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2-10 20:22 |
---|
签到天数: 167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
本帖最后由 三叶草 于 2016-10-30 21:30 编辑
访东河,觅秋色
常在运河边走,一天突发奇想,杭城运河是多水系组成的,哪天去附近的支流看看,有没有什么小桥流水人家?运气非常好,有一天,我走到运河魂公园这地方,看到南面有一古建筑模样的亭子,就循着分叉的游步道走了过去。呵,我看呆了,这亭子不是普通的亭子,是横跨东西三孔桥上的亭子,那上面赫然题着“凤凰亭”三个大字。
我回家马上做功课,查到“凤凰亭”就在坝子桥上,地处杭州良山门,是城内东河北端第一桥。传鲁班所造,桥上建亭,八柱双飞檐,形如丝车,传说有凤凰来巢,垂一方之美荫。有诗曰:“班门仙斧试通灵,顺应桥成岁几经。传说当年张果老,骑驴来憩凤凰亭。”顺应桥是坝子桥的旧名。其实,清代诗人姚思勤在《东河棹歌·泛洋湖》中调侃:“鹭鸶滩上鹭鸶飞,鸭舍桥边放鸭归。侬在凤凰亭畔住,从来不见凤凰飞。”但这些关于鲁班、张果老、凤凰、仙斧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
杭州连日多雨,我想,只要不下雨,就去探访。今早起来是个阴天,我马上行动,带上雨具,背上行囊就出发。在东河船闸石坝上,一对相传为龙生九子的镇水兽石雕匍匐左右两旁捍卫,让人心生敬畏。路旁建有供游人观赏休息的凉亭,东河游船码头就设在坝子桥前方不远处,有十来艘小型的水上巴士停泊在那里。就在这码头附近,河道两旁一株株粗壮的水杉挺拔高耸,水杉叶子成片开始泛黄,深秋的杭州找不到秋色,来这里就感受到了。
从坝子桥下的浮雕介绍中知道,这条东河,也是一条人工河,是唐朝杭州刺史崔彦曾主持开凿,宋朝时叫菜市河,元朝后改名护城河,明清时又有不同的叫法,这条河与京杭大运河合流,成为古代水上交通主干道。总长四千余米,跨桥有十五座。一路过来几乎每座桥下,都有不同内容的浮雕,展示南宋市井文化。比如坝子桥下就有市井篇和商业篇,像菜市桥桥下西侧的《菜市花灯》浮雕描绘的是清代闹花灯的场景,东侧是《菜市桥市井主图》,由“堂前檐下——医、卦、卜”、“ 路口集旁——吃、喝、玩”、“ 街市里巷——说、乐、戏”、“ 客舟暮至——商、艺、舞”、“河埠头边——浑、词、唱”五幅画面组成,表现的也正是市井街头的一些生活场景。还有安乐桥桥下的《河景秀色》线雕和章家桥桥下东西两侧的《临安百工考》浮雕,前者用整整十五块浮雕,展现了东河的四季风光;后者的每一个工种和每一组人物,都展现了古临安城内市井生活场景。想想古代市井中的人,都是五花八门的人群,各种营生,各种性格,文化不高,品质不坏。是城市中最基层的群体,最地道老实的人。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市井文化"却也成为了人们追寻过去那种最质朴、原始、纯真的生活方式而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
“河边寻烟柳,小巷访画桥”一路下来最有小桥流水人家特色的是五柳巷,五柳巷虽只有小小一方天地,却也将市井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五柳巷内一共有4座小桥,安乐桥与3座斗富桥(“斗富一桥”、“斗富二桥”和“斗富三桥”)关于这3座斗富桥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有说这3座桥是南宋大奸臣秦桧,嫉妒岳飞部将王佐被封安乐王,出资建造安乐桥,受百姓爱戴,出于攀比心态,秦桧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建造的;又有说在明代,这里是制作豆腐的地方,且这里的豆腐十分有名,所以将3座桥命名豆腐一、二、三桥,“斗富”通“豆腐”的谐音……传说只是传说,亲眼看到的是,河边人家见天开晴,纷纷晒出了衣被。有的人家大门上真有门神守着,有的家门前柳树上挂满五颜六色的风车。
东河与京杭大运河相比是小号的,水上巴士也是小号的,只能坐七、八个人,但是看上去很美,在层次高矮不一的水杉、柳树、美人蕉的映衬下,船儿划开水面,就像在画中一样。行走在唯美的河道旁,最活色生香的实际就是行走着的人们,深秋了,人们穿着各色衣服,很多人还围上了围巾。秋色中不管是矫健的,还是拄拐棍的,或者是坐轮椅的。美丽的秋天里最出 的当然还是人们。
2016年10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