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一打工老头 于 2017-9-12 14:13 编辑
原先老同学蔡君做晚报文艺专栏编审时,叫我投稿,以图微名薄利,我随手写了这篇,我原来的结尾表达对破坏景观的惋惜,被他修改,按照宣传口例行要求,只赞美,不批评,我对于时风虽心怀不满,却无可奈何。今在此露脸,以真面目待人。 1983年至1986年,我在隆中读书。寒窗苦读之余,常去领略隆中的景致。三年间,我的足迹遍布隆中的每一个角落。题目说当年好景致,不说“永清幽”(董必武题词句: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理由是,当年境区无围墙大门,免费可入,仅武侯祠一处收费,也只二角,省钱一也;非春季,游人少,内寂静,诗意、野趣会不期而至,精神享受多二也;建筑陈旧,触目凄清,思古之幽情更浓厚,会联想到人生时空之类,有神往兼超脱的感受三也。获得有多种,举例说,不胜说,只说印象深的三次。
一次,中秋之夜。我与丰君同游,行至三顾堂前下坡处,恰见一轮皓月移上山头,又大又圆,眼见山间光辉普照,岚气冉冉升腾;耳闻虫声唧唧,山泉汩汩;树木花草香气阵阵袭来,沁人心脾。真个如仙如醉,不由不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想到远方的友人,此时此刻,也在月下吗?
一次,隆冬季节。纷飞的大雪接连下了几天,隆山银妆素裹,端的秀丽,我约黄君去登山。黄君爱想象,希望在小虹桥遇上他的本家黄承彦,老先生骑驴踏雪而来,必会邀我等同往诸葛草庐,诸葛先生自然炙肉温酒,盛情款待,陪我们豪饮纵谈。到了山脚,但见雪满山,哪有黄承彦?艰难攀登,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好不容易爬到野云庵,见雪已过腰,只得打道回府。返途中,走路不小心,跌个仰八叉,恰有二女生遇见,她们不禁莞尔,我等豪气万丈,哈哈大笑而归。
一次,清秋时分。我登隆山望远,看见“天边树若荠,江畔舟似月”,想起了孟老夫子当年登万(兰)山。次日,约了蔡君(另一位)去江畔感受“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路过黄承彦故里黄家湾,看农舍错落,听鸡鸣犬吠,出村接受秋日秋风的沐浴,呼吸庄稼和土地的气味,觉得心旷神怡。及至到了江边,果然有渡口,果然有农人荷担负薪而来,闲坐侯船。一会儿,渡船来了,果然是“鱼梁渡头争渡喧”,我们目送渡船渐次远去,江畔又复平静,水鸟在水面翻飞,鸭头般翠绿的汉江水静静的不停的向东流去,对岸的杵声隐约传来,我们心中充满了静谧、安适和难言的快乐。
如今的隆中,加入了现代化游乐设施,新建筑如雨后春笋,红男绿女云集如市焉,喧嚣取代了宁静,商业气氛冲淡了文化气氛,灯红酒绿挤走了田园风光,我已多年没游了。这样的感慨,不合时宜,勉强说了,有谁会听?那就,只好,把当年的好景致深深藏在心底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