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母亲往事(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08 编辑

    母亲往事(连载)
          按:2012年4月25日14时25分,亲爱的母亲与世长辞,享年86岁。现在重新发表我2010年元月撰写的《母亲往事》,以示怀念亲爱的母亲。
      -----------------------------
      母亲一辈子有个信条,从不去儿女家住,这次“三请诸葛”,总算把老太太请来了。这事搁到别人家,不过是平常的一件事,但搁到我家,就有了非常的意义,所以弟弟妹妹纷纷打电话问我:“哥,你是怎样把娘搬去的?面子好大呀。”我故意秘而不宣:“这个嘛,保密!”
      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在外人眼中就是一个平凡的女性,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但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平凡的英雄,围绕她有许多故事可讲。我突发奇想,何不趁老太太健在,趁她在我家小住,把她这一辈子纪录下来?这样,母亲百年之后,重读这些文字,如见慈颜,也不枉母子一场。
      三十多年前,我曾在党史办公室工作,深知抢救资料的重要。不然,正如小沈阳所说,两眼一闭,一辈子就过去了,那时岂不后悔?
      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又是吃苦耐劳的楷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民族的脊梁;
      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又有草根阶层共有的美德,在她身上我体会到了道德的力量;
      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又是温良恭俭让的实践者,在她身上我触摸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言两语算是楔子,亦算是序言。待你读了下面的文字,也许会感到此言不虚。
        

     2010、1、1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2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09 编辑

    母亲往事(1)
    ——阴差阳错
        
      按照迷信的说法,我母亲本应该生到富人家当小姐的,谁知阴差阳错,历史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要交待清这一段往事,咱们还得倒退一百多年,从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姥爷说起。
      我姥爷姓韩,家住贾堡村,在我村村东,相距三里地。弟兄二人,他是老大,年轻时家里很穷,累死累活,也没混出个人样儿来。据说,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相面的先生,他和父亲扛着锄头,正要去锄地,瞅着相面先生的空挡,父亲把他往前一推,说了一句戏言:
      “先生,给我儿子看看。”
      相面先生当了真,瞅着姥爷左看看,右看看,随即唱了一句谶言:
      钱塘江潮,大起大落;
      寒冬腊月,炭少冰多。
      说完,再无下文。
      围观者一头雾水,催促相面先生往下继续说。
      相面先生盯着我姥爷,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父亲猜想相面先生怕付不起酬金,急忙说:
      “先生,有话明说,酬金照付。”
      先生说:
      “酬金,我分文不取。”
      又说:
      “好在时间不长就会应验,天机不可泄露。”
      就这样,围观者大眼瞪小眼,父子俩更是钻进了闷葫芦。
      我姥爷虽然生在穷人家,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抽空就到私塾门外偷听,劳动间隙就在地上练字,几年下来,大有长进。眼看在家中也没有出头之日,有一天终于忍耐不住,给父亲说:
      “我想出去闯闯。”
      他父亲也没有在意,认为年轻人顺口说说,答腔道:
      “我一辈子连县城都没有混到,你能混到哪里去?”
      又说:
      “出去饿不了三天,你还得乖乖地回来。”
      不承想,三天后姥爷果然不辞而别。家里满世界乱找,亲戚朋友处找遍了,踪影全无,只好作罢。
      两年后,姥爷回来了,不啻在村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2010、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2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1 编辑

    母亲往事(2)
    ——奇峰突起
      
      姥爷荣归故里,判若两人。当年的穷小子此时一身戎装,后面还跟着两个护兵(警卫员),着实令庄稼人目瞪口呆。直到这时,人们方知两年前姥爷投奔了国民革命军,由于有文化,很快就担任了部队的军需官。军需官虽然职务不高,但岗位重要,掌管着部队的钱财,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有护兵保卫。
      简短截说。有了姥爷的提携,家庭不出两年就翻天地覆,置地九顷,骡马成群,田产曾一度延伸到我村附近,成了有名的大财主。一系列令人猝不及防的变化,方使人们想起了当年相面先生的话,“大起大落”果然应验。但人们遇事总往好处想,殊不知相面先生还有“炭少冰多”的预言,变数还在后头。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姥爷的婚事,也颇为轰动。女方是河沙镇一位姓田的小姐,这就是我的姥姥。河沙镇位于贾堡西南方向,相距十里。田家也是一个大财主,比我姥爷家更富有,田财主有三个儿子,膝下只有一女,视为掌上明珠,出嫁时仅嫁妆就绵延一里长。一年后,我舅舅出生,韩家喜得贵子,大摆筵席,出尽了风头。我小的时候,有一次闲谈说起姥姥,我奶奶大发感慨说:想当初你姥姥可了不得,有时为了解闷儿,就到田里巡视,坐着飞檐细车,套着高头大马,带着跟班丫环,你姥姥抹着红嘴唇儿,额头上点着红胭脂儿,浑身珠光宝气,有时来到咱村边儿,引得咱村半道街的人出村观看。
      此时我的姥爷,可谓功成名就,志得意满,唯一搔头的就是匪患。
      姥爷家位于贾堡村的最西头,高宅大院类似于军事上的前哨阵地,所以常常成为土匪袭击的目标。别看姥爷的家人们大白天威风八面,一到晚上就噤若寒蝉,家眷常常躲到村内过夜。土匪上门抢劫也有诀窍,一般不抢银元等物品,因为搬运不方便,往往只绑“肉票”,一旦有了人质,你就得乖乖地送钱。我姥爷不在家,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姥爷被绑票最多,每次被绑票,土匪张口就索要几草蒌银元。“草蒌”这个物件,是伺候牲口的工具之一,现在已经基本绝迹,我小时候曾经见过,用荆条编制而成,三、四尺高,直径一米,主要用于搬运铡碎的干草之类。你想想,这么一个大家伙,该装多少银元?何况还是若干草蒌!
      屡屡的匪患,令姥爷一家颇为头疼,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毕竟是一笔很大的负担。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更大的灾难还在后边。
         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2010、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3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2 编辑

    母亲往事(3)
     —— 一落千丈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我姥爷家只用了十几年,就彻底地败落了,真可谓转瞬即逝。
      败落是从姥爷被部队除名开始的。原来,他早就养成了吸大烟的恶习,大肆挥霍公款,造成巨额亏空,本应军法从事,由于积极退赔,总算保住了一条命。回家后,恶习不改,整天腾云驾雾,家庭逐渐败落。
      姥爷在外闯荡几年,不但学会抽大烟,还养成了公子哥儿的坏毛病,败起家来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例如,地里开着白花花的棉花,懒得采摘,就把田地连同棉花一起卖掉,所得银钱只是一个棉花的价钱,土地等于白送,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他弟弟见他这样瞎折腾,深感大事不妙,为了不被连累,就提出分家。分家后,姥爷只能在自己的份额内胡糟蹋,败家的速度更是一日千里。
      1923年,大女儿出生。1927年二女儿出生,这就是我的母亲。按照常规,我母亲本应该是富人家的小姐,谁知阴差阳错,生于败落之家,命运注定她要遭此磨难。
      母亲十岁时,家底彻底败光。骡马卖了,田产卖了,积蓄光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房屋。面对一贫如洗的窘况,姥爷吸大烟并无收敛,只要烟瘾发作,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干出来。
      家中几天揭不开锅,一家老小嗷嗷待哺,姥姥刚借来一碗米,转眼就不见了,被姥爷换了大烟;炕上的一领席子,还算完好,不知何时不翼而飞,也被换了大烟;家中的两只鸡,姥姥走亲戚回来也不见了,还是被换了大烟……
      家徒四壁,姥爷就打起了房子的主意。但如果卖掉房子,一家老小就要流落街头,思忖再三,他雇来两个人,要对房屋动一番手术。
      在此我要交待几句。这五间房屋的墙体是“里生外熟”,所谓“里生外熟”,就是墙体由两部分组成,外面是一层砖,里面是一层土坯。姥爷通过“手术”,要把外面的砖扒下卖掉。这样,房屋虽然还在,但质量却大打折扣,遇到风雨的侵蚀,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姥姥明白了姥爷的意图后,一家老小顿时哭天抢地,齐刷刷跪到姥爷面前,央求他千万不能这样。两个雇工看到这个场面,不忍心下手,用征询的口气看着姥爷说:
      “掌柜的,还扒吗?”
      “扒!”被烟瘾折磨得红了眼的姥爷,斩钉截铁。
      “你看——”雇工指指哭天抹泪的一家老小,仍然迟疑。
      “少啰嗦,叫你扒你就扒!”姥爷不为所动,歇斯底里。
      就这样,在一家人震天的哭喊声中,外墙被扒掉了,换来了鸦片的一缕缕青烟。
      吸大烟是个无底洞,维持了几天,姥爷又被烟瘾折磨得死去活来,要把屋子的木门卖掉,亏他想得出,做得出。木门一去,等于“国门”洞开,一家人自然又是哭天抢地。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母亲终于明白我要写她的身世,还要连带写姥爷,仍旧愤愤不平:
      “别提他,伤心,丢人!”
      我可怜的母亲,您生于这样的家庭,将怎样苦熬那漫漫的岁月?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2010、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3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4 编辑

    母亲往事(4)
    ——漫漫长夜
      
      母亲一降生,就掉进了苦海里,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苦难岁月。
      农耕时代,一个没有半寸土地的家庭,其艰难可想而知,按照母亲的说法,真如在刀尖儿上滚日子。
      文人说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困苦,往往用“吃了上顿没下顿”来形容,对于母亲来说,情况要严重得多,往往几天不见一粒粮食。敢情人饿急了什么都能吃,母亲吃过各种野菜,吃过各种树叶,俗称“树头菜”。在所有的“树头菜”中,槐树的叶子最危险,难吃且有毒,吃下去脸肿得像个发面馒头。一年四季中,冬季最难熬,其它三季尚有野菜、树叶充饥,秋天还可拾秋,冬天万物凋零,天寒地冻,什么可吃的东西也没有,有时实在饿极了,晚上就到野外偷割人家的麦青,回来煮煮吃。麦青也叫麦苗,本不是人吃的东西,但为了活命,只得勉强下咽。若干年后,母亲给我们提起此事,总说:在所有能充饥的东西中,麦青最难吃,不但嚼不烂,而且下肚后滚肚发烧,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为了减少一张嘴,舅舅十五岁就出去当小长工,任人役使,每年的报酬仅仅是二斗粮食。
      为了减少一张嘴,大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姨母,十几岁就出门当童养媳。姨夫比姨母大二十岁,几乎赶上了爹爹的年龄。
      一家人中,最苦最受熬煎的,当属我的姥姥。作为一个母亲,不但要顾及全家人的几张嘴,还得勉强撑起这个所谓的“家”。为了一双年幼的女儿,当年的大小姐抛弃了颜面,沿街讨过饭;为了一双年幼的女儿,她曾出村给财主家当厨子。白天把一双年幼的女儿撇在家里,直到晚上才能回来,第二天早起又得匆匆出门。当年的小姐被人伺候,现在看人家的眼色,伺候别人,真是世事难料,命运无常啊!
      温饱知羞耻,一个食不果腹的人很难顾及颜面。当姨母和母亲稍大些时,为了活命,到田地里不免小偷小摸,今天割人家几把麦穗,明天掰人家几个玉米,被村人称为“最难防备的小偷”。有一次,她们掐了几个谷穗,被事主发觉,人家拼命追赶,姐妹俩眼看跑不脱,就近爬上了一棵大树。事主坐到树下不走,树上树下展开了拉锯战。足足有半晌的工夫,事主终于拗不过而撤离,姐妹俩才下树回家。
      1938年,姥爷这位昔日的公子哥儿外出打短工,从此再没有回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人们猜测多多,有的说被国民革命军捉去枪毙了,有的说熬不过烟瘾寻了短见,至今仍是一个谜。姥爷的一生,既有穷困潦倒,又有大富大贵,总之潦倒多于风光,真应了相面先生的谶言:大起大落,炭少冰多。
      母亲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了少年和少女时代,19岁时嫁给了我的父亲。出嫁后的母亲,命运如何?咱们下次再说。
      
       2010、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6#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3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4 编辑

    母亲往事(5)
       ——黄连苦胆
      
      旧社会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即使是现在,这种现象仍未绝迹。
      作为赤贫出身的母亲,婚姻行为自然逃不出这一桎梏,可谓吃罢黄连,又尝苦胆。19岁出阁,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苦难。
      婆家的境况,与娘家难分高下。我曾祖父四十多岁就去世了,曾祖母一个妇道人家带着我爷爷弟兄四个艰难度日,四个爷爷中,就有三个光棍儿,家中本来有几亩薄田,但我父亲出生时,只剩一亩坟地了。
      母亲出嫁后,没有房子住,只好暂住邻居家的房子。我父亲弟兄一人,下有五个妹妹,按照旧社会的陋习,小姑子多,是非多,这个年轻的嫂嫂实在不好当。好在我奶奶是个善良之人,几个姑姑还不算刁蛮,所以家中还比较平静。
      母亲共生育八个孩子,四男四女,可惜我的三弟弟在一岁时就夭折了。从我记事起,总是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冬天村头的水坑结了厚厚的冰凌,小孩子都在冰上打陀螺玩,母亲砸开冰凌就洗尿布,手指冻得红肿。父亲主外,家中杂务全靠母亲打理,常常一个人推碾子推磨,大冷天儿,即使脱去棉衣还是汗珠滚滚。劳累一天后,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缝制衣裳,一熬就是大半夜。
      吃苦受累还在其次,最难应付的是一家人的吃食。生产队时,每人每天八两指标,本来就不够吃,由于人多劳少,还要卖掉一部分粮食才能领回口粮,为了对付日常开销,还得卖掉一部分。这样七扣八扣,吃到嘴里的粮食非常有限,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最难熬的是1960年那几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吃糠咽菜就不用说了,就连一些树叶子也都成了充饥的食物,什么榆叶、杨叶、柳叶、杜梨叶、槐叶我都吃过。比较起来,榆叶最好吃,黏黏的略带清香味儿,杨叶、柳叶、杜梨叶次之。最难吃的是槐叶,有股浓烈的邪味儿不说,还往往使人中毒,脸肿的像个发面馒头,眼肿得看不清东西。树叶子吃光了,就吃棉花壳子,至今我还记得由棉花壳子到制成食物的全过程:从地里采来棉花壳子,倒到大缸或大池子里泡一天一夜,待泡软后用石碾子轧烂,然后用稀布挤出浓稠的液汁,把液汁倒进容器中使其沉淀,一天后舀出上面的清水,其沉淀物就是制作食物的原料,摻上少许玉米面或高粱面挛成团,蒸熟即为食物,整个过程充满了难闻的气味儿。其沉淀物黑黑的,黏黏的,象软狗屎;蒸熟的食物象硬狗屎,不好看,更不好吃,象嚼着棉花套子一样,实在难以下咽。那时,天一擦黑儿,母亲就让我们钻被窝,为的是减少体力消耗,苟延残喘。
      年轻体壮的,勉强维持着生命。那些年老的,体弱的,有病的,都在劫难逃,一个个像得了鸡瘟,说蹬腿就蹬腿了。我们的村庄当时不到一千人,属中型村庄,仅那一年冬天就饿死三十多人,隔三差五就办一次丧事,整个村庄一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在这种艰难的大环境中,母亲更是艰难,上有老,下有小,各方面都要照顾,唯独没有自己。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它饿得浑身浮肿,身体肿得大了一圈儿,几近丧命,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总算硬挺过来了。
      母亲四十九岁那年,我父亲染病去世;二十几年后,我的大弟弟又英年早逝。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人生的三大不幸,母亲占全了,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性。
      艰难困苦使母亲养成了不屈不挠的性格,也铸就了其优良的品德。关于这个话题,咱们下次再说。
      
       2010、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3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5 编辑

    母亲往事 (6)
     ——品德高尚
      
      母亲68岁那年,我的大弟弟去世,孙子年仅14岁。弟媳改嫁时本想带走儿子,但母亲执意不肯,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孙子到后爹处受委屈,二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无论如何也要留住儿子的血脉。我和小弟弟在外工作,思想很矛盾,既想留下侄儿,又怕母亲吃不消,最后还是尊重了老人家的意见。
      实行分田到户后,我们全家共分到14亩土地,随着妹妹们的出阁,大弟弟的去世,弟媳的改嫁,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侄儿两个人,以我的意思,想把土地全部转让出去,但母亲又是执意不肯,说再辛苦几年,等孙子娶上媳妇后罢手,最后来了一个折中,留下四亩,其它转让。母亲一直劳作到75岁,实在干不动了才罢休。就在这一年,孙子娶了媳妇,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纵观母亲的一生,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女性,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在平凡中蕴藏着伟大,其高尚的品德,在道德整体滑坡的今天,更加弥足珍贵。
      对公婆竭尽孝道。我一岁时爷爷就去世了,留下孤苦伶仃的奶奶。母亲常给我们说:“你奶奶出身贫家,也是一个苦命人。”所以母亲从不让奶奶受半点儿委屈,尽管自己艰难困苦,也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奶奶的吃喝费用。从我记事起,从未见过婆媳俩红过脸,更没有吵过嘴,是街坊中数一数二的好儿媳。
      对小姑相互忍让。母亲有5个小姑子,最小的比我仅大3岁。按照传统的说法,小姑子多,是非多,但母亲处理的关系都很好,姑嫂从未闹过矛盾。我小的时候,每逢与最小的姑姑吵嘴打架,母亲总是责备我,并常常教育我要尊重姑姑。我最小的两个姑姑出嫁时,母亲打破常规,不要彩礼,并尽最大努力置办嫁妆。按照母亲的说法,不能因为妹妹们没有了父亲,就像卖闺女一样,让人瞧不起。姑姑们对我的母亲都非常尊敬,常来看望,最小的两个姑姑甚至表示:将来我嫂嫂生病卧床,我们也要像女儿一样尽一份责任。
      对儿女含辛茹苦。前面说过,母亲共生育八个儿女,除一个夭折外,成就了三男四女七个孩子,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吃苦受累可想而知。但即使这样,母亲也要让我们上学,为孩子求个好前程。由于条件的限制,我的四个妹妹无缘踏进校门,集中财力供我们弟兄三个就读。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我居然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又成了所谓的领导干部,继而小弟弟中专毕业,现在也是领导干部。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放寒假回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五,母亲看我的棉衣又旧又破,心里很难过,执意要做一件新棉衣让我光光鲜鲜地过年。考虑到家庭条件,我百般劝阻,母亲说,大学是一个上讲究的地方,家里再困难,也要让我的儿子体面些。就这样,急事急办,立即到镇上扯来新里新表,送到缝纫社。由于已近春节,人家忙不过来,拒绝接活儿,母亲说,我儿子上大学,穿着破衣裳,我实在不忍心,你们就多受累吧。缝纫社的人为母亲的深情所感动,破例接受了这桩活计。
      对社会道德立身。母亲一生虽然艰难困苦,但以道德立身,不做亏心事,不贪小便宜,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母亲经常利用农闲割草,晒干卖掉补贴家用,有一年去镇上收购站卖草,人家误多付二十元,母亲是文盲,不会算账,到家后才知道。当时的二十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都很高兴,但母亲说,不义之财咱们不能要,硬是步行八里返回镇上,将钱如数奉还,收购站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纷纷说,想不到一个家庭妇女,竟有如此的境界。
      母亲就像一头老黄牛,几十年只知奉献,不求回报。关于这个话题,咱们下次再说。
      
       2010、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8#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3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6 编辑

    母亲往事 (7)
      ——苦尽甜来
      
      母亲一生受苦受累,待到晚年,终于迎来了幸福时光——尽管这种幸福来的太迟了。
      我们弟兄二人平时不管多忙,每个星期都要回家看望老母亲,妹妹们更是不甘落后。母亲平时以小米稀饭和馒头为主,所谓的好东西吃不惯,我们兄妹总为买礼物发愁,花钱稍微多些,就要遭到母亲的责备。老人家经常说,不要乱花钱,你们也不容易,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两个媳妇继承了母亲的优良传统,对婆婆十分孝敬,争着给婆婆买衣裳,花钱从不心疼。去年母亲就发下话来,说我的衣服够多了,今后谁也不许再买,生前穿不完,死后烧掉,怪可惜的。但妯娌俩不顾警告,仍旧照买不误。
      母亲一辈子受苦受累,从未出过远门。前几年,我们趁母亲身体还算硬朗,带她到北京旅游,老太太游览了故宫、颐和园、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点,还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了升旗仪式,瞻仰了伟人遗容。回来逢人便夸: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混到北京,死了也值了。
      在家庭的熏陶下,孙子辈儿对老人家也十分孝敬,孙子、孙女、外甥女赶趟儿般前去探望,乐得老太太整天合不拢嘴。
      母亲经常对街坊们说,我的儿子好,媳妇好,闺女好,女婿好,隔辈儿的孙子、孙女、外甥女都好,很少提及她当年的付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母性的伟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本文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对母亲的一生,该如何评价呢?思忖再三,凑成一联,难免挂一漏万:
      
      娘家贫寒,夫家贫苦,剖肝沥胆,终生艰难为永恒;
      少年丧父,老年丧子,刻骨铭心,老来幸福成流星。
      
      有关母亲的话题,今天算是草草讲完了。最后我有“两愿”:
      愿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
      愿天下的母亲美满幸福!
      
       2010、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9#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4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个放羊娃 于 2024-4-27 07:16 编辑

    母亲往事 (附记)
      
      母亲今天准备回家了。这次在我处住了半个月,是历来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不是奇迹的“奇迹”。
      母亲的执意回家,是综合因素的结果:一是憋闷,二是嫌给儿子和媳妇添麻烦,三是春节将近,届时回家要给神灵烧香上供。老太太一辈子信佛。
      按照我的意思,让母亲过了春节再走,但她住了一个星期,就沉不住气了,嚷嚷着要回去,我软硬兼施,才勉强又住了一个星期。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这次耍了一个心眼儿,给我说回去住几天再来,在我处过春节;暗地里给媳妇说,回去就不来了。
      我理解母亲的心情,尊重她的意愿,也许不失为一种孝道。既然母亲决定了,春节我回去陪陪老人家吧。
      再次祝愿天下的母亲心情愉快,健康长寿!
      
       2010、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7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07:51:21 | 只看该作者
    说明:这次重发本贴,除了纪念亲爱的母亲,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以前发表的帖子,转载到手机上字迹太大,影响阅读。本次重发的字迹,虽然在电脑上很小,但转载到手机上正合适,特此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1#
    发表于 2024-4-25 12:27:03 | 只看该作者
    苦难的生活铸就母亲坚强筋骨,挺过来,好日子等着她。日子艰难,母亲有眼光,把子女培养成才,也许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写得好,看得我双眼湿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12#
    发表于 2024-4-26 16:38:10 | 只看该作者
    母亲任劳任怨,为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不辞劳苦,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母亲的一生虽然平凡,却很伟大,令人敬仰,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4-5-9 09:27:49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祝福老人家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4#
    发表于 2024-5-13 21:31:24 | 只看该作者
    能记得住母亲那么多好,孝心可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11-28 09:43 , Processed in 0.0803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