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贤愚一丘 于 2023-8-9 17:50 编辑
都市的夜晚,万家灯火。闪烁的繁星中,有多少颗寂寞的心?寂寥的心空里,有多少个凄清的梦?恢宏混沌的市声吞没了多少低沉的叹息?有多少道痴缠的光迹,经历了短暂的相濡以沫,挣扎着,瞬间便消逝于沉沉的夜空?
有个天涯网友写了一首诗《满天闪闪的星星》,当中一句“地上何其多的人影/天空如此多的星星”让我感触良多:星空熠熠,人海茫茫,人距堪比星距啊!——抬头仰望,两颗星星看似近在咫尺,交相辉映,但实际上它们彼此却遥不可及;而你对面的人,说话时热气都呵到你脸上了,甚至你们都进入了彼此的身体了,你就一定能走进他/她的心灵吗?
四川诗人李元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一诗中的“你”,与其说是一个理想化的伴侣,毋宁说是另一个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才愿意和你一起“虚度时光”。实际上,尘世间,我们难以寻觅到一个可以在灵魂深处与自己紧紧相互拥抱的“他/她” —— 一个你永远想与他/她、并且他/她亦愿意与你一起“虚度时光”的伴侣。孤独,是人类的宿命。然而,孤独,却又是一片能让你的思绪和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广阔原野。没有孤独,就没有幻想,没有科学,没有审美,没有文学,没有艺术和音乐。
就我而言,独处,是体验心灵自由的一种上佳的方式。最好的时光,就是一个人,在旧街古巷之一隅,遇见一只沉默的猫,彼此对视片刻,牠便悠悠然地横过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消失在篱笆后面日影斑驳的花草丛中。不言不语,却似乎心有灵犀,哈哈~在牠的眼中,我不过是一只跟牠一样喜欢独处的两脚兽。
然后,我读到一篇叫做《不凑热闹,能不能过好这一生?》的网帖,当我读到“这时代的火车绝尘而去,你能否在空旷的月台上寻得安宁?”这句话时,竟有一种意想不到和难以名状的窒息感。我想,就大多数人而言,其实并不想留在空旷的月台上眼巴巴地看着“时代的火车绝尘而去”,而就算是那些喜欢安静、号称“享受孤独”的人,也只是想找一节没有那么拥挤喧闹的车厢而已。
曾经读过陕西诗人哑者无言的诗歌《如果时光慷慨,我想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刷新了我对“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感悟和慨叹。愿意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是一个温厚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坦然直面孤独的人。
千山鸟飞绝,万众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多数人认为柳宗元在这天寒地冻之困境里备受孤独的折磨,所谓雪上加霜;亦有人欣赏他居然能在严寒中享受这一份孤独,这个纯白的世界只属于他。前者怀着悲悯之心替柳宗元感到无奈,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后者怀着景仰之心替自己感到无奈,因为自己无法达到这样一种境界。
孤独感往往源自于不被认同,甚至不被理解;即便如此,个性独立的人也不愿意放弃己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随波逐流。既然无法拒绝孤独,那就“享受”它吧。然而,我想,“享受孤独”——当一个人有这种意识的时候,似乎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孤独的困扰,因为他确实感受到孤独的存在。如果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况之中,一个人想要倾诉的对象只是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别人,在他的世界里,孤独感便已经荡然无存,自然也就不会有“享受”这一说了。然而,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孤独感。除了对亲人或知己倾诉,我们可以努力尝试、甚至学会以各种形式与自己的心灵沟通和交流,例如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在当中寻找到共情;甚至自己进行文字写作、艺术创作,这方面的成效越大,孤独感就越有可能与你长久地和睦相处,而不会成为不时折磨你的仇人。
那些公认的智者和大师,当他们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流传后世,把自己的各种感受与世人分享,他们其实是害怕孤独的,否则他们就不屑于让别人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了。“享受孤独”,从远处看,也许是一片美丽的风景;而当你亲临其境,就会感到困扰、迷惘,甚至痛苦。“享受孤独”,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境界。理论上说,当我们身处孤独而又能摆脱它的困扰,那么这种状态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美——那是一种彼岸的宁静之美,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抵达,却可以尝试去接近、感受和欣赏。
无论你是沐浴着友情的光辉,还是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是陶醉于爱情的甜蜜;又或者是孑然一身,形单影只;愿你的内心永远都有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自我——尽管,你所说的,常常只不过是你自己一个人的独白。也不要怕别人嘲笑:你只能感动自己;其实,能感动自己,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