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季风华》公众号2017第十四期选刊作品预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0-31 01:17
  • 签到天数: 189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19:1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四季风华》公众号2017第十四期选刊作品预览


    七律·听刘和刚唱《儿行千里》(新韵)(寒江孤篷)
    又凭旋律忆亲娘,情翼张开落故乡。
    一曲未收盈眶泪,廿春常转九回肠。
    布衫缝进丹霞色,棉线纺出白月光。
    难忘心头那枚扣,经年仍在正中央。



    七绝·杜甫草堂(组诗)(苍海一吟)
    (一)

    竹木深深草色黄,隔溪茅屋卧秋光。
    林开忽见云天处,疑有路桥通大唐。
    (二)
    绿竹垂阴一袭凉,不惟客爱少陵章。
    浣花溪有清波起,也欲随人到草堂。      
    (三)
    门前竹木几番新,世上王侯更替频。
    足使杜公欣慰处,草堂依旧属诗人。        
    (四)
    拔地高楼到眼前,杜公跌坐草堂边。
    秋风破屋能修补,夫子如何拒拆迁?






    鹧鸪天·夕阳鹤舞(痴吟醉翁)
       霞色彤红覆浅滩,蹁跹浦淑仰鸣欢。纤纤影落溪边草,阵阵声飘云外天。 天渐醉,鹤轻旋,仰其长颈怎娟娟。填膺百感黄昏下,萧瑟欺心应自怜。







    又见,柳絮飘飞(聆听岁月)

    初春的一抹绿 是天使儿
    怀揣了零星细雨的天籁
    在暖阳里 静静地盛开


    呢喃的紫燕 从枝端叼出
    圣洁的白云衔泥筑巢 迎接黄嘴嘴
    妮子的到来


    偶尔风掠了一片 投向
    碧海 悠悠荡起昨日
    浪漫的音腮


    看 追风的孩子长成了
    神仙爷爷 引得麻雀叽叽喳喳在枝头
    弹奏一曲 动感的节拍


    妈妈 裁了一把又一把
    把棉花糖般甜甜的爱 絮进了宝贝
    夏日 梦的世界


    剩下的故事 就有远方的
    阿哥阿妹打包 平仄一首乡音故土
    眷恋的情怀





    落暮下的沙滩(小鱼嘟嘟嘟)
    http://bbs.sijig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223&fromuid=1606

       沙滩不说话,沉默着。她安静,安静在岁月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脚下,贝壳的纹路斑剥、苍白……
    ——题记            
       乍一看天空,这云隙,一片片都似画家笔下墨染。我望向天际,天际交汇,融为一体。然,我终于垂下眼帘,目光落定在脚下的土地,沙滩。
       沙滩广阔,博大。晶亮的泥沙在暮色的映照下形同巨大的铜镜,映照着流云,境若流水。整个天空住入这面镜子中,与大地紧密相拥。流云擦地而行,掠过沙隙,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此景贻人,我无法抑制思绪。这片古老的海上,有太多远古的传说。
    祖爷爷的赤脚,浸染泥沙湿透的绑腿带;父亲摇曳长篙时,由心底迸出的呐喊。
    不!这不是传说。眼前,一丝丝飘动的云 。耳边,一声声不息的浪潮。无不又在把过往上演。
       我的爷爷,他的白帆,他的木船。在潮水退却时搁浅。船底与沙滩每一次触碰都震颤心底。他在用一生的汗水和着粘粘的油灰,修补着破旧的日子。每一块船板相镶的缝隙,都夹杂着泥沙。
       父亲的双手淘过沙,布满老茧的掌心抚过沙滩。手背上的纹路依然清晰。
    还是忘不了那些号子,父亲给我唱过:
       "哎号来呀,嗨!……
       哎号来呀!嗨!……"
       我巳记不得全部,那种听觉至今清晰依然。
       艺术家们把这些号子谱写,然后把注入音响中的浪潮说成是渔歌。可我怎么也无法苟同,我总是觉得那是祖辈们不堪肩重的呻吟。苍凉而悲怆!
       由天空往下看,看远古至今,沙滩。这些经过岁月积淀的泥沙,已被一种叫着"银酸“的化学剂消过"毒”。整个沙滩正被一行行,一排排紫菜覆盖。紫菜,日本人喜爱的食品。中国人也喜欢,紫菜蛋汤味道鲜美……
       我的眼前,这个时候,这片沙滩正繁忙地播种着,田园迁入大海,葱绿着这片广茂。我的整过思绪也被迁入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一定很想知道,这片沙滩正被繁华取代,巳不再荒凉。沿着纹理看到了车轮,覆过的痕迹延向旷野视不可及的边缘。
       把繁华载进来,载入沙滩,一派繁忙!热闹而寥落。这巨大的落差将如何均衡?
    沙滩不说话,沉默着。她安静,安静在岁月里,岁月枯荣。我沉默着,不想说。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
       脚下,几枚贝壳的尸身半隐在泥土中。巳不见曾经的斑澜,唯独岁月苍白。
       一轮蓬勃将在这片沙滩上衍生,夜幕将至,月冉升……





    美在留心处 (一二一二一二)
       一片蓦然飞出的嫣红,是灵之所感情之所动的朝云;一滴悄然而下的泪水,是心之所触魂之所应的暮雨;一个似不经意的微笑,是历经沧桑世事达然的秋菊。这瞬间的呈现,或美丽,或忧伤,或淡然,都一样如珍珠般经贵。
       令人心动的风景,又有几人能看得见、懂得真。
       日月忽其不淹兮,脚与步之匆匆。春花之堪惜,秋月之可怜,夏荷之欲咏,冬梅之当赞:几多驻足,几多留心,几多品鉴?
       赏读一首唐诗,其人其语其情其境心曲之妙沁我灵地;钟情一棵嫩柳,其芽其叶其荣其衰四时之变了然于心;心动一个人儿,其形其影其动其静恩爱痴欲入眼关情。
       美在留心处,留心出自有风景!即便凄美,也动心神。然而,你的心可曾为谁停留?
       当一个人只想着名利二途,汲汲的心便不会为美丽的陶菊苏月有所停留;当一个人被失败击穿了信念,如灰的心也不会对凌傲的雪梅危松有所感应。这世界的人,或达富,或贫穷,若昧了自然初心,便了无生趣。
       人生不可逆,错过了便是遗恨。天地蜉蝣,更不可鲁莽行色。处处不留心,事事无风景。回头看,满是难以弥补的缺憾:这遗憾有你自己的,也有你给别人的。
       电焊工专注于高难度的焊接迸出的丝丝火花,老师潮潮的心湖悄然漾起的朵朵浪花,运动员在国旗升起时的溢出点点泪珠。你若留心,处处风景!
       美在留心处。有风景的眼睛是审美的眼睛,有风景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
       留心处不只是快乐,更有痛苦;不仅有真善,更有假恶。惟其如此,才更有生命的甄别,生命的美丽才更值得拥有珍惜!



    秋天的记忆(独享独行)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千秋。而我从儿时起就喜欢秋天。
       那是因为秋天基本能吃饱,不饿肚子。有句谚语:“九九八十一,穷汉顺墙立,刚刚暖和了,又怕肚子饥。”意思是说数九寒天过去了,穷人出来在墙根晒太阳,虽然天暖和了,却要挨饿。我是从小体验过那种滋味,也见惯了男人们在太阳底下脱下棉袄捉虱子。秋天是由麦收后的夏天刚刚过渡过来的,时间较短,一般会过日子的家庭,差不多还会有粮食吃,更何况秋天水果累累,能够充饥的食物较多;秋天天气既不像夏天那般酷热,也没有冬天的冰天雪地、穿着厚重的衣服缩手缩脚。因此,秋天不冷不热是舒适的,畅快的,自由的,快乐的,不挨冻;秋天还留下和父母在一起难忘的幸福片段。
    (一)掰苞谷
        小时候,我们家在山里还有一块坡地。春天种马铃薯,夏末种苞谷。这些活几乎都是父亲一人来干,从挖地、下种、除草到收割。而令我最难忘的是:秋天包谷成熟后,父亲在山上瓣包谷,中午我去给父亲送饭的情景。从我们家到那快地里要走很长时间的山路,那时我还不满7岁,一只手提着装有小米粥的小瓦罐,一只手拿着嫂子烙的锅盔,独自走在那通往山上的羊肠小道上,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因为父亲在那里,多走一步就会离父亲近些,也很快就能吃到那甜苞谷秆。到了地里,父亲看见他疼爱有加的小女儿来了,满脸的喜悦,笑容更灿烂。父亲吃饭的时候,我就去找甜苞谷秆吃。我知道不长玉米棒的苞谷秆是甜的,对于我们这些那时还没见过水果糖的山里孩子来说,那可是美味享受。我要是不上山,父亲从山上回来时也会砍一捆甜苞谷秆带回来。在山上,我也会把一节苞谷秆的皮挑起来一些,蘸点唾沫,插进去一根细棍,当二胡拉得咯吱咯吱响,给父亲听。
       父亲吃过饭继续瓣苞谷,等掰够能装满一大背篓了,我们就回家。那背篓肯定有一百多斤重,我看到父亲弯腰先把背篼上的两根带子套在肩膀上,再很吃力地站起来。然后拄着一根一米左右丁字形的木棍,一步一步下山,走一会父亲会停下来,用那木棍把背篓撑起来,站在那歇一会再走。那时父亲已经快六十岁了。
       从山上掰回来的苞谷,先要把外面的壳扒掉,我们那里人叫划包谷,再把成熟了的和嫩的分开来。那嫩的就煮着吃,这是我们早早就盼望的事。嫂子很疼我,做饭时,用铁火棍穿上带壳的包谷,放进炉膛里烧熟给我吃。那可是任何山珍海味也比不上的香。
    (二)掐谷穗
        秋天谷子成熟后,从地里割下来,再搬运到场里,多由妇女们将谷穗掐下来,在场里晒干再用碾子来碾,碾过后等有风的时候,由有经验的男人扬出谷粒来,这是技术活。
       我母亲是小脚,从不下地干活,但谷子割下来放在场里,掐谷穗的事我和母亲一起去干。在融融的月光下,风轻轻地吹着,我和母亲各拿一把后面缠了布的刀片,坐在散发着特殊清香味的谷子秆上,边说话边把那谷穗一个个掐下来。这一堆掐完了再移到另一堆上去。父亲时不时抽着他的旱烟,来和我们说几句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想起来,那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惬意,那画面是多么的美,这一切只能成追忆了。
    (三)母亲的身影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老家一直都是烧柴火的。合作化之前,我们家房子背后有一垄山坡地,靠近房子这一边有五分之一是我们家的祖坟,长满了柏树和带刺的灌木,那地坎上还有很多柿子树,我母亲经常扫柿子树叶和柏树籽柏树针。柏树籽和柏树针油性大,燃烧时间长,用来烧炕保温时间也长。
       印象最深的就是1955年,我刚刚上初中后的那年秋天,每逢周六傍晚,母亲常常扫好树叶,站在大路上等我回来。母亲是典型的三寸金莲小脚,那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她不顾寒风刺骨,望眼欲穿的站在那里遥望着路上的行人,希望早点看到女儿的身影。对于一生坎坷的母亲来说,我这小女儿是她所有希望的寄托,是她的自豪,是她的安慰。女儿要是今天不回来,她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而那个时候,我也特别依恋母亲,要是下雨回不了家,会在宿舍里哭鼻子。每次回来时,那真是归心似箭,快到家时,远远就张望找母亲的身影,只要看到母亲站在那里,我一下子会高兴起来,全然忘记走了三十多里路的疲劳。赶紧提起母亲身边装满树叶的担笼,挽着母亲的胳膊回家。
       五十多年过去了,母亲也走了26年了,而我依然记得母亲站在风中等我回来的情景。
       我爱着秋天,忆着秋天里的往事。人生也如岁月之四时,我已步入了秋光满眼的境界,但愿我人生的秋天也能走得如岁月秋天那样令人回味。


    税老师(上下游)
       税老师,她是我们的妈妈。她是个拥有六个孩子的母亲。其中有三个女孩,三个男孩。如今妈妈已经87岁(1929年生、属蛇),最大的孩子已经66岁,最小的才46岁。最小的孙子与最大的末末今年同时高考,并被同一高校录取,这在我家已算是一则趣闻。
       税老师生于黔北千年古镇(土城)平民之家,父亲是父传子承糖食加工有名的手艺人,膝下就一子一女,不用说,这女子就是日后的税老师,我们敬爱的母亲。
       税老师从小天资聪颖,在旧社会女孩受歧视的年代,能靠本领考上当时赤水县立女子中学,略见一斑。能在女子中学当上“三青团”区队副(相当于现在的学校共青团支部副书记)亦可佐证。
       税老师生长在多事之秋与战乱时期。曾经目睹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朦胧中知晓惨烈的土城青杠坡战役,以及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许多轶事。
       税老师在读初中时(1943年至1945年),也是抗日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在此期间除了读书,就是参与学校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至今仍能说唱抗日时期的诗词与歌曲,总能说些当年抗日会战的故事。也曾想加入远征军,报孝国家与民族,但终因年龄太小未能如愿。
       税老师从赤水女中毕业回到家乡土城,便开始了她终其一生的小学教师职业,直到1982年光荣退休。
       税老师从教几十年,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她是一个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同时也是学校的教育骨干,要不怎么能当上习水县政协委员,要不怎么能当上贵州省先进老师。
       税老师也曾遭受过挫折,那就是“文革”期间(因1945年在赤水女中任“三青团”区队副一事)被批斗,成了所谓“历史反革命”。子女们也程度不同地蒙受了不白之冤。
       在我们子女眼里,将母亲称为税老师,不仅仅是母亲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而是因为她曾经教过我们,更重要的是从小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她要我们热爱国家,遵纪守法,勤劳节俭,低调做人;她要我们诚信友善,和睦邻里,尊敬师长,相交好人。她要我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子女团结,家庭和谐。她要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爱岗敬业,诚实做人。凡此种种,既是母亲又是老师角色。
       几十年前,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唱歌跳舞无所不能,风琴、口琴无所不会,鼓、铩、钹无不精通。母亲还是一位体育爱好者,最爱好的是跑步与打篮球。在跑步上曾在赤水女中时获得长跑第二名,六十几岁还参加习水县组织的登山运动。在篮球运动上,在读女中时就是校队队员,曾参加过当时周边地区各种比赛,以后一直活跃在篮球场上,直到退休。至今母亲仍喜欢观看电视中的篮球比赛,可见其对篮球的钟爱。母亲的爱好直接影响着我们弟兄姐妹,每个都喜欢运动,而我的最爱则是篮球,但对文艺我却榆树疙瘩——一窍不通,能秉承母亲的却只有四妹一人。
       曾几何时,母亲老了,教书一辈子的他,教育出了自己的下一代,也曾帮助孙子一辈学习,使孙子辈多有成才。如今也是曾祖母身份的她,不时还戴着老花镜给曾孙辅导作业,还时不时对曾孙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税老师晚年生活的最爱就是抽烟、喝茶、打麻将。说到抽烟可谓老来出家,50来岁才开始学,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现如今平均每天得抽一包。说来也怪,儿孙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凡逢年过节,不是拿钱就是买衣,不是买饮食就是买香烟。我的态度是,接近九十岁的人了,有这爱好也不易,就让她抽吧,抽点好烟,身体不适时建议少抽点得了。
       说到喝茶,只能说是习惯而已,什么茶都喝,每天一杯。不喝冷茶,喜欢“铁观音”。
       说到打麻将,这是母亲的最爱,也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说到这麻将,母亲从当姑娘起就会,解放后一段时间曾被禁止,改革开放后全中国都盛行起来,并由娱乐发展到搏彩。说到这麻将,也同社会进步一样,从手搓进步到机麻,从数番到推倒,再到缺门、路条。最重要的原则只有一条“窝里斗”——俗称“库存转移”。
       母亲的麻将瘾硬是大,我们夫妇俩陪母亲打三人麻将,打多长时间她都是精神百倍,思路清晰,身体素质非同一般。
       俗话说打麻将看人品,母亲在这方面牌风很好,胜不骄、败不急,只当娱乐,不论输赢,在这方面母亲仍然是我的老师!
       现如今,母亲已经88岁高龄,她身体状况良好是我们的福分,她的健在是我们的旗帜。她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人,也永远是我们的老师!祝母亲健康长寿,天天开心快乐!


    关于诗歌鉴赏 (李一凡 )   新诗界一直流派迭起,风格迥异。诗歌鉴赏,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而导致诗歌论坛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诸多写手无所适从。凡夫提出以下诗歌鉴赏标准,供大家讨论借鉴,期望澄清新诗评判的迷乱。
       诗歌欣赏的标准众说纷纭,或以作品的思想性为取向;或以作品的艺术性为取向。具体一点,就是有的重立意,讲求作品的思想与情感的健康与否;有的重作品酝酿的美感效果。我们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的烙印,因为文学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典型反映,根本没有什么建筑在真空里的所谓“纯文学”。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是有社会鉴赏能力的,这种情欲和鉴赏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学。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诗歌。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豁达豪放,温情婉约,甚至凄美动人的文字,而摒弃那些颓废,荒诞,荒谬,甚至有悖风俗伦理的言辞。由此说,诗歌的思想性是重要的,更不要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准绳的空间。
    鉴赏诗歌优劣的标准还应从诗歌本身的要素说起。诗歌的要素有:意境情韵(由意象组合,语言基调,词汇色彩,音韵调节共同完成),语言技巧(由篇章的表现手法和语句的修辞方法完成),另外还涉及音律和韵律,排列与分行等都是诗歌构成的重要因素,是诗歌艺术性的具体体现。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李魁贤指出:“诗的美是意象的新颖,联想的丰盈;即诗素的美,而不是语言的美。诗的深奥,是意象的深邃,联想的闪烁;即诗素的深奥,而不是语言的深奥。”(李魁贤《心灵的侧影》,引自邹建军《台湾现代诗论十二家》第139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4月版)。因此,我们评判诗歌优劣,往往要综合一首诗歌的要素达成状况,视其音画效果,动感效果,质感效果,空间效果,共鸣效果而论。即优秀诗歌要具备境美、情美、乐美和形美。
    1.诗歌呈现给读者的应具有清晰或朦胧地意境美,无论是优美,壮美,恬美,凄美或者某种爆发美;
    2.诗歌带给读者的应有或炽烈,或婉约,或奔放,或轻柔,或亢奋,或绵长的情感空间;
    3.诗歌的语言讲究灵动不俗,尽可能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器官,富立体感,质感,内张力,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品味余地;
    4.一首好的诗歌,还要具备意蕴的深度,涵盖的宽度,表达的厚度;
    5.诗歌的章节与句读富有和谐的节奏感和音韵美,铿锵有节,抑扬有致。读来顺畅流韵,不晦涩;
    6.诗歌内部结构灵活而不迷乱,有序而不呆板,起伏而不错杂,高亮而不突兀;外在形式参差而显齐整,与内容搭配和谐合理。

    【点评】(李听圃):好文章,这是很精炼经典的一篇诗美的标尺,既深度剖析了诗体本身客观存在的内在要求,也总结了诗歌创作的实践经验。基本可以作为诗歌创作和评价的理论指导性标准推荐出来。赞赏这篇难得一见的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5 17:41 , Processed in 0.0753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