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13|回复: 2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汉晋文化精髓溯源 ……刘勰《文心雕龙》新译——连载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4:4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汉晋文化精髓溯源
    ……刘勰《文心雕龙》新译

    注①底本《文心雕龙》(南北朝)刘勰著;《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主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1(ISBN978-7-5463-4208-5)。

    第一章        文化溯源
    (原道第一)


          为什么说,文化所包含的道德内涵,可与天地日月同生同灭呢?因为色彩有红黄的差别,体型有方圆的区分,而日月交替才能呈现天象的绚丽,山川跌宕方可感受地质的纹理。这就是所谓“道德文章”的根本。仰观日月星辰的闪烁,俯察地理山水的风光,衡量高低尊卑的位置,天地两仪依次确立。在这中间加上拥有自然灵性的人类,“天地人”始称三才。人类是五行中的精华,也是天地间的心脏。有了心脏便有了语言,有了语言才有了文化和文明,这就是自然规律。环顾世间万物景象,从动物到植物皆有文章:龙凤色彩绚烂昭告祥瑞,虎豹华美鲜亮展示雄壮;云霞艳丽凝滞超越画工匠心,草木花香胜过织锦妙想。所以外在的美,贵在自然而然。像林间万籁,亦如竽瑟声调,而泉石叮当,恰似磬钟鸣响。之所以如此者,因为外形相像,便有类似声鸣,而文明一旦雏形,随即规章渐成。没有自觉意识的物件,尚且可以熠熠生辉。作为万物心脏的人类,又怎能没有文化灿烂呢?
          人类文明的起源,如同天地混沌一样,根本出自太极。最初,人类对自然造化的感受和赞美,能够表达出来的文字符号,亦不过就是被后来称为“易”的图表和数目而已。易理规章的成形定型,起自伏羲画卦,终于孔编十翼。其中《乾》《坤》二卦,《文言》解析甚详。所以说,言语文字之表现,天地人心之坦露也!至于《河图》孕育八卦、《洛书》规范九畴、玉版刻纹镂空之含义、竹石丹书形状之意图,又是谁的杰作呢?对此,只能说是天启神谕罢了。
          鸟书替代结绳,是真正文字的开始。《三坟》述说炎帝、太皞的故事,年代久远,虚无缥缈,证实乏术。待到唐尧虞舜权势交替,业绩遗事的文字记录开始繁荣起来。在这些文字里面,帝王言行于咏叹之间,凸显壮志情怀;大臣献策在条理之中,初见奏折谨严。夏禹家国天下,声名业绩恢弘,书录繁文愈多。历经殷商至于姬周之初,文采考究胜过记述内容,像《雅》《颂》流传弥远,辞藻愈发新颖。奢靡之风,文王堪忧,故拘羑里而作《周易》,繇辞深浅精微,旨在其命维新。周公才俊委以重任,光大文化歌赋扬名。孔夫子继承圣王先哲,删编六经金声玉振,微言大义扶危救急,启迪百姓耳目聪慧,恢弘天地日月光明。
          文字自风姓伏羲初创,至孔氏厘定规则,遵从的无外乎文化道德本真。象形比照河图洛书,数论卜验蓍草甲龟。机变仰观银河星宿,造化俯察地貌民风。然后,因地制宜,依人施教,肃清本末,去伪存真。成就辉煌业绩,载入文籍华章。所以说,古代圣贤帝王,深谙“三才”存亡根本规律,著述立说宣教后世,而后来继位者遵循历史文化事理,触类旁通,再接再厉。《易经》有言“故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言谈辞令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者,因为他们传达的正是自然道德的文化规律。
          总而言之:天地人间的道德本真,尽管微妙玄虚,但却无处不在。古代先贤攫取其中的道德精髓,凝结成了仁孝礼仪文化。既符合龙图天启,又顺应龟书神谕。银河星宿与之交相呼应,大众民生本应顺势作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4:56:43 | 只看该作者
    审视这儿的栏目标题“史海泛舟和古典新说”。禁不住窃喜:虽然这个作品不过是我自己为了强化认知的一时兴起,但仿佛是深受着这儿启发而为之
    简而言之:深望此处诸君不吝指教,任意批判无妨

    点评

    大作来了,发现晚了,老党道歉。先置顶,下来细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3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4:5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11 15:00 编辑

    第二章 文化师承古圣先哲
    (征圣第二)


          通常书写记录文字的作者被称为“圣人”,而书中记录下来的内容被称作“道理”。其实,真正能够熏陶并改变人类性情的根本在于哲学。所谓“哲学”,本该是终极真相的揭示,一般却变成了对于一些追根溯源问题上的逻辑思辨。近代孔子的文章书籍随处可见,而古代帝王圣贤的音容笑貌浮现其间。先王前贤的文化业绩彪炳史册,孔夫子哲理箴言始终闪烁着睿智光彩。眼下,借助文章书籍的传承,可使原本遥远模糊的唐尧盛世,依旧焕然一新、历历在目。而像近代备受盛赞的姬周故事,更是书山文海,以至于汗牛充栋。所以说,凡历史性的丰功伟业,必须通过“圣人”的文化记载,才能让后人效仿学习,进而发扬光大。例如:郑国攻陈,子产驳晋,孔子评价子产的答辩,则用“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也;宋宴折俎,繁文缛节,孔子欣赏贵族的举止,视为“情欲信、辞欲巧”也。其实,前者的事迹,强调的是凡实践中的功过是非,必须据理力争,更要善言巧辨;而后面的例证,旨在说明修养上的高低得失,必须附庸风雅,贵在言行得体。然而,唯有真正的志气轩昂,才会有文采奕奕;只有真诚的言谈举止,才能够雍容华贵……这才是秉文含章的金科玉律啊。
          观察日月周转的规律,不得不钦佩明察秋毫后神机妙算的功用。熟稔著述成文的范例,同样也会有契合不变的规律可循。文章规律,有的言简意赅,为了突出诉求的主题;有的文采洋溢,为了夸张丰富的情怀;有的据理力争,为了追求独创的见解;有的含沙射影,为了达到别样的索求。所以,孔子裁定《春秋》,贵在微言大义,而后学推敲“丧服”,意在举重若轻……这就是言简意赅的目的。《诗经•豳风》善用连章接句以叙事,而《礼记•儒行》惯常缛说繁辞为了抒情……这就是浮华夸张的范例。书写信札契约,就要像《夬》卦一样,刚柔果断;杜撰诏书檄文,必须有《离》卦一般,火烈通明……这才是立场鲜明的精要。《易经》内“四象”‚变化多端,需要精益求精,方可知此知彼;《春秋》外“五例”,曲直隐晦,必须细致入微,才能叹为观止……这才是辨别虚实的能力。由此可见,凡文章,在形式上可繁可简,在内容上可隐可显,在态度上可屈可伸,而从根本讲,还是灵活多变,必须顺势作为。所以说,我们要学习文化,一定要师承周朝作品和孔子文章。
          刘向(约前77-前6)评价文章,必定比照古代圣王。匡衡(生卒年不详西汉元帝在位前48-前33年间官至丞相)传授知识,始终依据先哲经书。《周易》上讲“辩物正言、断辞则备”,《尚书》中说“辞尚体要、弗惟好异”。之所以然者,唯有明确了是非曲直的道理,才能够立论明辨;唯有了解文章体例规格,才能出口成篇。尽管篇章词藻有追求新颖非凡的偏好,而立论明辩必须有斩钉截铁的果断,但是其形式上是否精致完备的关键,在于不能歪曲道德真理;其内容上究竟简繁直隐的选择,在于不能背离章程规则。像古圣先哲的文章,就是内容与形式交相呼应的典范。而像颜阖(传说战国时鲁国高士)评价孔夫子的文章,视为在色彩斑斓的羽毛上添加颜料,讥讽多此一举……如此贬低先哲,不过适得其反。因为川流不息的古圣先哲的文籍经书,是文化形式与生活内容有机结合的最高典范。宇宙浩渺,即便仰观俯察,通常虚实难辨。而文章虽多,触手可及,唯深思熟虑,师承前人,取法乎上,始得其中也。
          总而言之:精益求精,触类旁通。知识倍增,聪慧渐成。知书达理,孕育成文。若要文披华彩,必须借鉴日月,历经采风山水。虽百岁身后,尚心志长存也。

    注释:
    ②易经“四象”一般指“老阳、少阳、少阴、老阴”,也指交相对应的“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③《春秋》“五例”出自晋朝学者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中,指《春秋•左传》内含五种写作体例,可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点评

    底蕴浅,看这样大作有点力不从心,学习。  发表于 2018-7-6 0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发表于 2018-6-13 20:16:48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11 14:56
    审视这儿的栏目标题“史海泛舟和古典新说”。禁不住窃喜:虽然这个作品不过是我自己为了强化认知的一时兴起 ...

    大作来了,发现晚了,老党道歉。先置顶,下来细品。

    点评

    谢谢老兄 一时兴起,望不吝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5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发表于 2018-6-13 20:38:30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两遍,还是不敢随意评论。虽然也知道点四象,也知道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仅仅是知道一点。望克谐先生多多发文,一方多多学习。

    点评

    嘿嘿……太谦虚,彼此都会傲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5 1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18 13:41
  • 签到天数: 295 天

    [LV.8]以坛为家I

    6#
    发表于 2018-6-15 10:41:5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文章大气博学,所言万象之始,一脉传承等诸多内容,有很深奥的哲理和辩证思维。奈何自己造诣不够,虽读之十分仔细,但还是不甚通透。望老师能多发此类文章,以便不断学习。

    点评

    谢谢赞许 如此楼文,谈不上创作,确实也不完全等同直译,只能为了彻底了结我个人多年来,对《文心雕龙》的一份格外纠结的情怀吧。 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5 15: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7#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5:51:36 | 只看该作者
    老党 发表于 2018-6-13 20:16
    大作来了,发现晚了,老党道歉。先置顶,下来细品。

    谢谢老兄
    一时兴起,望不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8#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5:52:53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6-13 20:38
    读了两遍,还是不敢随意评论。虽然也知道点四象,也知道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仅仅是知道一点。望克谐先生多 ...

    嘿嘿……太谦虚,彼此都会傲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9#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5:57:58 | 只看该作者
    一粟 发表于 2018-6-15 10:41
    老师的文章大气博学,所言万象之始,一脉传承等诸多内容,有很深奥的哲理和辩证思维。奈何自己造诣不够,虽 ...

    谢谢赞许
    如此楼文,谈不上创作,确实也不完全等同直译,只能为了彻底了结我个人多年来,对《文心雕龙》的一份格外纠结的情怀吧。
    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5:5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15 16:00 编辑

    第三章文化崇尚经典
    (崇经第三)


          一般书写“三才”存生道理的典籍,才能称作“经”。那么何为“经”呢?“经”所揭示的知识,应该是恒久存在的道理,也是无法磨灭的规律。古圣先哲取法天地变化,用鬼神与之校验,依万物兴衰与之修合,以人伦枯荣与之呼应。所以,唯有洞悉世道变迁的精灵微妙之所在,才能穷极通达文章中智慧思想的骨髓。神话皇天后土时期的《三坟》,传说帝王轮替年代的《五典》,再加上诠释远古记载的《八索》《九邱》,伴随时光荏苒,他们已经鱼龙混杂,而良莠不齐了。待到孔夫子删编古典文籍,去伪存真,璞玉成宝。于是,“十翼”彰显《易》理,“七观”剖析《书》旨,“四始”界定《诗经》类别,“五伦”确立《礼记》情节,“五例”规范《春秋》体格。像这样一些经典义律,既融合了天道人情,又突出了文化精髓。所以才能启迪百姓智慧,在人间弘扬浩然正气。然而,天经地义,惟妙惟肖。经论律义,高深莫测。书山学海,冷暖自知,像万钧洪钟,细声难觅。
          《易经》从来只用于谈天论道,是圣人神仙最为崇尚的道德工具。《易传•系辞》评说易理,文旨通达,言论执中,而功用隐晦。孔夫子韦编三绝,尤见“易”为明道言德之渊源。《尚书》虽属实录载言,但字词古奥难解,唯通晓《尔雅》,才能够明白释然。因此,子夏感叹《尚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之语,真是昭然若揭,亦是入木三分啊!《诗经》的主题就是“言志”,其考据或训诂等同《尚书》,无论“风雅颂”还是“赋比兴”,一概辞藻婉转而朗朗上口,故而最适合倾诉衷肠。《礼经》旨在定格制律,因器就范,中规中矩,显而易见;其中的只言片语,如同章程规则,均可视为宝训箴言。《春秋》明辨是非得失,一字见义,细致入微,像五陨石六飞鸟,具体详尽;再如稚门先于两观,谨从规制;而《春秋》五例,更是标新立异,寓意深远。《尚书》看似聱牙混涩,理顺即见通畅。《春秋》貌似简单易懂,深究愈感隐晦。这正是经书的特色:表里不一,深浅不俗。
          树木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经书辞约旨丰,才能广泛适用。所以,经书论述的虽都是陈年旧事,但蕴含的却是恒久真理,故可以日新月异。但凡经书典籍,后继学者何时阅读参悟都不为晚,而前辈圣哲何时著述弘扬都非争先。圣经宝典,如同泰山,化生云雨,滋润大千;亦如黄河,沃野万里,苍生蹁跹。
          若言能够论述文化发展次序的根本规律,《易经》首当其冲。追寻相关政治性的昭告、策论、奏章等模本,《尚书》开辟先河。凡追溯歌赋、诗律、曲调的源头,《诗经》舍我其谁。而像铭文、墓志、箴言、祝词之类的规格样式,《礼经》当之无愧;再像记录人物、事件或历史性故事的编年、记传以及褒贬、扬抑等体裁或笔法,《春秋》堪称标杆。所以说,这五部文化经典,如同灯塔一样,指引航向,启程远方;又像百舸争流,承前启后,终归大海。凡后学者,以五部经书为榜样,博学钻研,附庸风雅,如同采石铸铜,恰似煮海为盐也。至于文化之所以要崇尚“五经”,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即:“六义”。一是情真意切而不偏颇执拗,二是风清气正而不淫秽芜杂,三是名副其实而不玄虚怪诞,四是义正辞严而不歪曲刁钻,五是简约合体而不无拘无束,六是文采飞扬而不过度侈繁。杨雄(字子云公元前53-公元18年)评价“五经”含义,比喻为把玉石雕刻成器物。文化须依傍德行才能历久不衰,而德行要依靠文化才能光大恢弘。在孔夫子倡导“文辞、德行、忠诚、信义”这“四教”中,之所以把“文辞”放在首位,亦如采石选玉,只有文质相得益彰,才能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如果说磨砺品行、建功立业必须要学习圣贤大德,那么秉文含章、著书立说又怎能不钻研文化经典啊。所以说,楚辞太过艳丽而汉赋极度奢靡,如此本末倒置的流弊已经积重难返,若要回归正道,必须固本清源,而“崇经”则是必由之路。
          总而言之:凡讲授“三才”存生道理的文章,古典经书最为精辟至真。在古典经书之中,“五经”分类施教,融汇了先贤哲思,文质奥达深邃,智慧光彩矍铄,堪称优秀文化的始祖。

    注解:
    ④《尚书》“七观”:儒家评价《尚书》可供借鉴的七个方面。只要见于两书。一是《尚书大传》卷五:“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二是《孔丛子•论书》:“子夏问书大意。子曰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焉,于《大禹》《皋陶谟》《益稷》见禹、稷、皋陶之忠,勤功熏焉,于《洛诰》见周公之德焉。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謂皇极彝伦之度,《秦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通斯七者,则书之大义举矣。”

    点评

    再细读一遍。《易经》、《尚书》、《诗经》、《礼经》、《春秋》,五经难啃,虽希望回归正道,这必由之路走起来真不容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5 22:24
    学习。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6 0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
    发表于 2018-6-15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15 15:52
    嘿嘿……太谦虚,彼此都会傲娇

    才不是呢,你看上面一粟也如是说。不过说归说,怎么没见再发了?不写啦?

    点评

    初识《文心雕龙》是中学课文中提到过,也不知道究竟在语文、历史还是政治书本内,但是高考前复习知识中一定有这一信息内容。所以,大概高中时,我父亲就给我借过一本。印象中当时读的还挺激动,事后甚至至今都说不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7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2#
    发表于 2018-6-16 06:06:13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15 15:58
    第三章文化崇尚经典
    (崇经第三)

    学习。顶起来。

    点评

    谢谢老兄 在我眼里,早就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缘分,与其说可取所需,不如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7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20:05:02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6-15 16:02
    才不是呢,你看上面一粟也如是说。不过说归说,怎么没见再发了?不写啦?

    初识《文心雕龙》是中学课文中提到过,也不知道究竟在语文、历史还是政治书本内,但是高考前复习知识中一定有这一信息内容。所以,大概高中时,我父亲就给我借过一本。印象中当时读的还挺激动,事后甚至至今都说不清楚我自己对这本书究竟激动的啥劲?!大概第一次阅读时,我一定是整个书翻过了一遍。(先说明一下:因为一上高中时,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一本书不管什么内容,打开了就必须要读完,哪怕就是大致翻看一遍也行!这一点我在大学毕业前还是坚持不懈滴。)但是,虽已经翻过了一遍《文心雕龙》,甚至还对里面文字激动过,但我自己心里一直很清楚,对这本书就根本没有看懂过;甚至对于一般视其为文学评论类书籍的评价,更是不知为何。所以,在大学期间以及工作以后,我至少又借过两次《文心雕龙》,但依然不知其所然!正因如此,大概在我的《漫话其人其书》中,就有我对《文心雕龙》一书,也是针对骈体文的一种评说: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念之中也可能会有心潮澎湃,但时过境迁后,却容易茫然若失,已不知其中云何……大概三周前,因纠结一些关于诗经与楚辞的问题,查资料中又遇到《文心雕龙》如何如何说法。因此一鼓作气,才决定把它鼓捣成尽可能白话一些,弄明白那会儿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究竟看的什么书呢?
    之所以说上面的话,其实主要想回答一方先生的质疑,为何不像一开始三两天翻译一两章,反而一周都不见“产品”了!究其原因,是我这种翻译完全与别人无关,只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一些困惑而已。所以深入了解此书背景后,尽管是自以为是的翻译,却也一定要与作者的书写本意和创作目的“不即不离”吧……若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步步为营,从人物到书名逐一落实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20:1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17 20:16 编辑
    老党 发表于 2018-6-16 06:06
    学习。顶起来。


    谢谢老兄
    在我眼里,早就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缘分,与其说各取所需,不如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20:1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8-6-17 20:28 编辑

    第四章  文化需要匡正释经之书
    (正纬第四)


          天道神明,从来都是高深莫测,唯有天启神谕,间或幽冥闪现。黄河偶见马龙背图,始有《易经》流传兴盛,洛水罕遇神龟负书,才有《洪范》显赫名声。所以,《周易•系辞》中便有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但是,历时久远之后,由于前因后果的记录不详,导致离奇怪诞的传闻频仍,其中亦真亦假,落得取舍难辨。
          “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虽然名声遐迩,但与之相伴的纬书,也日渐繁多起来。像弘扬六经的《孝经》《论语》,本身理清义明,反而解说《孝经》《论文》的《钩》《谶》变得隐晦难解。如果经书必须要用纬书来诠释效验,那么现在的纬书之所以被视为虚假不实,主要依据可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者,经书与纬书的关系,本应如同织布机上的经线和纬线,两者材质和规格必须相辅相成,才能编织成为实用的布帛。而今的经书理直言顺,但纬书却诡谲神秘,两者在制式规格上的背离已超千里之外,岂不离奇;
          二者,经书本是弘扬古圣先哲箴言宝训的神彩异能,而纬书只是传达天启神谕瑞祥的灵光图符。所以经书本应博大精辟,而纬书适宜微妙简约。但是,眼下的纬书反而比经书还要繁多芜杂,岂不怪哉;
          三者,何为“符谶”?就是天命的昭示罢了。然而,流传的八十一部谶纬之书,却都说是孔子的作品,而又说唐尧时有龙马衔出“赤文绿地”的河图,而周文王见到“赤雀喙衔”的洛书,岂不荒谬;
          四者,商周之前,昭示天启神谕的图像符号确实频繁出现过。因此,春秋晚期,各类经书才能够相继规整完备。但是,现在的谶纬之书,动辄便说成熟于经书之前,亦如织布先纬后经,岂不大错特错也。
          上面罗列现行纬书的悖理不实之后,关于如何区别真假纬书及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也。其实,经书足以垂范千古,何须纬书滥竽充数矣。
          天启神谕的图像或符号,原本仅是天地人之间互动,昭告世道运行的瑞祥或凶兆,根本不是为了宣贯经书的需要。所以,河洛不再出图符,孔夫子仰面叹息不已。如果河图洛书可以伪造,圣人又何必唉声叹气呢?往昔周康王把“河图”陈列在东厢房内,由此可见帝王一直把符谶当做宝贝历代相传,而孔夫子所做的只是整理记录罢了。然而,方技术士,鬼言巧变,牵强阴阳,附会凶吉,恰似鸟鸣如同人言,又像虫叶貌若文字,这其中凡为此添枝加叶的谶纬书籍,无一例外都假托孔老夫子亲为。鸿儒追讨这种伪托造假的风气,源头起自西汉哀帝、平帝期间。由此之后,皇宫内府不再笃信祖传符谶,蛊惑于旁门左道的五颜六色。东汉光武之际,此等风气大行其道,追崇学习者接踵摩肩。刘辅(光武帝第二子封沛王死谥献)善研谶纬,竟然大言不惭创作《五经论》,而曹褒(生卒不详、字叔通、东汉时期鲁国薛人)奉旨撰文《汉礼》,堂而皇之引用纬谶立言。所谓离经叛道者,莫过如此。所以,桓谭(公元前23年?-公元56年前后、字君山、沛国相人)愤起痛斥虚伪不实,尹敏(字幼季、南阳堵阳人、东汉初期儒家古文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颦眉讽嘲浮夸自欺,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怒目揭批乖张狂谬,荀悦(公元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人)著述指责诡谲偏颇。四位贤达,学识广博,经学深邃,故而评价论证,堪称细致入微。
          追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时代的传说,确实有过山河变迁与音律好恶的互动故事。而到周武王年代,像白鱼赤乌的符谶,再如黄银紫玉的祥瑞,其记载内容不仅稀奇古怪、文辞繁多,根本问题还在于大部分都是空洞虚词。所以,类似这样一些符谶或谶纬之书,对于注重事实内容的经书,实际用途显然不大,反而对于书写一般文章的人们,可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正因为如此,当年张衡上奏汉顺帝,为了防范谶纬之学的毒害,曾主张斩草除根,给予彻底清剿。但是,荀悦就不主张完全否定和彻底焚毁谶纬之学,他惋惜这里面保存着真实的历史资料。所以说,前人配合经书而出现的纬书(或说谶纬之学),并不是一无是处。因此,还是很有必要独立一章出来,给予详细说明。
          总而言之:灿烂的黄河,温润的洛水啊!孕育出来图符谶纬,像取用不尽的宝藏,昭告道德文章的灵光。历经两汉蹂躏,灵宝异色,视听混淆。诡谲卖乖不是正道啊,可惜了里面明珠暗投、文采飘飘!

    注释:
    ⑤纬书:原意是相对于“经”书,而言“纬”书。现今一般是指汉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历经两汉,《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并对于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南朝刘宋时开始禁止,及隋禁之愈切。隋炀帝即位,搜天下书籍,凡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隋前纬书,虽亡失殆尽,但散见于诸经注疏及其他书籍作为征引者不少,后代学者也曾加以搜辑。
    明代孙瑴辑有《古微书》,清朝马国翰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其中可见纬书名目如下:
    1、《易纬》八种:《乾坤凿度》《干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干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
    2、《尚书纬》五种:《璇玑钤》《考灵曜》《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另有《尚书中候》十八篇;
    3、《诗纬》三种:《推度灾》《泛历枢》《含神雾》;
    4、《礼纬》三种:《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
    5、《乐纬》三种:《动声仪》《稽曜嘉》《叶图征》;
    6、《春秋纬》十四种:《感精符》《文耀钩》《运斗枢》《合诚图》《考异邮》《保干图》《汉含孳》《佐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演孔图》《元命苞》《命历序》,另有《春秋内事》;
    7、《孝经纬》九种:《援神契》《钩命诀》《中契》《左契》《右契》《内事图》《章句》《雌雄图》《古秘》。(以上参考“在线汉语词典”)
    另外,还有《论语谶》,也称《论语纬》,一般认为八种:《比考》(谶)、《撰考》(谶)、《摘辅象》、《摘襄(衰)圣》(承进谶)、《素王受命谶》、《崇爵谶》、《纠滑谶》、《阴嬉谶》。(此注摘自360百科)

    点评

    学习,顶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8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6#
    发表于 2018-6-18 19:09:09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17 20:11
    第四章  文化需要匡正释经之书
    (正纬第四)

    学习,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7#
    发表于 2018-6-18 19:29:11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17 20:05
    初识《文心雕龙》是中学课文中提到过,也不知道究竟在语文、历史还是政治书本内,但是高考前复习知识中一 ...

    克谐先生这一说,更令一方汗颜,因为在记忆中,除了《文心雕龙》这四个字,其它几乎没有印象。先生能让一方再认真读一遍,功德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8#
    发表于 2018-6-18 19:35:51 | 只看该作者
    克谐 发表于 2018-6-17 20:11
    第四章  文化需要匡正释经之书
    (正纬第四)

    许多时候,一方会把贤者们读的书一一罗列,有机会便去找来读。读了克谐先生此文,改变做法,甚至想法:这些书是无法去读的,捡捡现成的,读读您的译本就可以了。

    点评

    过去曾经暗自质疑过,端午节是否真的和屈原有关。仔细琢磨过刘勰“辩骚第五”,看到楚辞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于是,疑虑顿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0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9#
    发表于 2018-6-20 17:02:23 | 只看该作者
    读先生此文,仿佛又读一遍《史记》。捡知识!先生夏安!

    点评

    说实话,我读《史记》时,也曾感觉举步维艰。然而,即便读过后也会遗忘大半,却大致留有一些表、书、本纪、列传的事由轮廓。但是,《文心雕龙》则不然,始终令我晕头转向。大概算是我自己遇到到的,除了乔伊斯《尤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0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1:39:16 | 只看该作者
    一方 发表于 2018-6-18 19:35
    许多时候,一方会把贤者们读的书一一罗列,有机会便去找来读。读了克谐先生此文,改变做法,甚至想法:这 ...

    过去曾经暗自质疑过,端午节是否真的和屈原有关。仔细琢磨过刘勰“辩骚第五”,看到楚辞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于是,疑虑顿消

    点评

    有时候想起克谐先生的那股干劲,那种求实精神,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先申明,这是心里话。和外子说过,我们一致认为,要是我们也是忙了家里忙家外,忙了工作忙生活,伺候了父母又与孩子互动,还能散步还能游泳,还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1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3 13:40 , Processed in 0.1099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