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4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214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
苗 洪
序言:很久没有从诗歌里感受到紫罗兰的气氛了,也很久没有从文字里看见常青藤般的夜曲般低声倾诉了。而闫秀却在诗歌里唤醒了我们这种沉寂多年的回忆。在上海某一个早晨,她把她的组诗《在上海连孤独都是好的》带给了我们。从表面上来分析,这似乎是一组非常文艺化的诗。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文弱的女子,但是实际上骨头里却隐藏着那种神秘而超越性别的思考的精灵和野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能够在一个年轻女诗人的作品中找到适合在烛光下欣赏与朗诵的诗歌,其实是一种幸运。在她的诗歌里可以轻松地将死亡变成夜曲,将伦理变成姥姥离家出走的传说,将一个人的夜晚变成森林的狂欢与呼唤,将指纹变成了年轮与生命的记号。能够在诗歌里通过文字传递着一种来自中世纪的幽静气氛,是对于今日漫天喧嚣的一种反叛与文字的觉悟。
一、从整组诗《在上海连孤独都是好的》的主题概括来看,主要写了她姥姥、独自去教堂的女人、俄罗斯女郎、王小慧之类的人物。王小慧镜头下的世界别有一番风韵,人们更能真切品味到含蕴其中的东方女性哀美的诗性情韵。王小慧的艺术可作为当前中西文化交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中的一个范型,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例证。王小慧像光一样照耀着闫秀,闫秀从王小慧的艺术作品中不断地汲取着艺术养分和精神力量。
王小慧的镜头通过反映客观事物和世界,注重“视觉日记”那种完全纪实的追求与感觉。而闫秀用诗歌,不带任何偏见或偏激地评价她们生活的时代和世界。1991年10月31号德国的圣灵降临节里,一场车祸带走了俞霖,带来王小慧难以承受的痛。那一年她34岁,和心爱的人结婚刚刚五年。在车祸中受到重创倒卧病床的她苏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相机完成了自拍,拍下了自己破碎的脸。她躺在病床上用100个唇印的吻印在宣纸上来表示自己最后的告别,因为整个脸都伤得很重,鼻子是粉碎性骨折,面部还有多处伤痕,所以做100个唇印是很艰难的事。但她一夜没睡觉,断断续续地做,做完时嘴唇已经浮肿,竭尽全力为丈夫做最后的一件事情,几乎用尽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他的爱。“他生于中国的清明节,在德国的/圣灵降临节离去。一场车祸后/只剩下了她和她的艺术/一切恍若隔世/落叶静静地飘落,眼泪无声地流淌//她是王小慧,世间只有王小慧/她说,俞霖的爱就是空气/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一旦失去了它,再也无法呼吸/他走了整整二十八年了/依然是她的爱人/爱是永恒,艺术是永恒,俞霖也是永恒”(闫秀诗歌《世间只有王小慧》)在唯美中求证生命存在的目的,并不是闫秀诗歌的唯一主题。在闫秀的诗歌当中,她大胆尝试了用诗歌反映更大主题的创作行动。在她的《睡在我下铺的非洲小姐》诗歌当中就反映了一名非洲小姐渴望和一个白人结婚的情节。表面上看似追求一段跨越种族的爱情,实际上反映的则是人类渴望消除种族隔阂、种族歧视的共同理想和愿望。
二、阅读她的诗歌,是一种烛光弥漫的感觉。阅读她的诗歌,是一种充满了对布尔乔亚情结的叛逆。而这种叛逆本身则来自她对诗歌对文字对语言的多层次思考。我们曾经习惯于在诗歌里寻找往日的情怀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还有对世界对生命本质对生命内涵的归纳。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诗歌本身的形式与内在环境的文字的力量。闫秀曾经这样形容写作与自己的情感:“我写作十年,发现身边最好的朋友,最值得信任的,都是通过文字了解我的人,文字一定程度上比一个人的容颜和外表更可靠,直指人心。值得好好对待。要么好看,要么有趣。要么好看又有趣。”这或许就是闫秀创作《从七月的盛夏说起》的整个依托。而她在这首诗歌中所抒发的生活感受就是生命中的每一个夏天的每一个清晨,“当听到窗外的鸟鸣,我便会原谅昨夜。”这或许就是一个上海女人的大气与从容。我在上海生活过,大概所有上海女人的从容与大气都是精致的,所以才成就了闫秀诗歌艺术的成熟与精致。有时候我们会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上海能够将文弱的女人滋养成大气的作家和诗人?将其独立的思想含而不露地展示给了我们。或许,这与上海女人自信与文学自信的脚踏实地的文学实践有关。
闫秀是一个善于将日常生活变成蒙太奇视角场景的导演文字的女诗人。这或许与她的某些职业有关。通过文字表达视角审美,她没有追求诗歌主体的恢宏大气,也没有去追求惊心动魄的技巧。应该说,她是一个不注重任何诗歌写作技巧的女诗人,幸运地将心中美好的故事用诗歌的形式展现给了我们。她从不站在诗歌充满敌意的那一边去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使诗歌与烛光变成了温柔的等待。她姥姥离家出走的时候,左手牵着妈妈,右手牵着舅舅,肚子里怀着四个月的小姨。他们走到一个小河边,姥姥驻足,许久许久。决定跳下去,这时突然有一只小红鞋从水中飘了上来,还顺着水波摇摇晃晃。于是姥姥转身,决定活着。小红鞋或许是天使的,或许是魔鬼的,甚至于是无影无踪的偶然相遇,其实都已经不再重要。更加重要的是,闫秀似乎是更愿意在文字里传递着一种更加高层的信息,既觉悟的来源不仅仅可以是正面教育的启迪,甚至于是来自反面的启蒙与提示,或者说是自我完善的结果。姥姥出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个中国新文化的启蒙时代,她不缠足,也敢离婚。这就是新文化新思维的深刻影响力及力量所在。但是,人类的思想是一直不会停滞不前的。所以,到了闫秀这代,姥姥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将雕刻一般厚重的头发遗传给她了。思想亦可变,命运亦可变,唯一的是生命的密码永远不会改变。她坚信基因的忠诚,一如她坚信文字与语言的力量。
用诗歌传递着生命的力量,是闫秀诗歌的主要主题。但是如果按照一般的归类,可能是属于那种文艺性比较强烈的诗歌。她最终将诗歌变成了烛光和咖啡及其英伦上空温柔的薄雾,类似于《简爱》,类似于上海外滩的朦胧与写意。她最终把姥姥也变成了大昭寺倾听远古鼓声的朝圣者:闫秀在酥油灯房内为逝去的老人点一百盏灯,一盏盏地在眼前点燃,一次次燃烧,一次次默念她的姥姥及所有的逝者。这种对于生命的敬畏促成了闫秀诗歌语言的独立系统性。而这种系统本身的内涵就是在文字与语言之间寻找写作的交汇与循环。
三、关于现代人生命焦虑和等待的场景描绘与解析。在闫秀看来,诗歌的生命力与其说来自精湛的句子,不如说是来自思想的发掘与思考。文学艺术必须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思想。让孤独延续思想,我们这代人的思想与孤独:“透过室外的繁华夜色/室内的昏暗灯光/我看到她在抽烟,一个人/我猜,她有过东方西方的男人/她读过很多书,也拍过裸体照/她赤脚在地板上踱来踱去,听音乐/她对着穿衣镜画唇线,涂了又擦,再涂/此刻,她在想:在上海连孤独都是好的。”(闫秀《在上海连孤独都是好的》)因为孤独才有思想,因为思考才有孤独。所以孤独的芬芳既思想的芬芳:“睡眠是一种安慰/我却把深蓝色的失眠/演绎得如此丰盛、深邃……无法分辨事物的正确距离和质感/世界无声摇颤,清醒近在咫尺的/是窗下踱步的,清瘦的身影/人是漂浮的,一种奇异的状态/恍惚,直到天亮/直接起身,穿衣,化妆/镜子前,立刻灵动起来/神采飞扬笑靥如花/看起来竟好得不像样子/从来没有过,失眠的证据。”(闫秀《失眠》)
在时尚的世界里,用最平凡的创作反映我们的思想及灵魂,是一种永恒的文学主题。如,闫秀在《一粒尘埃》中写道:“逝水流年,光影交错/尘埃在天空/尘埃在水中/尘埃在烟火里/尘埃在尘世中的日子是/微弱的一瞬间/花间的一支禅//听/直到深夜有了幻觉/轻声细语指尖划过/镜头拉近,无声无息/我是一粒尘埃/一粒尘埃,是一束光/是眼泪一颗,是吻一个/是故事一集/是空一场//天地间,幽幽袭来/我睡在了云端上/睁开眼伊甸园第一棵菩提花/开在手心里,开出了水仙花。”
《十四日》是闫秀这组诗里最经典的一首。“十四日”含义颇丰,它既浓缩了现代人近一个世纪思想及观念碰撞的场景和现实,也体现了“新冠肺炎”带给人们的无法挽回的伤痛。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希望用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观念来维护两性关系的永恒与纯洁性。这是闫秀在诗歌中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她听到了,窗外月亮哭泣的声音/体温,日日夜夜升高/她没有穿任何衣服/卫生间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像是在记录一个死去的世界。”闫秀用自来水象征另一种《死水微澜》的意境。
蔡大嫂这个“不安本分的怪婆娘”的经历实际上在今天仍然在不停地上演与重复,尽管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与思考不断在加剧,但是我们在焦虑中却时刻不忘呼唤传统的回归,这正是闫秀诗歌鲜明的思想性所在。而闫秀诗歌的真正美学基础就是这种对于文学思想的追求。令人感觉巧合的是,《死水微澜》作者李家祥担任过法国文学作品翻译,闫秀参与翻译了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名著。他们都经历过这种东西方文学思想的体验与碰撞,所以才能萌发出这种对于新旧思想交替之间的强烈思考。但是,尽管这种思考是强烈的,但是却能做到不游离于中华核心传统美德为坐标去思考现实主义,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对于闫秀来说。文学的庄重与肃穆感能够体现在一个后现代的中国女诗人身上,是诗歌永远不死的象征与幸运。而同样,我们对于诗歌的崇尚也不会终止。因为我们需要诗歌,需要从诗歌里寻找世界的存在感、证明感。
评论者简介:
苗洪,人民网特邀评论员,诗歌专业评论员,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主持人。创作诗歌、评论数篇,著有长篇小说《玫瑰夜之毁》,大型传记文学:记翻译巨匠宋德利《宋德利•东方译魂》等。应邀为当今中国顶级作家,包括诗人商震、帕男,作家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周啸天等创作过专题评论。
诗人简介:
闫秀,新闻传播硕士,媒体人,写作者。传统媒体电视台出身,曾访学于英国、韩国;钟爱艺术,多次参与沪上大型展览和读书活动的策划,并担任文艺沙龙活动的主持人;独立写作十余年,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稳定的读者。2020年翻译了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短篇小说集《重生》正在被翻译成西语在海外双语出版。作品曾获2015年华文翼书女作家奖特等奖。生活在上海和英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