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赴美探亲的人们】旅美札记之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4:0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赴美探亲的人们】旅美札记之二

  美国马里兰州哥仑贝尔镇buddyattickpark公园哥仑贝尔湖畔(因湖里野鸭成群,中国人形象的叫鸭子湖),天天都能见到十几位中国来探亲的人们,来美探亲签证一般都是半年,也可再办六个月延期,所以来湖畔的人你来他走经常更换新的面孔。他们有的领着孩子,有的推着童车,有的老夫妇携手漫步,有的三五成伙坐在树荫下,男人们阔侃天南海北,趣谈奇闻逸事;女人们则是谦虚地炫耀子女在国内那所名校毕业,学业如何优秀,那年考入美国那所大学读博,显现着母亲的骄傲与满足。
  六个月的交往,彼此有了更深了解,人们交流着各自探亲的幸福,欢乐,辛酸和无奈,真所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第一章:飘洋慈母心,接力当保姆

  出国读博的孩子们多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身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结了婚有了伴对生活学习也有个照应,所以他(她)们或在美国与同学结婚,或回国结婚后再带配偶回美国双双深造。这时他(她)们已经是二十七八的年龄。又不愿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于是他(她)们在博士尚未毕业,就生下宝宝。在读的博士们靠奖学金生活,首先要攒钱买汽车,在美国没有车寸步难行。一般要一年左右才能攒足车钱(二手车或低挡车)。每月的房租一千到一千五百美元不等,再加上水电,空调,油盐肉米,蔬菜粮食---。那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怎么办?只好向父母求助。父母有钱的极少,也只好有力出力了。一般都是生孩子时女方的妈妈来伺候月子待半年,男方的父母来接班看宝宝半年,然后再轮换。也有博士们自己带宝宝的,但并不多见。湖畔那些先生女士们大多数是来轮换为儿女带孩子的。
  我们的邻居,辽宁的宋先生夫妇和内蒙的亲家已轮换三次了,看大了两个孩子。女儿和姑爷是兰州大学的同学,婚后到美国攻读大气物理,前年博士毕业,一个在国家气象局,一个在航天局,都做和天气有关的工作。刘先生的外孙女七岁了,读小学二年级了,外孙子三岁了。已经联系好,刘先生回国后就送幼儿园。刘先生说总算熬出来了。前些日子刘先生告诉我,姑爷按揭贷款买了房子,回国前搬家到新房也体验体验新生活。
  天津舒先生夫妇俩是第二次来美国,第一次是前年夏天,亲家母伺候女儿月子后待了半年回国。舒先生夫妇来接班,半年后签证到期,当时正值儿子撰写博士毕业论文,媳妇尚有一年毕业,处在攻坚阶段。经济拮据顾不起保姆,舒先生夫妇看到儿子的难处,主动提出把孙女带回国待了一年,这不,这次回来已经四个月了。舒先生告诉我,回去这一年,天天提心吊胆,孙女的冷暖安全,吃喝拉撒,那责任太大了。前几天,儿子儿媳同舒先生商量后,递上去了延期申请,如果能批下来,就延期半年,等孙女满三岁送幼儿园了,舒先生夫妇就可以放心回家了。

第二章: 儿女尽孝道,父母享天伦。

  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忙忙碌碌大半辈子,寄予无限希望的孩子长大成人,自己却老了,加之退休闲赋在家膝下空虚,思念晚辈之情可想而知。远隔重洋的儿女们,在攻读的学业繁重,在工作的竞争激烈,无暇回国尽孝,于是,他们有的发出邀请,有的买好机票把父母接到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湖畔草坪上一对古稀老人天天上午在这里打太极拳,那一招一式连贯缠绵,那抑扬顿挫的步伐柔韧老到。那先生姓李七十五岁。女士姓田七十三岁,湖北人,夫妇二人退休多年,应儿子儿媳的邀请来美国一起度假。儿子儿媳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美国读博的,读博时先后生了孙女和孙子,那俩孩子都是他们和亲家轮流看到五岁上学前班才放的手。现在孙女已上大学,孙子上中学,困难时候熬过去了,现在来享受天伦之乐。儿子儿媳已加入美国国际,李先生夫妇也拿到了绿卡。在国内儿子家待一年,再到美国大儿子家待一年。前年孙子孙女放假期间,全家乘豪华游轮到墨西哥湾的几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去旅游半个月。今年等孩子放假准备去夏威夷玩几天。
  内蒙的黄先生,女儿婷婷,天津美术学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毕业生。到马里兰大学读完博士留校任教,主讲中国汉语和中国
文学艺术,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婿虢先生,中国台湾人,马里兰大学教授。
  黄先生是第二次来美国。他老伴却是第三次。八年前黄先生尚未退休,得知闺女怀孕,老伴特想闺女,于是就独自来看望女儿,外甥女满月后,闺女要自己带孩子,老伴玩够了就回国了。三年后又生了外孙,也是闺女自己带大的。黄先生退休后待在家里寂寞,闺女得知后邀请父母来美国散心。闺女和姑爷利用一个假期陪二老旅游观光,华盛顿,纽约,旧金山,西雅图都去过。一家人还去海边钓蟹,公园野餐。好看的都看了,好吃的吃过了,好玩的都玩了。黄先生和老伴心里哪个美呀。假期过后,夫妇俩要求照顾孩子,闺女怕累着老人没答应,外甥女上幼儿园,外孙送托儿所,老俩闲来无事天天到鸭子湖畔遛弯,看到别人带着孩子羡慕的很。于是 再次要求带外孙,闺女只好妥协同意。老俩每天高高兴兴逛公园,开开心心带外孙。半年很快就过去了,老俩恋恋不舍的回国了。
  北京吕女士,退休前是幼儿教师,老伴郝先生是一企业厂医,老两口生了两个闺女,大闺女已结婚成家,老闺女舒矜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互联网上结识了现在在马里兰大学读博的姑爷,两人结婚后双双来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读博。一晃几年过去了,舒矜博士毕业正在找工作。听说父母退休,心想,父母大半生虽然生活工作在北京,但是没出过北京城,最远去过八达岭。姐姐虽然安家在北京,但工作太忙,没有更多时间回家陪伴二老。于是就同丈夫商量,趁着自己还没工作,又没有孩子添忙,决定把父母接来,一来尽尽孝道,好好陪陪老人。二来走走玩玩,领略异国风情,散散心。舒矜和丈夫利用假期陪父母到三番市,华盛顿,大瀑布等美国旅游名胜开心地玩了二十多天。小夫妻俩又利用星期天陪老两口参观国家植物园和国家动物园。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六月十二日乘全日空回了北京。

第三章:亲家难签证。异域空相思。


  两亲家接力看孩子也不是家家都能做得到的事情,我认识的江西安大姐就遇到了烦心事。
  在鸭子湖畔,一位五十多岁的夫人,推着一辆双人童车,车上坐着两个男孩,大的约两岁,小的也就七八个月,身后还跟着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打招呼攀谈,那女士说:“我是江西人,姓安,在这里的中国老乡都叫我安大姐,那三个孩子是外甥,分别叫大毛,二毛,三毛。女儿和姑爷都是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结婚后双双来马里兰大学读博士。我是在姑娘生大毛前半个月来的。本想伺候完女儿月子待半年到期回国,谁知,家住福建的亲家签证办不下来,只好延期,咳,漏房偏于连阴雨,这期间亲家母病故,亲家公多次签证被拒,哎,没办法“黑下来”吧。(不合法居留)你看,伺候大了大毛生了二毛,伺候大了二毛生了三毛,黑在这里快五年了。”
  我问江西老家还有啥人?安大姐说:“老家有儿子已经成家另过,我和老伴守着两间老房单过,我出来这几年老头子自己过,唉,别提了,把老头子难为死了,自己对付口饭,冷一顿热一顿的,再有个头痛脑热的你说怎么弄。”安大姐说着说着难过的掉下眼泪,“唉,我每个星期天给老头子打个电话,我挂牵着他,他也挂牵我呀,前天通电话听着我难过还逗我说,你要再不回来我就另找老伴了。唉,没办法,再熬一年,女儿和姑爷毕业工作了,条件好了就可以请人照顾孩子,我那时就可以回家了。”

 第四章:可叹父母心,异国添犊情

  重庆黄女士,四十六七岁的年纪,独生儿子来马里兰大学读本科,租住在湖畔的8150公寓,每天为儿子做饭,洗衣服,(用公寓里自动洗衣机)拾掇室内卫生,每星期陪儿子去超市买一次蔬菜副食。闲下来就到鸭子湖公园和中国老乡耍。交谈中了解到黄女士芳名黄鑫悦,和丈夫在重庆开了一家建材商店,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现在商店已具规模,效益不错。过去由于经营繁忙,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为了填补愧疚,夫妇俩把儿子送到美国来上大学,孩子缺少生活的磨炼,不会洗衣做饭。妈妈来美国是为儿子陪读的。黄鑫悦说,准备用半年的时间锻炼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不然放心不下。
  每天九点,我和老伴准时出发,用童车推着孙女沿湖畔小路走到儿童广场和老乡唠嗑。连续几天看到路边亭子的木凳上坐着一位六十岁上下的先生,先生慢慢的吸着香烟,眼神里漂浮着几多愁绪。我主动搭讪交流,先生告诉我,他是湖北人,姓余,退休前是一家县医院的医生,独生女大学毕业后来马里兰大学读博士,还得两年毕业。去年与一师哥恋爱同居,今年那师哥毕业应聘回国工作,不再同女儿联系,女儿失恋精神不好,余先生得知后飞来美国陪女儿。我问先生为啥不同老伴一起来,先生说老伴去世了。余先生处在两难的境地,女儿现在的精神状态能否完成尚有两年的学业,把她自己留在这里实在放心不下,带她一起回国吧,国内工作又不好找。唉,只好在这多陪一段时间,看看女儿精神恢复的怎么样再决定吧


第五章:血浓于水,姐妹情深

  这次来美国的第四天,带着孙女去格伦贝尔图书馆借中文图书,你说巧不巧,遇到了来还书的李姑娘,互相问候之后,我问:“你姐姐现在恢复得怎么样?”李姑娘笑吟吟地说:“我姐生活能自理了,还能做些能及的家务。语言恢复的也不错。这不,我已经订了大后天的机票,就要回家唠。”
  这李姑娘是我上次探亲时在鸭子湖畔认识的河北石家庄人。那天老伴用童车推着孙女,我带着照相机沿着湖畔小路边走边拍照,突然身后传来:“你们好?是中国人嘛?”我转过身来看到一位二十五六的女孩推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显有病态的女青年。刚才打招呼的是那推轮椅的,有一米六五以上的个头,属于腿长腰短的苗条体型,一张瓜子脸上长着一双笑吟吟的眼睛。再看轮椅上的那位,除了看不出身高外,两个人是十分相像。“你们是双胞胎”,“不是,这是我姐姐”。
  沿着湖畔小路边走边谈,李姑娘告诉我:“大姐是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美国读博士,读博时结婚,毕业后留校教书,两个月前大姐检查患有脑血管良性瘤需要开颅手术。姐夫的工作性质不能长期请假,大姐就求我来护理帮忙。一个月前做的手术,很顺利。由于是脑子里的问题,医生说得慢慢恢复。现在语言不清,四肢不灵,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按时给她做体能锻炼,擦洗身子,帮助大小便。”“我和姐夫分工,我护理姐姐的吃喝拉撒和恢复锻炼,姐夫管两个孩子的起居和接送上学。
  走到湖边小广场我们在木凳上坐下休息,李姑娘对姐姐说:“锻炼一会吧,”姐姐嘴里传出呜呜啦啦发音。李姑娘一改刚才温柔的语调,眉头一皱,杏眼一眯:“不行,你不锻炼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后半生的路还走不走。医生做的规划你不听吗。姐姐不情愿的点点头。于是李姑娘搀起姐姐站立在轮椅前,只见姐姐的双腿颤颤抖抖地站了约四分钟,然后李姑娘把姐姐放回轮椅。约十分钟后,又搀起姐姐:“走”,姐姐拖着颤颤巍巍的脚艰难的走了四五步,满脸已是大汗淋漓。姑娘把姐姐搀回轮椅,用手帕边给姐姐擦汗边鼓励:“今天好样的,很坚强,小妹表扬你。”姐姐那略有浮肿的脸上露出微笑。接着李姑娘又给姐姐做上肢的按摩。李姑娘告诉我:“像这样的锻炼每天进行四次,站立和走步循序渐进,逐步加码。回家还要进行语言训练。嗨,过去光听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现在真是体验到了。”
  公园小广场上天天看到李氏姐妹准时康复锻炼的身影----。没想到一年后在图书馆与李姑娘不期而遇,真是缘分,为李姑娘的姐姐康复高兴,为善良美丽的李姑娘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第六章:子女结伉俪,父母来祝福


  湖畔草坪上有一位舞剑者,那修长的身材,那柔软的身腰,那轻盈的步伐,那飘逸的舞姿,那娴熟的剑法,那雪白的练功服,那银光闪闪的宝剑,那飞舞翻花的剑穗。---。舞剑者的后面是一泓清平如镜的碧水,湖水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红花,湖面上空,如纱的薄雾随着轻风变幻缭绕。
  上边这个如梦如幻的画面是我用手提袖珍摄像机拍下的一位中国母亲在湖畔的晨练的镜头。在异国他乡看到如此优美绝伦的舞者,是绝对的养眼。这舞剑者,六十五岁,芳名白鹭洲,曾是y市京剧团的演员,工刀马旦,练就一身好功夫,退休了还坚持天天练功。老伴姓郝,京剧团司鼓。郝先生好静,天天在家上网。女儿浙江大学毕业后,考奖学金来马里兰大学读博,和男朋友处了一年多准备结婚,白鹭洲夫妇为女儿的婚事前来祝福。得知白鹭洲探亲目的后,在鸭子湖畔的中国老乡各抒己见出主意,最后统一意见,星期天中国老乡都到公园来,各带一个家乡特色小吃(在美聚餐的潜规则,聚餐者自带一菜)参加婚礼。
  那天湖畔草坪上的几台野餐桌上摆满了天南海北的小吃,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广东的牛肉河粉,湖南的炒米粉,湖北的粉蒸肉,四川的担担面,陕西的拌凉皮,甘肃的馓子,河北的春卷,山西的刀削面,----太多太多。奥,忘了介绍,我和老伴带去了一盆五花肉丁虾仁韭菜三鲜馅的山东水煎包。
  白鹭洲讲话祝福女儿女婿,感谢老乡捧场。她的女儿姑爷向前来祝福的中国乡亲们鞠了三个躬。大家唱歌跳舞,送去祝福。然后品尝各地小吃。
  三个月后白鹭洲夫妇回国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4-5-8 20:39:27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异国的华人圈,了解他们的生活。谢谢楼主的介绍!

点评

谢谢斑竹光临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4-5-10 23:22:54 | 只看该作者
品味不同生活模式,体察甜酸苦辣,文章的立体感强。

点评

斑竹光顾,饮杯浊酒交割日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3:55:35 | 只看该作者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5-8 20:39
走进异国的华人圈,了解他们的生活。谢谢楼主的介绍!

谢谢斑竹光临点评

点评

辛苦了!我有一位网友,也是2次赴美,给女儿看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3:56:54 | 只看该作者
侯诗杰 发表于 2014-5-10 23:22
品味不同生活模式,体察甜酸苦辣,文章的立体感强。

斑竹光顾,饮杯浊酒交割日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4-5-11 20:15:0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我有一位网友,也是2次赴美,给女儿看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4:4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觚浊酒 于 2014-5-14 14:48 编辑
独享独行 发表于 2014-5-11 20:15
辛苦了!我有一位网友,也是2次赴美,给女儿看孩子。

看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儿子儿媳攻读博士靠奖学金,无能力雇保姆,我与老伴又想早日抱孙子,只好自己去带大了孙女和孙子,虽然辛苦,但是快乐。

点评

在国外请保姆很贵,我儿子在北欧,2个孩子都是自己带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4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4-5-14 16:22:47 | 只看该作者
半觚浊酒 发表于 2014-5-14 14:47
看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儿子儿媳攻读博士靠奖学金,无能力雇保姆,我与老伴又想早日抱孙子,只好自己去带 ...

在国外请保姆很贵,我儿子在北欧,2个孩子都是自己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2-24 05:50 , Processed in 0.0792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