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缅怀季羡林先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8:2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飞上枝头变蝴蝶 于 2013-6-4 09:27 编辑

缅怀季羡林先生         


  公元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中国文化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

  季先生是我的临清同乡老前辈,他的仙逝令人悲恸,他的人格魅力更令人缅怀。


  我与季老虽为同乡,又久慕其大名,但却无缘相见。直到二十世纪末,临清市委市政府在京召开同乡恳谈会,我才有幸与季老相见。这样的会每年举行一次,每次他都出席。季老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大家都想与他多聊几句,由于人多而时间有限,一连几年我都没有机会单独向季老请教学问。最后一次集会没见到他的影子,听说他生病住院了。我曾与北大和301医院电话和书信联系,希望前去医院探望,由于季老健康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后来我移居烟台,更没有机会见面了。


  季老的散文,我全读过了,获益匪浅。他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平实,而平实恰是散文的最高境界。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家,文学泰斗,实致名归,当之无愧。


  季老关于诗歌的宏论,一语破的。他说:“五四以后在各种文体中,诗歌是最不成功的。”“新诗没有找到自己的形式,越读越乏味。”“我认为,白话诗这样下去,前途是渺茫的。现在有人提倡新体旧诗,我看诗人们不妨试上一试。” “我们今天写新体旧诗,千万不要再胶柱鼓瑟,死死抱住旧韵不放,一定要用今天的新韵,也就是通行全国甚至世界的普通话的韵。字数和行数,则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均可,甚至还可以自创新形式,目的只在诉诸耳目,使读者能得到美感享受。”(《论新体旧诗》)季老所说的“现在有人提倡新体旧诗”,我是其中之一,并身体力行,在探索古典与民歌相结合的新形式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力求雅俗共赏。季老逝世前三个月,我曾经给季老写信表示慰问,并寄去我的诗文选集。今日看来,他本人未必能收到,即使收到,恐怕也没有精力阅读了。


  季老在文化领城涉猎广泛,精益求精,被誉为学界泰斗,亦名副其实,令人钦佩。季老是临清的骄傲,齐鲁之骄傲,也是中国文化界的骄傲。


  季老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品格为人。在那舆论一律、全民族失去思考的年代,季老则奉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不移、率性而活的人生准则,敢于讲真话,那是具有怎样的胆识啊!在血雨腥风、草芥人命的“文革”年代,季老敢于反对当红的政治明星聂元梓,坚决地与之相抗争,那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啊!“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现代社会,具有如此傲骨的文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最令人敬仰的就是鲁迅先生和季羡林先生。


  季老先生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精英,一个敢讲真话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化老人。在有人试图使全民族丧失记忆的年代,季老呼吁不能忘记历史,尤其不能忘记“文革”历史的沉痛教训。他身体力行,以八十高龄写出了《牛棚杂忆》一书。诚如他在卷首祝词中所说:“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大作堪与巴金先生的《随想录》相媲美,它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其思想性、文学性将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季老先生是一个独立思想者,中国文化界的精神导师,他无愧于思想家的光荣称号。


  季老先生毕生教书育人,身体力行,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惑。他一生著作等身,直到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病榻上还写出不少传世之作,他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无愧于时代的楷模。


  纪念季羡林先生,就要学习他的精神和品格,即使不能成为时代的楷模,也要努力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的公民。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是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培育现代化的人。所谓现代化的人,即具有公民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奉公守法,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7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3-6-3 08:43:08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大师,几多风范。景仰之余,也有感叹,中华名族,何多苦难。来拜读董兄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9-27 08:59
  • 签到天数: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13-6-4 09:29:06 | 只看该作者
    董庆东,您好!

    纪念季羡林先生,就要学习他的精神和品格,即使不能成为时代的楷模,也要努力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的公民。

    与您一起缅怀季羡林先生!

    认真诚实地做好自己。

    欢迎您常来!蝴蝶热情恭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6-4 09:5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6-4 10:01 编辑

    跟您分享一件小事儿。

    1926年3月18日,北京的学生为了抗议八国最后通牒,上街散步。被段祺瑞卫队枪击镇压。

    47人罹难。有二君,张仲超 魏士毅 一男一女,24岁。后立碑于燕京大学纪念。

    北大整修校园,将二者墓碑加砌大墙遮掩。

    吾友程君,时就读人大博士,做民国学 运 史调查,看到。

    遍求北大各方,无人理会。

    因程君之父与季氏有旧,遂登门求取疏通。

    程恳求曰:那么年轻为国家就死了,不能那样对人家。老人儿都没了,季先生您给站出来说句话吧?

    季氏坐椅上略侧身,抚额答曰:不大好说,那么长久的事儿,记不得了。

    助理推程君出,曰:季先生挺忙,这点儿破事儿就别来烦他老人家了。

    推搡出门,程君詈曰:牛棚的事儿,你咋记得那么清楚?

    门开,季氏出,擗踊痛哭,嘶竭喊到:那是我亲自受的罪,那是我亲自受的罪!!涕泪交流。

    以上一切,为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
    张 魏死节之时,鲁迅的学生刘和珍亦同时赴难,写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段祺瑞事后终身茹素以致忏悔。

    ------------------

    问候老先生。

    晚辈见识短,如有忤逆,还请老先生宽宥。

    不知老先生是否读过 聂绀弩 的诗,晚辈认为颇值一读。

    问候老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享独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3-6-4 10:31:22 | 只看该作者
    一代令人敬仰的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朴实 平实 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4-10 15:2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13-6-4 15:0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伯元 于 2013-6-4 23:23 编辑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上面是转帖)

    季老是个大家大师,怎么称呼都不为过,但最好是在他专业领域里,譬如,吐火罗文。

    他的散文和诗词就不是大家,有些光环是别人给他扣上去的。他不怎么写诗词却被人冠以世纪桂冠诗人。他的散文很平实,其它就乏善可陈了。他自己并不想出那么多书,都是出版社找上门去,加上编辑的努力,出版社为了钱。

    一家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5-1-24 04:53 , Processed in 0.1223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