善戒恶,岂云苟兮。翩翩独征,无俦与兮。言旋言复,我心胥兮。“
           后来,"乱曰"成了”赋“之标准格式的组成部分。
           司马迁的《史记》也用过,他将“乱曰”改成“太史公曰”。如《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也用过,他将“乱曰”改为“赞曰”。如《文心雕龙·辩骚》:“赞曰:不有屈原,《岂见离骚》?警才风逸,壮志云高。山川无极,情理实牢。金相玉式,艳溢锱毫“。所不同的是,刘勰的“赞曰”,四言八句,整齐划一,句末押韵,独立篇外,具有诗歌的文体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0 22:40
  •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以坛为家I

    沙发
    发表于 2016-4-15 14:2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离骚》的“乱曰”,《史记》的“太史公曰”,《文心雕龙》的“赞曰 ”都是对全篇内容的总结,记得<聊斋志异>里的“异史氏云”也与其相类。感谢王爷,分享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发表于 2016-4-15 17:13: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赞赏佳文!问好“张垣”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7 00:01
  • 签到天数: 112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20:19:03 | 只看该作者
    红尘散逸 发表于 2016-4-15 14:23
    《离骚》的“乱曰”,《史记》的“太史公曰”,《文心雕龙》的“赞曰 ”都是对全篇内容的总结,记得里的“ ...

    您客气。我想它们应是一脉相承,人嘛,总是见贤思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7 00:01
  • 签到天数: 112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20:22:56 | 只看该作者
    直言人生 发表于 2016-4-15 17:13
    学习、赞赏佳文!问好“张垣”兄!

    谢谢品评,支持,激励。回敬一碗儿热茶,问好首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4-8 18:07 , Processed in 0.0827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